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教案

主备人: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 时 明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学习掌握“爱”“报”“蹊”“却”“造”“厌”“顾”“坐”“诣”等重要实词的意义。

4、学习掌握“虽”“之”“以”“因”等虚词的用法。

5、翻译时能依据句式特点并能落实句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1、《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怨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二、请同学浏览全文,把握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5节)介绍荆轲身世及品性。

第二部分:(6-17节)叙述荆轲刺秦王的始末。

1

第三部分:(18节)司马迁的评价。

三、请同学阅读文章的第一部分(1-5节),并对关键的字词进行圈点勾画。

教师点拨:

1、重点实词: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前一“之”字,是动词,到。

置东郡 动词,设置

荆轲尝游过榆次 游:游历;过:经过

人或言复召荆卿 人或言:有人说;复:再

使使往之主人。 之:用作动词,到。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去:离开。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爱:喜欢,与?交好。

沉深好书 深沉稳重爱好读书

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结:结交。

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前一个之:到;善:很好地;庸人:平庸(凡)的人

2、 文言虚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虽:虽然。酒人:酒徒

3、 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目:用作动词,用眼瞪,瞪着看。

吾曩者目摄之 目:名词作状语,用眼睛。

4、难句翻译指导

①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参考译文:去找找看吧,这种情况(我用眼瞪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

②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参考译文: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尽情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相互娱乐,可是过一会又相对哭泣,好象旁边没有别人一般。

翻译指点:“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和而歌于市中“是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成“于燕市饮”,“于市中和而歌”。“酣”酒喝得很畅快,此处可翻译成“尽情”。

四、请同学思考:这几节文字交代了与荆轲有关的哪些内容?采用什么写法?对下文起什么作用?

2

明确:主要交代了三个内容:1、好书剑,曾以术说卫元君。2、曾游榆次,与盖聂论剑。3、曾游邯郸,与鲁勾践博。并引出与后来故事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两个人物:高渐离、田光。

采用了细节描写。这些不仅对认识荆轲全人是必要的,而且对荆轲传的主体部分起着铺垫作用。

五、熟读文章第一部分,预习文章第二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请同学阅读文章6-8小节,对关键的字词进行圈点勾画并给这部分加一小标题。 教师点拨:

1、重点实词: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报:报复。

擅巴汉之饶。 擅:拥有,据有。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蹊:小路。

乃造焉。 造:拜访。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却:退。跪:两膝着地。蔽:拂拭。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 报:告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 逮:及,到。

2、 文言虚词: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之:音节助词,用于词尾,无义。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之:结构助词,的。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虽然:即使这样。

3、 词类活用

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舍:用作使动词,使??住下来。

4、小标题:临危受命。

二、学生阅读“临危授命”语段,思考问题:

1、荆轲刺秦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的形势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中“尽”写出了秦军的强大,也应证了先前太子丹的判断。

2、抓住人物描写,分析任务性格。

荆轲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言出必行的侠义精神。

“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勇而多谋、城府很深、胆识超人

3

太子丹

“恐惧”“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急噪、软弱、善良。

三、请同学阅读文章9-11小节,对关键的字词进行圈点勾画并给这部分加一小标题。 教师点拨:

1、重点实词: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厌:满足。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擅:独揽,掌握。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 恣:听任,听凭。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侵占。

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信物。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 把:握。

2、 文言虚词: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则:如果。因:趁机。

唯荆卿留意焉。 唯:希望。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虽:即使。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如果没有。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以:因为。

于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

3、 词类活用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臣:使动用法,使??臣服。

4、重点语句:

①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见陵:被陵辱。

④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才。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⑤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4

5、小标题:私见樊於期。

四、学生阅读“私见樊於期”语段,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激起樊于期对秦不共戴天之仇——动之以情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晓之以理 “愿得将军之首??揕其胸” ——让樊于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告之以谋 荆轲:

侠肝义胆 果敢勇决 擅长辞令 老于心计

“偏袒扼腕而进言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遂自刎”——

樊将军:

义勇刚烈 热肚直肠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预习12小节以后内容。

第三课时

一、请同学们阅读12-17节,为这一部分拟三个小标题。

教师点拨:

a) 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b)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停留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c) 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像郡县一样纳贡应差,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d) 北蛮夷之鄙人:北方少数民族的野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见识短浅 e) 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f) 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壁等统称币。

g)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h)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i) “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j) 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k)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即“侍殿上”的“群臣”。

归纳:

1、重点实词:

5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顾:回头。

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顾:回头。谢:谢罪。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打开。 穷:尽。见:同“现”。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坚:紧,此指剑插得紧。

轲自知事不就。 就:完成,达到。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坐:治罪,办罪。

2、 文言虚词: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因:于是。

3、 词类活用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穿上白衣戴上白帽。

至陛,秦舞阳色变掁恐,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4、难句翻译指导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参考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翻译指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白衣冠”这里用作动词,翻译成“穿着白衣戴着白帽”。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翻译指点:“诚”“以”“逆”“比”这些词在译文中要得到落实,“宗庙”翻译时可保留。“给贡职如郡县”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句序。

参考译文:燕王果真(确实)害怕大王的声威,不敢出兵抵抗我国的军队,希望全国做臣子,排在诸侯行列里,像郡县一样地纳贡应差,以便能够奉守先王的宗庙。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 参考译文:而按秦国的法律,殿上侍从大臣不得带任何兵器,那些担任侍卫的郎中们带着兵器,都排列在殿下,皇帝没有下令,是不准上殿的。

翻译指点:此句中,“群臣侍殿上者”是定语后置句,“尺寸”是借代,代指一点点,翻译时要把其指代义翻译出来。

5、小标题可以是“易水送别”、“廷刺秦王”和“刺秦影响”。

二、请同学们阅读分析本部分最为精彩的“易水送别”和“廷刺秦王”两个部分,思考这两个场面的。

易水送别:

6

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描写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结合写景:风萧萧,易水寒,衬托了慷慨悲壮之情。 廷刺秦王:

(1)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2)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三”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不怡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奉-取-发-把-持-逐-掷”,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起-拔-走-负-击-断”,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三、作业:熟读“易水送别”和“廷刺秦王”两个部分并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四课时

一、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应该如何认识荆轲这个任务以及他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 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二、历史上对荆轲的评价也有很多,比如说: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左思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潜

江湖侠骨——龚自珍

轲不足道也——南宋?鲍彪

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朱熹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

7

那么,司马迁是如何评价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最后一节。

教师点拨:《刺客列传》中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当然,如果我们站在今天的立脚点重新审视和关照这五位刺客或劫持者的行迹以及他们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目的,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种新的认识,作出一种新的评价,但这新的认识和评价毕竟不是太史公的。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脚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赞歌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三、鉴赏文章描写场面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无论是主要人物荆轲,还是次要人物田光、樊於期、高渐离以及鞠武、太子丹,甚至秦舞阳、秦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荆轲的侠肝义胆、深沉刚毅、果敢机智,田光的智深勇沉,樊於期的豪爽慷慨,秦王的贪残怯弱,秦舞阳的外勇内怯,太子丹的焦虑仁慈,都跃然纸上,活灵活现。

2、本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在事态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示荆轲形象,又用田光、樊於期、高渐离来正面烘托,用秦王、秦舞阳来反面衬托荆轲形象。既让主要人物荆轲如在备信物时,对樊於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谋,让樊於期爽快地献出了自己的头颅,充分地展示了他那种老于心计、擅长辞令、果断勇决的侠士风度;在廷刺秦主时,为了掩饰秦舞阳的“色变振恐”,他那一“笑”一“顾”一“前”表现出了他那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那“把——持——堪”的动作更是表现了荆轲的英雄虎胆,他那“倚柱笑骂”突出了他那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秦舞阳的“色变振恐”,秦王的“目眩良久”等细节都从侧面烘托了荆轲这一形象。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了人物。如“易水送别”环境描写非常成功。

4、详略得当。对荆轲“刺秦王”以前的活动略写,对“刺秦王”的有关活动详写。就是荆轲刺秦王的活动有.有详有略,“备信物、易水送别、廷刺秦王”详写,“备利刃、备助手”略写。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