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中人物形象塑造

《史记》作为中国经典的典籍,在文学和史学领域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其中,《史记》对人物的塑造尤为成功。在《史记》一百三十篇中,除了十表八书以外,皆为人物传记。因此,“以人系事”的史书编纂方法也在后世流行起立。而《刺客列传》是《史记》列传中的一篇类传,即按照人物生平事迹的特点,将几位有着共同特点的人并行立传。而《刺客列传》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六位刺客的故事,分别为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王僚,豫让伏击赵襄子,聂政刺杀韩相侠累,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秦始皇。

作为类传,人物应有其共性。司马迁在选取本列传人物时,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在中国提及刺客,就不得不提政客,政客与刺客之间永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刺客们多用暗杀的手段,助人达到某些政治目的。而与政治相关的问题永远是说不清楚的。这就造成了人物的争议性。司马迁在选取人物的时候,看中的不是人物的政治活动,“自曹沫至荆柯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成功与否不是成为人物本身的评价标准,“意”与“志”方是其本意。他们都不畏惧牺牲,都想要回报知遇之恩,都有着无穷的胆魄与高强的武艺。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都有着过人的武艺,虽然每个人的人生境遇不同,但都遇到了自己的伯乐,为了赏识自己,敬待自己的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是,放置后代来看,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自己理想国的一份子,并不能成为人物的内核。当然,类型化的人物形象不能单单看做一个人,而是要把他们形象结合在一起看,而且要将共性和个性结合在一起看。

类传要有“类”,但人物形象要深入人心,就不能“类”到千篇一律,失去鲜明的形象与独特的人物个性。类人物的塑造很容易过于强调人物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忽略人物的个别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类人物往往会变成集众多人物美好品质与一身的“乌托邦”式的人物。在动乱的战争年代,是刺客最好的舞台,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使命,却有着共同的宿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在众多刺客的精神世界里,难免不是一样的不值一提。司马迁选取的人物不是用来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和平庸的精神特质,每一个刺客都可说是司马迁心中理想式英雄。为了让这些英雄能够成为一种标志立于人们心中,司马迁在将人物类型化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

为达到这个目的,司马迁做了独特的努力。首先,每一位刺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核。虽然都是持有“意”与“志”的司马迁式英雄刺客,但每个英雄身上又有着独特的特点。成为其个性的形象。如曹沫作者主要突出的是他的勇气,给人以快意恩仇的印象;专诸采用鱼腹中藏剑的方法,死后荫其子嗣,塑造了一个智慧又悲壮的英雄形象;豫让的一次次行刺与一次次失败让这个锲而不舍,义字当先的英雄让人怜爱。聂政的身上则体现了一种孝义两全的儒家式英雄形象,因老母建在不肯接受严仲子的请求,老母走后去报知遇之恩,刺杀失败后“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不给亲人和严仲子带去麻烦;荆轲的身上最浓的就是江湖豪气,尤其是他与高渐离在燕市醉酒高歌的描写,在秦王面前的镇定自若,临死前的豪言壮语都增添了人物江湖豪侠的英雄气概;及时是笔墨较少的高渐离,也有着自己的精神特质,他在宋子隐姓埋名做酒保,一点一点接近秦始皇,行刺,在他的身上隐忍与激烈共存。

其次,悲剧与正剧的选用。除了武侠小说中武艺高超的主人公,刺客这个职业的下场通常都比较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通常情况下都无法全身而退。然而,行刺的结果也不一定都是悲剧。《刺客列传》中的刺客行刺的结局不是单一的用悲剧来升华人物形象,凭借眼泪赚取高分,而是采用不同色彩的结局来烘托人物形象。在这几位刺客中,曹沫无疑是喜剧结局,不仅自己一洗前辱,还帮助鲁国拿回从前丢失的土地,勇敢却鲁莽,无疑给他本身的勇猛的形象加分。专诸是几个失去生命的刺客中,唯一一个算得上正剧收尾的人物。虽然没有逃过被杀的命运,但是自己刺杀行动成功了且福泽了自己的后代。是一位成功的英雄形象。而豫让、聂政、荆轲不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且没有获得行刺的成功,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聂政虽然完成了行刺的人物,但这种喜悦却被他接下来,毁掉容貌自杀瞬间淹没掉,决绝的自戕使这位刺客的形象由忠义双全上升到一个敢于担当、伟岸有力的英雄形;豫让的悲剧结局则让人感到唏嘘不已,有种壮志未酬的感觉,这种遗憾更能激起读者对人物的同情赞赏的情感。而荆轲最后被他人所杀的惨烈景象却凸显了这位英雄在死亡面前毫无畏惧的勇敢,为人物形象增添一种色彩。

戏剧性在人物塑造中也是极为精彩的一笔。人生如戏,历史更是一场大戏,每一段历史剪裁出来都是一场折子戏。戏剧性不仅仅存在在戏台上,更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历史的没一个角落。每一个活在历史中的人物都有着自身的角色。司马迁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注重戏剧效果。以豫让为例,他自身的计划本非其本身有什么遗漏,从乔装打扮到毁掉音容样貌,与让每一件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计划,然而每次失败的原因却从不是计划出了什么问题。第一次是因为赵襄子的“心动”,第二次是因为“马惊”,让豫让的刺杀行为被迫流产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不可掌握的偶然性正是生命中戏剧性的来源,这两次戏剧性,是剧情变得紧张起来,就像等待已久的戏剧冲突轻描淡写地收场,没有我们英雄大展身手的舞台,英雄的义涵也就变作了大家的遗憾。荆轲的戏剧性就在于秦始皇的衣袖竟然就那么断了,还是偶然存在的因子,一场蓄谋已久,众多牺牲的刺杀失去了先机,也是去了最终的胜利。而这段故事的戏剧高潮,荆轲与秦始皇在大殿上的生死追逐,荆轲死前的“豪言壮语”都具有场面性和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人物个性。

以上仅为个人鄙陋的看法,《史记》最为中国典籍中的瑰宝,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造诣,不是简单几段文字就能说得尽的。

 

第二篇:刺客列传文言知识

《刺客列传》语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荆轲嘿而逃去 嘿同默

2.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从同纵

3.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高兴

4.右手揕其匈 匈同胸,胸膛

5.今太子迟之,请辞决 决同诀,诀别

6.燕王诚振怖 振同震,惊慌

7.燕王拜送书于庭 庭同廷,朝庭

8.而秦舞阳奉地图柙 奉同捧,捧着

9.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出现

10.卒起不意 卒同猝,突然

11.乃引匕首以擿秦 擿同掷,投掷

12.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 溢同镒,古代的计量单位

13.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庸同佣,被雇佣的人

14.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摄同慑,威慑,震慑

15.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 购同媾,媾和,讲和

16.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曰 捥同腕,手腕

17.举筑朴秦皇帝不中 朴同扑,击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盖聂怒而目之(瞪眼看)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做人质)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唱歌)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率领)

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安排住宿) 天雨粟,马生角也(下雨) 皆白衣冠送之(穿着白衣冠)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对待)

2.名词作状语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每天) 稍蚕食诸侯(像蚕一样)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在北面) 南有泾渭之沃(在南面) 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险(在右面,在左面)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用双膝)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在国内) 太子日造门下(每天)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向北)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有匣子) 怒发上冲冠(向上)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像簸箕)

3.意动用法 太子丹迟之(以??为迟)

群臣怪之(以??为怪) 太子丹患之(把??作为心头大患)

4.使动用法 太子丹受而舍之(使??住下来)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使??臣服)

三、古今异义词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 (古义:提心吊胆;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困窘,走投无路;今义:贫穷困难。)

3.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古义:行走/作为;今义:受心理支配

的外部活动。)

4.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古义:没有才能;今义:不象。)

6.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7.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古义:主人;今义:岳父。)

8.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古义:放在心上;今义:注意,小心。)

9.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10.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11.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古义:消除借口;今义:为防止泄密而害死知情者)

四、一词多义

1.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同“捧”,捧着

轲既取图奉之 献上

2.兵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士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军队

郡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兵器

3.顾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回头

顾野有麦场 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

大行不顾细谨 考虑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但是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

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4.固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坚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要的地方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 坚决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顽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坚守

5.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私人的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偏爱

私见张良 私下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意 私利

项王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 私交,,秘密活动

五、虚词积累

1.虽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虽:虽然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虽:即使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虽然:即使这样

2.之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之:助词,无义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之:结构助词,的

3.因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因:趁机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因:于是

六、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连结一人之后交 群臣侍殿上者 复为羽声忼慨

3.宾语前置 光窃不自外

4.主谓倒装

甚矣吾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