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爱默生与霍桑超验主义思想的矛盾

探析爱默生与霍桑超验主义思想的矛盾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20060482 于建红 指导教师 林元富

【摘 要】爱默生和霍桑同为十九世纪美国文艺复兴时期超验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家,但由于

两人的根本出发点不同,前者积极乐观,后者则消极悲观,所以在人性论,实现人性超越的方式及自然观三方面二者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充分了解爱默生和霍桑超验主义思想的矛盾,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他们作品的实质,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

【关键词】超验主义; 人性; 超越; 自然

一.前言

超验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以后基于后期浪漫主义之上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原来一直是农业国的美国,三十年代以后工业取得迅速发展,在东部沿海的新英格兰形成了最早的工业区,这一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就是超验主义这一冲击旧思想枷锁的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超验主义思想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已暴露出内在的矛盾,这就决定了超验主义思想中的矛盾:它一方面宣扬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讴歌人的智慧与创造性,这些都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另一方面,又常常充满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某些方面不满及疑虑,浪漫主义文学的基调由主观转向怀疑和消极。超验主义的这种内在矛盾决定了超验主义作家作品中的思想并不相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其中最能体现超验主义这种内部矛盾的代表性作家就是爱默生和霍桑。这两位作家同是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新英格兰,并都曾一度居住在当时美国文学思想活动的中心—康科德城,可以说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相似的生活环境,受到同样的宗教文化氛围的熏陶,可为何他们的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却有着如此之大的反差呢?连亨利詹姆斯也认为这是个很罕见的例子:两人生活环境相同,又都是清教徒的后代,有着 1

相同的思想渊源,但表现在文学中的风格和品位却截然不同。

持超验主义的爱默生认为人并非生来就罪孽深重,而且人因可以与上帝进行交流而具有神性;在实现人性超越上,他坚信人的内在潜力是巨大的,要想发掘这种潜力,只有通过自助自立而无需依赖他人或社会;而且他还认为人通过努力是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而霍桑虽不是清教徒,思想上却深受加尔文主义的“原罪论”和“命定论”的影响,他认为人生而有罪,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只有在犯下了错,经过深切痛悟,才能得到心灵升华;人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认识自然界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如此相异的思想出发点使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积极乐观,后者消极悲观:前者洋溢着激情,后者笼罩着阴暗。鉴于爱默生与霍桑超验主义思想的矛盾,笔者将从两位作家作品入手在人性论,实现人性超越的方式及自然观三方面着重对这两位作家进行探析。

二.关于人性

在人性这一点上,爱默生持较乐观的态度。在他眼中,人既有邪恶丑陋的一面,也有善良美好的一面,善与恶并存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任何一片完整的树叶都有正反面一样,“双重性”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特征,人亦如此。但人的这种“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不恰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是道德问题,而不是由于违反了神意所招致的。

爱默生更进一步地认为,人具有神性,即“上帝与我同在”,“人人心中见上帝”,他可以通过自然这一“上帝的外衣”实现与上帝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凭“理解力”了解自然,通过“直觉”领会神的旨意,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在1838年的《神学院献辞》中,爱默生大声疾呼竭力推崇人的至高无上,说“人就是一切,自然界的全部法则就在你自身”,他甚至说“人的存在就是神的存在的一部分”,把个人升华到“超灵”的境界。他在《论自然》一文中也用文学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与上帝同在的状态:“站在空旷的大地上,我的头颅沐浴在欢快的空气中,随之升上无限的空间—一切卑微的、自私的思想都荡然无存了。我成为一个透明的眼球。我完全消失了,但我看见了一切,宇宙之生命涌流绕我回旋,穿我而过,我成了上帝之一部分或一粒子……”。这样一来,人不仅仅是上帝的子民,在某些时刻也完全可以与上帝平起平坐。由于人是上帝按自己的模型造出来的,而且能完全领会上帝的旨意,他就有了神性,也闪烁着无所不在和万能的上帝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神性的灵光。在《超灵》中他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不 2

可言喻的是人与上帝在灵魂的每一个行为中的统一。最简单的人,在全身心崇拜上帝时成为了上帝。”他认为宇宙间存在一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在,扬善弃恶的力量,即他所谓的“超灵”,“ 超灵”为人所共有,每个人思想都存在于超灵中,人可以以自己的直觉观达到与上帝交融的境界。

这种否定人性的堕落和罪恶并将人性等同于神性的观点是同霍桑的观点是格格不入的。霍桑尽管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直接或间接的抨击了加尔文教毒害人的宗教和窒息人的宗教教条,但他思想里也充满了矛盾,浸透了消极出世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意识。他经常陷入冥想,执着于加尔文教意义上的“恶”的观念,并往往从这一观点出发来看待社会现象,把一种具有神秘含义的“恶”当作造成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他曾在笔记中写道,“人人心中皆有恶”,还借人物之口表达了这一观点,说“难道人人不是从同一个恶根产生的吗?”在《年轻小伙子布郎》(Young Goodman Brown)中霍桑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人的内心便是罪恶的源泉。小伙子古德曼·布朗(Goodman Brown)是个单纯善良的青年,他受到魔鬼引诱,晚上出发去森林参加聚会,事前未向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爱妻透露行踪。可一到会场才发现许许多多平素他尊重爱戴的人—德高望重的牧师先生,虔诚慈祥的老教徒,美丽贞节的少女,甚至心爱的妻子,都在这里与魔鬼欢聚一堂!而且在这里他还听到牧师披露了许多他不知道的正人君子们的隐密罪行,上至总统及太太,下至他自己的爷爷及父亲,乡里乡邻,原来都那么虚伪,那么肮脏!那夜以后布朗变得沉默寡言,因为他认识到了人人心中皆有的罪恶,每个人都有一些邪恶的秘密,每个人都在竭力地为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带上面纱,罪恶是人生而有之的胎记。然而罪恶终会遭到报应,像《七个尖角阁的房子》里写的那样,罪恶即使不会报应在自己身上,也会累及后代。

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是霍桑作品的突出特点,麦尔维尔(HermanMelville1819 1892)曾经评价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具备“描写黑暗的伟大力量”,这与加尔文教关于人的“原罪”和“内在堕落”的理论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霍桑“人性恶”的思想观点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表现得最充分。在这里,霍桑从“恶”的观点入手剖析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提出了犯罪问题。海斯特·白兰必须佩戴耻辱的红字示众,但她始终不肯交代出自己的同犯丁梅斯代尔教长。作者通过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反复探讨“罪恶在哪里?”“谁是真正的罪人?”等问题。在《红字》的三个主要人物中,首先是白兰公开受到惩罚,可是她坚强地度过了多年蒙受耻辱的生活,以德抱怨,终于使胸前的红字变成了德性的标志。 3

其次是牧师,他怀着隐藏的罪恶倍受折磨,可是最后拿出勇气,认了罪,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新。而白兰的丈夫表面上是受害者,却由于一心想报仇,罪恶的毒液侵蚀他的灵魂,使他变得如同魔鬼一样。霍桑突出地描写了这个人物的丑恶的形象和更丑恶的灵魂,旨在表明只有他才是真正的罪人。作者在这些人物身上暴露了公开的罪恶之后,又揭开了道义上的罪恶,这样步步深入,从中引出结论:罪恶根深蒂固,与人类社会共存。

同样,在霍桑另一篇代表作《教长的面纱》中,一贯受教民尊重的牧师突然在面部蒙上了一层面纱,不肯摘下,他的行动引起全村的各种猜测,并使他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怪物。到了临死的时候,牧师仍然带着黑面纱,大声疾呼:“我环顾四周,每一张脸上都挂着一面黑纱!”在这里霍桑用黑面纱来象征人们隐藏的“恶”的遮盖物(朱虹,1986:88)。如同在《红字》中一样,霍桑也是把自己所不能理解的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都归结为一个抽象的“恶”,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要从“恶”入手,用他自己的话说,“内在世界一旦净化,外在世界有游荡着的许多罪恶就会自行消失。”(朱虹,1986:85)

关于人性,二者的矛盾就在于爱默生认为人人皆善,“恶”是不存在的,而霍桑却在其作品中展现了一个人人皆有罪孽的世界。在霍桑看来,爱默生所持的超验主义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它并不承认人心的罪恶面,认为人没有必要为原罪、邪恶的存在而苦恼,这种对于人性的理解是肤浅的,远不如清教的深刻。

三.实现人性超越的方式上

由于对人性的认识就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因此在实现人性超越的方式上,霍桑与爱默生的观点也是针锋相对的。这是二者有关人性分歧的自然延伸。

爱默生由于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德国理想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所以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倾向。他在承认善与恶并存的同时,坚信恶的一面能够被转化,这种人性的超越要依靠人自身的修养和努力来实现,既不仰仗上帝的怜悯和恩惠,也不依赖他人和社会,因为人“自身就是一个有限范围内的创世者”,他是世界的主人,是自然的统治者,更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他反对权威,主张人凭自己的智慧和理解力就可以直接得到知识,掌握真理,这实际上就是他所说的 “直觉”,也是他所提倡的“自助”精神(黄春燕,1999)。他在《论自助》一文中指出人要自助,要靠自己,“不必在自身外寻求答案”。爱默生始终把希望寄托在普通人的智慧和力量,他以对人的赞美代替了对神的膜拜,为美国思想境界吹来了一阵清新的春风,驱散了长期萦绕在人们头脑中的加尔文教“命定论” 4

“人性恶”的迷雾。

爱默生那种过于乐观的观点在霍桑看来是及其幼稚的。他认为过度地沉溺于自我之中,只会让人与世隔绝,无益于培养真正高贵的品质,过度强调自我是阻碍而不是促进人的真正发展,它会使人远离自然的秩序而永不能回头。霍桑在其《红字》和《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所表现的超越观是“幸运的堕落”的思想。他主张通过善行和自忏来洗刷罪恶,净化心灵,从而得到拯救,提出“怎样才能驱除由个人或是遗留下来的往事造成的罪恶感”,也许这种理论在暗示,人类应该欢迎亚当的堕落,因为这是使人完整的手段。这种“幸运的堕落”的思想可以用凯尼恩所发的感叹加以概括:多纳泰络犯下了滔天大罪,悔恨咬噬着并唤醒了他的灵魂,悔恨又使他具有了高度的道德和理智潜力,我们从未梦想过,在我们所认识的多纳泰络那瘦小的身躯里,会孕育如此巨变??罪行教育了多纳泰络,罪行使他得到升华,那么我们认为的宇宙中漆黑一团的罪,是否像悲伤一样,仅仅是人类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它,我们一跃而上我们通过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企及的更加崇高和纯洁的境界?是不是因为亚当堕落了,我们才有希望最终飞升到比伊甸园还要美妙的天堂?

可以看出与爱默生的观点截然相反的是在霍桑的超越公式中大善并非以小善而是以恶为起点的。罪是善的阶梯,罪行使人升华,罪的终结才是善的开始。只有犯下了过错一个人才具备了道德和理智的潜力;只有他深切痛悟,才能使心灵得到升华。因为在霍桑看来既然难以驯服的本能常常将人导向恶的一面,超越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动力才能实现,这一动力就是负罪感。因为相信自己罪孽深重,消失多年的海丝特才又悄悄回到了新英格兰,回到了这块她曾犯下罪行的地方。她的“罪”使她有机会变得理性,变得更有爱心,更有同情心,更加柔和。美丽善良的海丝特在天使般的纯洁中生活,在爱情的召唤下犯了罪,又在“罪”的逆境中挣扎求存,获得道德上的新生和灵魂的升华,她的“罪”成为她灵魂攀升的阶梯。丁梅斯代尔牧师表面上看虽是深受教民爱戴的上帝的最忠实的代言人,实际上却是在上帝面前犯下了双重罪刑的人。他终日生活在自己罪行和虚伪的悔恨之中,生活在背叛了上帝的巨大恐惧之中。一旦离开人群他便失去了笼罩在他身上的那种虚假的神性的光环,变成了一个最可怜最卑微的罪人。在这样的负罪感的驱使下,他最终通过坦白忏悔自己的罪行,在死亡中实现了自己心灵的解脱。相比之下,正因全然没有负罪感,齐灵渥斯才在本能的驱使下,从一个受害者堕落成为一个罪人。

5

总之,在霍桑看来,人性的超越首先必须源于对“恶”的感悟,同时在强有力的负罪感的趋势下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升华。他认为,像爱默生那样,认为自己已经善良完美的如上帝天使一般,超越只能是一场悲惨的梦幻。

四.自然观

同样,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在爱默生的眼中,整个大森林不是只有实用价值的开采对象和资源,而是充满灵性的美的生命,是神对人的启示。他在《论自然》一文中说“自然界就是思想的化身,又转化为思想??每一种存在物都时刻在教育着人们,因为一切存在形式都注入了智慧。” “道德法则安居于自然界的中心,光芒四射”。 这也就是说,人只需向自然界请教就可以得到指导自己行动的真理。自然界不仅向人们揭开了物质规律,而且还能启示道德真理,人通过努力是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而且人必须积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 但是霍桑出于宗教意识和神秘主义观点的影响,他对人类认识自然界,掌握自然界的能力笼统的抱怀疑态度。他否定一切技术进步,否定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因而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并不理解,只是简单地把工业的巨大发展看作一种邪恶的势力。在作品中,他总是用丑恶的形象表现人类征服自然界的一切努力,如著名的短篇小说《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医生学问深,医术高,却被描写成一个窒息一切人性的恶魔。为了科学的需要,不惜以自己的亲生女儿做实验。在许多描写科学实验的短篇作品中,霍桑总是力图表明,人类征服自然界就是违背自然,不仅徒劳无益,而且还可能带来可怕的后果。《胎记》中的艾尔默,是一位笃信科学并企图依靠它实现自己战胜自然规律的科学家,他坚信自己可以去掉妻子脸上的胎记,使美丽善良,温柔可爱的乔治亚娜更加完美,结果他的实验成功了,乔治亚娜的生命却也随着那颗胎记永远消逝了。

所以在谈到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时,爱默生和霍桑两人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前者一如既往地坚持着乐观的超验主义观点,后者则始终摆脱不了加尔文主义的影响。

综上所述,爱默生从超验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霍桑则从加尔文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两位杰出作家在思想上的根本出发点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各自作品在内容和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了解爱默生和霍桑超验主义思想的矛盾,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他们作品的实质,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透过他们的作 6

品,我们看到的是十九世纪宗教气息浓厚,教权统治严酷的新英格兰,是宗教的统治与人性的觉醒之间的对抗。

参考文献

爱默生著,孙宜学译,2003,《爱默生演讲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常耀信著,1991,《美国文学选读(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霍桑著,周晓贤,邓廷远译,1995,《〈红字〉霍桑作品集》浙江:浙江文艺出版

黄春燕,1999,不同人眼中不同的“人”,《池州师专学报》第2期,49-53 李莉,2002,浅谈霍桑的超验主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第4期,120-122 金衡山,2002,自由的意义—超验主义思想探析,《国外文学》第1期,48-55 戚涛,2004 ,霍桑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构,《外国文学》第2期,73-80 姚暨荣译,爱默生著,1995,《爱默生散文选》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朱虹 施咸容 郑士生著,1986,《美国文学简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7

8

 

第二篇: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

第24卷第2期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4 No.2

            

20xx年3月Journal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Mar. 2001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影响

魏兆秋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为艾米莉?狄金森的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源泉。爱默生否定上帝,肯定人的神性,强调人的直觉意识,认为它与宇宙中的超灵是一体的。他的思想渗透在狄金森对心灵、、生与死以及永生的沉思冥想中。。关键词:超验主义思想;超灵;自性;融为一体;死亡;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0074204

IEmilyDickinson

WEIZhao2qiu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Abstract:Emerson’sTranscendentalismfountainsEmilyDickinson’spoetrycreation.EmersondeniesGod,affirmsthedivinityofmanand

stressesthathuman’sintuitionisanintegralpartofthe“oversoul”permeatingtheuniverse.HisthoughtspermeateDickinson’smeditationonmind,nature,life,deathandimmortality.EmilyDickinsonrealizesEmerson’stranscendentalismthroughherartisticpursuitandexplorationofmindandconsciousness.

Keywords:transcendentalism;oversoul;self2nature;integrated;death;consciousness

前只发表过7首小诗,因为她认为她所生活的时代

爱默生于1803年出生在一个新英格兰牧师世家。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他在知识界及宗教界领导了一场思想革命,使美国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第一次繁荣时期,即“美国的文艺复兴”或“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思想”。他打倒了上帝,赋予人以神性,人具有上帝的尊严。他把人从过去以上帝为中心的生活带入了以人为中心的生活。自此,人可以自尊、自立和自强,不再需要上帝这根拐棍了。爱默生对美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其同时代及后来的作家和思想家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尤其是比他年轻的艾米莉?狄金森。他的思想塑造了狄金森诗歌的灵魂,为其诗歌和生活提供了不尽的源泉。

艾米莉?狄金森于1830年出生在一个加尔文教家庭,上过大学,在家乡小镇度过了她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终生未嫁,1862年以后几乎足不出户。生

还没有做好接受她诗歌的准备。其实在二十几岁时,她就开始严肃地对待诗歌创作了。她死后共留给后人1775首诗歌和1000余封书信。自19xx年艾米莉?狄金森的作品全集发表之后,狄金森热就无法冷却下来,各种美誉接踵而至,被誉为意象派运动和现代主义创作的先驱。她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直指人心,被亨利?詹姆斯称为“心灵的风景

[1](P142)

画”。宗教、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

传统文化以及她所生活的时代,尤

其是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塑造了一个独创新颖的诗人。她的诗歌以个人为中心,探索心灵、灵魂、生、死、永生及宗教。

爱默生的《论自然》《、论自助》和《论超灵》等著作在19世纪及以后的时代影响甚远,使人们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思考和探索。狄金森自幼喜爱阅读爱默生的著作。爱默生的思想成了她思

收稿日期:2000208228

作者简介:魏兆秋(19672),女,山东济南人,辽宁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74—

魏兆秋: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影响

想的基石,对她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后她不再对耶稣好奇,不再听有关上帝的谈话和布道。在她的书信和诗歌中,她多次引用过爱默生的诗句。“她选定超验主义作为信仰,精神上与‘不朽之光’联系

[2]

在一起”。1882年爱默生辞世时,狄金森在给友人

[1](P81)

粒。”这是彻底与宇宙超灵融为一体的感性经

验。人的灵性、直觉超越身体的局限与宇宙的超灵共存一体。爱默生否定了基督教认为人是有罪的、要信仰上帝才可得到拯救的说法。否定了上帝对人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

的控制,还人以尊严,人与宇宙一体,人具有无限的潜力。爱默生写到“:谁来为我界定个人?我看着这独一无二的宇宙有如此众多的表现,深感惊畏和欢欣,我在神之中成长,我只是他的一种形式,他是我

[4](P62)的灵魂。”人可以自尊、自立,因为神性

的信中说“:爱默生……触及了秘密之泉……”,[2]爱默生帮助她找到了她的信仰,她的教堂。自此,她达到了超然物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康德的“宇宙精神”及欧洲浪漫主义思潮中对自然的偏爱。二是印度教及印度哲学思想。三是中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心。、,但他用人的神性、人的可完善性和人的善性取代了全能的上帝。灵魂深入宇宙的每一部分,宇宙万物皆具神性或灵性。他说“:灵魂限定了一切……它对抗一切经验。它也同样废除了时空……时空是从反面来衡量灵魂的力量。”

[3](P204)

,。正如孔子,,强,。爱默生:,哪里就有上帝,在那儿宇宙扩展着

[6]自身,如同从一个中心向外无限扩散。”上帝在你

心中,你就生在上帝之中。爱默生的这一思想体系与东方哲学如出一辙。印度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国的禅或禅宗(后者是前者演变成佛教传入中国并同中国的哲学与文化融合的产物),都肯定了人的善性、自性及神性及人的自我与宇宙的大我融为一体的思想认识。在东方哲学中,没有上帝,人只需克服私我,克服贪、嗔、痴、慢、疑等弱点,从而显现自性,即可与宇宙大我或超灵融为一体,继而达到永生并融入永恒。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狄金森的生活及诗歌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同寻常的生活选择

爱默生的宇宙灵魂也创造

[4](P32)

了世界“,精神是造物主,精神自有其生命。”

他对灵魂的这一解释与印度古代吠陀哲学典籍《依沙奥义书》中对“自性”的描写非常相似。“自性”在东方哲学中就是爱默生所说的“灵魂”或“超灵”。“自性为一,且如如不动,比心灵还要迅速;它疾行于前,非感觉之所能及。它越过移动者,却仍保持如如不动。风儿因它而吹动浮云。彼动静一如,彼既远又近,在一切之内,又居其外。见山河大地都在自性

[5](P196)

中,自性也在宇宙万有里……”。在印度哲学

对于狄金森来说,人的心智是人的“家乡”。她的追求及她的存在就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她心灵与灵魂的需要。对那没有被认识的心灵与灵魂世界的探索和承诺使她背离了社会时代所规定的传统角

[9](P1)

色,而去追求她那“有限的无限”———“一个灵[9](P1)魂对它自身的承认”正如爱默生所说“:我认为

中,万物皆为一体,自性显现在万物之中,它是至上的本体。当个体的意识或直觉意识与这一本体———爱默生称为“超灵”的自性融为一体时,人即可达到与神性共振,与上帝齐肩。人人皆具自性,并与宇宙中的超灵是一体的。在《论自然》中,他记录了曾体验到的生命中这一刻“狂喜”:一天他独自一人在林中“,站在光秃的大地上,———我的头被那喜悦的微风所沐浴,我被提升进入那无限的宇宙,———全部的私我都消失了。我变成一个透明的眼球;我什么也不是;我能看见宇宙的一切;那遍布宇宙中的超灵之流涌遍全身;我成为上帝的一部分或一个颗

对一个活跃的头脑来说,一种思想便是一片广阔的

[6]天地,它舒展解开,显示出自身无穷的意义。”艾米

莉?狄金森的生活经历简单得很,而她对心灵的探索和认识却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她隐居家中专心致力于创作“她写给世人的信”———1775首诗歌作品。她反叛传统规定的女人角色,她独树一帜,选择

—75

魏兆秋: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影响

了让世人不解的生活道路。她不愿墨守陈规,而宁愿听从梭罗的建议“:成为发现你内心世界新大陆的哥伦布……打开新的渠道,不是商业的,而是思想的

[7](P345)

渠道。”她过着简朴的生活,是一个完全独立

她足已达到了东方参禅者悟道的境界。这也证明她生命的成熟与静谧,可见她对生命的超越。她的诗歌是她思想火花的流露与结晶。对那刹那间心灵感受的记录与剖析是她心路历程的写实。也只有在与自然同一脉搏的宁静状态下,她才能聆听心灵的声音。她与自然是相通的。通过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对宇宙人生的冥想,她体验到爱默生在林中散步所经历的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感觉。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那样“:])

的人,正如在一首诗中所说的那样“灵魂选择她自,

[9](P303)

己的生活圈子”。她发掘真实的内心世界,追

求生命的永恒。她的诗歌使我们“能体验到比通常更广泛、更尖锐的外部世界,她把我们引向了更深的

[2]‘生存的中心’”。

狄金森是唯一一个终生实践着爱默生对人生设计的美国作家“:让心智保持神圣,崇敬它,把一切都献给它,它的神喻将补偿一切受的祈祷。(相坐,(),,。实际上,她是用爱默生的思想作基石构建了自己信仰的教堂。狄金森熟读圣经,圣经是她诗歌创作的源泉,希腊神话的典故很少出现在她的诗歌当中,而圣经故事、上帝、灵魂、天堂、永生之类的词及典故则随处可见。但是,她诗歌中的上帝并非基督教概念的上帝,他只是“一个意象,一个绝对永生、非人格化的概

[2]

念”。她有时把上帝比作情人,说他是“夜贼,银行

屋,过一种最简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时,他要“深深地生活,吮吸生活中全部的精髓,剔除那不属

[7](P1142115)

于生活的一切。”而狄金森则在她自己的家

中选择一种独自的生活,与19世纪中叶的大多数顺从妇女的传统角色迥然不同。如隐居家中为家人做饭,烤面包,读书并致力于诗歌创作。她也不为诗歌能否发表而烦恼。她说“:如果名誉真属于我,那我

[1](P134)逃都逃不掉它。”她奉献着对家人及友人的挚

家,父亲,绅士,公爵,国王,死神”等。她说“:难道上帝是医生?人们说他能治病———/可医生在人死后/还有什么用———/难道上帝是收税的?据说我们都

[2]

欠他的———/这种讨价还价/我可不参加———”。她

热的爱。隐居生活虽然得不到世人的理解,甚至连她自己的哥哥也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这么生活,但它

[1](P134)

却使她充分体会到“仅仅活着就是快乐”。她

用幽默和讽刺表达了对基督教的怀疑,对上帝的不恭和否定。爱默生对上帝的否定和对人的肯定,就是对基督教的背叛以及对天堂的否定。而狄金森也认为,天堂即在人间,在包括人在内的大自然中。狄金森对自然的冥想和颂扬便是对上帝与天堂的否定。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

爱默生的《论自然》是超验主义思想的圣经式的宣言,那么狄金森有关自然的诗作便是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的实践之作。“一些人安息日/进教堂/

[2]

我过安息日/留在家里。”她说“:事实上地球是天[9](P110)堂”。当她的亲友都皈依基督教时,她则庆祝

在感受生命的同时聆听着心灵,感受着心灵这一家乡的广袤与无限。事实上,唯独当狄金森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时,她才开始感到对艺术追求的自由,才可最大限度地生活在充满想象的内心世界,生活在那些对人类根本而又永恒的主题———人与自然、生与死、永生与上帝的思索和沉思冥想中,生活在对自我发掘与认识当中。“她不能隐居林中,建一个木房子,但她可以把它建在她自己的楼上,她热爱的家中。她可以过着一种充满想象的生活,潜入她自己的华腾湖底,在她所习惯的环境中创造着她自己华

[8]

腾的避难所。”她是一个无师自通的西方参禅者,

自己对大地的依恋“:这个世界引诱了我,在没有防备的时刻,我听到她那妖魔般的声音。从那一刻起,

[9](P110)

我大大地失去了对天堂的兴趣。”她又说“:这[9](P110)个世界在我的情感当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参悟着人与宇宙。她所选择的生活,就如东方的一位修道者,隐居山林,参悟人生的真谛。她体会到

[1](P134)

“活着就是一种狂喜”。就这种人生境界而言,

“成为人比成为神好,因为当基督成为神时,他直到

[9](P111)

变成了人才感到满意。”别人去教堂,她却呆

—76—

魏兆秋: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影响

在家中与大自然共存。天堂就在这地球上,就在这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中,它不是另外的一个抽象世界。  

(三)对人的意识的探索

它不可思议、超越想象,并无法以言语表达。这是纯

[5](p194)

意识,这是真正的大我。”这也就是爱默生所

说的“超灵”或“宇宙的大我”。可见,狄金森对人的意识———深层意识和潜意识的探索已到了深不可测的境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她同时代的人以及当今许多人对她感到困惑不解的原因吧。艾米莉?狄金森在实践着超验主义思想,参悟和体验人的意识或直觉意识融入“宇宙意识”或“超灵”的心理意识经历。在诗歌中她与死者或鬼魂对话,对常人来说,实为阴森恐怖其实,,,泰然处之。。她的意识穿越一切,与宇宙的大我或超灵融为一体。她体验着生命的狂喜。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ASurveyofAmericanLiterature[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狄金森反复探讨死亡、灵魂、永生等主题,承认人的灵魂和永生。可见她已接受了灵魂可超越肉身,与遍布宇宙的“超灵”融为一体的思想。她真实地描绘了人的意识活动与心理,以及灵魂或意识在死亡之后还有意识活动或心智活动的意识经验。在她看来,死虽不是新生,但它能通向永恒与不朽。生死只不过是自然界交替的过程,一种生生不息永恒不变的变。外,观察者,我”的脑子“、我”的思想和灵魂中,它经历了整个死亡的全过程。先是躯体死亡,但精神及心理仍在活动,仍能感知周围世界,继而是痛苦,然后是心理分裂、思想麻木、灵魂出现,最后到了另一个世界,自此完成了认知,什么也不知道了。但有一个观察者,他能了知“我”的躯体在消失、在停止感觉,他其实就是在一切之内又在一切之外的“自性”,与宇宙超灵是一体的。在《死时———我听见苍蝇的嗡嗡声》中“我”也是观察者,寂静中等待死神上帝的到来;另一个“我”还仍能听见有声世界的声音;最后“,窗口关了———然后,我又不能看也看不见了……”。但那有个知道“我什么也看不见”的知者。狄金森体验到潜意识的活动,她对死亡的参悟或对人的深层意识的认识已接近了东方神秘学对死亡时人的意识的解释。实际上,那个能知能觉、能看到和能感到自己死亡的“知觉”就是“自性”或“超灵”,它同印度古代吠陀哲学典籍《曼都卡奥义书》中的清醒、做梦、深眠和超意识四种状态中的最后一种类似“:意识在这个状态既不朝内也不朝外,并且内外皆不转。它无分别,超越了知见和非知见的范畴,此状态无法由感官来体验、比较或推理而得知;

[2]

社,1990.

[2] 洪振国.艾米莉?狄金森———现代主义的先驱[J].外国文学研

究,1996(4):49,48,51.

[3] AkinsonEd.Brooks.“TheLord’sSupper”,TheSelectedWritingsof

RalphWaldoEmerson[M].NewYork:RandomHouse,1950.[4] EmersonRW.“Nature”,SelectionsfromRalphWaldoEmerson

[M].Boston:HoughtonMifflinCompany,1960.

[5] 邱陵编著.瑜伽灵性修持秘要[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

社,1992.

[6] EmersonRW.TheJournalsandMiscellaneousNotebooks(Vol.4)

[J].Cambridge: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1960-1970:367,27228.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

[7] ThoreauHenryDavid.Walden.Ed.GordonsHaight[M].NewYork:

WalterJ.Black,1942.

[8] FaselIda.“EmilyDickinson’sWalden”[J].IowaEnglishYearBook

7,1962:22-28.

[9] KirkbyJoan.EmilyDickinson[M].Houndmills:TheMacmillanPress

Ltd.,1991.

[责任编辑:贾世传]

—7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