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读后感

《中国人》读后感

平日里并非爱看书的人,特别是对一些讲大道理的书更是懒得翻阅,拜得此书,也实属偶然。翻开封页便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可以坦诚相见,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回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林语堂”

这可看做林语堂先生写给自己这本书的话吧,也就是这样一段话,使我有兴趣读这本书,并欲罢不能。可以说这段华与电视剧《走上共和》片中的一段场景及其相似,一个北京街坊卖汤的小老板边用勺子搅汤边说“所有的一些西洋文化都会被中国的民族文化所同化,最后归于本真”。不得不感叹林先生的博学与见识。本书虽写于70多年前,可以说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然而仔细品味,这与现代中国社会又不谋而合,让人称奇。

书中不乏对中国社会各种现象的揭露与批判,可以说是比较客观的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各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超越国家、民族与语言的隔阂,让更多的西方人对中国人与社会有全面的了解、认识。就像今天我们上海举办百年盛会——世博会,虽然我们很多的方面可能达不到世界一流标准,但我们敢于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更直接和客观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从而接纳中国。想要把对此书的评价与感想通通说上一遍,恐怕三日都未能道尽,那就从印象最深刻的女性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吧。

在写《妇女生活》的章节中,林语堂先生是花了很大心思的,读起来感触良多。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对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

我当然是嗤之以鼻的。承认在生理上,男女是有别的,或者说,男性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作为社会个体而言,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其实这并不需要提倡或者宣传,然而社会就是这样,偏爱以此作为话题,争论不休,大有哗众取宠之嫌。很多男士,以尊重女性为名,实则借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联想今天的中国,也许大家都在谈论和维护的东西,往往就是一种极度的不平等、不公正,这才需要大家去关注和维护。

要是与西方女性相比,也许在事业上,中国的女性要略逊一筹,但因为社会环境和历史原因,中国女性更有机会成为妻子和母亲。我认为独立的女强人与贤妻良母并不处于对立的状态,相反,这恰恰是理想女性的代表。所以,女人在进取的同时,不需要苛刻的要求自己来符合他人的眼光,要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特性,要有敢于冲破一些世俗观点的勇气和胆量。要平等,首先还是态度问题。林语堂先生也分析,即便是在传统的封建家庭中,还是有许多妇女掌权的,哪怕是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教条束缚下,还是有许多的才女活跃在历史中。近期,《红楼梦》在各大电视媒体滚动播放,除了讲述一个家族的盛衰史外,其中,各类女人性格特征的展示更是让人回味和探究。而作为80后的现代女性,我认为更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用更平衡的心态突破世俗的不平,忘却幽怨与消沉,用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所体会的林先生在《中国人》一书中的思想见解可谓沧海一粟,这是一本伟大而深刻的书,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深,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我相信林语堂先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赤子之心、文人之诚,会让所有读者为之动容。

 

第二篇:读《中国人》有感

读中国人有感

1

2

读中国人有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