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读后感

心理健康读后感

高一(6)班 黄嘉琪

我一直自认为,当然现在同样坚信,我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我相信真善美,相信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但在我的成长旅途中我同样遇到过也遇到着迷茫,怀疑,困惑,叛逆,解构,甚至无助,绝望,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自己内心的那一种宽容豁达和坦然理解尤其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我走过了那些灰色日子,有人说过"伤心是成长时蜕壳的痛,是幼稚向成熟缴的税",那么我应该算是历经蜕壳而可以飞翔的了吧,因为我拥有一颗可以飞翔的心!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的是我们的情感状态和心智状态,也就是我们的所感与所思。正如身体健康并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一样,心理健康也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问题或没有心理病。请你在脑海里想两组图像:一边是朝气蓬勃的快乐人生的挑战,满腔热情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另一边是那么遭受着严惩心理失调的人,心理障碍扭曲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感觉。从这两幅图景,你便可体会到心理健康是什么。情感健康指的是我们洞察外部世界,并对其挑战做出回应,做出合理人生策略的能力。一个心智健康的人不会随意夸大也不会任意低估自己的能力,他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心理健康的标准

.保持理智与平衡

.具有自我价值感

.具有爱的能力

.具有建立和维持亲密的能力

.能接受现实中的各种可能性和局限性

.对工作的追求与自己的天资和教育背景相适应

.能体验到某种内在的宁静与满足感,让自己觉得此生没有虚度。 最近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呼唤生命教育”,讲述的也是青少年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物)生命的暴力。比如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浓硫酸

伤熊事件、天津医科大学生马晓明杀亲案件、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二是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自杀。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的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不难看出,暴力事件的两个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必然相伴随着对他人(物)生命的轻视;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视他人(物)的痛苦。

其实,这种暴力现象不独见于中国大陆,在国外也很常见。青少年自杀、杀人的年龄层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其心态却是越来越不在乎了。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家庭、学校教育奉行成绩至上原则,对学生的生命关注不够有密切的关系,更与社会大环境价值准则的迷失与暴力文化的泛滥直接相关。在这种糟糕的氛围中,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略,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压抑的情感终有一天会以不可预料的形式发泄出来。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要教导学生尊重自己和别人,是我们目前教育最急迫要做到的事,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事。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单看你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你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搞好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为此,我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首先我要辩证地看待我的优趣点,正确认识自己,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的闪光点,只需要我们要善于去挖掘,对于我的缺点我要不断改进。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

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我系举行了心理健康活动周,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第二篇:心理健康读后感

读《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有感

李郑新

暑假里,阅读了一本《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只粗略地翻了几页,便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住了,往日对儿子的一些怪异的做法便在书中理解和感悟出来,心情和思维豁然开朗。书中谈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理论及例举的事实,着实让我感到作为一个教师应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责任,同时我也感到沉重起来:如今还有多少家庭对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置若罔闻或一无所知,这是作为为人父母的痛中之痛和极大的悲哀。

书中的精华所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逐步改变以往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毋庸置疑,这些都是对现今孩子生长、学习、基础教育和思想教 育的新起点、新课题。对于像一株小小的幼苗的孩子来说,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它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如果营养不全面,必将造成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作为家长,及时发现、掌握和帮助他们纠正心理上的猊端,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和空间,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

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知识要相互渗透,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 素质,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自身良好人格也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夯实心理基础迎接各种挑战,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我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比如:一位学生特别喜欢画画,可是处理不好学习与发展兴趣爱好的关系,教师不是扼杀他的爱好,而是进行家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还和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在教师的帮助下,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当上“三好”学生。鉴于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想方设法地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指导他们做实验,搞调查,提高综合能力,等等。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集体

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信心,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第二,是教学方法上的滲透。具体做法如下:

⒈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必要的时候,我采取“高高的举起你的左手”的教育策略,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⒉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

我经常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我分析,相互分析,从而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学生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讨论,统一认识,提高辨别能力。

⒊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在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又帮助学生进行了人格分析。那么,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我就与学生一道,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样,人格教育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了。

4、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懂得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

5、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科学用脑,做到劳逸结合。

6、加强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微笑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做每件事,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未来。愿我们的朋友们都快乐,愿作为朋友的朋友的我们也快乐!更愿快乐的我们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快乐!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之寒”,人格教育并非短期奏效,不会朝夕即获成功的。人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工程,我要用自己一颗颗火热的心,去碰撞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直至生产灿烂的火花!

读《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有感

李政新

十二团一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