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读后感工业史论文

《情感化设计》读后感

对于情感化设计,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人是物品的创造者与设计者,也是消费者,所以“人”应该是被关注的焦点,贯穿始末的主角。

设计者在创造一个产品的时候,除了考虑:材料的选择、加工的方法、产品的营销方式、制作的成本和实用性,以及理解和使用产品的难易程度等。多数人没有去认识到,在产品的设计和使用中,人与物之间浓厚的情感交流。

Donald A. Norman的《情感化设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

本能水平的设计关注的是外观的美感,行为水平的设计关注的是操作的方式,而反思水平的设计关注的则是产品的形象与给人的印象。

我们常常发现:美好的物品会更好用。那是因为美好的物品会带来美好的情绪。情绪会改变人脑解决问题的方式,情感系统会改变认知系统的运行过程。当我们觉得轻松愉快时,思路会拓宽,变得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简单的说,就是让人更容易找到所面对问题的答案。 积极的情绪会唤起好奇心,激发创造力,使脑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有机体,所以这时的人们更容易接纳干扰而去注意任何新的思想和事件,很少聚焦于某事。

消极的情绪则会调动所有的注意力,并将其聚集于细节部分,集中在一个主题上而不分心,并逐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由于情绪状态对设计有如此重要引导作用,在任务发布后,大部分的公司会选择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头脑风暴,而不是批评严肃的氛围。以众不同的创造性思考需要正面情感所引发的轻松状态,这在创造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实践阶段,项目经理经常会限定在一个只比感觉充裕稍短的期限,这是因为负面情感引起的注意力聚焦,能让人们更高效率的完成预期的任务。

挑战应该被看做是机遇,设计者从不缺少设计的物品,也不缺少研究的新方法。

反思水平存在于意识、情感、情绪和认知的最高水平。只有在此才能体验到思维和情感全部潜在的影响。解释、理解和推理来自于反思水平。反思水平最容易随着文化、经验、教育和个体差异的变化而变化。

本能水平的设计 —> 外形

行为水平的设计 —> 使用的乐趣和效率

反思水平的设计 —> 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没有一种产品可以希望满足每一个人。即使是本能水平上的设计,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使我们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世界上的人们由于存在很大的个体、文化和身体差异,单个产品也无法使每个人都满意。满足各种各样需要和偏爱的唯一方法就是设计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许多产品的种类具有特异性,每一种产品都适合不同的人。 产品分布于世界不同地方,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制造,具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和式样,而这又依赖于它们所指向的具体市场中人们的需要和偏爱。

产品设计者和销售决策者知道,在决定产品的成功时想要比需要更有力。满足人们的真实需要,包括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群体、不同社会和不同国家的需要,是困难的。现在还必须要更一步满足实际购买产品的人们的许多心理需求——幻想、看法和偏见。

引起回忆的物品真实稳定的情绪感受的形成需要时间:它们来自不断的交互作用。表面的外形和行为的效用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而重要的是交互作用的历史、人们与物品的联系,以及由它们引起的回忆。举例说,我们购买外观可爱有趣的物品,出于我们的本能,哪怕很多东西将来我们用不着,甚至同其它物品并不相配(如房间的各种装饰),但为了“好看”,有时我们会甘心掏钱;我们购买方便使用的各种工具,出于行为水平的反应,“如果功能不足或者没有益处,那么产品几乎没什么价值”;我们购买一些旅游记念品,哪怕他们看上去

很普通,又不精致,也没什么功能,但却满足了我们反思水平的需要,在回忆的时候,它们往往十分重要。

一个好的产品要能诱发积极的自我感,通过个人的成就感,可以树立用户的形象、以及用户在旁人心中的形象。如:名牌(宝马固定不变的车头设计,让人一看便知,霸气的设计增加了用户的身份、彰显了用户的口味,在接受旁人的赞赏时,诱发了自身的成就感,这是一种反思水平上的设计)。

特别的品牌引起一种情感反应,可以把消费者与产品拉近或扯远。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品牌携带着情感,情感反应指导我们靠近或远离一个产品。打造情感化品牌就是要建立商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就是要建立品牌或产品长期的价值。情感化品牌以独特的信任为基础,这种信任是与观众一起建立起来的。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这里我也想到一个有趣的例子。苹果在本能水平的设计已经无可挑剔,由于其良好的品牌形象,苹果已经某种程度上成为特立独行和简约高尚生活的代名词,因此在反思水平上也赢得了用户,至于行为水平上的设计,用得顺手的人当然赞不绝口,用得不顺手的人也因为另外两种层次上需求的满足暂且忍耐,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购买苹果的产品,不止是为了功能和设计,也是为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表达自己“想成为那类人”的心愿。从这个角度讲,更炫更酷的视觉设计,不止是为了本能水平的设计,还是为了带来更年轻更时尚的感觉;更多更强的功能,也不仅是行为水平的设计,也是给人以更专业更优秀的感觉;这些设计,虽然说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成本、易用性等等,但都给用户带来了情感上的满足,也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

于此同时,作者认为,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是:“去理解终端用户未得到满足的和未表达出来的真正需求”。 用户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产品需要支持什么样的任务,怎样的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更优质的生活,这些是不能通过询问、主题小组、问卷等得到的。因为多数行为是潜意识的,人们真正做的与他们认为自己做的可能差异很大。我们人总觉得自己知道为什么会做那些自己做过的事,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的知道,无论你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加上多少解释。本能反应和行为反应都是潜意识的,这一事实使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真正的反应和它们的原因。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产品设计师,用户的需求是难以捉摸的,何况这些需求可能大部分是隐性的,用户不一定意识得到、不一定表达得出、不一定有动力去表达。所以,设计师应该首先是一名受过训练的优秀观察者,他的设计从理解用户的需求开始,在产品被使用的任何地方进行观察和研究,通过在真实情景下观察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说出比用户本人更多的对产品的喜好和厌恶及其原因,发现许多用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在本能水平上,物理特征——视觉、触觉和视觉——处于支配地位。

在行为水平上,讲究的就是效用,重要的是性能。行为水平的设计以理解用户的需要开始,通过用户的行为研究而理想地得到用户需要。然后设计团队拿出迅速快捷的原型,在未来的用户中测试。在设计过程继续时,加入来自测试中的信息。不久,原型变得更加完善,有时全部或者部分行得能,有时只是简单地模拟工作设备。到产品完成时,已经彻底地通过使用的检验:最终测试是必要的,但只是去发现执行中的小错误。这一反复的设计过程是有效的,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是设计的核心。在反思水平上,声望、感觉上的稀有和专有在起作用。时尚的本质就在于使当前的流行过时与令人厌倦,把当前流行的东西变成昨日的最爱。 那如何才能使产品终生保持兴奋、兴趣和审美的快乐?丰富、深刻,在每次观看时都可以感知到不同的东西。如:经典的音乐、艺术和文学作品等。

一个设计要如何保持它的效果,甚至在长期把玩极为谙熟之后?秘诀是诱惑。引诱、联系和满足:提出一项情感上的承诺,不断实现这一承诺,以难忘的方式结束这一经历。 我们多数的动机、信念和情感在本能水平和行为水平上下意识地运行着。反思水平竭尽全力使下意识的活动和行为有意义,不过,事实上我们多数的行为是下意识的、不可知的。

人类先天倾向于把物品拟人化,把人类的情感和信仰投射到任何物品中。一方面,拟人化的反应可以给产品的使用者带来巨大的乐趣和快乐。如果每件物品都平稳的运行并且满足期望,那么情感系统就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使用者将会非常快乐。与此相似,如果设计本身是优雅美丽的,或者可能是幽默有趣的,那么情感系统也会做出积极的反应。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应该算作一本科普读物,作者书中涉及的方面很广,并没有用一些生涩的专业知识从技术上加以更深层次的讨论,就像是书的副标题所表述的一样,这本书就是告诉读者“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什么样的事物才是让人喜爱的,什么样的设计产品才是让人动心的。其实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人有千面,各有不同,每个人因为自身经历的不同,喜爱的产品和事物也各不相同,但如果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待,这样的问题都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情感。

 

第二篇:情感化设计有感

《情感化设计》是Norman的力作,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且不做设计的民工,应该先去看看Norman的《设计心理学》。估计看完后者再看前者,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1. “美观的物品更好用”

这是一句不那么好理解的大白话——一眼看过去好像没有办法反驳,但是一下子又想不清楚为什么。Norman用了一章来解读。

“正面的情绪对学习、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都很关键。”

“人在焦虑时,思路变窄,仅集中于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方面,甚至会重复操作。美观的物品使人更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

人的情感、行为和认知是相互影响的,上面的两句话这应该是心理学领域一个很直白的观点吧,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新鲜的发现。 “负面情绪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细节方面。正面情绪更容易让人注意整体而非局部。”这个结论很有用。不过,反之是否也成立?多注意整体而不是拘泥于细节是否更容易产生正面情绪?想起前几天看的一篇文章:幸运是一种很容易习得的技能,个性测验揭示不幸的人通常比幸运的人紧张,研究已经表明,焦虑会分散人们注意意外事情的能力,其实跟Norman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另一个角度想,容易紧张的人会不会更加喜欢美观的东西或更注重审美?因为这是他们减轻焦虑的一个好方法。喜欢美观的东西--减少焦虑--更富创造力--审美能力提高--喜欢美观的东西……这似乎是一个正循环。很多艺术家都有mental problem,是不是也跟这个有关?

2. 对产品和设计的启发

扯了半天,回到产品和设计上来。产品设计的易用、视觉设计的美观,肯定都是对用户的体验有很大帮助的。如果是一个复杂的界面,广告、文字链满天乱飞,导航入口到处都是,只能让人在注意力支离破碎之余,产生焦虑和负面情绪,让本来就不佳的体验雪上加霜。并不是说应该把功能和内容隐藏起来,而是在没有十足把握时,更应该考虑如何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因为“过犹不及”,想一口塞成胖子的后果,很可能就是什么都没吃进去,活活饿死。

从微观一点的层面来说,产品可利用负面情感例如适当的焦虑,令使用者注意眼前的任务。如何从正面情绪转换为负面情绪?我们常用的做法有红色、感叹号、对话框以外反白等等(新手上路,如遇山寨词语,请您避雷)。

3. 大脑加工的三种水平

本能的-visceral level,自动的预先设置层

行为的-behavioral level,支配日常行为脑活动

反思的-reflective level,脑思考的部分

这是全书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从上至下是知觉驱动,从下至上是思维驱动。作者举了过山车的例子,坐过山车本身是会引起对害怕的本能感觉,但是过后又会因为是一种冒险刺激行为而感觉良好,还可以作为吹嘘的资本,这就是本能水平的焦虑 vs 反思水平的快乐。

4. 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可用性

这几个概念很重要,了解它们的差别更重要。

功能:能做什么

性能:能多好的完成要实现的功能

可用性:使用者理解它如何工作和如何使它完成工作的容易程度

在平时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中,我们其实对三个方面都很重视,但是常常混为一谈。一个好的功能可能因为可用性差而导致性能低。举个不知道恰不恰当的例子,在网易邮箱里面,邮箱搬家是一个好的功能,但是对很多用户来说,这是一个理解和使用门槛相对较高的功能,如果本身做不到“产品智能,界面傻瓜”(也就是可用性强)的话,是很难快速方便地完成"收取/管理其他邮箱"这个任务的,于是性能就不好。

当我们反思一个不成功的产品/服务时,可能首先要想清楚,到底是功能并不是目标人群需要的呢,还是性能方面可以优化,还是因为存在可用性的瓶颈,使得它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等等。如果是功能问题,是不是用研、产品规划和策划没有做好;如果是可用性问题,是不是交互、视觉、文案没有做好;如果是性能差,是不是除了策划和设计外,技术和开发也有问题。Norman也总结道,“产品必须是吸引人的,令人快乐和有趣的,有效的可理解的”。

5. 三种水平的设计与产品特点的对应关系

本能水平的设计——外形

行为水平的设计——使用的乐趣和效率

反思水平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

□ 本能水平

人是视觉动物,对外形的观察和理解是出自本能的。如果视觉设计越是符合本能水平的思维,就越可能让人接受并且喜欢。

□ 行为水平

行为水平的设计可能是我们应该关注最多的,特别对功能性的产品来说,讲究效用,重要的是性能。使用产品是一连串的操作,美观界面带来的良好第一印象能否延续,关键就要看两点:是否能有效地完成任务,是否是一种有乐趣的操作体验,这是行为水平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优秀行为水平设计的4个方面:功能,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

产品形成良好理解的秘密是建立一个适当的概念模型,任何物品有三种不同的心理形象:“设计者模型”,“使用者模型”,“系统形象”(产品和书面材料表达的形象)。

□ 反思水平

反思水平的设计与物品的意义有关,受到环境、文化、身份、认同等的影响,会比较复杂,变化也较快。这一层次,事实上与顾客长期感受有关,需要建立品牌或者产品长期的价值。只有在产品/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通过互动影响了自我形象、满意度、记忆等,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

真正的问题与产品的内在价值无关,而在于联络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情感纽带。

(注by paul:产品具有了灵魂,建立了与用户的情感纽带,对于用户来说它是一个有情感的东西,它承载了你的生活的全部,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或穿越时空维系了你与最亲密的人之间的感情,可以是爱人或家人和朋友。最终形成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的建立。)

产品真正的价值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需要。

当以物品的特殊品质使他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当它加深了我们的满意度时,爱就产生了。

6.为谁设计?

我们不断给产品增加新特征,但从没研究过用户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产品需要支持什么样的任务?设计者必须知道产品是为谁设计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讨好一个人,必需先知道这个人的喜欢是什么。不要想着他会主动告诉你:I preferred Coke to Pepsi。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观察用户,看他买汽水时,到底有几次买了可口可乐,几次买了百事可乐。

产品开发有两种形式:改进和创新

▲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是:“去理解终端用户未得到满足的和为表达出来的需求”。这些是不能通过询问、focus group、问卷等得到的。

▲发现需求需要在自然环境下认真观察。多数行为是潜意识的,人们真正做的与他们认为自己做的可能差异很大。

▲行为水平的设计理解用户的需求开始,在产品被使用的任何地方进行观察和研究。

上面的观点已经有很多相关的讨论了,苹果的产品永远是最佳的例子。在自然环境下、在产品被使用的任何地方认真观察,这是最贴近用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了,但是往往我们最容易轻视,最懒得去执行。我们把用户请到访谈室、实验室,让他们在陌生环境下做一些片段式的操作,发表一些可能是迎合我们的看法,得到的东西真的可靠吗?不要说走到用户中去,就在我们前后左右的同事,我们是否观察过,他们是怎样使用自己的产品?

但是我们很快又会发现,用户的需求是难以捉摸的,何况这些需求可能大部分是隐性

的,用户不一定意识得到、不一定表达得出、不一定有动力去表达。Norman说:“最好的设计是那些为自己创作的东西”。顺着这个思路,在产品设计时是不是起码有两个选择:

A.把功能都做出来,提供足够多的选择,将产品高度可定制化,让用户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B.将自己变成超级BT用户,能够在每一个细节上让自己无法挑剔,产品才算合格。

两个选择都是既不太靠谱,也不太可行。不过,如果能够真的朝这两个方向一路走到黑,是不是会有第二个google和第二个apple呢…………

笔记到这里告一段落。向来不读书的后果就俩字:浅薄。日后慢慢补课吧。

这本书里还有一些观点值得进一步思考,先记下:

团体设计与个人设计:如果想要一个成功的产品,就测试和修改它;如果想要一个伟大的产品,就让它由某人的一个明确观点驱动吧。

任何物品有三种不同的心理形象:“设计者模型”,“使用者模型”,“系统形象” 。

产品设计里的一个重要维度:对情境的适宜性 。

设计的精髓是把许多东西放入一个小的空间而且保持一种美感。 产生高峰体验的条件:没有分心的事物,一个节奏恰好匹配技能的活动,并且略微在能力之上。

期待来自对积极结果的预期,焦虑来自对消极结果的预期

在人造设备中,信任意味着反复多次可靠的完成任务。信任必需由经验获得。缺乏信任是由缺乏理解引起的。产品需提供连续操作的反馈,若持续缺乏控制和理解,用户会愤怒。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让用户感到一切在控制之下,且得到了准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