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有感

一辈子学做班主任

——读《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有感

说实话:现在的老师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中的,都特别害怕当班主任。为什么?因为现在的班主任不好当呗!今天这个家长找你理论理论,明天那个家长找你絮叨絮叨,不定哪天,孩子们又闹矛盾了,需要你了解情况、妥善处理。所以说:当班主任不仅仅是累,更多的是责任。我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也有这样的感觉,但当我读完《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时,我的想法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心里立马萌生出这样一个念头,那就是:一辈子学做班主任,做一个像郑英老师那样优秀的班主任。

当我初次看见这本书名的时候,我就非常好奇:是什么人竟有这样大的魔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得这么有滋有味?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翻开了这本书??

《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全书分两辑。第一辑:“在细微处用心”。 郑英老师强调做班主任的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处处都充满教育和引导的契机。学生的名字、与学生的对话、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方式的艺术、和科任老师的合作、与家长的沟通等等,都强调了班主任工作的统筹与协调;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郑英老师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书籍中展现的淋漓精致。一个个平淡无奇的名字在郑老师的眼里却充满了生机,它可以是一

首歌,可以是一段情,也可以是一个故事,她把学生的名字用到了极致,成为了一种教育艺术。读到这里我感到了羞愧,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自认为自己做得为心无愧,可如今和郑老师一比,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每次在开学初我都会尽快地识记每个孩子的名字,争取不把他们叫错、写错,以为这样就可以了。没想到郑英老师却花了这么多的心思研究学生的名字,在名字上下苦功夫,让学生对她喜欢得不行,佩服得不行。与其相比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是多么得不到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让我难以忘记的还有第四章《慎用、巧用这把双刃剑——惩戒学生的艺术》。在这一篇章里,郑老师通过一些小故事给我们讲述了这把双刃剑用不好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坏处、会给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身边的孩子也会时不时地犯个错误,每次遇到学生犯错,我也会仔细地听他讲事情的原委,可搁不住三天两头的都是他,这样我就失去了耐心和信任,对他有了坏印象,也难免会冤枉了好人。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课间活动时间,我正在办公室写备课,忽然我们班的同学冲进办公室对着我大叫:“老师,老师,王亚博和朿嘉宁打起来了!”同学们这种大呼小叫的做法让我在同事面前丢了面子,一种无名之火从心里窜了出来。“把他俩叫过来!”他们俩来到我面前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批,然后把矛头直

接指向了王亚博。因为他就是我们班的“刺头”、“难缠户”,还被其他老师戏称为“风一样的男子”。因为他不曾走路,都是跑过来跑过去,从你身边经过就像刮了一阵风一样,一到下课我就为他提心吊胆的,生怕惹出什么大事。这不,今天这事一定是他先挑起的。不用说,处理的结果就是王亚博课文抄两遍,然后把教室打扫干净。不过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再见到我时,总是变得一声不吭,绕着路走。看见这种情形,我就私下里了解:原来是我那天错怪了他,他才会有这样的变化。我的心里不禁一怔:自己搞不清楚状况就随便处理学生,还会给学生带来这么大的伤害。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主动找他谈话,向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原谅了我。从那以后,他又变得开朗了。现在对照郑英老师说的那句话:慎用、巧用惩戒这把双刃剑,是多么的重要。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引以为戒,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这本书的第二辑是“不走寻常路。”第八章《换一种方式定班规》写得真好:在这个章节中郑老师特别强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把班级常规细则、班级常规工作等交给学生自己。由学生自己制定的班规大多数人都能严格执行,这样班级管理就简单有效多了。为何我们身为班主任却总是舍不得放手呢?总是把自己累个半死,却还是事倍功半。如今,看了郑老师的这些经验之谈,让我茅塞顿开。原来班主任工作有这么的技巧和学问,

归根结底只要班主任工作用心做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所在。这乐趣便来自于孩子们。

如果班主任工作有滋味了,相信更多的学生在学校里的校园生活也会有滋味。郑英老师为我们这些班主任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我相信“活到老,学到老”,在班主任这项工作中只要我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会在这条幸福大道上开心地走下去??

 

第二篇: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有感

读《可以这样做班主任》有感

从教快xx年了,站在三尺讲台前,面对那一群只要没有考试压力永远是活泼可爱的学生,我好像从来没有厌倦,虽然遇到不如意时偶尔也会发牢骚,甚至想退却,但当第二天站在讲台前,发觉自己又充满活力,对学生又耐心有加。故而当学校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可以这样做班主任》。暑假里闲着无事,我慢慢地翻阅起来,《天凉好个秋》、《学生接下句怎么办》、《用哲理小故事,带着孩子快乐成长》??一个个文章小标题吸引了我,这些不正是自己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碰到过的问题吗?文中那一则则动人的小故事让我眼前一次又一次地闪动光芒,优秀教师那高涨的工作干劲让我佩服,那真诚充满爱心的优秀经验值得我学习,诸如许多给予我深远的反思与启示。

一.对学生多一些宽容。

俗语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父母十月怀胎的结晶,来自文化层次各异的环境中成长的极易塑造的活生生的个体,作为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我们将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很聪明很调皮更是倔强,三天两头违纪,扣分单上天天是他的大名,我气不打一处来,下了一条死命令“再有扣分单,把一幢教学楼的楼梯全部打扫干净”,结果是扣分单真的又来了,他也真的这样去做了。当天晚上我收到了一条短信“王老师大坏蛋。”署名是我班一位可能他认为在我眼里是好学生的同学的名字。当时我真的又好气又好笑,教了那么多年书,可从来没有学生这样说过我啊,还好短信是在家里收到的,要不然我肯定是很冲动地对他大声训斥。经过一个晚上的我已经心平气和了,第二天上午,我把他叫到教师休息室里,让他谈谈昨天扫地的感受,并告诉他因他经常扣分使得我们班三项竞赛落后、全部同学的期望又将落空、同学对他的评价等等,最后我微笑着告诉他老师昨天晚上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问问他的想法。一直低着头说话的孩子流下了眼泪,一句“老师我错了”终于让我释怀了。以后他的表现也证明了这次对他的宽容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后半学期中孩子虽然还是调皮,但再也没有因他而带来一张扣分单。

二.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面对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他们知道的我们不一定知道,他们会的我们不一定会,在新课程面前,我们每一位教师又成了新教师,单纯的教书匠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不再是教给学生知识的人,而是教学生去发现知识、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人。我们作为参与者,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站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身心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的角度去钻研教材、备课上课,去检讨自己的得与失,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 陶行知在《师范生的第二变》中说: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三.从孩子身上获得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乐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从我上学时候起,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背思品书上的条条框框,现在角色换了,所以我深深知道,给学生思想上指一个方向,不能苍白地讲,不能空洞地说,他们烦着呢。在教育中,我们还要爱学生,不是父母的那种溺爱,是给每一个学生相同的权利,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相互沟通,我们还要爱家长,通过学生来爱,让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只有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学生才能有一颗感恩的心,还要爱自己,通过学生爱自己,学生有困的表现,不是不爱学习,可能是自己讲的太索味了,给学生希望,学生就会给你快

乐,不要给学生恨你的理由。

作为教师如果在学生那里得不到快乐,那么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如果在学生那里得不到快乐,那么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

四.对学生轻言放弃。

名师朱立峰说“我们不该急着放弃或拔掉我们看不上眼的‘小草’,而应给每一棵‘小草’开花的时间,让时间来证实他的价值。或许,他就是我们的‘蜡兰’”。记得暑假里我带儿子去医院检查,在门诊室碰到了一位老实巴交的父亲领着女儿在医生面前极力地表扬自己的孩子,能背古诗啦、能做算术啦等,声音还显得特别激动,可当医生让孩子做口算题,“6+6”这么简单的题目孩子扳着手指头也算不出来时,孩子的父亲那一脸的微笑慢慢地消失了。后来,这位父亲低声说的一句话让我震撼,“在学校里我们也没想过能学到什么,只要不欺负孩子就行。”多简单的要求啊,或许在这位父亲眼里都实现不了啊!作为教师,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孩子呢,学习是孩子的权利啊!现在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位女孩,我该怎么去教育她,至少现在的我不会对她说,“你不行了”,我想应该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证实。

有人说过一句话:“在教师生涯中,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因为如果你不曾担任过班主任,你就很难体会到教师真正的乐趣,是你人生的最大遗憾。但当班主任又是辛苦的,繁琐的,责任重大的。特别是在今天,班主任面对的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眼界开阔,独立叛逆??这都使我们的班主任工作难以开展。那么,今天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我们又该怎样当班主任呢?为寻找答案,我捧起了《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这本书。

灯下,我翻阅着《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被书中深入浅出的道理,生动感人的事例所深深吸引。书中不只一次地告诉我们:今天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变化相融合、相适应的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一个必须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不满意什么的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只有这样的班主任才能走近学生,理解学生,进而影响学生。 读完全书,不禁让我回想起这么多年当班主任的经历,深深地感到:今天我们当班主任需要自信、爱心和时尚。

一、高扬自信之帆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我觉得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有自信。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性格、各种脾气的学生,在做学生工作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放手去做,不要怕出错。只有不断摔倒爬起的人才会越活越坚强。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自信,你自信了,学生才能对你有信心,因为自信有强大的感染力。班主任还要做好随时学习的准备:“人人为我师,事事学做事。”工作中,总是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向老班主任请教,他们肯定会给我们许多帮助。我们还可以多看看书,书中也有许多的好的方法,积累了好的经验,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

二、播撒爱心之种

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应该把学生视为自己心中的太阳,心中要充满爱,师爱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底线。我们不光要去爱优等生,更要学会爱后进生,在学生面前学会蹲下来,用欣赏激励的眼光去看我们心中的太阳,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心灵。然而实践告诉我们,班主任仅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对学生的爱定格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爱学生,但更重要的是注意爱的方式。我们不能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页沉重的负担;不能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正如李镇西所说:“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份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自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先学会欣赏学生,那么我们投射在学生身上的光芒会百倍地反射在我们身上,“桃李不善,下自成蹊。”桃李满天下是我们付出的每一份爱获得了百倍的回报。

三、散发时尚之魅力

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而搞好关系既要有老师的威严,又要有热情和活力。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那些深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不难发现,那些与学生有着共同语言的教师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样的教师称为时尚的教师。所谓时尚,不是看你是否年轻,而是看你是否有一颗年轻的心,是否能够与时代融合在一起。时尚不是看你是否追得上潮流,而是看你对潮流能否接受,是否有一种不断学习,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教师是为人师表者,在学生面前,教师的风度、体态、着装、气质无不体现着一种修养,传递着一种优雅,教师不是盲目的时尚追随者,但又绝不是时代的落伍者。面对今天的学生对班主任更高的期望,我们要在学生的期待中悄然改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形象。

工作实践告诉我,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当我们满怀激情,踌躇满志地走上班主任的工作岗位时,就意味着踏上了一条理想与现实并存,鲜花与荆棘交织的人生旅途。《今天,我们怎样做到班主任》告诉我,爱是做好工作最重要的法宝,爱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我们会为学生取得每一点进步而欣喜,也会为学生遭受的每一次挫折而牵挂;我们今天将注定与学生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伴随着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的生命也将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读今天,我们这样做班主任有感_教学论文,原文地址:http://www.520xy8.com/jiaoshi/20xx09/51237.shtml

可以这样做班主任,我会一如既往地这样做下去。

究竟怎样做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呢?自从读了《可以这样做班主任》这本书,我感觉心里亮起了一盏灯。

⒈放下老师的架子。

传统观念中人们十分重视“师道尊严”,即教师将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尊严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旦受到侵犯,便认为学生对自己大不敬,自己在学生面前没了威信和面子。书中的王维梓老师却坚信“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实际上,如果班主任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无论在行动上还是内心都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主动与学生交流,更能维护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来校的路上,班主任远远看见学生,不因为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等着学生尊敬地叫你一声“老师好”,而是面带微笑,待学生走近时主动亲热地关心学生的情况,学生便会感到像是一个老朋友在打招呼,一种受到尊重、关心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感觉或许会让学生兴奋一整天,甚至是一个星期、一个学期,尤其对于经常遭受冷落、失去成功感的所谓的“后进生”,效果会更加明显。

⒉做一个动真情的班主任。

真实、真心、真诚的班主任,不回避谈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在看到学生们嬉戏玩耍、无忧无虑时,我真实而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对他们青春生活的羡慕,并经常与学生们一起交流求学的经历,让他们感觉到你与他们一样平凡,有过一样的经历,学生们就会把你当朋友看待,与你无话不谈。有一次,在课前演讲中,学生谈到沉迷小说的危害,我在点评时提到自己在高中的的经历,先是谈到自己对小说的狂热,再进一步指出真正热爱小说的人是不应该耽误学习的,所谓的沉迷不过是一种逃避罢了;还有一回,在讲“读书苦不苦”这个话题时,我引用自己在大四那年求职四处碰壁的例子,尤其是在招聘会上的小件小事,告诉学生,他们目前在学校遇到的所谓的“苦”并不算什么??这些例子中,如果我只是一本正经地对学

生照本宣科,学生是听不进去的。但此时如果老师适时带进自身的情绪体会,反而能让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真”,一种共鸣之情在学生心中自然产生,学生们就会更积极地配合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

⒊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

做班主任,千万不要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要像书中的许丹红老师那样,用爱浇灌每一个花朵,惬意地聆听花开的声音,倾听生命拔节的乐曲。事实上,每一个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点。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爱,在诗意中馨香。当然,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去倾听每一个鲜活生命拔节的声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