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诗词赏析

《观书有感》 1、这首诗写出了春山之夜的

1、【赏析】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说说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蕴含的2、“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道理)。 答: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答:只有不断的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想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 2、这首诗写出了水塘的 3、三四句适用的修辞是道出了 2、【理解填空】《观书有感》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的句子: , 。 《观书有感》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句子: , 。 《观书有感》人们用 , 。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论诗》 赵翼 1、诗中“ 2、"风骚"是指. 3、《论诗》有鼓励人们勇于革新,在其它各项事业方面作出新贡献的意思。 【赏析】 1、 作者为什么要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这是对李白、杜甫的贬低吗? 答: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绝非是贬低李杜诗篇之意。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表达作者怎样的文学见解? 答: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各个时代都有其独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 《赠从弟》 【理解填空】 1、《赠从弟》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的句子 , 。 2、松柏的象征意义:【赏析】 1、《赠从弟》三四句中的“一何”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全诗运用哪种表现手法? 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前一个“一何”突出风的强劲,后一个突出松枝的刚挺难摧。托物言志(托永立于寒风中的松柏来言志:勉励堂弟应坚贞自守,不应外力而改变本性。) 【中考真题】——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xx年江苏省无锡市) A. 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春山夜月》 于良史

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掬水月在手”写出了水的清澈,月的皎洁,“弄花香满衣”写出了花香四溢,“掬”,“弄”写出了诗人游玩时的欢愉和情不自禁的兴致。 《长歌行》 【理解填空】1、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句子 , 。 2、《长歌行》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的句子 , 。

【赏析】

1、诗中前四句,表达了 2、千古名句,从这两句中得到的收获是:认真负责地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让光阴虚度。 《 过故人庄 》 【理解填空】 1、《 过 故 人 庄 》 中 描 写 田 园 风 景 的 句 子,。 2、《过故人庄》中诗人与朋友把酒闲话的句子 3、《过故人庄》, 【赏析】 1、划分朗读节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五言诗多是2/3式。】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表达了之情。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的伸展。前句是近景,后句是远景。由远渐近,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如梦令》 李清照 1、《 如 梦 令 》 中 表 现 感 伤 雨 后 花 残 的 句 子?。 2、请试着揣摩词人的心思,赏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个句子。 答:知道吗?知道吗?经过一夜的风雨,海棠的绿叶应该是 越发的肥厚了,只是红花却反而消瘦了。原词是描写春日深闺的 寂寞情怀,情思幽渺,感怀无限。“应是绿肥红痩” 一句中,以 花来比拟人,含有一种年华消逝、青春不再的伤感。 《虞美人》 1、。是全词题眼,也是千古绝句,广为流传。 2、《虞美人》慨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渲染种悲哀的意境的句子, 3、“春花秋月”多指美好事物,作者却殷切期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作者却更加烦恼,为什么? 答、因为它们都引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慨,反衬出作者囚居异邦,成为亡国之君的忧愁。 4、写愁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赏析。 答: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就像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

无穷无尽。

 

第二篇:20xx至20xx年中考苏教版八下诗词赏析题汇编

苏教版八年级下中考古诗词赏析赏析汇编

十六、(20xx年山东省高青县)读诗,然后回答9~10题(4分)

渔 家 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10.“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答: 十六:9、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10、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0xx年湖北仙桃)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然后答题。(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限2个字)。(1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6.(1)雁去(1分) (2)C(2分)

四、(20xx年遵义市)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

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四:19、睡觉(2分)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2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

十七、(20xx年孝感)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1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 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十七:1、雁去 2、C

二十、(20xx年泰州市)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三题。(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答: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答: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答:

二十:(1)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2)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 (3)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十一.(20xx年辽宁课改实验区)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十一:C

二十五、(百色市20xx年)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回答7—8题。(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2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二十五7、B 8、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分)

三.(20xx年浙江金华)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答: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 (1)天冷、声杂、城孤。 (2)思乡之情。

十八、(2009新疆)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3-17题(5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2分)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十八、13.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4.C

十一.(20xx年辽宁课改实验区)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十一:C

二十六.(20xx年沈阳市课改区)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5 分)

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

诵。小令仅 28 字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

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二十六.:1、“秋思之祖 ” 思乡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2、 C

三十二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

象?

答:

3.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十二、1、 寓情于景; 断肠 2、深秋晚景图 3、 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20xx年梅州市2.欣赏诗歌,回答下列问题。(4分)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2分)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分) 我的分析:

2(1)萧瑟苍凉(凄凉);孤寂愁苦(悲伤)

(2) 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

(20xx年湖南省岳阳市)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作者为什么不把末句中“断肠人”直接写成“羁旅人”?(2分)

7.“断肠人”能强调思乡情浓。

十八、(006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2-23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2.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4

答:

2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分)

答: 十八、22. 断肠人在天涯 (1分) 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意思对即可。1分)(共2分) 23.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1分,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共2分)

3、欣赏下列诗歌,完成1—3题。(7分)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分)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答案:1.坟墓 海峡(1分,每空0.5分)家国之思(1分,意近即可)

2.最欣赏的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2分,句子0.5分,理由1.5分,若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意准确即可,只选句,不品析不得分)3.“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3分,每处1.5分,意近即可)

三、(20xx年湖北省黄冈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 5

义。(2分)

答: 三:(1)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十五、(20xx年哈尔滨市)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十五:C

十九、(20xx年河南省(实验区)读下面的诗,完成24—25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 十九:24.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25.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三十一.(20xx年新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6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选出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 )

A.“二十三年”,指白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领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答: 三十一、1.A 2.①由低沉到高昂(或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 ②(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十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中的乐天指的是谁?“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

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愿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答: 二十七、1白居易 见教,见谅,见笑2.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七、(2006扬州市)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答: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答: 七、1.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2.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 7

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五、(20xx年梧州市)古诗文阅读(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3分)

五:6.(2分)D 7.(3分)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1分) 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分)

十三、(20xx年黄冈)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题目:(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2)烂柯人: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答:十三、7、①怀念故友(1分);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8、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分,意近即可) (20xx年广西百色市)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完成7~8题。(5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

7.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8.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

答:(1)思想感情: 。(2分)

(2)哲 理: 。(1分)

7.B(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8.(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2分)

(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1分)

青海省西宁市20xx年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回答问题。(3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谁?

答: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8.(1)自居易 (2)表达了诗人对被贬谪遭弃置境遇的愤懑不平和悲痛怅惘之情,同时在表达对友人的谢意与共勉之中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十、(20xx年连云港市)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3分)

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2分)

答:

十、(1)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

(2)示例供参考: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 9

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十三(20xx年沈阳市)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十三、C

(枣阳市20xx年)、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0—11题。(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运用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一个种艺术手法,在用典中寄寓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本诗就用了“ ”和“ ”这两个典故。(2分)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2分)

10. 闻笛赋;烂柯人11.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二十三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然,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答: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答: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答: 二十三、20、1 思 ;对情人的思念 2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3 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五、(2009湖北省十堰市)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3.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答:

24.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答: 五、23.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2分,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24.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2分,如果考生答题仅从字面意思解释只给1分。)

5、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 )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答: 答案:1、D 2、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六、(20xx年云南江川县)仔细品读《夜雨寄北》,完成所设题目。(3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选出下列对诗中用字品析不恰当的一项( )(1分)

A、首句中两个“期”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次句中的“涨”,既表现凄凉、萧瑟的景色,也写出了诗人羁旅之愁,思归之苦的深重。

C、“剪烛西窗”是诗人对友人询问归期的肯定回答,让友人得到安慰。

D、诗中的“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夜雨时”两句诗,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 11

六:(1)C (2)想像将来与友人欢聚,共剪烛于西窗之下,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想念友人的情景。诗人的感情中,今日的愁苦里夹杂着渴望团聚时的欢乐(或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十.(2004?襄樊)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十、B

二十七.(20xx年湖南省常德市)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②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 ③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 ( )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二十七、①“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②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答出一点记1分) ③D

二十四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20xx年梅州市题)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答:

2. 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答: 二十四、1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2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二十五、阅读赵翼的《论诗》,回答问题。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2

(1)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

(2)“风骚”原指《诗经》中的《 》和屈原的《 》,后来泛称文学。 二十五、(1)同意。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2)国风;离骚

(20xx年恩施自治州)“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认同诗人的看法么?(4分)

论诗

赵 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4、“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25、流传万古的李杜诗篇至今无人可及,为什么诗人却说“至今已觉不新鲜”?

答:

24、(2分)在诗歌(或“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影响。说明:回答“文学才华”不给分。25、(2分)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两种答案都给分。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