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

【单元目标与课文目标】

这篇课文放在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中。单元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据此,把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通过对细节描写的赏析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安排】

一节课是有限的,一篇课文不必面面俱到。有的地方尽管很精彩,如任公先生的出场、开场白等,但学生一看就明白,就不必在课上再花时间。

重点应放在对先生所讲的《箜篌引》、《桃花扇》、杜诗的理解上,通过对这些地方的理解来了解先生的心理与情感。这些地方要挖掘,要引导,要能深入。

难点在《箜篌引》的理解。处理上,先看《桃花扇》、杜诗,初步领会任公的爱国情怀后再来理解《箜篌引》,就相对容易了。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难点,要舍得花时间,因为这是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的关键,也是使学生通过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关键。

【设计时段】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资料链接,事先制成 PPT 文件。(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屈原的“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等 。)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阅读。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这个人“热心肠”是什么意思?”

板书:

热心肠

生:“心肠好,喜欢帮助别人,也就是乐于助人。”

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中说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可全篇文章并无一处写到梁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事,那么在这篇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理解?”

(问题提出后,学生一时不能解答。因为这是他们事先未能注意到的。在学生疑惑与好奇心被激起时要求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看文章。)

二、阅读文本,初步理解“热心肠”

师:“同学们带着问题又读了文章,谁能说说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理解?”

生1:“我觉得是指梁先生的真实,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表现在人们眼前,不做作,不掩饰。他讲《桃花扇》时‘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他讲杜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他背诵忽然记不起下文时,‘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 师:“说得有道理,能从文中寻找依据形成自己的看法,这非常好。”(板书:真性情)“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2:“我认为梁先生是一个感情真挚、丰富的人。文中说他演讲时‘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师板书:

富有感情

生3:“我认为他是一个怀有炽热的爱国心的人。他用他的学术用他的演讲感动了学生教育了学生。文中说道‘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师板书:

炽热的爱国心

师:“带着问题看书,同学们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更仔细更深入,回答的也是有根有据。同学们是从先生在演讲时的表现得出的,且先生这样的表现和他演讲的内容有关。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他演讲了些什么内容,让他如此动情。

三、细节赏析

1、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师:“先来看同学们说到的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谁能说出杜甫这首诗的题目?

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诗人此时是喜还是悲?”

生:“喜。”

师:“诗中可是说“初闻涕泪满衣裳”。”

生:“那是喜极而泣。”

师:“是这样。(投影出示全诗)这首诗被称为杜甫的‘第一快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读诗)

师:“请同学说说,杜甫为何而‘快’?”

生:“河南河北原被叛军占领的土地现被收复,叛军被打败,所以杜甫很快乐。” 师:“我们都知道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

师:“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见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那么,先生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与杜甫当时可有相似之处?任公与杜甫之心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最为动荡、混乱的时代。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先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国家动荡让他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先生希望国家安定、富强。从他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

2、关于《桃花扇》:

师:“同学们刚才还提到了先生在演讲《桃花扇》时的动情。有谁看过这部作品的,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学生一时茫然。有学生举手,老师请这位同学来说。)

生:“我听说过,但没看过,不知道具体的内容。”

师:“《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那么大家也就知道了其中所说的高皇帝是谁了吧?”

生:“崇祯皇帝。”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崇祯皇帝的。能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生1:“他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生2:“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不能改变现实。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的人。”

师:“我和这位同学有同感。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

杀身死。”

师:“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是已近300年,和任公先生又没什么关系,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先生这样的悲伤流泪,定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它究竟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呢?”

(学生思考、沉默。)

师(引导):“先生如此之悲绝不仅仅是崇祯帝,而是由崇祯帝想到了谁?” (学生马上想到:光绪帝。)

师:“对。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光绪帝?”

生:“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师:“说得很好。可见,任公先生悲的不是崇祯,是崇祯帝让他想到了光绪帝,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师:“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那其他人呢?”

生:“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 师:“梁启超逃亡到日本,是否觉得自己逃过一劫,就此安心、轻松了呢?逃亡到日本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我想问一下,我们同学什么情况下最想饮冰?”

生1:“夏天最热的时候。”

生2:“心里特别激动或烦躁不安时,或特别有激情时。”

师:“‘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其内心的惶恐焦灼,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

3、关于《箜篌引》:

师:“先生演讲的内容除了这些之外,还讲了什么?“

生:“《箜篌引》。”

师:“刚才同学们在发言时都没提到这一点,为什么呢?”

生:“不大懂。”

师:“有疑问是好事,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疑惑。箜篌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生摇头。)

既而,有学生说:“大概是一种乐器吧。”

师:“对的,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在清代刘鄂的《老残游记》中有介绍,这种乐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竖琴。其声凄凉悲怆。”

师:“我们再来看这首诗,你认为诗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两个。一个是硬要渡河的人,一个是劝他不要渡河的人。”

师:“他渡河了吗?”

生:“渡了。”

师:“结果如何?”

生:“死了。”

师:“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的行为?”

生1:“自作自受,活该。”

生2:“我不同意刚才同学说的。我觉得他的勇气可佳,他有着对目标的坚定追求。

可以说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师:“现在有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那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我同意后一位同学的意见。我认为不是自作自受,而是直面死亡的勇气,不因困难危险而屈服的精神。”

师:“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这般感慨,这样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一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他想到了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谭嗣同。”

师:“谭嗣同被杀。其实他本可以不死。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亡日本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还有一首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同学们应该很熟悉的??”

许多学生一起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还有,他在临刑前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师:“先生是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师:“这样深沉的爱国情感让人唏嘘不已。这种忠诚于国家直面死亡的勇气值得敬仰。”

4、小结,任公的爱国思想及对青年的影响、教育:

师:“《箜篌引》、《桃花扇》和杜诗都是任公先生演讲中的内容片断。任公先生这次演讲的题目是──”

生:“《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师:“文章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是不是就钻进故纸堆,钻进学问的象牙塔,不再过问窗外事了呢?”

生:“我认为不是的,他还是关心国家,关心青年的。就如他做的这次《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他的真性情、他的爱国情感打动了青年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受到影响。他是在用另外的一种方式关心政治关心国事。”

师:“你能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来说明吗?”

生1:“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生2:“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师:“的确,任公先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影响教育青年学生。先生早年投身政治,领导或参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等,希望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改变中国,后来意识到君主立宪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晚年致力于用思想,用传统文化来教育、激励广大的青年学生。他的真性情、他的炽热的爱国心是不变的!”

师:“他有一篇《少年中国说》我们同学一定熟悉吧?中间有一段话跟着老师一起把它背出来,不熟悉的请看屏幕。”

师背诵,并投影显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四、细节描写与体察人物情操

师:“我们应该感谢作者梁实秋,他是一位大散文家,也是一位大才子,13岁考入清华

大学。(略停)”

(生惊叹不已。)

师:“梁实秋先生写了这么好的一篇文章,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活跃在清华讲坛上至情至性,一腔爱国情怀的任公先生。大家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把梁任公先生写得这般活灵活现的呢?”

生:“细节描写。”

师:“这就是细节之美,细节的魅力。通过细节来刻画人物,生动传神,可以作为我们同学写作上的借鉴,让细节使我们自己的文章生动起来。但我们也绝不能仅停留于此。我们更应看到:这篇文章题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看似写人记事,实则通过细节来传达人物的精神、品格。所以更重要的是通过文中的细节来揣摩人物心理,体察人物之美、人物品格精神之美。任公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一腔爱国情怀的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五、言为心声“任公先生,我想对您说??”

师:“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同学们对任公先生可能有了新的认识。尽管今天的我们不能像梁实秋那样身临其境亲耳聆听任公先生的演讲,但现在大家也一定很有话想说。” “请以‘任公先生,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句话或几句话。”

(生写。交流。)

生1:“任公先生,我曾对你有误解,认为您变法失败后就逃到日本去,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今天我对您改变了看法,您是一个让我敬重的人!”

生2:“任公先生,您的率真,您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您是一个伟大的人。我要学习您这种精神。”

生3:“任公先生,您对国家的挚爱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将来能够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您的强国梦一定会实现的!”

 

第二篇:语文课堂_从文本阐释到文化滋养_以_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为例

名师工作室/wxw9695@126.com

语文课堂:从文本阐释到文化滋养

———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

本期名师:王屹宇青年教师:杨春生

吴礼明

钱军

华伟

王屹宇: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事实上是“越教越难”。语文究竟要教什么或如何教,专家们自有不少理论建树,而一线教师的困惑依然。华伟老师最近参加了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比赛,感受一定很多吧。

伟:这次比赛,我讲授的是《记梁任公先

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定位为“学习文本,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梁启超先生的动人情怀,揣摩品味作者摹写人物风采的方法与技巧”。课上,在处理课文摘录的梁启超先生三处演讲内容(即引用《箜篌引》《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课前准备了很多,但临场却感到很棘手。

王屹宇:文本的解读与传授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话题,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力有不逮。但像小华这样的教学新兵,又确实需要很多具体的教学指导。今天请各位老师就《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各抒己见,帮小华引发引发。

军:如何理解文中摘录的三处演讲内

容,确实是解读这篇文章的难点。简单地看,这几个片段的记忆,集中表现了梁启超先生演讲时独特的神采、气质、修养。但选材的目的服从于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回忆梁启超先生的高才学养,二是“求之当世”。基于此,我认为这三处引用在理解上至少可以有两个层面:其一,表明先生演讲得投入、逼真、深刻;其二,梁启超先生演讲提到这三篇诗文的用意和梁实秋先生撷取这三个演讲片段的用意(可以说梁启超先生演讲稿中远不止这三篇的内容)。第一层面着眼于演讲本身,没有什么解读难度;只有上升到第二个层面才能真正走近“二梁”。这篇文章表面是记一次演讲,实则写人,是通过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表达作者对老师

的崇敬之情。但还要看到这份崇敬之情不只是称赞梁启超的演讲素养,更多的是展现来自演讲背后的梁启超先生的情感世界。如此,我们方能理解梁启超先生何以能够“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有“求之当世”的慨叹,才能理解“笔而记之”的真正用意,感受到两位文人学者的拳拳之心。

杨春生:就这篇课文来说,阅读对话的“问题”可以围绕单元教学目标中“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作者“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及“情感倾向”提炼,具体有三个层次:梁任公演讲时的内容、神情动作所传达的他的情感内涵,作者借以表达的对主人公的情感和评价,读者领悟到的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由此深入文本,揣摩《箜篌引》的“悲剧”内涵、梁任公先生讲解《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痛哭流涕”而后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的情感内涵,把握梁任公先生“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形象;进而理解先生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真挚的敬爱与忆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思考先生风范永存的精神内核,以及这一精神内核在作者那个时代“启迪领导的作用”,反思对于当代青年的意义和人生价值。

军:要认识这一精神内核,对文本的准

确解读应该是第一位的。这个“准确”有两层意思。没有误读,理解到位。《箜篌引》的悲剧在于狂夫对渡河的执著,以及那无可挽回的悲凉的“渡河而死”。但短短的十六个字能让演讲者动情,让听者难忘,不只是因为这里面有着一个遥远的悲剧,结合梁启超先生的身世,联想那段维新变法的岁月,那蹈死不顾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

成长·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2010.6

“公”,梁启超先生解释《箜篌引》应该是融入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叹惋,尤其是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无果的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这一腔爱国情怀的淋漓展现。《桃花扇》这一段本是哀恸明代崇祯皇帝的,可梁先生却“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究其实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仍然与维新变法的情怀分不开,他悲光绪帝,悲国家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关于国家兴亡的诗,虽为诗人杜甫喜极所作,却是苦难孕育的种子,令人心酸。梁启超先生虽说晚年淡泊政治,但赤心依旧,其“涕泗交流”是为国家的苦难而激动,而又“张口大笑”是为国家安定而欢喜。其悲其欢,皆由社稷苍生。

杨春生:《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来表达故国情感、民族意识的,杜甫是于忧国忧民至死不渝中体现其大儒形象的,能解读出它们的深刻文化内涵,梁任公先生演讲时的哭笑哀乐和作者对他“热心肠”的评价就都豁然贯通了,民族文化之于人的修养、情感、精神的重要浸染就明晰了,这无疑有助于落实学生阅读的理解与内化。

吴礼明:“情感”二字,是理解梁文的一个关键词。文章里说到梁启超先生的《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声情并茂,略无滞碍,至今读来,还颇令人向往。梁启超先生自少年起,便以文字动天下,论者形容他,谓其笔锋常带感情,文字具有魔力。启超先生金针度人,其奥妙大概就在这里。翻看那篇著名的演讲,里面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种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梁实秋先生的这篇回忆性文章将梁启超先生演讲时的深情、趣味,以及强烈感人之情状都写出来了。既摹形,刻画,以达启超先生生命的势能,又有治学,做人,以寄劝世讽人的寓意。这是梁实秋先生到台湾后暮年所追忆的清华园旧事之一,确乎有“惜乎其人已逝,今已不闻”的社会与人生的感慨。然而以晚年的心态回忆另一人的晚年生活,除了生活怅惋、人亡物故、羁旅乡思,多少还有追怀故国风物的深情。这是无法斩断的

一种历史人文情结了。

伟:各位老师的解读给我很大启发。深

感自己的积累浅薄,对教材的解读不深,缺乏教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只能照搬教参中的说明或现成的教案,做了教参和别人的传声筒。我现在体会到,教师是个传授者,要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得首先是个读者,而且是个用心的读者。梁启超先生能从古典作品中读出个人的悲慨,梁实秋先生能于先生的演讲中听出一份“热心肠”,都不是偶然得之,而是源自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情结。解读这样有着文化积淀的作品,教师也必须凭着文化的积淀才能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实现文本的二次开发。

王屹宇:各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都很精彩!可是,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到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和情感的内化,其间还有一段距离。这就涉及语文实践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根本立足点还是在如何落实文本。而语文教学处理文本阅读问题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差异性,它要以语言文字为本。文本阅读教学要由表及里,由语言之苗到文化之根。这是一个清晰的思路,由文字而文本再到文化,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领悟过程中不断渐进与深入文本。

军:我有同感。还是以《记梁任公先生的

一次演讲》一课为例。我在教学中,抓住课文中梁实秋先生评价梁任公“热心肠”一词作为理解文本的媒介。带领学生初读时,注意对梁启超先生演讲前后的神态的细节描写,领会梁启超的丰厚学识和率真品性;再读时,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上考虑,探究隐含其中不能忽略的信息:梁启超演讲的内容与他演讲时的表现均与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与那种身在江湖,心忧社稷的儒家情怀有关。

杨春生:需要说明的是,文本的阐释最后还是要落实在教学环节中。日常阅读教学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要么以教师的宣讲代替了学生学习,要么以所谓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取消其他。这样,阅读教学就不是“对话”“交流”的过程,“多重”更无从说起,“学生的个体阅读”也不能有效实现。

吴礼明:文本处理问题是当下的焦点,广义上说,学生、老师也是文本,这个文本是动态的。从语言教学到文化层次的升华,其实很多老师已

成长·发展

名师工作室/wxw9695@126.com

经这样做了,然而徒有其表者为多,只是具备了一种教学流程,可是教学效果依旧不理想。我们身边从不缺少有识之士的呼吁,为什么当前课堂沉疴难除?我觉得这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记得听过鲍鹏山教授的一个讲座———“作为教育资源的文化经典”,鲍教授指出“我们当前教材严重缺乏文化含量”,其实,缺乏的仅仅是教材吗?面对一篇饱含文化滋养的美文,语文老师中匠气多于匠心的人恐怕大有人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类美文被选进教材,更多的是因为浓厚的文化气息,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停留在层次归纳等基本层面上。

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出

了为人师的职责,然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传、受、解”本身,而忽略了“传、受、解”的先决条件,忽略了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引领者所应具备的文化个性。《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或深教,或浅尝,全在于教师开发意识的强弱和本身学术修养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功夫不在课堂之内,而在课堂之外。

王屹宇:今天大家对于这一课的文本阐释以及如何进行文本教学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小华提出的问题,其实最终还是关乎教师文化滋养的问题。语言与文字的层面是教学的基本点,文化的层面则是一个随着教者的文化素养的积淀而发挥得更广阔的空间了。语文课堂并不纯然是课内的事情。语文教师应当是课堂上最具魅力的人。这魅力源自学识,源自修养,更源自情怀!一个教师如果只关注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完善,只注重教学设计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而更应当关注自身精神上的成长,要做一个有广阔阅读视野和丰厚文化情怀的学者型老师。

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也有一个文化滋养的问题。叶嘉莹先生说:“读者应把一首好诗里面的生命读出来,并由此而感动,完成自己的生命。”语文教育其实和安身立命相关,语文教师应当将教者的文化解读化为学生的心灵感动,让民族文字的温度和力量直抵学生的心灵,以滋养他们年轻的生命。

钱理群先生说:“学生要直面文本,直面自我的心灵,直面自我的生命。”何为“直面”?如何“直面”?苏霍姆林斯基的思考是:“你要把自己

的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活动应当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思想则应当通过词表达出来。”由此看来,教师不仅要追求文本阐释的精度与深度,还要关注和重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课堂地位与阅读体验。无论是教学预设还是课堂生成,学生对文本的“直面”和精神的“生成”才是课堂实践的主要内容。这些都需要我们一线老师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研究、引导。现在,客观地说,我们做得还不够。

人物简介

王屹宇

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副校长,中

学语文特级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铜陵市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曾获安徽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文汇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与人合著专著两部。

杨春生

安徽省铜陵三中语文教师,中学高级

教师。积极探索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养成创造生活的理念和能力。曾获安徽省“教坛新星”、铜陵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称号。

吴礼明

安徽省铜陵三中语文教师。“课堂现

场论”创立者。长期致力于语文课堂探索和语文文本解读,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教育论文一等奖,在《人民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80篇,著有《建筑生命的课堂》《汉书精华注译评》等多部。

安徽省铜陵三中语文教研组长,中学

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以“立人”为教育要义,致力于课堂教学法的探索。在《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曾参与多种教辅用书的编写与修订工作。

安徽省铜陵市田家炳中学语文教师,

曾获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二等奖,“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赛二等奖。

成长·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