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教师的素质读后感1

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如何反思

唐庆平

林崇德老师的《教育的智慧》,第二章讲的教师的素质,这一章从师德与师魂、知识结构、教育观念、自我监控能力、外部行为表现等五个方面使我们了解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下面我结合我的实际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书中所提到的几种素质中, 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两方面感触最深。首先说一下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实践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其中,条件性知识我在教师备考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很多,甚至都背下来了,只是我在教学的时候都把他们抛在脑后了,完全没有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而现在比较欠缺的是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实践知识,所以以后还得多读书,广泛阅读各领域的书籍,并注重积累教学实践经验。在这里我觉得对于我的专业来讲,除了要学习各种知识外,专业技能也很重要,在上周的教学中我就感受到了这一点。上周我们讲的是速写教学,在讲到绘画步骤的时候,我发现无论我把步骤讲的多么的清楚,学生拿起笔来还是不知怎么画,有的画出来了也完全没有按照绘画步骤来,后来在另一个班我就边讲边画,讲一个步骤就画一步,学生也都按步骤跟着画了,并且在做示范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专业技能比在大学里退步了不少,毕业这一年来只忙着准备教师招聘考试了,也没有练专业,手生了,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尤其在讲绘画课的时候,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必须的,也是让学生信服的本钱,所以以后还得多多练习专业。

下面说一下自我监控能力,书中说自我监控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

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在这三个方面中,我觉得第一方面做的还可以,能够提前查资料、备课、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好课堂的计划和安排,可第二、三方面做得远远不足,没有及时反馈自己的教学,有时候兴致来了写一下课堂反思,可大多数时候讲完课就完了,也不再想了,不进行反馈就不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改进,所以以后还得坚持写反思,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有所提高。而且我觉得对课堂的评价、反馈和调节应该从学生着手,多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而不应该只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出发,这点也正是我之前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上一个月的教育教学中,我精心备课,设计好课堂环节,刚开始还会在心里把教学过程预演一遍,然后去上课,第一、二遍会因为课上的一些突发情景而让我的课堂不像我在心里预演的那样完美,然后就右点失落,回来就改,然后再去上,经过几次折腾,终于在一个班,整堂课都像我预演的一样上下来了,我就会很高兴。可是那天我随意翻开教师备考时的书,看到了: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看到这里回想着我这一个月的教学情况,我突然间感觉到原来我是处在关注情境阶段,因为我只关注了我的课讲得怎样,讲得流畅,如我所愿了,我就满足了,可学生满足吗?高兴吗?有所学吗?学的怎么样?我不知道也没问过,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因为我是老师而不是表演者。所以以后要勤于反思,并且转换反思镜头,多多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而我还差很远,但我还是有点小高兴,因为至少我没有停留在关注生存的初级阶段;所以我还是有希望的,用哲学上的话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以后还得多多努力。 这就是我读这一章的感受,有不妥的地方还请老师们指点。

 

第二篇:《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读后感

《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读后感

赵希斌教授在《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这本书中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四个方面:正确教育价值观;良好个人的素质;深厚专业素养;高效的教学能力。

这四个方面涵盖了教师的应当具备基本能力和素质。联想到木桶理论,我不由地思考,在四块“木板”中,哪一块“木板”是最短的呢?认真深入学习本书思想理念后,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切身体会。

一、正确教育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我们经常强调的学生观方面。赵教授在书中敦促广大一线教师——

第一,尊重学生、悦纳学生。没有自尊的学生最难教、最难改变的学生,而教师尊重学生是保护、唤醒学生自尊的必要条件,也是对专业教师的必然要求。

第二,关怀学生的人生和命运而不只是分数,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找不到教育教学的意义,如果教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就是对教师的一种压抑和伤害。超越分数,将分数和学生均衡发展结合起来,是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

第三,珍视并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方面其一生都难以改变,也不需改变。珍视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尊重、悦纳、关怀、珍视、保护学生,这就是我们教师常说

的“大爱”。古今中外的教育专家和名师都强调“有爱才有教育”,“教育就是爱”,赵教授和他们的观点一脉相承。敬业爱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这应该熔铸到每一位教师的思想、信念和行动中去,升华成为师者的灵魂。

二、良好个人的素质

在授课中展现教师良好个人的素质对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赵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处理好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关键是要站在学生的视角看教师。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学生喜欢没有偏心的教师,喜欢能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师,喜欢不易发怒的老师,喜欢没有不良个人习惯的老师,喜欢能经常主动与他们沟通的老师。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只有让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悦纳教师,教师教学才有了良好的人际基础,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在教师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方面,赵教授的观点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三、深厚专业素养

提到深化专业素养,赵希斌教授给教师的建议是多读书。他讲得很好:读一点哲学类的书,让我们变得更加大气。读一点专业类的书,让我们变得更有底气。读一点人文类的书,让我们变得更有灵气。

读书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重要意义,许多名师的成长经历

就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教育专家李镇西曾这样评价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他的书橱里,几乎陈列着人类古今中外文明的思想精华??(万祥)宛如一个拥有百万精兵的将军,而他的每一个‘士兵’,几乎都是人类的思想大师。”高万祥在《教师,为什么要读书》这篇文章中强调:“阅读教育专著名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

作为教师要为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作好计划,很重要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要读书。教师每学年应利用假期从教育、教学、管理、所教学科等各方面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阅读,作详细的读书笔记和自我反思,学习名师大家的思想策略、方法技巧,更新理念,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困惑和不足,为新学期的各项工作做好铺垫。

四、高效的教学能力

高效的教学能力如何获得?每次备课和教研活动,教师们总是在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俗话说“教无定法”,要提高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把更多的功夫放在研究“怎么教”上面。上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常态课堂求效益”的公开课展示活动,也是在引领我们教师在这些方面多着力。但怎么教才是真正高效的?老师们给出的答案也不尽一致。

赵教授通过列举大量他为学生授课的案例告诉我们:高效的教学组织模式能够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内在的好奇心与主动性;设置并追求层次清楚的学习目标,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应用知识、联系知识;组织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应学生的个

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反馈、支持和鼓励??每位教师的授课模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只要符合以上标准,能体现新课标要求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只要按照以上原则目标备课上课,长期坚持,必将能够获得高效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

有幸拜读了赵希斌教授的《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惟有向着正确的目标不懈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