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团大战》就是为纪念这个而拍摄的。我是在我院组织的'红色电影展播月'活动上观看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每当观看类似的抗日影片时总觉得热血澎湃,特别是看到日本军人残杀我国平民时真恨不得到屏幕中去和敌人战斗。而看完后冷静下来时又总令人深思,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肩上的担子感觉又重了些似的!

《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样意义重大,改变了整个抗日的格局。影片的目的是选择用电影的艺术手段,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能了解这段历史。我觉得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年轻一代,在这思想开放物欲横流的时代尤其是西方意识文化的渗透下对于近代我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感觉很远了,现在没必要记住这些,有时间还不如去看看股市房价实际些。更有甚者对当年革命先烈的伟大抗日事迹有质疑的态度,对于这一部分人我觉很是愤怒和可怜以及无奈,愤怒他们忘记了耻辱,可怜他们已经被西方的敌对意识渗透而不知,无奈自己明知其有错而不能帮他们改正!以前也有类似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但由于其制作质量>故事情节太差,不但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反而被吐槽成抗日神剧适得其反!而

新拍的这部《百团大战》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日本军官的野心和残忍。片中改变一味的突出我军如何英勇而日军如何腐败无能战斗力极其低下,这反招人反感也和历史上日军的战斗力不符,而是通过日军的战斗力基本与历史相符,战争场面极其惨烈我军伤亡也惨重来才衬托我军抗日的英勇的惨烈!同时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有温度。加入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达到宣传的目的。

影片的历史背景是19xx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xx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 产 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于影响全国的整个抗日局势,克服国民党投降的危险,19xx年8月20日至12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先后使用105个团约40万人的兵力,向华北敌占据点和交通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和反'扫荡'作战,故名'百团大战'.整个战役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正大铁路为重点,开展交通总破击战(8月20日至9月10日)这次进攻战役于8月20日首先从正大铁路发起。

第二阶段: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9月22日至10月上旬)

第三阶段: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作战(10月6日至12月下旬),百团大战的发动,使日军的部署陷入混乱局面,敌痛感中国共 产 党军队威胁极大,为稳定战局,巩固其在占领区的统治,日伪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以坦克开路,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晋西北地区的反'扫荡'作战一直延续到19xx年1月下旬。

片中最让我难忘的场面是梁山同志驾着火车和日军的装甲车相撞的画面,为了抢得

轨道变轨的控制权,我军和日军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在那小小的不到两平米的站台上一个叠一个全是致死手都还伸向扳手的敌我双方战士的尸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惨烈!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

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二)

我们在19xx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自19xx年冬以来,百团大战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

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在19xx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xx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第二篇:《百团大战》观后感

《百团大战》观后感

总有一种记忆让我们刻骨铭心,痛彻肺腑,就如电影《百团大战》。今天静下心来观看,跟随镜头一起重温那炮火轰鸣的战争年代,再现抗日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的英雄本色。

电影一开始就展现了当年的战争场景,从“七七事变”到京津失守,再到淞沪沦陷,大半个中国已经被日军的铁蹄践踏。枣宜会战中,中将张自忠以身殉国。中国陕北延安,在日军轰炸机频繁的轰炸下,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在抗战危急时刻,共 产 党领导的八路军没有任由日军肆意侵略,身在山西武乡的彭德怀指挥长和左权参谋长谋划了一系列反击行动,敌后根据地多点开花进行破袭战,炸铁路、炸桥梁、攻据点,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注入了希望。

作为山西的东大门,娘子关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路军在此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娘子关车站战斗时,一团战士们为了让火车与侵略者的支援车撞在一起,拼死抢到道岔,战士们一个倒下去了,后面的战士还是英勇的冲上来。战士们一个又一个的牺牲在道岔下,鲜血洒遍了娘子关。看着惨烈牺牲的战士们,一团团长强忍着悲痛,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扳动了道岔,顿时,子弹穿透了他的躯体,鲜血直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坚持将身体压在道岔上。黎明的时候,鲜艳的战旗迎着东方灿烂的阳光,飘扬在鲜血染红的娘子关的上空。这一战,我们胜利了!这一战,将日寇打懵了!

这部电影有太多太多震撼的场景,新七团的旗手曾经宣誓:“人

在旗在,人不在,旗也在。”左权对彭德怀说:“其实旗手已经换了好几个了,但是鲜艳的队旗一直在硝烟弥漫的天空飘扬着。”彭德怀指挥作战的大气沉稳、敢打敢拼、爱兵如子、重情重义;左权在日寇大扫荡中不幸牺牲,画面令人伤感??

这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我深深地被当年的先烈所感动。他们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意志,洗礼着我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深入骨髓感染我的灵魂。

想想我们自己,生长在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的枪声,没有战争的硝烟,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坐在冬暖夏凉的教室里听课。可是在学习上总是缺乏毅力,一遇到难题,就想放弃。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长辈顶嘴,闹矛盾。和革命先烈当时的处境相比,难道不应反思?

虽然现在我们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着战火的硝烟,但我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征服不期而来的自然灾害;把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送往浩瀚的宇宙;去探求未知的世界等等。我们现在的战场就是知识的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吮吸知识的甘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而努力!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各位先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时代条件,创造出无悔先烈、无悔时代、无悔家国、无悔青春的绚丽篇章!这才是《百团大战》给我的最深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