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观后感600字

火星救援观后感600字

火星救援>观后感600字(一)

没错,整个电影的基调就这样,让人非常舒服,即使事关人类的存亡,即使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和孤独为伴,我们依然能从电影中感知到恰到好处的勇气和乐观。 在电影这个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每个导演都像沉思中的哈姆雷特一样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他们不仅纠结于剧中人的活着还是死去,还企图在电影的表达上更加与众不同。比如《罗生门》的肯定之否定的叙事角度,比如《山河故人》的三段进逼式表达。感谢雷德利·斯科特,在这么复杂的世界里还这么简单的讲>故事。

由于美国科技和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的一骑绝尘,反映在>电影艺术上,美国电影对未来时空的探索根本就停不下来,比如《异形》、《夺宝奇兵》、《星球大战》等,当然还有《星际穿越》。和这些之前同类的科幻电影相比,《火星救援》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守本分。导演看上去毫无野心,甚至连电影的台词都是从原著中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的,即使面对的是人类普遍焦虑的毁灭式的情节,它也不煽情,也不会让电影的主题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

但是这不意味着导演没有创意,能够把那么多艰涩和专业的理论传达得如此通透,让像我这样'科学的门外汉'都感觉不到有什么看不懂的硬伤,这本身就创意无限。当然我们还会把它和导演的另一部电影《黑鹰坠落》相比较,这是两部风格迥异的作品,一个带给我们战争本身直透人心的冷峻,一个让我们感知到走向科幻世界的小幽默,但是两者的主题都很简洁,很少有导演主观因素的参与,一切以真实,细致的场景再现为主,这也是原著最为人称道的地方。

按说,表现人类面对未知世界的命题一向都是很沉重的。记得当时看《三体》时,一想到外星生物可能就在窗外的月光下窥视着自己,那一夜我竟无从入睡。但是,雷德利·斯科特却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回应了全人类的困惑,而他所仰仗的,正是对科学严谨性和对技术进步的自信。甚至当那位明显香港人特征的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操着不太流利的中国话出现时,那一刻我们竟能会心的笑出声来。没错,整个电影的基调就这样,让人非常舒服,即使事关人类的存亡,即使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和孤独为伴,我们依然能从电影中感知到恰到好处的勇气和乐观,这种感觉对于观影体验而言无疑是很受用的。

电影唯一不那么简单的地方,就是整个电影其实就是一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寓言,一个关于中国人如何拯救美国电影的隐喻。这实际上反映了美国人心中的某种焦渴:虽然他们在习惯还是把中国人想象成香港人,但是他们很清楚,没有中国的助推,他们的电影想上天也很难。所以,现在美国推出一部大片,之前那些在我们的记忆中无比傲娇的主角们都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来拉票。他们电影中为中国人设置的情节也不再那么负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出现在美国的电影中,虽然在现阶段,中国人在电影中还只是负责打酱油。

当然,简单只是一种相对,佛家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火星救援》而言,一个人就是一个火星,所以我们能从电影中看到很多丰富的内容,比如马特·达蒙的呆萌表演,比如怀旧的迪斯科音乐,比如小马在火星上种土豆带给我们的畅想。当然,相对于雷德利·斯科特的其他的经典作品,比如《异形》和《角斗士》,《火星救援》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弱点,它的特点是简洁,但是简洁得没有特点。 火星救援观后感600字(二)

马特达蒙刚一出场的时候显得又胖又肿,最后瘦的麻杆一样的身材,我想不出国内

有同样为角色牺牲形象的男演员或者男明星的名字。

为此,我深深佩服好莱坞的明星,为了角色,可以牺牲一切,太敬业!

情节减掉太多了,以至于结尾处根本还没来得及讲马特达蒙内心的寂寞与波动造成他形象的迅速变化,食物短缺,水源短缺并不是造成外观形象大变样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一个人,被遗失在荒凉的星球上,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生命,夜间仰望星空,没有大气层的星空是那样苍凉,广阔,孤寂。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够强大,不够乐观,不够善良,不够可爱,是绝对不可能求生意志那么坚定。

选择默默饿死,或者直接自杀更符合逻辑与人性。

但男主角并不是一个这样软弱无能个性缺失的男人,他乐观,善于寻找快乐,知道自己不放弃,希望就存在,哪怕营救人员需要4年时间才能返回火星将他救回地球。 要知道,还没等到那时候,他早已饿死、渴死,甚至是绝望而死。

一个简单的概括,这电影就是一个被遗失在火星的宇航员被同伴救援的故事。 可这么干巴巴的故事梗概,硬是升华出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的,视觉可观的科幻电影。

大量的信息充斥电影情节中,都是当年我们最不喜欢的,枯燥的数学,化学,物理知识。

从马特达蒙的嘴巴里说出那些求生设计原理,是那么的有意思,好玩,有趣。 地球上的天才们也是花样百出的迸发着智慧的火花,物理好好玩啊!

最后的太空之舞堪称经典!

所有美好的都留存着,那些不开心,不快乐,绝望,声嘶力竭,全部删掉了,好像英雄永远不会哭泣,永远坚硬,永远勇敢,但真要是那样,就是人了。

虽然依旧感人,却太梦幻,前面所有的真实,都在太空之舞过后,成为虚幻。

 

第二篇:从《火星救援》到“火星移民”

从《火星救援》到“火星移民”

众多科幻迷期待已久的电影《火星救援》已经引进中国,电影相对于原著小说精简了许多,毕竟130分钟的时间,讲述不完小说中那些琐碎的细节,而原著中完全是细节的描写和勾画。对“火星救援”感兴趣?最好读一遍小说,有条件的可以读一下原版《The Martian》。只要你过了英语四级,就完全没问题,没有很多高科技,文中大段的都是对心理的素描,大白话对白,和火星生活的琐碎。

《火星救援》的情节,发生在人类登陆火星之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载人任务逐渐要常态化,就发生了这么一次举世瞩目的灾难,为救一个人消耗巨大,一下子不知要拖累火星科研几十年的发展!当然也可能吸引全球目光以后,火星任务申请资金更容易了,众筹、股票、火星船票一元抽奖这些形式也冒出来都有可能。

这部电影为何引人关注,就因为人类登陆火星越来越趋向于真实发生,下面我就来解读一下电影中的硬科幻。

第一、电影中那么大的飞船不现实,发射上天太耗费资金。美国国会不批准,私企SpaceX达不到,中美合资才有一点点希望。所以现实中飞往火星的载人飞船,只有电影中飞船的十分之一大,差不多了。但电影里要好看、超酷、超壮观,这一点我们就不说了,戴3D眼镜好好瞅好好欣赏吧!

第二、火星风暴有多大?吹倒返回飞船的可能性根本没有。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可是带着太阳能电池板的,那受风面积多大,在火星上生存10年都没问题(勇气号于20xx年失去联系,也不是被风吹坏的)。飞沙走石的盛况,还是在地球的沙漠才能体会得到,或者在中国北方的春天……火星风暴太温柔的原因就在于火星空气太稀薄,不到地球空气1%的密度,相当于地球上海拔30公里处的空气,那些稀稀拉拉的空气分子使劲撞你,除非扭扭捏捏你情我愿,否则你不会被撞走的。

第三、生活舱里种土豆?种土豆的故事情节,是把土豆当成生存大师贝尔·格里尔斯来养了吧,一个是火星土壤含有高氯酸盐,土豆在火星土壤里死翘翘;再说就算发芽,或者说是无土栽培,不涉及土壤,生活舱里的光照也不够土豆吃,土豆会长成林黛玉,根本长不出土豆二代。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最高大约在25%,而火星的阳光又明显弱于地球,从外界的电池板获得电能后,利用灯光再照射土豆,那么展开的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好几个生活舱的面积。

第四、电影情节中有简~易炸~弹的制造,利用液氧和糖,就造出真空中使用的简~易炸~弹,而且一次成功。我相信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时候,如果第一次就能造出来,那么未免太简单了一点,也就不会有他弟弟的意外死亡了。

当然除了这些槽点,这部电影还是富含正能量的,比如“以人为本”,救人在先,不以消耗的资源来衡量人等等;还有万众一心,全人类团结一致的精神,毕竟登陆火星的壮举,是人类文明走出地球的胜利,不是某个国家的独角戏。

火星移民的可行性,也在这部电影中展现出来,有几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核能的利用。核~电池早已出现在多个太阳系的探测任务中,20xx年8月登陆火星的“好奇号”重899千克,现在仍然利用核电池在火星奔跑。核电池和微型核反应堆,能满足火星探测的需求,提供持久而澎湃的动力,让火星人的生活不再捉襟见肘。为避免核~辐射的风险,可以先向预定地点发射微型核反应堆,成功着陆后,才在附近发送生活舱,最后发射载人登陆舱,避免核反应堆摔毁,造成基地的废弃。

二是燃料的就地生产。收集火星的二氧化碳,利用核能就地生产燃料,降低了从地球携带的货物重量,也就直接降低了火星任务的难度。

三是往返地球的途径。以后在地球和火星之间,可以建立固定航班,但登陆和离开火星的时候,利用小型的登陆舱和返回舱。火星登陆的难点就在于空气稀薄,利用空气阻力来减速效果不明显,登陆舱的自重越大,难度越大,所以降低舱体重量能明显降低任务风险。 火星是一个神秘而充满诱惑的星球,发生在火星的那些故事,现在只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但很快就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的一系列火星任务,让移民火星成为现实,火星世界将充满了精彩和神奇!

火星传说,就从“火星救援”开始!(文/李大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