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读后感

用正确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读后感

阳春五月,随着我行读书活动的开展,自己的生活也日益丰富起来。作为商业银行的一名新员工,学习新知识,提高综合业务能力是一项根任务。从20xx年8月开始,本人调入综合业务部,从事中间业务工作,主要是代发工资这块,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理繁琐的数据,随着我行业务的发展,代发工资的客户越来越多,工作量特别大,有些企业提供的都是纸质报表,在实际业务处理时还必须转化为电子数据,所以浪费了很多工作时间,与此同时其他报表处理、上报工作也日益增加。

在领导、同事们的关心指导下,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或者意识到了却不想去解决,甚或用极其敷衍的方式去解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式工作或生活的大有人在,他们一天天的存在着,并没有显见的消减。并不是他们意识不到,而是他们“习惯”了,也便无意或者害怕再去改变了。这种消极的心态即是问题真正成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改变态度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

要主动些、积极些,凡事多问“为什么”,不怕问题、不怕麻烦,竭尽全力,追根溯源。而不要忽视问题、拖延问题、放弃问题,不要预设立场自己把自己套住,不要依赖他人、把问题丢给他人,更不要在遇到问题时一味地向外界要条件。

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最伟大的推销员”乔治·赫伯特时曾说: 1

“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不去寻找方法。”这位赫伯特先生就是一位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始终态度积极、勇于面对的人。他不会因为面对的是总统就放弃,也不会因为这个任务26年来从未完成过而退却,他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用最简单轻松的方法实现了“不可能任务”。

那些高绩效的人,那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幸运儿”,他们从不回避问题,从不惧怕困难。他们总是积极思考,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他们就能够克服别人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其次,正确解决问题就是一种实干精神,就是决策力、执行力和解决力的综合体现。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也是包含着这样的一层意思。老鼠作患时,选择猫的种类、体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放出了猫并且猫起到了该起的作用。处理问题也是如此。

再次,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就拿印鱼来说,它利用自身形体的特点,吸附在海龟底部环游世界,而海龟对此习以为常,渔民正是利用了这一特性,通过在印鱼背上安置钓钩,从而顺利地抓到海龟。海龟一个小小的放任与忽视,最终送了自己的性命。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问题、小缺陷,我们虽然都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就是没有正视它们,更谈不上去解决了。而一旦这些小问题、小缺陷累积成长成为大问题、大缺陷时,想要解决它们就不再是易事。

2

作为中国年轻的一代,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八零后却通常是被诟病的对象。并不是我们不够优秀,而只是我们放任了自己的问题。或许是社会对我们有太高的期望,又或许是因为大多独生子女被娇宠惯了,我们总显得少了些担当、多了些依赖。有时候自己看来或许并没有什么,但是从那些“过来人”的角度来看却有些“痛心疾首”。我们是随着新中国的经济腾飞而成长起来的,将来终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如若没有担当、不思成长,将来情何以堪?

当我们在哀叹老天不公、悲叹自己命途多舛时又可有想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上天并不是不给我们机会,只是我们没有把它当作机会,甚至皱着眉头望着它,视它为问题、为瘟疫,让它眼睁睁地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如此,又能怪谁呢?人生是残酷的,最初不经意间的决定或是举动最终使得人生朝完全不同的轨道运行,而再也没有可反悔的余地,唯有正视问题,多思多想,把握机会,方能无悔今生。

正确的方法,也就是能够解决问题不带来新问题的方法。不正确的方法导致的不准确的结果,无法解决问题,造成摸棱两可。使用正确的方法,讲究方法的可用、简易。优秀的解决方法,化繁为简,锋利如刀,解决问题快刀斩乱麻。不是最优的方法,有时候可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执行步骤和工作效率比不上最优的办法,更多时候劳神费力。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书,阐释出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如何面对问题,面对问题应该持有正确态度,它认为:问题放在那里不去解决,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存在。它可能会被利用导致新的 3

麻烦。例如:《你不消灭问题,就会被问题消灭》这章里提到的印鱼和海龟的故事,说的是海龟对印鱼经常吸附在身体上不舒服的事情没有做到处理,导致渔民利用印鱼的习惯来狩猎海龟。最终海龟被抓上岸,形成悲剧。这个故事告诉我门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遇到则解答,否则总有一天当问题滚雪球似的变成大问题,像印鱼一样被猎人利用,带来自己的损失就得不偿失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就要早早地扼杀在襁褓之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本该弥补的缺陷发展下去,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就是自己挖坑自己往下跳。我认为这本书还有一个特色是它总结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类比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侧向思维、换位思维、迂回思维,使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而不是低级的图形推理,标志着思维上升到了成熟的阶段。使用抽象思维而不是图形推理可以更方便的解决遇到的困难,它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为思维基本过程。揭露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类比,则是从别的领域出发采用启发形式解决问题。逆向思维则是正向思维解决不了问题时,有时可以尝试逆向思维,独树一帜,打破思维定势,像创造者就能利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侧向思维就是从问题最不打眼的地方,多做文章,扩大它次要地方的价值,从旁思索得到结论。换位思考是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从对方的视角看待世界。这样转换角色心理,从它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就能通过预测别人的行为,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用迂回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指绕过问题本身,不直接回答它的答案,而采用创新的方法避开或越过障 4

碍解决问题。避开问题最险要的地方,从另一个角度解决问题。这七种策略通过解决问题,它们提供给我们面对困难的总思路。

其中我觉得逻辑思维是最常用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对概念知识的理解掌握,来通过前人总结的经验高屋建瓴地将直接经验用来判断、推理、进行高级思维。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使用者熟悉相关的知识流程,常用于技术人员解决技术问题,商讨、总结,再商讨,再总结。反复核对交流,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换位思考法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待人接物,若不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容易造成对方的反感。

从正确的角度审视问题,得出结论,需要多加练习,才能将各种方法使用熟练,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5

 

第二篇:读后感方法

读后感方法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

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