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瞿秋白纪念馆后感

实践课作业

观瞿秋白纪念馆后感

(外国语学院 11商英1 刘德燕 15号)

天空中零星的飘着几滴细雨,雾蒙蒙的,仿佛一切都虚幻缥缈,了无生机。虽已入冬,空气还是那样令人窒息的闷热。23路公交车不断地重复开门关门的动作,内心莫名的烦躁着。

十几站的路程,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最终,还是到达了瞿秋白同志故居的门口。走进漆黑的大门,闷热与躁动瞬间消逝,取而代之的无法言语的静谧与安然。内心像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般安然。古朴的建筑风格,以及被岁月侵蚀的痕迹,依旧无法掩盖这个家庭的祥和与高贵的气质。步入祠堂,古铜色的石膏像将瞿秋白同志的一身正气从眉宇间流露出来,“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略显潦草的字体却又分外刚劲有力,从他的诗词中就可深深地感受到那份为革命事业奋斗的雄心壮志。遗憾的是,他很快成了一只断翅的燕,36岁时就英勇就义。

穿过故居,就是一所现代化的纪念馆,用照片,文字等一系列媒介评述了他那短暂而又惊心动破的一生。瞿秋白,一个谜一般存在的人,清秀的面庞,极高的文学造诣,仿佛就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却偏偏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挑起一个政党统帅的重担。他是一个满怀柔情的文人,却弄枪舞刀率先发出武装斗争的吼声;他是一位充满罗曼蒂克的诗人,却用自己病弱的身体表演了一出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戏。

一直很敬佩鲁迅的把笔杆子当成枪杆子,而现在,我更加敬佩瞿秋白的文武并济。其实瞿秋白与鲁迅有着很深的交往。鲁迅曾写过“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无怪乎两人有着如此之多的相似。

如果单纯的做个文人,瞿秋白也许被后人铭记的更深,而他却没有这样做。究之原因,我想大概就是对人民热爱,对独立生活的向往。如果不是出于对事业的极度忠诚,又怎会这么患得患失,担忧痛心?这真实的犹豫缘自真实的思想者。他没有狂热失去了理智,也没有单纯地憧憬,他关于未来思索得比很多人都要早,都要庞杂,都要敏锐。

回想到不久前的一部电影《秋之白华》,影片的风格是我喜欢的抒情散文式,如水墨淡雅,如歌如诉,娓娓道来。即便是这样一位在革命面前铁骨铮铮的勇士,面对爱情,却匪夷所思的浪漫着。我想,作为一部建党九十周年的献礼电影,描绘的不是高举革命旗帜,将革命挂在嘴边的场面,而是将革命贯穿于爱情与生活之中,冲出了一般献礼片的束缚。或许,我们应该从中学到些什么,革命烈士,无论其多么伟大,在生活中,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一样。拥有亲情,爱情。我们缅怀他们的时候,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他们对于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应该了解的是他们本身,那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影片之后,我对瞿秋白有了些更深的认识,他并非传言般被神化的强大。了解一个人,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与他交流,他的文字,或多或少的透露着他的思想。《多余的话》,一本写于他生命的最后的书籍,虽然只是略略的翻过,但其中的冷暖心酸也略知一二,一切都不是曾以为的那么简单。记得有这么一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天下第一。”或许有些幼稚好笑,但其中包含的沧桑无奈,让人又笑不出来。

秋之白华,秋为一季,白为一色,秋白不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