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咪呀观后感

Just sing and dance

——观看妈妈咪呀有感

看了一遍《妈妈咪呀》,一部很阳光很轻松的音乐剧。事讲述单身妈妈的女儿准备要结婚了,女儿在婚礼前的最大愿望就是可以找到自己真正的父亲,并让其挽着自己手步入结婚礼堂。从妈妈的日记里看到妈妈当年的三个恋人的故事,就纷纷给这三个"candidate dad"寄了邀请函,三位dad同时到达了那个迷人的小岛,并开始了一段回忆往事,最终其中一个dad与妈妈再续前缘。当然谁是父亲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两母女从此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电影和音乐剧中所有的歌曲都来着于19xx年成立的瑞典乐团ABBA(阿巴)的经典歌曲。乐团ABBA曾与“猫王”、“甲壳虫”一同被称为世界音乐三大奇迹。作为一个乐盲的我,那一天之前根本没有听过ABBA的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觉得这部音乐剧很好看,甚至记住了其中几首歌如《I Have a Dream》、《Money, Money, Money》、《Mamma Mia》、《Dancing Queen》、《S.O.S》、《Our Last Summer》。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都已成为世界乐坛的经典。

整个电影所选风轻快欢乐,充满温情,极具感染力,表现出剧中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且每首歌曲的曲速符合故事发展到某一个程度时的节奏。传统歌舞片最大的特点,就是轻松快乐,观众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去理解剧情,只需坐着尽情体验影片所提供的美妙视觉与听觉,享受着镜头画面所带来的愉悦心情。即使剧情有波动曲折,但人们仍能从歌曲里体会剧中人的情感,并传递一种向上的力量。不少熟悉ABBA乐队的观众在观看该剧时总能被欢快的歌声感染并轻声哼唱。

我爱这部剧,爱它如此特殊的音乐剧逻辑,根据ABBA的20多首歌曲编写的故事是那么的自然和融合,这部剧真的是用“心”来做的。它的成功和编剧始终坚持“不要改变它们,而是融合”密不可分,这种勇气和魄力已足够让它闪耀了。可以说,ABBA乐队的音乐在用旋律和歌词为这部音乐剧叙事,将音乐与剧情融合。

在爱琴海上的小岛。和母亲德娜一起生活的二十岁的索菲有一个梦,那就是举行一场纯白的婚礼,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为此,必须做一件事——找到父亲,他的陪伴下走上红地毯。索菲偷看母亲过去的日记得知,三个人可能是父亲,于是她发出请柬,盼望他们来参加婚礼,这时《我有一个梦》(I Have a Dream)则浮动着听众的耳膜,告诉我们,她对父亲来给予婚礼祝福急切的渴望和期盼明天索菲要举行婚礼。旅当行作家比尔,银行职员哈利,还有建筑师萨姆,收到索菲的信来到二十一年的小岛,被德娜发现。《妈妈咪呀》 (Mamma Mia)的音乐最合适不过,体现了阔别重逢后难以压制的激动和难过。因为面对眼前昔日的三个恋人。德娜脑海里浮现二十年前分别的日子,心被依然未割舍的情思和懊悔搅乱。

婚礼前夜开女生专场派对,德娜、罗姬、塔尼娅身穿当年的服装上场,演唱过去的流行歌曲《我想知道》 (The Name of The Game),这首歌使派对气氛更狂热,将往日三个女子的光辉和疯狂完全彰显。 不知什么时候,三位父亲候选人也加入,派对的气氛达到高潮。 他们都自称是索菲的父亲,弄得她心乱如麻,《我们之一》 (One of Us) 表达了父亲的心情,同时给了观众一种诙谐风趣的心境,让人自然地好奇和投入于后来的剧情。

《Supping Through My Fingers》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出嫁女儿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歌曲通过编剧的编织也获得了重生,仿佛穿越了年代和地区的界限,勾勒出婚礼画卷所蕴含的的欢乐甚至狂欢的景象。当婚礼一步步临近。德娜一边帮索菲穿结婚礼服,一边为自己一手养育的女儿 离去而感伤。萨姆来了,一个劲强调索菲需要父亲。“不必再说了,是你丢下我 走了!”德娜终于吐露真心话。 于是萨姆唱起了《给我机会》 (Take a Chance on M),同时唱出了观众对完美结局的期待,给我机会,让我弥补过错,给你一 个完美的结局。 《给我机会》 (Take a Chance on M)这首歌的确给了三对老男女一个人中巨大的惊喜找

到共度终身的另一半。

可以看出,阿巴乐队的音乐与剧情及其符合,这也可能与ABBA组合中的人物关系和经历有关。他们经历了组合的进步和婚姻的步伐,所以他们的音乐中必然带有成长和成熟的思考。

音乐除了对剧本的帮助之外,演唱者对歌曲的演绎是音乐剧的重点。单说《妈妈咪呀》中的梅丽尔?斯特里普,能歌善舞,彻底放开了身段,带给人了无限的欢乐。虽然,看起来,她在跳舞的时候,有时候显得略微有些笨拙,身段不是那么的舒展,没有专业舞蹈演员那般的圆润流畅。这也是一部没有获得奥斯卡提名的作品。但梅姨的倾情演绎,已经带出了很多的欢乐,让看片的人,都忍不住看着其中的片段身体不由自主地跟随着摆动起来。 Mamma Mia告诉了我们,爱情,亲情,永远不会成为一种束缚,它们只会让你找到真正的自己,给你力量。真正的婚姻不会是爱情的坟墓,只是为了能让对方完全拥有爱情。正像斯盖在他的单身派对前说的那样“这是我最后一个晚上拥有自由??也许有人是这么看待婚姻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它同时也是我开始生命中最伟大的历险之前的最后一个晚上。”苏菲不想让斯盖为了自己而放弃梦想,唐娜也不想让苏菲为了自己放弃梦想,最终苏菲和斯盖乘着《I have a dream》驶向了外面的世界。

年轻的我们有犯过各种错误,经历过了,便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不需要过多地纠结,后悔,痛苦,从中收获成长,驶向下一站的幸福,快乐地活在当下是人生最重要的哲理了吧。Mamma Mia通过如此欢畅的方法来表现深刻的人生,我想这也就是音乐剧的使命吧,将高雅和深刻的东西融合最通俗的手法展现给人们,给人以心灵的沟通。

 

第二篇:歌剧妈妈咪呀观后感

歌剧(MaMa Mia)观后感

前几周,音乐鉴赏老师让我们观看了歌剧妈妈咪呀,我深有体触。

《妈妈咪呀》叙述的是希腊某岛一个母亲、一个女儿和三个有可能是父亲的男人之间的故事。它的主要悬念是判定三个男人中谁是女儿真正的父亲,以在女儿的婚礼中亲自将女儿交到男方手上。但最后是以其中一个男人和母亲先举行婚礼,然后再行使做父亲的的责任作为结局。其实在现代社会,这完全可以借助DNA技术解决问题,而在剧中只能用伦理的方式解决。可见,此剧也是有些年头了。

《妈妈咪呀》刺激的音乐、奔放的舞蹈和光怪陆离的灯光,确实让我感到其与歌剧的不同。但究竟如何概括它们的不同,确实还有些困难。查一下网络,多数文章都有点不知所云。不过,将歌剧说成“阳春白雪”,将音乐剧说成“下里巴人”,我还是同意的。如果说歌剧是贵族的艺术,那么音乐剧就是大众的文艺,尽管文化广场的票价、排场把音乐剧也贵族化了。

沈小岑是该剧的主要演员,也是80年代家喻户晓的歌星。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年龄比我还大的她,在剧中的举手投足及其身段与20-30岁的年轻人无异,而且下午演了晚上还要演。我惊叹她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想想我现在偶然跳一次迪斯科类集体舞都要累得粗气直喘,的确自叹不如。经过百老汇历练的沈小岑,也让我看到了市场竞争既给人压力又授人活力。

如果没有ABBA的经典金曲,这部电影毫无亮点。其实

作为观众,寻找亮点不是初衷,投入的欣赏,接受故事里的喜怒哀乐,而且看《MaMa Mia》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情不自禁的跟着摇摆已不很灵活的腰身。《MaMa Mia》唤回青春的咒语,每个人心中都会喊出的“MaMa Mia”。

《妈妈咪呀》正是这样一部活力四射的作品,让全场观众在演员谢幕后还久久留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