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影评

<和你在一起>影评

陈凯歌的电影看的不多,而且是从最糟糕的开始,先《无机》,《梅兰芳》,再《霸王别姬》,然后才是这部《和你在一起》。

觉得这是一种幸运,从他最不好的作品开始看起,因此期望值很低,能够一路惊喜下去。

《无极》出来的时候,一片骂声,大有陈凯歌江郎才尽之意,之后温吞的《梅兰芳》稍许挽回了些声誉,直到看了《霸王别姬》,这部一直被认为是华语电影巅峰的影片,反而理解了陈凯歌在这之后的无作为。《霸王别姬》的力度,是现在的这些国产影片不可能达到的,遗憾的是,这当中,也包括了陈凯歌自己的作品。

这部《和你在一起》,在我看来,其中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感人因子只是取悦观众的华丽外套,蕴含在内的是陈凯歌的一次自我宣泄,一次内心的独白。江老师代表了对艺术的一种纯粹的极致的追求,他是真心热爱音乐的,可就像刘小春说的,他太骄傲了,所以他的生活才这么不堪:失去爱情,孑然一身,只能住在破烂的小屋里与小猫为伴,在学校里不受待见,对隔壁耍赖的泼妇也没点办法。这就是清高的代价,而这代价,也恰恰是陈凯歌不能承受的。江老师是他艺术理想的模板,虽然他不认同这种人生,但这或许也是他曾经梦想的,所以在片中,他依然给了江老师足够的尊敬。值得玩味的是陈凯歌自己扮演的余教授这个角色,我觉得他就是在演他自己。从他与现在功成名就的学生的对话可以看出,他的清醒,他的屡次欲言又止,突显了对这个功利社会的无可奈何。江老师遭遇俗不可耐时的拍案而起和他的隐忍不发,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江老师坦言他只能教刘小春二无法给他带来成功,余教授则既能教他柴可夫斯基的名曲,也能给他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陈凯歌试图在艺术和生活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余教授就是这种平衡的具体表现,他在音乐上造诣极高,成为了受人仰慕的名师,在现实生活也不像江老师那么一塌糊涂,两人房子的差别就是刺眼的明证。片中余教授另一个学生林雨的一番话堪称亮点,这番话直接让刘小春学了个红拂夜奔,这也许是陈凯歌对自己光鲜外表的一种自嘲,说明了陈凯歌还一直保持着一种比较清醒的反省。

这部电影的第一个亮点出现在刘小春第一次见到莉莉时,从他紧盯着莉莉黑色丝袜的视线来看,隐约有了点《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的意思,但是影片后来的发展显然不是这个套路,只是顺带的提到了童年缺少母爱的孩子对美女的无可抗拒。“陈凯歌感人大作”,我看到片介绍上这样的字眼,所以再次领教了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和一个含辛茹苦的伟大父亲的故事,得承认有那么一瞬间是忍不住感动了一小下,可大部分时间里,我还是没什么感觉。上一次看华语片被真正感动是什么时候?答案是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天水围的日与夜》。要感人,没必要总是拿孤儿寡爹,或者缺胳膊少腿,或者生离死别说事。泛滥的廉价感动,只会

造就更多麻木的观众。

刘小春在片中一共做了两个艰难的决定(腾讯公司对此句亦有贡献),一是当了他的全部身家小提琴给喜欢的女人买了件昂贵的外套,二是最后放弃了可以让他一举成名的比赛奔向了他的寒碜老爸。我相信这些都是陈凯歌想做而不敢做的,所以在电影里过了把瘾。

《霸王别姬》的矛头所向,针针见血。这样的影片在这个和谐盛世下绝无再有复生的可能,陈凯歌纵有再多抱负,也没有施展的余地,更没有付诸行动的勇气,所以瞎捣下闹腾的《无极》,然后送出四平八稳谁都不碍着的《梅兰芳》,也不见怪了。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说了:奈掣肘何!

和你在一起影评

08应日一班 马丽霞

 

第二篇:陈凯歌早期电影《和你在一起》经典影评

我想《和你在一起》

《和你在一起》是一部陈凯歌早期拍摄的文艺作品。初次看到这部影片题目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部爱情电影,类似于韩剧的爱情电影,所以就没大留心,也不准备看它。可是看到网友那些滔滔不绝的力荐之词是如此让人心动,总让人有跃跃欲看的冲动。也许它不是一部普通的韩剧爱情片呢?所以怀着这样一种好奇和不自信我认识了它,所谓不自信者,是对影片内容而言,总担心它不合我的口味,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而且愚昧的。

当我一口气从头看完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自己,我静静的闭上眼睛,生怕一种过大的动作会打扰的思绪,一种你无法不经过两个小时的深深陶醉而达到的一种灵魂的升华和释放。闭目良久,任思绪飞进飞出,我像是一个游荡在两个世界的幽灵,感到了瞬间的恐慌和迷惑,渐渐的由瞬间变之持久,由持久变之永恒。或许罢,影片的问题于我恐怕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于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影片的主人翁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十三岁的小男孩:刘小春——一个小提琴的天才。据他父亲刘成透露,因为小春母亲过世得早,除了这把小提琴没给小春留下什么,小春从小只要想自己的母亲就拉琴,从小拉,所以现在才拉得这么好。第一次听到小春父亲这样的描述,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很合理,从小拉,熟能生巧,所以现在拉得好。等我看完影片才明白,其实导演不是这个意思,他是在告诉我们,小春拉琴的初衷是因为想念母亲。我不是在里故弄玄虚,这个问题很关键,不容忽视,它暗暗的贯穿了整部影片。所以说小春之所以拉得好与时间长短恐怕关系不大,真正的原因是他拉琴的动机是他在琴中寄予了情。他把对母亲的思念寄予给了这把小提琴,希望这弦上之音能回荡到天堂,希望母亲能听见。所以我大胆的认为小春之所以懂音乐,因为他懂情。

小春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和天底下所有的父亲一样,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功,能在小提琴方面有所建树,他认为儿子只要成功就能幸福。为了能给儿子找一个好老师,他可以低三下四的去求人,他可以不顾劳累的挣钱,他因为自己儿子是天才而骄傲,正如他所说:乡里人提到我刘成没几个知道,可提到刘小春父亲没人不知道的。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想到父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男人三十岁以前以父看子,三十岁后以子看父。这是一句普通而发人深省的话,内中体现了多少人情和世故,恐怕难以言辩。小春父亲对儿子的要求是正常而合理的,你不能强求一个父亲去要求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落魄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冠冕堂皇的成功者。小春一开始对父亲的要求是赞同的,他也希望自己能如父亲所愿,能给父亲骄傲,直到认识了江老师,认识了莉莉,认识了余教授,他彻底改变了。

影片中江老师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北京少年文化宫,这时正是小春父亲带着小春在文化宫参加比赛,江老师“恰巧”也坐在台下旁听。我还深深的记得那个镜头,台上是刘小春陶醉的拉着小提琴,台下是江老师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离观众席有些距离的地方,这样的安排似乎直接暗示了他的不合时宜和与众不同,他的打扮十分颓废,衣冠不整,头发乱蓬蓬的,整个人活生生的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在胸前,两个大拇指随着小春的音乐节奏不停的打着转儿。他很沉浸,似乎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会把他从音乐的世界中惊醒过来就再也回不去了。台上拉得沉醉,台下听得入迷,此时此刻音乐已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或许他们已经一起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没有人可以打扰的世界。这一刹那的画面让我感动了,多么朴实而真切的一幕呀!要有怎样的心境才能有这样的融合,要有怎样的宁静才能有这样的洒脱。在一点上我是羡慕老江的,一个能视音乐为生命,视艺术为生命的人,他有他宁静而安详的世界,没有人可以模仿和超越,你只能羡慕罢了!

小春父亲第一次认识江老师是在文化宫的厕所,这个镜头安排的巧妙而精致。小春父

亲从厕所的门缝里看见了江老师,确切的讲是看见了江老师的脚,一双穿着不同袜子的脚,这里又为影片的下文小春给江老师到床底捡一只黑色袜子做下埋伏,镜头这一晃而过自然流畅,不牵强,不累赘。当然从这个镜头江老师再次给我们落魄邋遢的印象,而且印象更加深刻而鲜明。其实这个场景里最主要的就是接下来江老师和某位此次比赛负责人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真是让人听了毛骨悚然,惊心动魄。XX: “诶,江老师,今儿这比赛听了没有?”江老师:“你们办那比赛听不听也就那么回事。”【此话有点儿玄机】XX:“诶?什么叫我们办的比赛呀?你不在这儿领工资?你不是这儿的老师?”【对于这样的反问江老师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反驳,他沉默了片刻就转移了话题,这样的沉默似乎表示无奈,这样的转移似乎表示接受无奈】江老师接下来便开门见山了:“今儿这第一花多少钱买的?”【怎不让人毛骨悚然】XX:“诶,告诉你啊,这比赛是人愿出钱办的,同等水平价格xxx。有什么不对呀?要不以后谁出钱给你赞助呀?”【XX没有回答江老师的问题,而是一个劲的为自己辩护,江老师没有指责,他越是辩护我越觉得他是在自己指责自己,因为他至少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他才会不停的辩护,我不知道他说这些的时候有多少的底气和自信,或许一点都没有,可是无奈的是还非得说】江老师:“今还真有一个拉得不错的,你们给第几呀?”XX:“你说的是第五吧!”【你仔细想想会觉得这两句对话挺有意思,仔细琢磨琢磨江老师这句话,有两个字说得非常贴切,含沙射影,像一支暗箭,“真”和“给”。什么叫真有一位拉得不错的,言外之意是还有拉得不错的,可是不是真的,他得了第一不是因为他真拉得不错,是花钱买的,是弄虚作假的,还有必要让我说得更赤裸,更露骨吗?还有就是谁得第几不是评委评的,是你们给的,什么叫“给”我就不用解释了。评委有,老专家也有,甚至还有特邀嘉宾哩,可是他们的评分仅供参考罢,谁赞助得多谁就可以“被给”第一,“这有什么不对呀?”】我听了这段对话心里很是震惊和别扭,其实我很感谢导演让这样的对话发生在厕所里,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搭配上这样的话,要不就不协调了。虽然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心照不宣,可是一个身上披着纱巾的少女总是要比一个少女赤裸裸的站在你面前要有美感得多吧,很多事情我们也总是无法避免,无法去改变,可是我们可以选择不见,见了未免尴尬和难看。刘小春的父亲听到这样的对话并没有表示什么强烈的不满,也并没有要求重新比赛,不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事公平,而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事无法避免也无法改变,所以只能装作不见。听了这段对话,唯一能让小春父亲心动的是他找到了一个好老师,我不知道在小春父亲眼中是不是大师都是这样的颓废和与众不同,但至少这样的谈话能让他听出来是个大师,他可能也说不上来江老师怎么就是一个好老师了。这一点和第一次认识余教授并认为余教授是好老师是有区别的,这是后话。后来小春父亲在江老师面前也答不上来江老师为什么是个好老师,小春父亲只说了一句无理却不好拒绝的话:我们就是喜欢你教。

参加这次文化宫举行的小提琴比赛的都是一些怀揣着单纯的梦想而且眼中毫无渣滓的孩子们,他们会把自己的名次当成是神圣的,他们会以为这是自己的名次是应得的,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我想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无论是弄虚作假的家长还是唯利是图的举办者都是要承担孩子的损失的,而这种损失谁也无法去估量它的大小,它不是直观的,它是无法估量的。可能给孩子留下一生也抹不去的阴影。孩子们是纯真的,打小的时候你就给他们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是你现在怎么给他们解释?你是不是要告诉他们,孩子,你是一颗金子,可是你不是光源呀,你的光都是反射来的,你不会发光。你忍心这样说吗?他们相信你吗?后来当小春父亲三番五次请求江老师教小春拉琴时,江老师语重心长的对小春父亲说:你儿子本该得第一,可是他得不了第一,懂吧?好好带他在北京玩几天,看看故宫长城,回去吧!江老师说得有些委婉,这样的话在影片后面的情节中江老师有所明示,这是小春离开江老师后又回来和江老师拉琴时江老师给小春说的一段话:刘小春,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说你成不了,说你成不了不是因为你的琴艺,是我担心命运可能不会眷顾一个像你这样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乡下孩子,所以你父亲是对的,好好跟余教授学琴,他是一个好老师。我想

江老师其实是好意,他这个不经于世故的人已经看透了世故,所以即使他知道小春是个小提琴天才而且自己也肯定这个孩子的音乐还一直拒绝小春父亲的请求,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教得再好,即使小春再有天赋,可是小春父亲要的成功他给不了!这的确是让我心痛和沉思的。

小春父亲一直没有放弃请求江老师教小春,即便第一次的见面江老师就没给他好脸色,即便第二次的被拒之门外。可是在小春父亲眼中,江老师是一个好老师,能给儿子找到一个好老师不容易,所以小春父亲还是“三顾茅庐。”这里有一段看似和整部影片毫无联系的片段,就是胖子母亲带着儿子在江老师这儿学琴,胖子母亲在儿子拉琴的时候接了一个电话,然后一直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最后江老师一怒之下摔了手中的茶杯。最后当然是不欢而散,这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当江老师摔了茶杯的时候,胖子冲着母亲一阵坏笑,从胖子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解脱和如释重负的喜悦。这当然不仅表现在胖子脸上,他临走时还对江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谢谢江老师再也不让我学琴了。真是发自内心的呼喊。试想想我们现在社会有多少这样的“胖子母亲”,有多少这样的“胖子”,我承认这样的母亲是一个好母亲,可是一个好母亲不一定会给孩子一个合适的教育,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才多艺,能成为一个出众的社会精英,其实这样的出发点和小春的父亲是没有区别的,可是她们没有考虑到其实自己的孩子或许不是“小春”,也不想做“小春”,他们只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只想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这样的强迫恰巧剥夺孩子自己的天性和无忧的童年,我不敢说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有多好的理论,可是我想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去做他们真正喜欢的事情总是不会错的。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还是回到影片本身吧!胖子母子走了以后,江老师才发现小春父亲正站在门外“鬼鬼祟祟”。小春父亲的“三顾茅庐”每次都各有特点,没次都颇有风趣,这次见面通过胖子亲顺利切入,自然合理。这个场面也将两个截然不同的家长和孩子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对比在整个影片中成出不穷,也是本片一个成功的描述手法。胖子母子走了以后,江老师好像有点失落的样子,当然不是因为被炒,而是因为为什么被炒,所以他深切的问了小春父亲一句:我是好老师吗?好老师还让人家给辞呢?这样的疑问不知道小春父亲是答不上来还是不好回答,反正我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小春父亲只说了一句能安慰江老师也能成全自己的话:我们就是喜欢让您教。就这样江老师成了小春的第一个音乐老师,我想原因有很多,恐怕不只是因为小春父亲的诚恳罢!

江老师给刘小春上的第一堂课我印象非常深,特别是他“说道说道”小春的约法三章,第一:要拉,你就得好好给我拉,不好好拉,你别拉。第二:你得喜欢,拉得高兴才拉,不喜欢不高兴咱不拉。再有:别想着你妈就拉,不想着你妈就不拉。他这些话让我颇为感动,如果江老师能听见我一定亲口告诉他,你是一个好老师。我想他是真正想教刘小春了,不是为了钱,他对胖子恐怕没有这些要求。江老师是一个落魄懒散的人,一个不知道理发,不知道换衣服,两只袜子都穿得不一样的懒散的人。他会因为邻居把煤球放在自家门口而争论得面红耳赤,他会把刘小春对邻居的理解和谦让当成是助纣为虐,所以他不是一个宽容的人。他会因为胖子母亲喋喋不休的电话而大发雷霆,不管怎样说明至少说明他是一个不善于沟通和与人相处的人。所以他才会遭到胖子母亲的白眼:别拿自己当根葱。所以才会遭到邻居女人的讽刺:还老师呢!诚然,我没有想说明江老师是一个多么十恶不赦的人,我对江老师一直是肯定的,其他人的这些行为也不见得都对,我只是想说明江老师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好老师,所以在那些精于人情世故的所谓正常人的眼中,江老师浑身都是缺点。我很难说是因为音乐让他变得桀骜不驯还是他这样的人本身就适合音乐。

江老师视音乐为人生最好的伴侣,毫不夸张的说他视音乐为生命,可是因为他的清高孤傲,因为他的不懂世故,因为他的不懂人情,不懂生活,他被整个社会淘汰了。刘小春不但是他音乐上的知音,更是他生活中的朋友。他提醒江老师换衣服,帮他捡床底的袜子,指责他太骄傲。所以,在和刘小春相处的一段日子里,江老师或多或少的被小春所改变着,小

春也真真正正懂得了音乐,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这句话在江老师那儿小春真真的体会到了,他们把音乐融入生活的琐碎,将生活注上音乐的音符,我想这也许就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真正的热爱音乐或许就是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把它作为自己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工具,所以我觉得林雨是不懂音乐的。不过我真的很难去评定林雨和小春谁优谁劣,这是一个影片留给我们每个人的问题,或许耗上我们一生的时间恐怕也回答不好。这一段时光是难忘的,是美好的,小春找到了音乐上最好的老师,老江得到了人生中最纯真的朋友。可以说老江给了小春琴的灵魂,小春给了老江情的真谛。

可是因为小春父亲的一次偶然,结束了小春和老江愉快而难忘的师生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春父亲看见了余教授的学生汤融的音乐会,富丽堂皇的大厅,隆重华美的场面,这不正是他想看到的吗?这不正是他想让儿子得到的吗?此时此刻,仿佛在他的眼里,站在台上拉琴的并不是汤融,而是自己的儿子小春,至少在那一刻,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儿子的将来,看到了儿子的辉煌。他的脸上已经不知不觉的绽放出了最欣慰和自豪的笑容,他的掌声拍的最响亮,和其他人不同,他的掌声不是对台上那个表演者音乐的肯定,他不懂音乐,而是对他儿子将来的肯定,有激动,有欣慰,有强烈的自豪感。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能和汤融一样的出类拔萃,一样的光芒四射,他毅然决定给儿子换老师,而且换的不是别人,就是余教授,就是那个把汤融推上演奏台的余教授。所以小春的父亲是一个好父亲,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这样强迫的给小春换老师其实和胖子母亲强迫儿子学小提琴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可是我们总是不可以用这样的要求和出发点去评价一个父亲。当小春父亲用非常委婉的方式暗示老江自己要换老师时,江老师还是没能控制好他的暴脾气,破口骂了一句:刘成,你丫给我滚!我倒是没有觉得他在骂小春父亲,也许骂的是自己,也许骂的是现实,与其说他这是对小春父亲看重名利的鄙视,不如说他是在对整个社会物质性大于精神性的讽刺和抗议。可是他的声音实在太微妙,没有人可以听见,没有人愿意听见,即便听到者【小春父亲】也都是不屑一顾。从老江的口中,我听见了些许的无奈的酸楚,一个视音乐为生命,一个“因为我有我的音乐,所以我很幸福的”艺术赤子,怎么就三番五次的让人给辞了?看到影片这里我不禁又想起江老师问小春父亲的那句话:我是好老师吗?好老师还让人家给辞了?第一次问小春父亲的时候,他没能回答,或许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想现在的小春父亲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因为人们需要的不是音乐,而是音乐给他们带来的荣耀和光环,学音乐不是目的,是手段。因为你老江“只能保证小春学好音乐,但不能保证他成功”,所以虽然你是个音乐上的好老师,但是你还是不够“好”,至少和余教授比起来还不够“好”。我想这些也许就是小春父亲心里的答案,只是没有说出口罢了!其实一开始小春父亲和江老师就是矛盾的,我觉得刘成给小春换老师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江老师自己也说了他只能给小春音乐,给不了他成功,但是小春父亲恰巧要的就是成功,至于小春音乐的造诣如何那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这个矛盾永远存在,谁也改变不了。学好音乐不一定就能成功,老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这里影片提出了一个很深的话题,什么算是成功?江老师算吗?当然在小春父亲眼里不算,在大多数人眼里不算,甚至在老江自己心里也不算,然而他是一个音乐赤子。是不是很矛盾?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每个人的一生该怎么抉择那都是自己的事,说实话很多人嘴上老是在说名利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可是什么是生可以带来死可以带走的呢?生命其实就是路过人间,既然是路过,你就无法选择带走什么,只能选择留下什么。

小春在北京拜师学琴的日子里,还有一个生活中重要的人物就是莉莉。和莉莉的初次见面是在北京火车站,小春父子刚下火车,父亲要去上厕所,吩咐小春站在原地等他。父亲离开后,小春看见车站里有一个打扮妖艳的女人和他的男友正在幸福的甜蜜着,他们沉浸在离别的依依不舍中。小春不由自主地就走了过去,在小春的眼中,莉莉是美的象征,尽管他并不了解莉莉,他也不想去了解,他对莉莉是一种单纯的喜爱和无邪的亲近,就好像你喜欢

春天一样简单。第一次的接触小春并没有留给莉莉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可是莉莉给小春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个戴着墨镜流泪的面孔悄悄的藏在了小春的心里。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当然不好理解一个陌生女人叫他拉箱子然后给他五十块钱后冷冷的离开是什么含义,他的眼里没有那么多的尘埃,他的世界是美丽的,所以他世界里的人也是美丽的。

当然小春和莉莉的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原因在于他们又成了邻居,而恰巧莉莉又听见了邻居的琴声。于是莉莉就叫“那孩子”给她拉琴解解闷,莉莉一开始其实对小春的琴声根本没多大兴趣,只是一个人呆在家里无聊,随便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受些,或许当时莉莉如果发现自己没有梳好头她也就忘了叫“那孩子”了,我觉得莉莉叫小春给她拉琴解闷纯属顺口而出。当小春站在门外认认真真拉着《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时候,莉莉只是顾着打电话,关心着自己的“今夜星光灿烂,你在何处浪漫?如果方便,请你回电”,关心着怎样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勾取有钱老板的心。她其实没有什么闲情雅志去欣赏音乐,所以还没有等到小春拉完就递给小春五十块钱,这时小春的表情是复杂的,他想告诉莉莉自己不是为了钱,自己不是卖艺的,自己愿意拉琴给你听,可是他无法开口拒绝,就像在火车站的无法拒绝她一样,他还是接受了,可是和接受天宝叔的钱似乎又不一样。莉莉给了小春钱,顺手就关上了门,这是对小春的一种冷漠,对一个满怀童心的孩子的冷漠。在莉莉和小春的认识过程中,他俩对对方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恰当的说是截然相反的,这是莉莉和小春的区别,说得更广义一点这是大人和小孩之间的区别。大人经过得太多懂得太多所以都想得太多,小孩的世界则是干干净净的。当然小春不是太明白莉莉的冷漠,也许毕竟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坏人,而且他是真的“喜欢”莉莉,所以他找不到理由认为莉莉不喜欢他,也许只是还不熟悉罢!所以他才会在莉莉出门的时候扔一颗石头,引起莉莉的注意。莉莉开始是很生气的骂了一句:讨厌!小春故意脱下帽子,他想让莉莉知道他们见过,在火车站见过,而且还给她拉过琴。莉莉还真认出了他:诶,你不车站那孩子吗?我都没认出你来,你来这儿干嘛?小春有些兴奋的回答道:我就住在隔壁!莉莉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回见就匆匆的走了。小春似乎没有听出其中的温度来,他不知道这话是冷的,相反他很高兴,因为莉莉总算认出他来了,上次给莉莉拉琴莉莉没有认出他恐怕心里一直不好受着呢!

莉莉真正开始把小春当朋友是那天晚上莉莉的生日以后。其实人在最失落,最孤单的时候最需要身边有个朋友,哪怕不说话站在身边也行。在莉莉最孤单最失落的时候站在她身边的是小春,小春忧伤的琴声陪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那晚忧伤而和谐。从那天起小春真正走进了莉莉的生活,也多多少少改变了莉莉的生活。陪她一起逛街,陪她一起失恋。莉莉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一个虚假的世界里,她在欺骗别人,别人也在以同样的方式欺骗她。她的生活其实缺少真实感和安全感,是小春,是小春给了她生活的真实,给了她情,有情的生活才谓真实。当小春知道那个让莉莉在火车站留下不舍的泪水的男人现在让莉莉流下伤心的泪水的时候,他开始憎恨那个男人。当然不属于吃醋的那种,小春对莉莉的感情不是爱情,不过也说不上是友情,我觉得莉莉对小春来说是一种美,是一种深藏在小春心底不容别人侵犯和剥夺的一种美。谁伤害了莉莉就是破坏了这种神圣的美。

小春卖琴将整部影片情节推向了最高潮,是整部影片所有感情的激化。首先是小春对江老师的情,离开江老师后,小春不愿拉琴给其他人听,他不愿余教授当自己的老师,他就卖了琴。江老师对他说过音乐要用心去体会,可以不动琴也可以动情。所以有琴没琴对小春来说音乐都存在,唯一的区别就是其他人无法分享,而江老师可以,他擦谱子,江老师换煤球他们就可以用音乐去交流和沟通,没有琴他一样可以和江老师享受音乐。所以说卖琴交织了小春对江老师的情。其次,卖了琴给莉莉买了一件莉莉特别喜欢但是没有买的大衣,这一点交织了他对莉莉的情。再次,小春卖了琴,无疑就是放弃了父亲对他的期望,放弃了成功,放弃了父亲所谓的幸福。所以父亲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脾气,所以卖琴也交织了他们父子的情。我不敢说如果不给莉莉买大衣小春是否会卖琴,也不敢说如果小春没有离开江老师会不

会卖琴。总之小春为了情,卖了琴,也欠了情。

小春卖了琴以后,父亲大发雷霆,在父亲发脾气的这个镜头里,有两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和深思,当父亲撕毁墙上自己的奖状时,虽说不是无动于衷,不过小春也没有什么强烈的反应,暗示小春对所谓的“成功”是不大在意的。当父亲撕了墙上的照片时,小春十分愤怒十分伤心,他不停的拍打着父亲,我想一个儿子对父亲生气,这样的动作已经足够证明生了多大的气了。此时此刻他是恨父亲的,他恨父亲的不理解,恨父亲破坏了自己的美。这张照片不是莉莉,他帮她“戴上”墨镜,再给她流着眼泪,就成了他当初在火车站看见的那个流着眼泪戴着墨镜的姑娘了。父亲破坏了它,就破坏了自己心底最纯真的那份美丽。说明小春在乎的其实不是成不成功,他心底真正在乎的是感情。小春卖琴的感情交织让我想到了影片最后火车站小春拉琴的情节,一把琴,一个小春,把他们四个人牢牢的拉在一起,这时林雨正在台上比赛,他们的音乐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观众是不一样的,他们拉的也不一样,林雨拉的是琴,小春拉的是情!

这部影片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从这些对比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和懂得很多的内容。首先是一个最为突出的对比就是江老师和余教授,这两个在小提琴方面都有一定实力的人对音乐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对音乐的态度是大相径庭的,和对音乐的动机也是大相径庭的,以至于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是大相径庭的。对于一个生活在现在这个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的凡夫俗子来说,我不好去说谁是谁非,谁雅谁俗,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必要。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所不同,以至于每个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就不一样。只要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尺度,用真心去对待生活,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认认真真地走完人生这段路,就足够了。还有就是刘小春和林雨的对比,整篇文章我给林雨的文字并不多,她和小春是两个性格不一样的孩子,她说余教授没有给她感情,所以她的音乐里才没有感情,没有弹药,征服不了人。其实试想一下,在小春的生活中,能主动给他感情的人恐怕除了他的父亲没有几个人,包括江老师,包括莉莉,都是小春主动给予情,所以才收获了情。感情这东西是相互的,只有你给予了才能收获,在这一点上我是更欣赏小春的。有人也许认为林雨和小春其实就是余教授和江老师年轻时候的影子,是这两个老家伙的替身,我不是很赞同这样的观点,林雨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余教授我不敢断定,因为他们身上确实有太恐怖的共同点,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余教授买琴,不择手段的收买小春的感情;林雨透露琴,不择手段的出卖余教授的感情。这样的相似点确实很恐怖。所以我认为林雨有可能会成为第二个余教授。但是小春绝对不可能是第二个江老师,虽然他们对音乐的态度是一样的,对音乐的动机是一样的,可是他们的性格却是格格不入的。江老师骄傲,小春谦逊;江老师随意,小春严谨;江老师狭隘,小春宽容;江老师孤高自傲,小春平易近人。性格决定人生,即使小春最后在音乐上走上了和江老师一样的道路,但他的人生不可能和江老师同走一条路。还有比如小春和莉莉男友对莉莉感情的对比,一个真实,一个虚伪。小春父亲和胖子母亲对江老师态度的对比,一个毕恭毕敬,一个自以为是。小春和胖子学琴原因的对比,一个热爱音乐,一个被逼无奈。影片中像这样的对比还有很多很多,明的暗的比比皆是。也正是这样一些大量的对比手法,才使得影片的内容精彩丰富,才能将影片的感情宣泄到淋漓尽致。从这样一些对比之中,我们也可以更加的去了解导演想表达的观点和内容,我们才能够能轻松的去欣赏影片以及影片以外的生活。

这部影片从头至尾用了两条线索诠释了一个主题。一条明线,一条暗线,诠释了一个情的主题。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通过这两条线索展开,围绕这一个主题发展。这条明线很清楚,就是一把小提琴,我认为小提琴其实就是“小提情”的意思,影片中很多地方出现的“琴”都可以用“情”来表达,包括小春母亲留下“情”,小春拉“情”,小春卖“情”,余教授买“情”,林雨帮小春找回“情”等。还有一条暗线就是那个秘密:小春不是刘成的亲生儿子,是刘成在火车站捡来的。这个秘密在影片中有过三次暗示,第一次是刘小春父亲给余教授介

绍小春学琴经历的时候有过提醒,我想刘成其实是不愿意跟别人说的,如果不是为了打动余教授让他教小春拉琴并让小春成功恐怕这永远都是一个秘密。当然在这里影片没让我们知道这个秘密,否则就不叫暗示了,只是我们可以从小春父亲说完秘密后余夫人的眼泪中知道这一定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绝对不只是“小春母亲去世的早”这么简单。第二次暗示是余教授给小春说的一段话,我想余教授也是逼不得已才给我们暗示的,余教授因为小春拉琴没有以前拉得好了,他和林雨犯了同一个毛病,就是琴中缺乏情,缺乏弹药,不能征服人。所以余教授想通过这样的“假设”给小春找回琴中的感情。这次应该算是明着暗示吧!余教授把这个秘密都“假设”出来了,只是小春不相信,我们没当真。关于小春为什么没有以前拉得好,他的琴中为什么没有了感情,是因为他离开了父亲,离开了江老师,离开了莉莉。情来自生活而不是演奏厅。第三次暗示是莉莉给小春父亲说的一句话,刘成告诉莉莉,小春被余教授留下学琴,按说他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莉莉就对刘成说了一句:他是你亲生儿子,又不是你捡来的,别那么小气,走哪儿不是你的。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呀!其实关于这个秘密,小春一直是不知道的,即使余教授对他有过这样的“假设”,小春却认为是余教授“胡说”,胡说就胡说,让它永远成为秘密吧!

我个人有个愚见,一部好的电影之所以会成为好的电影,主要在于它反应的生活,在于它表达的情感,这样的电影看了才有内容,才经得起品味。而那些只在于画面效果,只在于视觉冲击,只在于恶搞爆笑,只在于明星阵容的所谓大片,我也不能说不好,毕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过于我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话,只能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毫无嚼头。这两种电影一个像是品茶,一个像是喝酒。前者味在一杯中,香飘十里外,越品越爱品,慢慢的就爱上它了。后者只能解愁助兴,越喝越觉得口干舌燥,慢慢的就厌恶它了。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喝酒,越来越少的人习惯去品茶。

我怀着一种好奇和不自信认识了这部电影,怀着一种平静和无限的情愫写完了这篇影评,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自己,我再次静静的闭上眼睛,任思绪飞进飞出,我像是一个游荡在两个世界的幽灵,感到了瞬间的恐慌和迷惑,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小春还是林雨?我们应该选择和谁在一起,江老师还是余教授?渐渐的由瞬间变之持久,由持久变之永恒。或许罢,影片的问题于我恐怕是一个永远说不清的矛盾,于人恐怕是一个永远道不明的话题。

2010.4.6结于太原理工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