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面面观

《设计面面观》观后感

设计,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我们的生活,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概就是设计了。但是何为好的设计?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是什么,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不变的。它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生活。《设计面面观》更是让我们了解了设计的真谛,虽然整个过程观看下来,看似蜻蜓点水,实则却是面面俱到。

“每一个物品有意无意间,都会和它的创造者进行着对话。” 在我看来,每个产品诞生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它受设计者的生活环境、思想文化素质等这些方面的影响,也是设计者最初的灵感来源,在这产品诞生的过程中它受到了文化、科技、环保、创意等这些方方面面细节的熏陶,因为有了这一层的铺垫,诞生出来的产品才变得更有意义,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这部纪录片记录的都是一些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的创造流程,他们的设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让我理解了“我们真正做的需要设计的是寻找极限,因为一旦我们确定了极限在哪里,那么中间的部分就迎刃而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设计的产品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极限所在。比如牙签顶部的圆槽可以折断以表示使用过,还可以将折断的部分当成牙签的搁置台;比如大剪刀手柄上的凹槽是为了让剪刀不易脱手掉落;比如更环保的可更换刷头的牙刷?? 这些创意并不是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于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我们缺少的不是创造

力,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

想想我们曾经为之赞叹的那些古人流传下来的美丽器物吧,它们巧夺天工令人心驰神往,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如何会有这样的“设计”。但在当时,这也不过是人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做的努力吧。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设计感觉,对于先人流传下来的器物,我们可以感知、认识、欣赏、并继承。而现今设计的感觉崇尚的是极简的设计,这也是迪特·拉姆斯提出的设计理念“少,却更好”。他也在《设计面面观》里面提到了何为好的设计。“好的设计是创新的;好的设计应该令产品实用;好的设计是美的设计;好的设计令产品易于理解;好的设计是诚实的;好的设计是不显眼的;好的设计是耐用的;好的设计贯穿于每一个细节;好的设计是环保的;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每句话虽是一笔带过,但是我们无可否认这就是设计的真谛啊。

好的设计是贴近生活的,它是我们情感的皈依。就如这部纪录片里面提到的“精心设计过的东西不应更贵,而应更便宜”。比如宜家家居,里面每样东西都是设计师的心血,经过了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但是价格却很低廉,它可以让在外漂泊的人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暖,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把这样的温暖带回家。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产品,我们设计的还是生活。

日本平面大师原研哉曾在《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中提到:“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好的设计不就

是这样得来的吗。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处在一个观察别人的位置,体验别人所经历的每一步过程来作为灵感的来源。这也是我在这部纪录片里面学到的。

不得不说《设计面面观》确实是部很全面的纪录片,它让我们对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让我们学会了观察生活,明白了设计的真谛。

我们正处在往设计师迈进的道路上,沿途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不管前方是布满荆棘,还是鲜花满地,我们都只能选择继续往前。

 

第二篇:工科硕士论文评阅面面观

工科硕士论文评阅面面观 精选

已有 4416 次阅读 20##-5-17 22:19 |个人分类:硕博培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研究生,论文评阅

每年5月是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和答辩月,是毕业生黎明前的“黑暗”。接下来骄阳似火的6月则成了学子们离校前的疯狂6月,除了穿衣带帽、合影留念外,可以肆意挥霍校园生活最后剩下的几天自由,尽情享受花前月下的浪漫,最后挥泪高歌一曲“伤离别”。对导师们来说,5-6月则是最忙碌的时段。上一周时间内,差不多评阅了本学院10余本硕士论文。现论文评审的活已忙完,就先来谈谈工科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的感受。

归纳起来,工科类院校的学位论文不外乎实验研究、算法及软件设计或硬件设计等三大类。从研究工作的扎实程度而言,论文优劣也可大致分为三大类:1)依托课题踏实做研究而成文的,一般属于做得好的论文;2)工作做得扎实,但论文写的不好或做了一些工作,但不是很深入;3)三年里没做啥事,毕业前短时间内东拼西凑草草行文的。客观来说,这三种情况呈现一种正常(正态)分布规律。

一、写得好的论文都有共同特点(≥86分):一般属前沿和热点问题或有课题依托及较强应用背景,任务明确,立论有据,方法理论有创新或改进,方案设计详细,数据真实,结果测试与分析翔实。最后的附页里一般也有较高质量的论文发表。这种论文,读起来很爽。作为评阅人,也愿意花时间细看,因为评阅论文也是一个自身学习的过程。

二、中等水平的论文特点可能原因较多(70≤X<86分):

1、综合类或系统级课题。一般有大课题依托,但一般属团队分工合作的课题。自己做的可能是一个系统中的一个小单元技术。论文却把整个项目的内容或成果全都写出来,面面俱到。这样,反而显得研究不深入,完全没有突出个人工作和贡献。

2、实验设计类的课题。实验室没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测试设备,仅仅设计和建立了简单实验方案,却没能做出必要的实验结果和数据,或者仅仅做了点如利用Matlab或其他工具下的仿真,研究不够深入。

3、硬件设计类课题。全文从头到尾都是介绍诸如FPGA开发板、CCS开发环境、硬件配置、接口、各种协议等。文中贴了N张毫无意义的时序图,却没有针对具体应用探讨或描述论文设计的核心问题。甚至到论文结尾都没有一个像样的调试结果的展示,最多附上一个板子说明他开发了一个板板而已。至于调试通过没,结果如何,甚至能不能用都没法让人相信。

4、算法及软件设计类。选题不够新颖,对国内外现状分析不深入,方法、理论无创新,无算法描述,软件设计思想没体现。无设计流程图,无核心代码。测试数据单一,缺乏对结果的定量评价体系,工作量不够等。

评阅这种论文,实际就是查错、改错的苦力活。

三、写得差的论文的共有特点是(<70分):文不对题,结构混乱,逻辑不严密,方案或原理过于简单,实验粗糙,数据或测试结果不可信,无应用实例,甚至有明显错误等。论文总结里根本看不出作者本人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这类论文一般是平时不做事,或被“导师”放养和无人指导,或去了公司实习,或自由拟题和研究,短时间内匆匆行文等。这类论文附页中,一般无成果发表或是在不用审稿、交钱就录的很烂期刊上发一篇短文凑数。评阅这种论文,就是死细胞和很痛苦的事情,根本没法看下去。

    下周就要开始进行集中答辩了,完了再写一篇工科硕士论文答辩面面观。

谈学位论文的规范性

已有 3075 次阅读 20##-4-27 23:33 |个人分类:硕博培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论文学位,规范性

学院规定从20##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开始,要求对其提交的论文进行前期的形式审查,即论文规范性的审查。如果形式审查出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然后才能打印和正式提交论文进入专家评审阶段。为了规范学位论文,学院采取了一序列措施,比如今年出台的新规定:形式审查出现问题,最高处罚为扣导师1000元,且研究生将推迟半年答辩。看起来是否有点残酷,但这样的处理,我觉得对师生还是有一些促进作用。对于不负责和不作为的导师,是一个软约束(名誉);对平时不用功、突击赶写论文的研究生是一个监督。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学院研究生科组织12名导师,对近180名即将毕业的20##届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学位论文形式审查,审查结果发现的问题仍然不少。归纳起来,本次形式审查发现问题较普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文多处出现错别字。

(2) 排版问题,如行间距、字体字号、段落开头缩进等问题。

(3) 中英文摘要撰写,目录、页眉、页脚排版问题。

(4) 正文中参考文献引用不按先后顺序、章节标题上加引用,图表说明上加引用等。

(5) 数学公式不居中、公式编号不靠右对齐。公式物理量不加以说明等。

(6) 图表不居中,图表中文字字号太大或太小看不清楚。

(7) 图表来自文献拷屏,模糊不清。

(8) 绘制曲线图,纵横坐标不标注物理量、无单位。

(9) 程序流程图不规范等。如箭头、判断框、文字超出方框等。

(10)参考文献书写不规范,缺年份、卷、期、页码信息等。

   

    以下为本次形式审查的处罚标准。

   

    虽然我平时很注意研究生文档撰写的规范性,但这次审查还是有2-3个同学的论文出现问题。希望下一届的同学不要轻视文档书写的规范性,平时多加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就不会出现一些类似的低级错误。

研究生毕业论文—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已有 2722 次阅读 20##-5-1 11:09 |个人分类:硕博培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把关

作为导师,都希望自己带了近3年的研究生能圆满完成学业,撰写的学位论文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和要求,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这样,导师也才觉得顺利完成了对研究生的指导任务,付出的心血也才是值得的。如果指导的论文,能够被评为校级、省级或更高级别的优秀毕业论文,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和自豪。然而,尽管导师平时多么的严格要求,但由于个性及基础差异,总存在论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其次,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期间,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工作去向和签订就业单位。可能他(她)以后的工作基本与论文方向无关。那么学生撰写论文的标准一般以能顺利通过为底线。因此,可能不会将太多的心思放在如何提高论文水平和质量上。再次,评审专家或答辩委员会,仅仅只能从论文表述或答辩表现中给出评判,加上研究方向的差异,也就很难做到完全的公正评价。平时工作是否扎实,论文水平的高低,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导师是最清楚的。

因此,导师在源头上的严把论文质量关,是否同意其提交参与评审和答辩都是很关键的。接下来,纠结的问题是:

如果“严”,长远来说,于学生本人、与学校、与社会都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但在感情上又是很难接受的。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毕竟近三年的师生感情,谁愿意自己的学生在毕业论文上受挫呢。如果让其延期半年或推倒重来的直接后果就是:

(1)找好的工作可能因此而泡汤,甚至需要重新参加下一届的应聘;

(2)答辩不通过或推迟答辩,可能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及无法向亲戚、朋友交代而产生心里压力等意向不到的后果发生。

如果“放”,这在情理上也是说得过去的。放其一马,学生本人(至少当时)会很感激导师,认为TA的导师很仁慈、为人和善、为学生着想。然而后果就是:

(1)如果导师放了,答辩委员也可能不会放,这样也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即使学院、学校的答辩委员会最终通过了,顺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学位。但等到半年后学位论文上网进进入各大数据库后,同行读者也不会“放”过学生、甚至导师,会说导师极不负责任,指导的学生水平极差。学校的声誉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3)久而久之,这样的做法会给下一届的学生造成不良印象。认为论文写得好不好不要紧,导师终究会放我一马。因此,对论文工作不会引起应有的重视。

  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我学院特制订有关条例,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直接与导师的下一届招生名额挂钩,若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答辩成绩较差的指导教师,下一届招生人数将受到限制;即规定:

(1)上一年度若毕业学生有一评阅成绩不及格或答辩未通过,次年招生不能超过2人。

(2)上一年度若毕业学生答辩成绩为3个及格(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及以下或学生论文两个专家评阅成绩均£80分,且人数³当年参加答辩人数的20%,次年招生不能超过3人。

硕士生预答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精选

已有 9984 次阅读 20##-5-20 21:28 |个人分类:硕博培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硕士生,毕业答辩

硕士生毕业论文预答辩,作为导师对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集体指导,已经成为惯例。上周六,实验室对10位即将毕业的硕士生进行了全天时间的预答辩,按正式答辩的顺序和时间要求进行。由于受平时学术交流,进展汇报强调细节交流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汇报内容。预答辩的结果令我满意的很少。总结起来,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下:

1、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不清楚,让人听不出研究的价值所在。

2、汇报提纲完全按论文章节构成,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归类和整合。汇报提纲(内容)之间,无承前启后及过渡性语言。

3、对汇报内容不太熟悉,PPT文字描述太多。

4、过于强调细节,如数学公式的推导等,而忽视了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设计、实验步骤及结果的测试分析等。

5、汇报总结中,未直截了当地呈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6、忽视取得的成果展示,如论文、专利、获奖情况等一带而过。

7、无致谢。 

由于答辩委员会成员,研究方向各异,有偏实验科学的、有偏硬件设计的、有偏算法和软件设计的。如果不讲究答辩策略,可能会造成“做的好,不如讲得好”的结局,从而影响答辩成绩。我的建议(15分钟左右)如下:

1、课题概述(2-3分钟):阐述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即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主要介绍课题来源、研究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等,从而引出论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回答“为什么要做?”

2、课题内容(8-10分种):主要突出:1)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2)实验结果展示及分析。文字描述多了,会影响讲解思路,也会给人不熟悉内容的印象;公式推导多了,这不是答辩老师所感兴趣的(感兴趣的评委自然会看你的纸质论文)。同时,可能占用了后续展示主要成果的时间,让评委看不到你最后的“干货”。——回答“怎么做的?”

3、课题总结(1-2分钟):1)直接以按序号形式列出所开展的工作;2)创新点与贡献,即提出了什么方法或理论?解决了什么问题?实现了什么功能?有创新的强调创新,无创新的强调工程应用价值。课题展望或存在问题可一带而过,如果评委需要追问,后续回答问题时阐述即可。——回答“做到了什么程度?”

4、成果展示:如论文、专利、获奖等。

以上主要为答辩生汇报过程的问题与建议。

相关博文:工科硕士论文答辩面面观——细数答辩会非正常现象

工科硕士论文评阅面面观

至纯莫过师生情 精选

已有 2259 次阅读 20##-5-31 18:20 |个人分类:毕业箴言|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毕业季,师生情

截止昨天下午6点,学院本届全日制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尘埃落定。作为学院的最后一批答辩生,409会议室成为了我实验室学生的答辩专场和压轴戏。至此,实验室12位硕士生全部完成毕业答辩,并顺利通过答辩(还有1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也将于近期进行)。这是我非常开心的事情。

晚上大家一起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简单进行了一场庆功宴和谢师宴。本届毕业生有1位做红外图像处理和弱小目标检测,1位做SAR图像目标检测识别,1位做异源图像融合及评价,1位做视频目标跟踪,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是做有关地震反演、地震信号处理与时频分析方面的论文。各位同学在三年的学习、科研工作中,尽心尽力,圆满完成了学业,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而且成长成熟了许多。这是我很满意和满足的事情之一。

庆功宴上的师生合影(有人与我勾肩搭背)

本届学生全部落实满意了工作。签约华为4人,中兴1人,炬力集团1人,去哪儿网1人,西南空管局1人,四川九州集团1人,某市知识产权局1人。值得一提的是,首次选择出国留学(Brown University)1人,首次进入石油系统(中海油某研究中心)就业1人。这是我满意的事情之二。

本届学生,有一半人都是我本科带过的学生,认识和接触时间远远超过3年。聚会时学生爆料,他们中有私底下被称呼为“龙妹”,“三妹”的青涩男生,也有江湖豪迈、曾经把自认为酒量还“行”的男生灌倒过的“T爷”女神。还有自爆方便面下酒,自夸是全校长的最帅的风趣幽默的小男人。还有1位,鼓吹自己能让所有家用弹簧秤超过弹性限度的“厚重大气”的大男人。本届学生虽多,性格各异,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均十分融洽和谐,这也是我最满意和得意的事情。

有的人说学生带多了,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培养质量下降。但是,我敢拍着胸脯说,对于这12位同学,从来没有放养过。平时科研工作的指导,进度敦促,论文修改,平时的工作汇报与进展交流,乃至一些同学的工作落实等。都会亲力亲为,确实付出了不少心血,牺牲了不少本该属于陪家人和休息的时间。

前几年,也在科学网上发一些抱怨学生的博文,发泄对学生科研能力、态度不端正等的不满情绪。后来随着指导学生越来越多,和指导经验的积累,慢慢改变了很多。一个实验室,学生各方面能力总是有好、有差,参差不齐的。不可能人人优秀,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只要是尽力了,哪怕事情没做好,也应该肯定他们的工作。

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交流,是一个负责导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导师真心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那么导师的所有付出,学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这样的师生关系,必然会是融洽、和谐的。

有的导师认为,在学生面前要有一定的威信。其实,导师的严肃、严厉并不代表一种真正意义的威信。动不动用“不让毕业或延期毕业”来要挟学生,更是不可取的做法。研究生都是成年人,而不是中小学生。说穿了,父母都不怕,谁怕谁啊。

我认为导师的学识、视野、勤奋、人品等才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和威信。

导师都是从学生成长起来的,想想当初自己是不是一定就是导师最满意的那位学生。那么,一切不满情绪就可以释怀,一切疑惑就有了答案。

导师是维系师生关系和谐的纽带,因此,导师要有大度的胸怀,宽容的心态。前几天,我的博士导师肖教授和师母张老师刚从加拿大回国,我们在成都工作的几个师兄弟妹为二老接风洗尘,刚聚会了一次。导师就是一位学品融合、对待学生厚重大气之人,他是我们学生一生学习的榜样。成都的几个学生,大都在中石化、中石油系统工作,也有2人在大学当教授。导师虽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这与他不逐名利,泰然处事的心态有关。至纯莫过师生情,以他老人家为纽带,使得我们学生之间的交往也都很融洽。



浓浓师生情

相关博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