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讲课观后感

第二届平凉市高中英语空赛讲课有幸在我校举办,从11月16号到20号,持续五天,共二十一位参赛老师。在赛前,我充满了喜悦和期待,迫切地想一睹来自兄弟学校优秀同行的风采。比赛期间,除过自己的上课时间,我共听课十五节。参赛老师们虽课型有别,风格各异,却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我坐在下面聆听,真是如饮甘霖,如沐春风。现将听完这十五节课后对我自己教学的启发总结如下:

一. 教师的基本功是课堂高效化的保证

1. 语言技能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必须要能说标准流利的英语。在听我校老师王高鹏的课时,他低沉浑厚富有磁性的声音和一口纯正的英式英语让听众如置身于英文老电影中,深深的震撼和美美的听觉享受,有这样的英语老师真是学生的幸事。然而,反观自己,由于自己身的惰性疏于练习,上课时一口蹩脚略带口音的口语,而且说得很少,很多时候都是在用汉语教英语,太对不起自己的学生。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其次,参赛老师们语言设计精练、清晰,且具有示范性,注重细节,学生易于理解,没有在这些细节上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课堂指令简单明了,可操作,可检测。而自己,虽也在注意这些细节,但却未花心思去打磨、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

还有,参赛教师的教学语言配合情境和教学内容,具有提示性、启发性、激发性。高二英语的第二单元是诗歌,参赛教师的教学语言语调抑扬顿挫,语气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泾川一中的肖红娟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她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都充满着鼓励、提醒、肯定,整节课,学生气氛热烈,课堂参与度高,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效率怎么会低。

2. 艺术技能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规范优美的体态语,能说会唱,会自制教具和善于利用直观教具,善表演,这些都是教师要具备的艺术技能。在泾川一中代洁老师的课上,她领着学生唱歌,庄浪一中廖老师她组织学生表演,灵台刘婷老师组织学生诵读诗歌,这些各式各样的活动,让课堂活了起来,让课堂美了起来,回归了语言本来的样子。

3. 操作和组织技能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知道如何有效导入,如何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和倾听,利用利用课堂空余时间,如何组织活动和游戏,对课堂的驾驭,对教材结构的驾驭,以及课堂情境的创设和偶发事件的处理。参赛教师们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学生,对学生的学情及课堂表现力一无所知,更加考验老师的课堂驾驭。很多老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对冷场状况的应对,对学生的调动,非常值得我学生。

4. 板书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白板进入了很多课堂,然而,我们必须思考,有了白板之后,黑板怎么办?板演、板书怎么办?现在有太多的课堂,有了白板,忘了黑板,“拿黑板不当干粮”,忽视板书、板演,要么板书凌乱,从不设计。我们要做的是将黑板和白板融合,两者统筹兼顾,白板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渗透信息教育,黑板板演展示资源量充足,可真实呈现问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泾川一中的肖红娟老师,漂亮潇洒的字体,整齐有序,看着这样的板书真是一种享受。

二. 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由此可见,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保证,是教学活动的行动纲领,是高效课堂的载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校李海超老师的教学设计。他的设计,教学目标丰富全面,体现了本节课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这证明李老师对课程标准研究仔细,解读精准。其次,这是一节warming up和speaking课型,李老师巧妙的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整合,根据话题,加入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 writing任务,即将本课学生积累的词汇和句型与高考直接链接,进行应用,又通过此任务进一步渗透学生的家乡的情感,有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并且,在每一步的后面,对有设计意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观察到李老师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实效性和时效性特别高,有他的设计最后,有学生的自我评价,课后反思,有助于找出、解决问题,完善设计。

这15节课让我体会到,教学是一门需要技术的艺术。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流利的口语、生动的手势语、高超的教学智慧和现场的应变能力对教学起着重要

的作用。因此,教学需要我们投入智慧、热情、恒心。过程中,有思想碰撞、冲突带来的探究的快乐、兴奋,也有受挫、遇抯时的难过、痛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一起在这条痛并快乐的育人之路上努力的奔跑吧!

 

第二篇:太空授课观后感观后感

观《宇航员王亚平太空讲课》有感

作者:崔嘉元

今天,我观看了《王亚平太空讲课》的视频,讲的是一些太空中奇妙的现象,看后让我大开眼界!

在天宫一号里固定一个小支架,支架上有一条长绳子绑着一个小珠子,用手将小珠子拉到一边,放手后,不是像在地球上一样来回摆动,而是悬在空中;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旋转起来,听妈妈说这个实验是因为小球失重,所以才旋转起来。像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膜变水球实验”——

王亚平老师先把一个金属环放到水袋里(宇航员在宇宙喝水的袋子)沾了一层水,金属环上竟然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别看这层水膜这么薄,它可是能拖住一个很重的东西,中国结放上去都压不破,然后,王亚平老师往水膜里注水,过了一会儿,水膜竟然变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大水球,水球里有一些小气泡,王亚平老师把小气泡吸走,往大水球里注射了红色的液体,最后,原本水灵灵的大水球竟变成了红色的大水球。

太空真奇妙,让我们继续探索下去吧!探索出宇宙更多的奥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