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观后感

《道士下山》观后感

7月2日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道士下山》首映后,社会舆论一边倒地批判,在呼骂声中票房收入已超过2亿。我在看过后,非常肯定陈导的良苦用心。已过不惑之年的陈导,对生命的理解和阐释,已不是当年《无极》所表达的那个层级。

《无极》通过一个馒头引发了蝴蝶效应,因一个小姑娘欺骗了无欢,对他的心理成长产生了阴影,他用一生在寻找那个欺骗他的姑娘,最后他找到了,心理的结也解开了,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无极》中富有想象力地产生了时空隧道,时间可以倒流,你可以跑到时间的前面,但命运无法改变,大将军光明不信命,和女神满神打赌鲜花盔甲的主人会杀了王, 将军光明始终不相信,因为他有一颗无比忠诚的心,他拥戴王,他不会杀王的。然而命运却会捉弄人,他身负重伤后,让身边的奴隶昆仑穿戴他的鲜花盔甲去营救王,昆仑为了救王后,一剑刺杀了王。而所有的人坚信是大将军光明杀了王,因为大将军光明爱盔甲胜于爱自己,他无缘无故地成为杀王的罪人。

命运时常不是这样,我们眼睛看见的未必是真实的, 面对冤枉,每一个人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大家都用眼睛看见了,真相即便是公布于天下,人民也不会相信,在奴隶昆仑出庭作证时,他说是他杀了王,元老们没有一个人相信。就这样大将军光明成了杀王的罪人,背负了一生的罪名,他被彻底地黑了。

陈凯歌通过《无极》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人信奉的命,五十而知天命,在这个年龄段,陈导通过电影《无极》阐释了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日出而落,寒往暑来,生老病死,这一切都是规律,任何人都无法跳出规律。

中国的文化起源于《周易》,太极是一切物质起源的原材料,而陈导却给自己的电影起了个《无极》的名字,可谓是一语双关,无极无聊之极,无极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宇宙起源于无,然后产生了太极。陈导想把中国传统的文化通过《无极》表达出来,但我个人认为《无极》还差那么一点火候,陈凯歌导演总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哲学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和镜头表达出来的学科,《无极》还差一点火候。不过其中最有意思的镜头就是美女倾城,张柏芝那时还没有和谢霆锋结婚,谢霆锋饰演的无欢就是被张柏芝给骗了,到最后死的时候,还说了一句:“你骗了我”。现在看来是假戏真做了,十年前就已经知道锋芝恋的结局了。

时隔十年,陈导的人生观又有了新的感悟,他一直想把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给展示出来,可惜得道不深,在《道士下山》电影中总想表达生命的真谛,这次比十年前的《无极》好多了,但还差那么一点火候。不知是陈导有难言之隐还是故事情节有删除,在不惑之年,应该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善于发现,花开花落,只要用心感悟,周围到处都是生命,听雪花飘落之音,观日出月落,猿击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速度,有了速度就有了质量,在这里陈导为啥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搬出来了,难道没有比这更好的台词和解释了。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把对人生的认识升华到道家、佛家,用浅显的语言进行描述,特别是《好了歌》,识字的人都能看懂,陈导要做到大悟大彻还得修炼。 儒、释、道的最高境界是殊途同归,近代最著名的大师南怀瑾先生在注释《参同契》这本深奥的书籍时,曾经就儒释道三家做出过精辟的阐释,这三家都可以修身养性,最终归到《参同契》这本书。

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强调的是入世,即下山,文人要修身治家平天下,一朝成名光宗耀祖,而道家一直强调的是归隐,出世,文人要远离尘世,强调的是上山。这一出一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太过于激进,把中国文人逼上了仕途,学而优则仕,这一条规律到现在还影响着国人,总感觉读书人就要做官,除了这条路总感觉书白读了。道家的出世实则是一种误解,道家强调的是功成后的隐退,在风光无限之时,见好就收。要不然会有飞鸟尽,走狗烹的下场。历史总是在重复,而入世后很少有人能在出世。春秋时越国的勾践卧薪尝胆十年,一战攻克吴国。而助他的范蠡在这时辞去勾践,隐姓埋名,做了一名富裕的商人,得以善终。而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一心留在勾践身边,终被勾践杀害。电影《道士下山》先是道士何安下下山,经历了民国末年纷乱的时代,亲眼目睹了一幢幢奇事和怪事,在经历了一圈后又回到山上,完成了入世到出世,可谓功德圆满,入世后能够再次回来确实不易。范伟饰演的角色,曾经也是一个道士,因看见前来拜香火的林志玲,一见钟情,追的美人归。他说了一句经典的台词:“不求千年寿,但求一席欢”。看来想要出世确实很难,本想做神仙,但色欲这一关他过不去。何安下随说破了色戒这一关,没至于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他有过伸张正义的杀人之举,为了报杀师傅之仇,他又一次出手,这一次后他结束了入世生涯,回到了山上,潜心研习武艺。

 

第二篇:道士下山

《道士下山》影评

——你可能不知道的陈凯歌

王立文

《道士下山》自从开画第一天起,微博微信里几乎是骂声一片。

豆瓣更是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评分——5.6分。

最后以3.97亿的票房下线。

该片投资2亿,现在看至少亏一个亿以上。

我对本片的评论如下:故事结构脱节,原本三段可以独立成章的故事非要拧到一起,让人一头雾水;主要人物欲望模糊,小道士下山的任务交代仅仅是吃饱饭,但过程与其设定的事件毫无关联,并且一味地用各种所谓具有商业卖点的噱头来填充故事的空洞,比如——范伟和林志玲的床戏对故事的推动力度根本就起不到太多作用,然而长时间地全境展示仅仅为了商业噱头而已;另外,影片包装精美但故事叙述老套,衔接部分用画外音穿插这种手法至少是二十年前的俗套、突兀,足见导演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如今的观众可跟20年前的观众不能相提并论了——那个时候,封闭的空间突然打开,年轻人看什么都新鲜,哪怕香港再烂的武打片都看得津津有味儿;今天的年轻观众可是见多识广,几乎都是一群伴随着好莱坞大片一起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信息无限发达的时代,这些人的对电影的审美口味越来越刁钻,欣赏水平也越来越专业了,几乎是眼睛里都揉不进一粒沙子。

话又说回来,该片会有如此铺天盖地地骂声背后是不是有其不为人知的秘密?答案是肯定的!关于陈凯歌的一些传闻,似乎随着他的作品足一面世,答案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首先,我们要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说起。

对于陈凯歌来讲,真是成也“霸王”败也“霸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陈凯歌自《霸王别姬》之后的作品大家习惯性地用该片来进行比较,不过另所有人失望的是——《霸王别姬》之后的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骂声一片,特别是被影迷冠以影视第一大烂片的《无极》,观众即便是脑洞大开也无法相信这是《霸王别姬》的导演拍的。

其实还真被大家说中了,《霸王别姬》到底是不是陈凯歌拍的还真就不一定,那到底是谁拍的呢?其实真正对这部电影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是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陈怀皑又何许人也?他可是中国话剧和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生中导演作品无数,功力和学识都属于业内翘楚。陈怀皑作为该片的艺术指导从头到尾都一直暗地里支持着他的宝贝儿子;另外再加上顶级编剧芦苇和中国最好的摄像师顾长卫,所有人的智慧都凝聚在这一部电影里,想不成功都难。

后来《无极》出现了,可以说结结实实地雷倒了所有观众,如此奇葩怪异地东西到底想表达个什么主题到今天也没几个人说的清楚,也许大家实在是懒得说,只留下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笑谈。该片的编剧是郭敬明,如果大家实在想不明白就想想今天的《小时代》似乎就释然了。

然而自视甚高的陈导演似乎根本无视观众的感受和骂声,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世界里的自嗨之作,《赵氏孤儿》《搜索》同样是没有真正地用镜头讲好一个完美的故事,至少跟《霸王别姬》是无法比拟的。

最后,再补充一个重要的问题可以更加合理解释为什么陈凯歌作品越来越烂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老婆陈红做了制片人。

暂且不说陈红做制片人的水平如何,仅仅因为她身份的改变就已经注定所有片子从骨子里要出问题了。又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陈红做制片人,陈凯歌做导演;说白了这就如同开了一家夫妻店,陈凯歌再也不会专注电影本身的艺术创作了,他更多关注的是电影本身的商业卖点,在一切都向钱看的今天似乎他也没什么错,然而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枉顾观众们这些年对他的热爱和尊敬,将《无极》和《道士下山》这样的作品搬上了荧幕,进而污染观众视野。

(备注:以上观点仅为作者本人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一家媒体言论,可全当戏言,见仁见智,自有公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