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

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 20xx年5月6日起,北京卫视、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始播出《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50集电视系列片。理论、历史、现实,巨大的冲击力,令人在观看之后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感想。看过无数纪录片、电影、电视剧,最为震撼的则要数《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该片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500年历史进程。在观看过程中,我的心也随之跌宕起伏,思绪万千。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内容上,《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共50集,分为六大部分,突出道路与抉择。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共5集,分别讲述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谱写的空想“悲歌”;第二阶段用7集篇幅,集中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启拓荒之路;第三阶段讲述列宁如何缔造、捍卫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四阶段反映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与教训,这两个阶段共用14集篇幅;

第五阶段展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卷;第六阶段展现了在改革开放后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 产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中国的两个阶段共用24集篇幅。

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50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民在在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制度上。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看完《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之后,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看完第一集《乌托邦岛》之后,我就深深地被吸引了。乌托邦在希腊文中意为子虚乌有的东西,但它却是理想和希望的象征,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展现。在第二集《太阳之城》中,被执行死刑的布鲁诺、困于监狱30多年的康帕内拉……他们渴望自由、崇拜阳光,道出了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希望和力量,我的人生道路也将不再迷茫。

从“乌托邦”这个空想的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将社会主义变成科学,我领悟到了我们目前就应当敢于梦想、勇于奋斗,然后实现目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每个人、每个民族都在书写着历史,“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无不在无时无刻的告诉我们,在理想中奋斗,在奋斗中实现目标。哪些用于探索的先驱们,他们的精神是那么的伟岸!照耀着我们后世,让我们从平凡中看到希望,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曙光。几百年前,为了心中的理想国,先哲们在黑暗与压迫中奋勇起航,追逐理想社会之光,探索社会主义之路。循着

无数前辈鲜血和汗水的足迹,中国人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寻觅、实现、发展着我们的中国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为我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国梦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照进了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路还很长,我们的中国梦还会继续、寻梦、奋斗、圆梦??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是引导着我们前进。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没有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 产 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 产 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坚决像十八大要求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 产 党人精神追求”,“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综上分析所述,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史,只有做到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居安思危,也才能看清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具备的素质,更好的促进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就像该片的主题曲所唱的那样:“这条路越走越宽广,这条路越走越阳光,这条路凝聚着我们的力量,这条路能实现中国梦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