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1002班许雪娇 20100730228

有人说:它记录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艰辛历程。

鞭辟入里。

怀着对革命领袖的无比崇敬,怀着对历经时代风雨和对穿越历史精神的怀念,我观看了这次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活动中播放的第一部电影——《湘江北去》,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湘江北去》这部红色经典影片讲述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及一批风华正茂的湖南热血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去学习,探寻救国救民的历程,想给水深火热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之路。影片中除了描绘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老一批爱国志士,更注重于那群热血青年。它主要讲述了青年毛泽东从新文化运动后的19xx年到19xx年建党期间,放弃出国留学,在长沙与北京间辗转求学的成长经历。电影一开始时,首先出现的是一片红,昭示着当时社会的血腥与不堪,一帧帧的画面过后,屏幕开始依依不舍地黑暗起来,它没有过多的渲染,也不是那么的惊心动魄,却让心里五味杂陈。它主要是通过毛泽东这个角色来讲述中国革命的事迹。在那个被镇压的时代,有人因为反抗被抓,因为反抗而家破人亡,因为反抗而被陷污名,从而忍辱自杀,连军阀都在愚昧地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镇压红了眼,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秩序、繁荣可言。此时的毛泽东正身处这种混乱不堪的社会之下。 “做教员就是要为人师表,是表率的表,是思想和行为的表率。”在一个简陋的小学堂里,毛润之激动地为孩子们讲道:“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战争,就是要愈败愈战,为中国崛起而战。”影片的最初,以此幕情景为契机切入,引出了少年毛泽东的故事。为孩子们讲解的中国国情仍历历在耳,那些忧国忧民的箴言,那一双双渴求的双眼,“先生,我们何以救国家”是啊,我们何以保家卫国,我们的先辈们研究了一代又一代,竟被一小儿稚语塞的哑口无言。这样看来那些鲜血,那些牺牲到显得毫不足惜了!但又能怎么样呢?强大的封建势力,压的激进分子寸步难行,他们苦苦挣扎,却没有出路。庆幸的是中国还有救,孩子们还是那么勇敢。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毛先生与那几个孩子之间的互动,他本是对中国教育心灰意冷的人,却被那几个孩子深深感动,不是没有挣扎过的,他胸口中怀揣的所谓“禁书”,终是抵

不过内心对孩子的忧虑,对国家的责任。说实话,当我看到那位浑身素缟的孩子将地图藏进自己身上时,我有一瞬间的惊愕,不是没想过的,当东西被搜出来之后,那个孩子又会被怎么惩罚呢?他还那么小,家中的亲人又去世,那个小小的身板,怎么可以承受的下这么多的苦难,只因为他处在那样一个时期?他相信自己的老师,他们的眼里有些希望和不灭的挣扎,那是新中国未来的灯火,为了更好的将来他们不放弃一切的希望。他们努力奋斗下去,不论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微小!反观我们,生活在他们无法想象的年代,拥有他们无法想象的一切。明亮的教室没有改变什么,先进的设备也没有改变什么,甚至,我们更差了!后来润之乘船去武汉,为赴法留学之事北上,并探望恩师杨昌济,临走前,孩子们都奔来为这位仅当了两个月零七天的教员送行。怀揣着救国为民的热切希望,润之一行人来到了北京。放弃了出国留学,却因此留在了北大,因此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因此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很快,他的思想上升到了一个新天地,他不去法国发展自己的学问,却发誓要研究“中国的问题”,五四爆发,全国震撼,他却联系新民学会会员,创立了《湘江评论》声援学生运动,不畏阻挠。

演员并不流利的湖南话,让我不觉有一种奇异的熟悉感,或许我们会对这奇怪的腔调进行调笑,但我们心中绝不会减少对伟人的崇敬之情,他们即使处在人生的最低端,也绝不会轻言放弃,他们不断用自己的力量,在小小的岗位上奋斗着,我看到那些活在语文课本中的大文豪们,放下了笔杆子,拿起了锄头,端起了铁钳,他们的身上穿的不是光鲜亮丽的长衫,而是破旧不堪的短褂;他们不在明亮的教室里谈天论地,却屈尊于火炉炼钢的煤灰中。但他们依然在战斗,依然不灭身体里沸腾的热血。其中有一段,润之与萧子升等人在雨中畅淋,何胡子有感而抒:“江江江,盖其有情既无情,风雨呼啸,直射湘江,闻墨四水,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从师万里外,访友入文渊!”是的,他们依然在战斗。他们拥有最坚强的意志,怀揣最伟大的梦想,带着最科学的理论,他们怎么会,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最让我感触的是湖南督军张敬尧倒行逆施,暴力镇压爱国民众的剧情。毛泽东联络了各级阶层,打出了“驱张”的旗帜。经过一系列的运动,最终结果是成功了,但也只是表面上罢了。毛泽东长叹一声,因为他知道,即使打退了张敬尧,也无法脱离在中国根植了几千年的

独裁和专制政权下军政腐败、官僚混乱的现实根源,即使提出“湖南自治”,也同样无济于事。正是这个叹息,我深感毛泽东的无奈与惆怅,他想救国,却发现社会本质已经根深蒂固。更糟糕的是,倡导教育救国的陶斯咏选择离开,从法国回来的肖子升更加信仰无政府主义,激进的彭璜四处碰壁。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了,然而一战的胜利,却未能让润之和各位革命有识之士舒展愁颜,中国的局情却是愈发复杂,不容人丝毫懈怠。面对种种困境,毛泽东义无反顾

影片最后是毛泽东踏上轮船赴上海参加中国共 产 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踏上了救国之路。电影没有和其他电影一样沦于说教,而是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年轻时的热血和激扬,谋求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这部影片,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年少时的故事。他的不畏强险、不惧阻挠和勇于思索,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会满怀感激,为中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第二篇:思修 湘江北去

《湘江北去》观后感

激情与爱国热情的激荡,奋斗与爱国热忱的交织。毛泽东肖以升、彭煌等热血青年,目睹贫苦下层的人民在军阀混战之下,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状态而苦苦地挣扎,苦不堪言;中国因为国力的衰弱,在外交上尽受强国的欺凌。救国!救国!拯救这个黑暗的旧中国,打碎这个腐朽的国家机器,探索一条光明的救国道路。

这群青年,顶着资金压力,满怀求学、救国热情,北上北京。途中,饥饿相伴,疲劳相随,还要打工挣路费,这群青年,怀着理想,毫不将这些困难放在心上,其求学精神,和追求理想的执着深深地震撼着我。

毛泽东自愿在北大图书馆作图书整理工作,到校外拉黄包车,工作的繁琐、劳累,他毫不放在心上。他将其视作一个如饥似渴地阅读,结实更多的新思想的北大“文曲星”的机会。一代天骄,就是在苦练中磨砺出的。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应该用好我们的大学资源,用收益无穷的书本充实我们自己。书,永远是知识的源泉,我们不应该只沉浸在大学优越的环境中,应该重视用书本武装我们的头脑,用真才实学充实自己,以一个积极的姿势来答复四年后毕业的我们。

在北京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初步洗礼后,反湘后的毛泽东组织创办了《湘江评论》,开始用新思想呼唤人民的愚昧意识,用笔杆子直接与军阀政府抗争。勇毅、胆识,在这个青年身上我们显而易见。

剧终部分,毛泽东与何叔衡则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征途。他们犹如滚滚北去的湘江之水,汇入了浩翰的历史洪流……它们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