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备庠《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

袁备庠

昨天,学校统一组织一起观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纪录片,本片以传记纪录片的形式,选取于漪老师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序列,勾勒出她教育观、人生观逐层推进的完整轨迹,侧重于展现她语文教学和教书育人的贡献、学校管理和教师培养的实践、以及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使命感。

于漪一个在教育领域里成绩斐然的人师,一个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的园丁,一个在学生们眼中温厚仁爱的慈母。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她创造性地将“人文性”纳入到语文学科性质中,她用师爱、用教育、用知识让几代莘莘学子深受其益,她用六十多年的坚守践行着自己的名言——“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她获得了业界几乎所有的嘉奖,但对她而言,这些荣誉的光环却不是追求的目的,她一生的追求,是使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真正的“人”。

有时候,我常常会问自己:当教师幸福么?有的人可以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看做是一件碌碌无为的事情;有的人可以将孩子所犯的一点点的错,影响着自己一天或者几天的情绪。在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部纪录片之后,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既然选择从教,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位置,它不但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自己的思想上和行为里。

现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并不缺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但是很多人却找不到这份职业的幸福感,当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发现我们其实缺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认识,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把上课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并没有发觉教育的真谛。“每一堂课的质量,都影响着孩子生命的质量。站上讲台,我就要用生命来歌唱”,于漪老师用她的一生去践行着自己生命的价值,她的每堂课都是花了10小时、20小时去准备,一遍又一遍地完善每节课的教案,她的教育行为都已经不是一个普通老师能负荷的,但她就能做到,而且是日复一日,如蜡烛般点燃自己照亮生命!虽然她的做法我无法做到,但却要学习她认真备课的态度,遍遍不同,立足“教在今天,想在明天”的理念,追求完美,努力“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不断反思,“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培养自己的教学特色,就像她说的“只有教师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她的这种付出让我踏入教坛多年的教师也为之感动。

我希望,多少年以后,我也能无愧地回顾起自己走过的路。面对这一个个榜样,我会竭尽所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作为一名教师,或许就是教育道路上永恒的持有一颗简单的心——它是甘于付出、不求回报的!

看完《生命与使命同行》,我领略到的不单单是那一段段故事、更是那背后折射出的朴实无华的对教学的热爱和执着。

看完《生命与使命同行》,我感受到的并不是那流转于眼球的故事,而是浮现在脑海中的思索。

 

第二篇: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生命与使命同行》读后感

寒假期间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作为一名毕业后将步入中学讲台的师范生,我深有感触。“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这既是对教师职业的肯定,更是一种要求。在这个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社会里,更多人把这仅仅当成一种神话。看了《生命与使命同行》一书,才知道这并不是神话,至少有人在创造神话。

书里介绍的汪金权老师的事迹,他被誉为“大别山师魂” ,从书中我了解到他当年师范的好友同窗各奔前程,坚守在山区讲台的唯有他一人而已。22年来,汪老师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多年来资助了200多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汪金权老师自己却过着无比清苦的生活:没有房子,多年来租住在学校宿舍;工资全部帮助学生,自己只能借钱吃饭;七旬老母妻儿至今还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屋里。许多老师都资助过学生,但像汪金权老师这样的,我想一般人做不到。凭汪金权老师的资历、能力和声望,应该有很多改变命运的途径与机会,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用22年来的坚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 。40多岁的风华正茂之年,已是白发苍苍。汪老师的事迹带来的不仅是感动更多的一种心灵上的触动。但在汪老师自己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在履行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仅凭这一点汪金权老师无愧“大别山师魂”的称号!也许我不能做到像汪

金权老师那样,但当我处在教育战线时,我会像老师那样为学生付出我最大的爱!当然,书中还介绍了很多坚守在平凡岗位却又不平凡的老师,像于漪老师,她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受遗憾的课。”一个老师做到像于漪老师这样还“不满足”,我想这就是她不断取得成功的原因吧。还有,王生英—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黄金莲—特教孩子的“校长妈妈”??

生命与使命同行,看了这本书后,在大学期间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各类知识,为三年后肩负起我的使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