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是一篇经典文章。但由于经典往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学生领悟其实质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文是名篇,对我这个尚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我前后讲了三次《故都的秋》,均有收获。

第一次讲课时,我把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两个:1.学会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我在讲课时,先问学生心目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回答,后来又鉴赏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感受秋的不同。这里,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好的。后来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析课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语后话凉、秋果奇景,每幅图分别对应一个课件。在分析图中景物时,打开一个课件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相应的段落分析一个画面,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沉闷,很多话都是我在自问自答,我心里非常着急,当时只觉得自己问题问得不好,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不到文章的美。每幅图中的景和景中所含的情都在我这样的带动下分析完了,课堂感觉生涩、空洞,淡而无味。自己分析这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是自己准备不足。听课老师的评价是导语过长,秋在人们的眼中一种是悲凉萧瑟,一种是生气勃勃,不用向学生提那么多问题。造成生涩枯燥的原因主要在学生自己看段落找信息这一环节,完全可以将这种做法变为边读边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通过声音、文字带来的感受,学生就好去把握了。此外,课件使用不熟练,出示得不及时,讲完了段落以后才去看课件意义就不大了。再者,问题问得不清楚,比如秋雨图,“秋雨怎么快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要是问“秋雨的特点”学生就能快速总结出来,还有五幅图不用每个都仔细分析,第一个详细分析,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分析就可以了。

根据评课的意见,我作了一些调整,还在网上找了课堂实录,听了一遍,重新做了课件,增加了一些诗词,如王安石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归来迟”和郁达夫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进入情境。这样我又讲了第二次。这次讲课感觉比第一次强了很多,但课堂气氛仍然不活跃,还是我说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仍然达不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第三次讲课我在组内交流后把本节课目标改为: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色和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重点分析抓住作者为何选这样的景,这样的景是什么样的,和情的关系是什么。

讲课时,整节课我按精心准备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也积极响应。然而,于博同学在回答清晨静观图时,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回答:“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那日光是昏暗的。”让我猝不及防,我赶紧让学生思考,“同学们,他说的这个特征,你们是否同意呢?”最后学生们帮他分

析了,那日光更显得秋是“清”的!这是在预设时我是没想到的。在问到秋槐落蕊图中哪里体现了清、静、悲凉时,学生孙博瑜找到了“扫帚的丝纹”,她说,“试想一下,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落叶刚被扫走,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了,会有一种悲凉感呢!”这时我用感伤的语调吟诵了几句诗歌“无可奈何花落去”“花飞花谢花满天”“流水落花春去也”!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种悲凉的气氛中。本节课学生找到的景色准确,回答到位。我引导学生也能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回答。师生之间有默契。但不足的地方是讲课虽然很细,但有的地方挖掘还不够深,如对作者喜欢蓝、白色的牵牛花,而认为红色最下的原因分析不够,需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的是因为红色不符合作者的感情,所以他不选红色,由此引申到我们在选景的时候要抓住符合自己感情的景色特征去进行写作这一道理。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论文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论文

浠水理工中专 杨江水

摘要:以熟悉的古诗导入课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养成做加点批注的习惯,提高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饱含感情

的朗读文中的写景部分。讨论,分析作者的情景交融的方法,最后让他

们添加字词,从而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展示学生的才华。 关键词:朗读;情景交融;主体

经过新课改后,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特意选择了三篇有名的散文。但这三篇散文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本文不像《荷塘月色》侧重于写景,也不如《囚绿记》侧重于借物抒情。但本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不失为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所以我希望能借这篇文章让学生对写景散文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学习文中情景交融的方法,并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

一.亮点

1.注重课堂的教学设计

(1)导入时我放弃那些很优美但是让人感觉文邹邹,学生听完就忘记的语句,而是选择学生学过并很熟悉并易懂的诗句,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提高学生高昂的兴趣。这也的确收到了效果。

(2)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设想先提出四个问题,然后再将他们分成几个组,让他们组内讨论之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派一个代表发言。但在其他课实验发现结果并不如人意,学生平时就没有养成讨论的习惯,所以他们仍是各自做各自的,有教师听课时就更加沉默。所以我将问题逐个提出,再让学生思考,在思考是提醒他们可以同桌之间讨论。

2.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

(1)在讲解课文中的图画时,我会联系本文适当的问些别的话题,如:如果大家去北京是会去哪些地方呢?会租个什么房子住呢?喜欢北京的四合院吧?这样让学生一方面能更理解作者租一椽破屋居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调节气氛。

(2)导入后我并没有急着讲解课文的内容,因为这节课有人听课,学生和教师都有点紧张,为了缓和大家的紧张情绪,我让大家先阅读课文,找出他们认为

写得好的句子,这样他们就能被课文中美吸引而忘记紧张,而当他们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读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也让我们忘记了听课的人,而把心都融入到文字中了。

3.注意和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把它们带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并说出它们为什么好,具体好在什么地方。使他们养成做加点批注的习惯,同时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发现文章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1)先请全班齐读写景的第3自然段,再找两个平时朗读比较好的同学读第4——11自然段。由于公开课的原因,并没有在课堂上放朗读的录音,但他们读的还是相当不错,虽然由于紧张在一两处有点结巴.但同学听完后都认为他们读得非常好,很富有感情。这同时也能用事实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不会朗读也不敢朗读。

(2)最后的能力迁移训练:让学生根据本文和体味作者的清,静,悲凉之情,在下面的句子中各添加一个词。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例:总要想起陶然亭清白的芦花,钓鱼台孤单的柳影,西山寂寥的虫唱,玉泉残缺的夜月,潭柘寺孤寂的钟声。

虽然看完后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写出什么词,但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锻炼而不是能力的问题,也有一些人是懒或不敢动手。但有小部分学生添加的非常不错,证明他们对郁达夫的清,静,悲凉之情还是掌握的不错,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增加自信,同时让其余的学生也明白:他们可以,自己也一定可以。也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缺点

1.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可是虽然介绍了,学生依然不能很好的明白作者的爱国深情,并由此而体会到作者对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之情。

2.让学生去体味景物中含着的作者的感情,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时间占得非常多的环节。之前我让学生写了秋的短文,而他们对秋的感受基本上都是觉得这

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而现在让他们去体味郁达夫对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之感是非常难的。这也是平时没有多强调写作文时应多加入自己的情感,学会让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3. 文中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但由于学生平时写文章时就不会情景交融的手法,现在让他们去体味这种写法就更困难。

另外,“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 “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但要体味这种奇妙确实有比较大的难度。

所以,在讲解时需要提示他们相对关键的字词,最后学生还是能有大致的了解。但在这里我觉得还是有较大的不足。一是缺少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练习写景作文少,让他们学会在景物中带着感情的就更少,而是让他们多写记叙文,觉得那样他们比较会写,从而让他们分析本文的五幅图画,了解作者包含的感情时不如人意。

4. 在讲解图画时,时间把握不够好,心里想多讲几幅图,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到郁达夫对故都秋的感受,但一节课的时间并不多,讲多了时间就不充足,也不允许花太多时间在此,从而导致最后详的没有深入,略的讲的有点罗嗦。

5. 本文还需让学生明白本文的另一个大的特点,即对比手法,而我讲的 太略了,并没有深入讲解作者在本文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从而突出对故都秋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因此不能让学生不能很好的体味。

6. 由于学生以前上课时都是规规矩矩的,除非被点起来发言以外,都不允许在下面讲话,所以学生并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加上这节课有教师听课,他们就更垃的拘束,学生讨论的并不多,也不激烈。得出来的结论也不算很好。

7.问题设计太简单。由于学生的基础并不好,预习的习惯也没养成,也不会预习。他们认为吧课文看完即为预习,而书上依然是空白一片,脸不认识的字也等着老师解答,再加上他们觉得语文很好学,用的心少,资料书更少,理解文章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所以问题稍微笼统一点就根本答不上来,例:本文的文眼时哪一句呢?而问题太简单就让人觉得这节课缺少一定的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