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案例

品味语言 展开想象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民勤职专 闫海霞

一.课前分析

1.文本特点分析:

作为一位才情奇异的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忧伤、愤世、过敏、真率造就了“自我小说”一派,其散文创作更处处散发着独特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描绘的是三十年代的老北京风味,对于今天的职高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距离。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时空障碍,尽快融入韵味丰厚的文字之中,真正体验到彼时彼地“物”“我”交回而酿就的无限诗意。其次,应通过发散思维与迁移训练,触动学生的自我心灵,使之以“我”观物,得到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2.学生特点分析:

我任课的班级是三个不同专业班的学生,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如不纠缠于作家作品的定性分析,以自然、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激起兴趣,并授之以“渔”,使之深入体会,各抒己见,应该能够点亮思维的火花。

二.确定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的特征。

2.使学生体会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热爱。

3.由介绍郁达夫的生平经历入手,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征。

4.体会文中“物我合一”的“真”与“美”。 三.确定重难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四.教学设想:

先总体把握故都之秋的特点,然后从具体景物的描写文字中体会故都之秋的特点;结合作者的经历、文艺观和写作背景等,体会文中折射出的作者的主观心境;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写作实践。之后分析课文其他部分,通过与南国之秋的比较,进一步感受北国之秋的特点。

本课教学以课堂讨论、当堂写作为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可谓数不胜举,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秋天的诗句,教师总结归类出示幻灯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林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照。

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也不乏喜秋颂秋的。总之从以上诗句可以看出“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

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精彩诗句,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分析他笔下的秋景,感悟他的情思。

下面我们来走进故都的秋天。(屏幕展示)

(二)赏析课文

1.总体概括,感知课文。

师:作者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对北国之秋的特征作了概括。

生齐答:清、静、悲凉。(板书)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作者把这“清、静、悲凉”的特征隐藏于他所绘制的几幅画面之中,老师配乐朗读课文3——11段,讨论并找出共有几幅画面,对应哪个段落给每幅画面概括出一个相应的标题。

经学生讨论后归纳: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胜日秋果。(板书)

2.教师引导,欣赏前两幅画面,把握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并体会文中“物我合一”的“真”与“美”。

1、欣赏第一幅画面:

师:指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并找出画面中的具体物象。

生1:破屋、浓茶、小院、碧天、漏光、残垣、蓝朵、秋草。

师:我们来具体看这些物象的特征。

问:天色是怎样的?

生2: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问:这样的天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3:高远、 洁净。

问:这与故都秋景的哪个特点相符合?

生4:清。

问:鸽声是什么样的?

生5:晴天下驯鸽的飞声。

问:这与故都秋景中的哪个特点相符合?

生6:静,以闹衬静。

问:再看日光、牵牛花、秋草,还有那屋、墙又是什么样的?

生7:日光一丝一丝漏下来,牵牛花的蓝朵最好,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破屋、残垣。

问:给人带来几分寒意的日光,冷色调的牵牛花,生命即将终结的秋草,还有那破屋残垣和小院。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8:清、静、悲凉。

师:全班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在感受北国秋景的味道之余,仔细品味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的情怀。

小结: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使学生初步领悟到散文中情景交融的“美”)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漏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的蓝朵。

这里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于“皇城人海”之中,于“一椽破屋”独居,明显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之中难免又有些“孤单”之感,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静对秋光、秋花,显然更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板书)交织的情怀。

2、欣赏第二幅画面:

杜牧曾有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我们不妨仿写一句:“寒蝉凄凄雨霏霏, 秋在故都槐蕊落”(幻灯展示)。

指名学生阅读第二幅画面的相关段落,其他学生并找出体现秋之清、静、悲凉的语句。

学生讨论后回答。

问:此时作者的心情怎样?(联系写作背景与作者遭遇)

生9:从笔下描写的景物的特点看出他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忧郁。

师:很好,这要结合他的生活背景:郁达夫是位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去了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更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造成他的文风有种伤感、灰冷的情调。写此文时,北平正遭受日寇的践踏,作者怀着最后看一眼秀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旧地,就像一位母亲离开自己的孩子一样,那种悲凉、无奈的心情自然地反映到文中去了。

生10:感悟自然之秋,进而思考人生之秋。

问:作者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秋槐落蕊之中,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生11:融情入景,以景语寄情语。(板书)

问: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象,在曹雪芹笔下是“秋花惨淡秋草黄”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的“铺得满地”的落蕊,读之不由不使人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此景寄的是何情?

生12: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师:感悟自然之秋,进而思考人生之秋。纵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骋”,不得不从上海退隐到杭州,人生短暂,却坐看年华付水流,是何等苦闷,何等寂寞! 师:听本段录音,再次感受这秋景、秋味、秋情。

(三)阶段小结

在这两幅画面中出现的这些物象,它们共同构成了故都之秋的实景。作者就是借助这些故都的秋景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的情怀。

3、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一问: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二问: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三问: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问: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四)课堂训练

请同学们仿照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的形式,将以上两幅画面的景物加以合理编排,写一首小令《天净沙》。放学后,同学们也可以任选一幅画面,画一幅画。(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本文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特点)

参考答案:(幻灯展示)

《天净沙? 秋思》 《天净沙》

枯藤 老树 昏鸦 破屋 浓茶 小院

小桥 流水 人家 漏光 鸽声 碧天

古道 西风 瘦马 秋草 蓝朵 残垣

夕阳西下 槐蕊铺地

断肠人在天涯 落寞人在故都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要求感情真实,自然流畅,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故 景 情 特征 表现手法

都 庭院秋景 清 融情入境 秋槐落蕊 淡淡的 喜悦

的 秋蝉残鸣 静 以景语寄情语 秋雨话凉 淡淡的 哀愁

秋 胜日秋果 悲凉

[反思与评价]

《故都的秋》一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意平实流畅,景情交融是这篇散文的最大特点,所以要重视课文朗读。散文中有许多无法言传的感受,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才能丰富作品的意义。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能参与对景物进行增补,使活起来的景物成为学生心灵的意象,这时的“景物”,既带着作家的原创特点,又有着学生的再创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读,初步感知了故都秋天的“象”,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仔细品味“景物”,运用想象,深入地理解“景物”,再通过个体和群体探论表达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对“景物”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领悟,从而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由景入情的过程。

通过尝试,我有以下的几点收获和启示:

1、读,各种形式的品读是这次教学的始终贯之的。课文中选编的散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全班齐读、个人读、老师配乐朗读,还有读各别段落或者各别词句等,使学生对故都的秋天的景物的特色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进入作者的深层思想感情作了辅垫。北平的秋景都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散文是情景交融的产物,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领悟深层的思想感情时,要求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去品味这些“景物”,从而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景除了有喜爱、向往之情,还有一种深深忧郁感。所以我认为教学生成的意义是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与本文的直接对话,只有使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品读语言,和作者对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人文合一的境地和效果,从而可以获得对课文的真正的理解,产生有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要通过多读才能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景物”,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去仔细品味这“景物”,从而真切地理解作者隐藏在这“景物”中的“情”味。

2.让学生选用文中景物,按照《天净沙·秋思》的曲牌仿写小令,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情景交融的手法及其效果,也让学生感受到写诗填词并不是一件难事。事实证明这两点做法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良好作用。

3、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于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准,对细节的处理不太到位。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一、引言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中学语文教学最基本任务应该唤起人的这样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热情,一种人文精神,使人与人的心靠近一点,一个要饭子在雪地里死亡,某个角落的婴儿的眼泪,都不应该漠视??不能将他人的生与死拦在窗外,不能将一个人的孤苦当作笑话;第二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美的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另一任务是启发阅读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对作品的解释,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并且常读常新。”

钱教授的这一番话颇能反映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要教育学生变得更好,更善良,要学会爱,学会一种人文关怀,要关注小人物的命运;要通过品味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法上,要尽可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想象力,鼓励创造。

二、背景

我任课的班级是文科班,相对理科班的学生来说,知识面较广,思维灵活,上课气氛活跃,他们最喜欢上的每周二的阅读课,在收上来的摘抄本上经常能看到一些精美的小短文,并赋有简短的点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所以,这为《故都的秋》教学作了必要的储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文之前,先请同学生朗读以前学过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 居 秋 瞑 王维 登 高 杜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两首诗歌题材相同,写得都是秋天的景色,但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首描绘的是秋天傍晚时分山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居民淳朴的风俗,作者用淡淡几笔就描绘出雨后山村的傍晚时,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反映了这正是作者向往的理想的生活环境。第二首诗歌描写的是一幅萧瑟、悲凉的秋天景色,反映了孤独寂寞、忧愁苦痛的思想感情。

师:你是如何感受出来的,能结合诗歌本身来具体地说说?

生:在第一首中,我是根据“雨、晚、明月、清泉、浣女、渔舟”来感受的,在第二首中,主要是“哀、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独、艰难苦恨、潦倒”这些词和意象。

师:回答地很好,能抓住诗歌中景物(意象)的特点,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感受:《故都的秋》一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意平实流畅,这两首诗歌已在前面单元学习过,这样导入,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唤起学生的阅读课文的兴趣,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气氛。让学生通过读诗歌,对诗的整体感知,

获得对景物特点的感知,从而来体会作者蕴藏在“景物”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为散文阅读教学作了必要的辅垫。

(二)学习课文

1、重视读,感知景物

师:今天我们也来感受下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的景色,品尝下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故都,目的只不过是要饱尝下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天有什么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朗读课文。

生:(全班读毕)从第一段中可以明白故都的秋天的特色是“清、静、悲凉”(原句请学生读一读)。

师:那作者当时在江南,江南的秋天也是有的,可作者为何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江南到北平,来饱尝一下故都的秋呢?

生:在第二段中作者告诉我们:江南的秋天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对“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师:作者把故都的秋天的特点和江南秋天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从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天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一种喜爱、向往之情

感受: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平实流畅的写景抒情散文,景情交融是这篇散文的最大特点,所以要重视课文朗读。至此,学生通过读,能整体地感知故都的秋天“景象”的特色,从而能理解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但是这种体味出来的情感是肤浅的,还需要深入地挖掘文章的内在意味。

2、细品味,体验景物,

师:可是作者为什么会对故都“清、静、悲凉”的秋景如此喜爱和向往呢? 感受:这个问题是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语言,深入地理解作者蕴藏在“秋景”的思想感情,但这个问题有点难,在此,我向学生作了必要的提示点拔:散文在内容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具体地说,作者眼中的“景”是心中的“情”的体现,心中的“情”是眼中的“景”的源泉,两者相辅相成,所以“清、静、悲凉”秋景正是作者当时情感体现。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找找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要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生:秋花、秋树、秋蝉、秋雨和秋果

师:北平有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物,让人留流忘返的旅游胜地,有美丽动人的奇花异草,作者一概没写,同学生看作者笔下这些景物,却是北平最常见的,最普通的事物,这也是作者独到的地方。我们先来仔细品味作者笔下的“秋花”的特点,请读这一段。(读毕),牵牛花,同学生都见过,作者没有写其摇曳多恣的藤萝,也没有写扶疏映衬的花叶,只写它的颜色,而且只写他喜欢的蓝色,为什么,先回答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

生:我喜欢白色,代表着纯洁、美丽;我喜欢??

感受:学生有的说是红色,也有的说黄色,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理由,那作者喜欢蓝色的理由同样是作者孤独、忧郁心情的表现。在借助“景物”来体会感情,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师:请你划出本段的动词,体味其中所含的意境。

生:看、听、数、对等,这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静、忧闲,自得其乐,充满北国情调的民俗画面,同时也感到十分的秋意。

师:朗读北国的秋树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

生:此段作者动用了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这些都似乎因“清静”而停止了,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通过触觉。

师: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无法言传的触觉,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人寂清的环境,作者会有如此的细微的体验吗,如果作者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这一切能感受得到吗,所以说,景情是交融的,作者用寥寥几笔就把这常人屑一顾的落蕊较细腻地传达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其它的景物都有共同的特点。

感受:散文中有许多无法言传的感受,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才能丰富作品的意义。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能参与对景物进行增补,使活起来的景物成为学生心灵的意象,这时的“景物”,既带着作家的原创特点,又有着学生的再创的特点。

3、讨论表达,领悟景物

师:我们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体验了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天景象”的特点。可见,对“清、静、悲凉”秋天的喜爱,正反映出他在“景物”蕴藏着另一种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讨论是什么的思想感情。

描写的景物的特点看出他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忧郁。

师:很好,这要结合他的生活背景:郁达夫是位典型的伤感文人,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去了日本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更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造成他的文风有种伤感、灰冷的情调。写此文时,北平正遭受日寇的践踏,作者怀着最后看一眼秀丽的秋色

的心情,重游旧地,就像一位母亲离开自己的孩子一样,那种悲凉、无奈的心情自然地反映到文中去了。

感受:讨论表达的过程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它的内容也随着变化,学生的思维的活跃程度也在变化。至此,通过学生的读,初步感知了故都秋天的“景物”,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仔细品味“景物”, 运用想象,深入地理解“景物”,再通过个体和群体探论表达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对“景物”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领悟,从而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由景入情的过程。

3、拓展延伸

师:其实,不仅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有特别的深味,名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是为什么呢?请朗读文章倒数第三段。

生:(读)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

感受:这是文章议论部分,作者告诉我们秋天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伤感,提升作品的主题。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要求感情真实,自然流畅,题目自拟。 板书设计:

故 景 情 结合点 都 秋花 清

秋树 喜爱

的 秋蝉 静

秋雨 哀愁

秋 秋果 悲凉

[反思与评价]

《故都的秋》一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文意平实流畅,景情交融是这篇散文的最大特点,所以要重视课文朗读。散文中有许多无法言传的感受,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才能丰富作品的意义。在想象过程中,学生能参与对景物进行增补,使活起来的景物成为学生心灵的意象,这时的“景物”,既带着作家的原创特点,又有着学生的再创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读,初步感知了故都秋天的“象”,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仔细品味“景物”,运用想象,深入地理解“景物”,再通过个体和群体探论表达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对“景物”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领悟,从而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由景入情的过程。

通过尝试,我有以下的几点收获和启示:

1、读,各种形式的品读是这次教学的始终贯之的。课文中选编的散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读:有全班朗读、个人读、分角色朗读,还有读各别段落或者各别词句等,使学生对故都的秋天的景物的特色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进入作者的深层思想感情作了辅垫。北平的秋景都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散文是情景交融的产物,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领悟深层的思想感情时,要求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去品味这些“景物”,从而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了作者对故都的秋景除了有喜爱、向往之情,还有一种深深忧郁感。所以我认为教

学生成的意义是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与本文的直接对话,只有使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品读语言,和作者对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人文合一的境地和效果,从而可以获得对课文的真正的理解,产生有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要通过多读才能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景物”,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去仔细品味这“景物”,从而真切地理解作者隐藏在这“景物”中的“情”味。

2、在处理教材时,要敢于大胆取舍,要忍痛割爱,不能面面俱到。《故都的秋》一文,就是把握住“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就是如何通过“景象”转换到“意味”,教学证明,通过学生读、品、悟所取得的效果比单纯的讲解分析要好。

3、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引郑逸农老师的话),学生就会是不断的擦出思维的火花,才能进行创造性阅读,学会审美感悟,学会人文的关怀,才能使学生感到阅读文学作品的美好体验,但教师要对集体的思维及时加以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4、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为课堂服务,展现当时北平的图片或者北平的作者提到的景物,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适当地插些郁达夫的原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使教学内容紧凑些,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结束时,没能更好地进行必要拓展和延伸,没能由课内走向课外,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叶圣陶说过“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读,学会自学,学会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出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符合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