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与评析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与评析

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 孙艳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 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

情感与态度:通过想象,深入感受小鸟寻找树的心情,领悟童话蕴含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初步感悟童话的特点,尝试改写童话。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题:

1、交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根据提示说说。)

(设计意图:本文语言朴实,浅显易读,生字较少,因此初读时重点放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上。给出必要的提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质疑问难:

1、学贵有疑,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能解决的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探讨。

2、学生讨论后质疑,师生共同梳理真问题。

问题预设:

(1)大树已经被砍倒了,为什么小鸟还要一次次的去寻找?

(2)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心里在想什么?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的教学方向。)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并简单批注。

2、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四)交流分享:

1、鸟儿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拼命地找树?

2、它们除了唱歌之外,还会做什么?

3、你认为鸟和树是一对什么样的好朋友?

4、秋去冬来,一对好朋友面临分离,临别时他们有怎样的约定?你从中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

5、冬去春来,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期盼,小鸟终于要见到日思夜想的好朋友了,此时此刻,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6、可是它见到的不是昔日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却是光秃秃的树根,小鸟满怀的希望化为泡影,此时此刻,它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设计意图:找准切入点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保证阅读活动顺利展开的一把钥匙,以学生的第一感受──感动为切入点,便于营造情感的课堂。)

7、为了找到好朋友,小鸟可是历尽艰辛,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说。

8、对,它不停地找啊找,都问过谁?

依次出示三次对话

这些对话最能感受鸟儿的心情了,认真地读一读,从它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好的童话需要我们细细读,反复品味。指导小组内、班级内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经验,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内化情感体验的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

9、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鸟?

10、出图,这就是那只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好朋友的小鸟,此时,面对着用好朋友点燃的灯火,它思绪万千:

想象说话: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 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鸟儿丰富的内心和波澜的情感,让我们齐读感受鸟儿对朋友的那份真情。

(设计意图:这样包蕴着美好情感的美丽童话,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将学生一步步带入美好的意境中,一唱三叹,学生的情感步步升华,使语言的实践成为情感表达的内在需要。) 2

11、往日的朋友已化为灰烬.只有朋友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还在亮着,它深情地凝视着、默默地诉说着,这情景让人多么忧伤、多么感动啊!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鸟儿说,拿起笔,写下你心中最想对鸟儿说的话。

12、从你们的交流中,我听出来了,同学们都被鸟儿对朋友的真诚感染了,被他们之间美好的约定感动了。

(设计意图:顺读而写,是实现读写结合的一种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将想说的说出来并及时写下来,正好顺应了学生表达的需要。)

(五)小结收获,拓展延伸

学完这篇感人的童话故事,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收获,引起学生思考,意在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的含义。)

(六)布置作业:

假如不发生意外,树依然在,鸟儿又飞回来时,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先读读课文的1—5自然段,感受鸟儿与树那依依惜别的场面和美好的约定。然后想象一下,他们见面时会是什么样的情境?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也来创编一则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改写童话,体会不同的结局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反思:

反思整堂课,优点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为原文“补白”,把无边无际的想像空间留给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想像中体验,在对话中升华。

不足之处,一是如果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师生对话可能更为精彩,也可能更多元深刻;二是虽然在课堂上我始终重视与学生进行多元化对话,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但老师的牵引还是很多。

3

 

第二篇:结合视频课例《去年的树》,就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目标达成进行评析,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结合视频课例《去年的树》,就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目标达成进行

评析,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作者: 郑子君 (小学语文 饶河县小学语文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1 发表日期: 2012-12-03

09:19:28

观看了王淑阳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视频,我为王淑阳老师精彩的讲解、引导深深感动,王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动人,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合视频课例《去年的树》,就教师的教学设计与目标达成进行评析,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教师借助文字、借助文章,使学生感到语文的魅力,王淑阳老师的教学做到了这一点。观看了王淑阳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视频,我为王淑阳老师精彩的讲解、引导深深感动,王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动人,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的树》属拟人体童话,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鸟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王老师在课前对文本进行细读,充分解读了这篇文章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用意,读出了核心内容和教育价值,关注了年段的特点和学情。学生对于童话并不陌生,本文文字浅显,但蕴含着深刻的意蕴,四年级的学生还比

较小,对于这种超越生死的友情很难理解到位,对于深层次 体会鸟儿内心情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王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了多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了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了文本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等训练中一步一步地升华了情感。引发想象,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与文本对话。探寻学生阅读童话的审美体验,采用精妙的环节引导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感悟文本。教学设计体现了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课堂中我发现,师生关系很和谐,学生的心灵很放松了,情感、思维活跃了,想象翅膀展开了,课堂在对话、合作、沟通中构成了。在教学过程中,王淑阳教师营造了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肢体表扬动作送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探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点也是我所欠缺的,导致知识传授僵化,学生学习缺乏灵动的个性和生命的体验。在课堂上,王淑阳老师讲课语调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学生的朗读个个投入情感,老师投入激情自然带动了学生的投入学习和思考。让课堂张弛有度,非常精彩。课堂评价也很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突出重点取舍恰当。细微之处不放过。课文中写到鸟儿两次看灯火,王老师抓住两个“看”,引导学生结合前文,探讨为什么看灯火?第一次看鸟儿会怎么想?第二次呢?为什么要对着灯火唱去年的歌呢?学生在思考中领悟思想。

再好的课例,也有多少遗憾存在的。如王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小鸟的“四次”对话时只关注小鸟的语言,却忽略了其它“人物”的语言,小鸟的询问所得到的回答也是让小鸟越来越着急,越来越失落、伤心的重要因素。本节课王老师对于1至5自然段的学习只是简略带过。王老师的课让学生直接学习小鸟寻找大树,显得有些直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