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课教学反思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如;七年级的《纸浮雕》,刚开始两节课,他们做的很有意思,兴趣也很高,但是这个作业花费的时间很多,要想很好的完成这幅画,需要三至四课时的时间完成,到后面他们就开始有情绪了。中学生对美术还处在简单的认知性审美上。美术学科也有技巧学习,要在审美与兴趣上提高还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尝试:

一、美术的相关课外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 如在上初二《雕塑》一课,这课的重点是教雕塑的用途,材料,以及如何制作圆雕。为了使学生在学之前能对该课产生兴趣,第一节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并介绍了“中国雕塑与外国雕塑”让学生参与,通过欣赏,分析说明不同时代的雕塑的不同之处,再比较得出结论。课堂上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他们对老师出示的一些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雕塑很感兴趣,学生的问题很多,有关心作者的,有关心年代的,甚至还有同学对它现在的处境很关心,整节课气氛比预期的还要好。因此我觉得像这样的课前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它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实物写生将提高学生兴趣。

也是初二《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课,写生是这节课美术学习的关键,让学生知道明暗关系是怎么回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校园写生观察花草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写生的取景构图。最后从学生中找出几位结构特征较明显的同学出来当模特,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给模特摆好坐姿,坐好后,以真人为例讲解绘画要点,这时学生的兴趣明显上升,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三、欣赏与技法相结合。

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靠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四、教师给学生的课堂作业给予鼓励和肯定。

美术作业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要下讲台对学生个别指导、指点。对学生的作业,给予一些赞扬,对绘画中有创造性的学生给予肯定,这对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一定的帮助。

以上是我对美术有效教学的反思,谈及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讨研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美术课。

 

第二篇: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我校自从上学期起把重点放到了教学上就是创建高效课堂实施的内容。我校在课堂改革中一直在寻求合理、高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方法,优化、质化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课堂教学改革不只是教学手段更新问题,课堂教学现代化也不只是教学手段现代化问题,它涉及课堂组织教学和教学行为的系统改进,以及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变革,作为美术教学在这一点上是必然要提高的。

作为美术教师第一次接触到《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教材的时候,都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所谓熟悉是当看到内容新颖设计巧妙的新教材时,每一位教师眼前都豁然一亮,似乎找到了多年来一直想摆脱旧教材的一种感觉,陌生就是当看到大胆的课型设计时又不知从何处进行施教,一时间好像失去了轻车熟路驾驭教材的能力,同时新颖的课型设计使课堂的教学有趣轻松了许多,对于新教师而言这是考验对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把握教学质量问题,因此在这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新课标中教育改革的主体思路,领会其中的具体方法──体验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很多年了,但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似乎有许许多多方法,令人眼花缭乱。而新课标与现行的《美术教学大纲》相比,重中之重就是体现“体验”二字,这种体验实际上就是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既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让教师让学生去真切地体验、去感受、去领悟。

与现行的美术教育相比,新课标不仅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意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特别强调了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有了体验,美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论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的领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去不断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丰富了学生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发展了美术的实践能力,形成了基本的美术素养,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美术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二、解决好新课标新教材与现行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衔接

面对灵活多变的新课改教材内容,做好教学每个环节的衔接实在不是件易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都要认真的因材施教。

1.备课。成功的教师都能深刻体会:有效的教学是始终牢固建立在教学双方高度认同基础之上的,这种认同包涵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对所学科目的认同,学生对执教老师的认同、教师对学生的认同、教师对科目的认同。当学生不以为所学科目能够给自己带来所希望得到的某种知识或能力的增长与乐趣时,便缺乏对科目的认同,因而会出现不断地讲小话、做其他学科作业、甚至出现一些毫无道理的刁难或藐视等现象。故而,要想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应注意掌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应多样

化,包括多媒体的应用,师的备课教案多少年来似乎是考核教师教学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大多数教师的教案都是栏目齐全、目的明确、条例清晰、工整细致。在有些教案中,教师甚至设想了好几种学生和老师对话的情景,如同一个电影剧本。这些做法固然很好,体现了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循规蹈矩的教案到底有多大的实用性呢?上好美术课,备课这一环节应主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就是怎样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教案里应该少设计一些剧本式的授课形式,而应该在课型的设计上多下功夫,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制作一些直观的教具,去查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资料。这样在上课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个发挥个性的空间,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上课。上课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具体过程,这时最应体现一个“精”字。教师的任务虽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但绝不是“输”而是“导”,给学生一个想像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要尽量把抽象的知识用直观的教具、形象的比喻、干净利落的演示和幽默的语言变成直观的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课堂授课的这一环节只要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美术课的课堂结构比其他课已经占有很大的优势。美术教师只要能珍惜教师讲课这短短的几分钟,上课这一教学环节就能顺利完成。

3.辅导。当美术教师讲完课后,从心理上都有了放松的意识,觉得这一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但这正好走进了美术课堂教学的误区。美术课中,学生作业教师辅导的时间占据整个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二还要多,这时才是真正展示学生个性的时候。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思维不同的学生,千万不要以一个标准为准绳去约束每一位学生,因为美术课可不像数学课上所有的学生必须把一加一的结果统一到等于二,而是有多少学生就有可能出现多少个结果,这正是培养学生想像创造力、树立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心的时候,但也可能是教师扼杀学生想像创造力的可怕阶段。一堂美术课的成败不是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教师辅导的结果如何。这就是前面讲到的教师与演员的区别所在。

4.批改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评估手段。评估得科学合理,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估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不干净”“像不像”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对美术的学习失去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要绝对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估方法。

体验是进行美术活动的基础,任何美术活动的方式都是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是一种活动和结果,它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和变革亮点,这种教学模式尤其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加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