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检讨书

初三语文检讨书

1、语文没考好检讨书

时光飞逝,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有一次落下了帷幕。在这每一次的人生考验中,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悲。然而不幸的是这一次我成为了后者。半载的辛苦和辛酸苦累换来了的却是失落,让我怀着失落的心情,带着差强人意的成绩,为这个学期画下了一个败笔。原因出在哪里,我做出了深刻思考和反省,经过了深思熟虑,特作出深刻的检讨,有些没有提到之处还请老师和同学们提出批评指正。

我认为此次考试的失利,绝不是一日之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确实,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思想觉悟不够深刻。思想觉悟是一个学生具有的基本条件,一个学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就是学习,好好学习。一个正确的思想觉悟会带领我们走向正轨,所谓思想不过关,成绩如何过关。不仅仅是学习,做任何事思想觉悟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

2、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态度跟思想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正确认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学生成才的必备基础,有了正确的思想态度才能正确的对待学习这件事,正确看待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考试是学校对于学生的检测,也是让自己找出不足改正不足的方法,也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负责的态度。

3、基本功的不扎实。平时的一个小小的东西都会影响到考试成绩,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字母的背记,每一次简单的验算,每一次刻苦的思考,都是很重要的,我就是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导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

4、平时对自己要求过低。有时候人会犯“惰性”,也就是偷个小懒,每个人都有这种惰性,重要的是有的人克制的较好,有的人克制的较差。平时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待学习更要严格要求。

5、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每一个阶段都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的人,往往平时不怎么起眼,到了考试就会大放光彩,因为他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从而最终完成一个大目标。然而光有目标没有实际行动也是不行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度过每个目标,你会发现你成功了一大步。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的话都是有道理的。

6、缺乏一定的自信心。人无聪明愚蠢之分,都是平等的,一个人要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付出努力就会成功,一个人要是缺乏了自信心,不敢去尝试,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无法成功。俗话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傲骨指的是什么,就是自尊和自信。

7、缺少“不耻下问”的精神。有时候感觉问问题很丢面子,这是大错特错的。我们都是学生,我们都是来向人家学习的,学习就有不懂的,不懂的就得向别人请教,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我一直曲解这里的意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比如你的数学好,我的语文好,我们就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学习,这样同时提高的是双方,也是双倍的。

8、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成自然,一个正确的学习习惯关系着一个人的一生。有的人喜欢给英文备注,其实这也不失为是一种好办法,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一看到这个单词就能想起自己的备注,这样对于背记有很大的提高。还有人的验算本比有的人的作业本都整洁,这都是好的学习习惯,就算题做错了,回头找找看看自己的验算本,一目了然,知道哪里错了。弄得乱七八糟,自己永远不知道怎么回事。

2、语文检讨书

今天,上晚课语文的时候,我又一次的说话 再一次的犯了错误。所以,我检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今天语文,晚课讲的是卷子,上了半节课,我都没有说话,听到不知道谁说的话,反正挺招笑的,我就笑呵呵的说了两句。可不幸的是,被语文老师听到了,我坐在第一排,被她发现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她很生气,说我坐在第一座还说话,非得让我去走廊站着,在我的再三请求下,语文老师让我到前面站着,给了我一次机会。可我却没有珍惜,等到现在失去了这次机会时,才感到后悔莫及,那时,老师正在给我们丰富语文知识,讲诗圣、诗魔之类的。当讲到诗史的时候,我就冒出了两个字“吃屎”仅这两个字,又被语文老师听到了(虽然她没有听到我讲的内容是什么,但十分肯定的

说我说了与课堂无关的话题),非得让我出去站着,经过我的再三请求,语文老师还是坚持着她的原则,最后要去找班任柯老师,我也感到十分的后悔,老师给的机会不去珍惜,最后,闹的事情这么严重。

我上课说话,不是一次两次了,谢谢老师给我一次次改过的机会,可是,上课说话,已经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所以,改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改掉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上课的时候,我已经克制了自己不去说那些十分无聊的话,但是 ,虽然现在有时候还会说,不过我真的是已经用心去改掉他们了,所以,请老师再给我一些机会。慢慢地改掉它们,只有这样,在学习上,才能够更加用心的去学,学的自然也会扎实。

3、语文考试没有考好的检讨书

敬爱的老师:

我语文考试没有考好,请原谅我的过错!其实我考的不好是因为我笨,资质不够,可我也认真地考虑过,其实更多的是我并没有认真地去学。平时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学习,而我在开小差。作业也是马马虎虎对待。你对我的期望很好,也给予我很大的信心,总是鼓励着我去奋斗,而我却无心向学,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浪费时间,浪费青春。惭愧!!你说得对,现在努力还来得及时,我定会认真地分析这次考试考不好的原因,以及在日后倍加努力,去超赶同学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检讨人:xx

4、语文考试不及格的检讨书

敬爱的薛老师:

我向您作深刻的检讨。暑假前,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回到家后将所有的书籍和课本还有作业都扔了。这是由于我的不理智和不冷静造成的,我愿为此负责!后来,将要开学,我才去问同学各科作业。我复印了数学、物理、生物、政史、地理的作业,同时问到语文作业是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的相关篇目。由于临近开学,加之没有答案,所以语文作业没有实打实地完成,直接导致了语文考试成绩很差很差。给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抱歉!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严以律己,认真刻苦,努力拼搏的。语文是靠平时积累的,以后我要注重生活点滴的积累,增加自己的知识容量,来学好语文。绝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这次考试不好,主要还是惰性,同时对高一学习的知识不够牢固。进入高二以后,一切

从零开始,不管前面学习是好是坏,不管前面是努力还是不努力,在今后的两年里,我都要努力地学,认真地学,刻苦地学,勤奋地学,用功地学。全心全意地学,尽心尽力地学,一丝不苟地学。

对于文科,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有特殊的规定:1、所有作业中,先做文科的。因为文科作业毕竟不多,但思考的成分占了很多。我要打心里开始重视文科,带着兴趣去学,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的。2、课外多阅读书籍名著,增加自己的阅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增强自己的语文水平!3、勤动笔。记录自己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增强作文水平。

薛老师,您是一位好老师,是语文组的元老级人物,教语文也要一定的心得感受,是资深的老教师,我能当您的学生,实在是我的荣幸。我也相信,在薛老师的指导下,我能在今后有所斩获,有所进步。希望我的其他科目也能齐头并进。

这次,说明没来得及写完,还是轻视文科。再这样下去,定会吃大亏。我决心痛改前非,好好学习语文,重视语文。没有时间就硬挤。哪怕先把数学作业放一边,也一定要先把语文写完,写好。如果真的没时间,就不休息,就算是上数学课,也要在收语文作业前把作业写好。这是质的飞跃,我相信,语文成绩一定会有所提升的,一定会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关于生活和学习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我在此保证:以后语文作业一定认真完成,及时上交。下一次语文成绩突破60分,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突破70分。希望薛老师能给予督促。

 

第二篇:初三语文作业检查试题卷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作业检查试题卷

                             初三语文        20##年3月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矜(jīng)持     融(róng)会贯通      B.针黹(bǐ)      分庭(tíng)抗礼

C.深谙(ān)       浮想联翩(piān)      D.氛(fèn)围     急不睱(xiá)择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党员干部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就会出卖灵魂,          圣职,辜负人民的重托。

(2)临近中考,初三同学学习生活较为辛苦,但大家对这些却          ,仍然坚持努力学习,朝着心中的目标前行。

(3)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         

A.杀戮     不以为然     大相径庭        B.亵渎     毫不在乎     大相径庭 

C.亵渎     不以为然     相得益彰        D.杀戮     毫不在乎     相得益彰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A.度:估计     B.亡:逃亡     C.等:同时     D.国:国事

4.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3分)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你总在担心,这个机会不抓住,你被社会抛弃了,所以我们一定会急躁起来。我们不顾规则,相信抓到手的  ④  是硬通货,排队等待的永远都只是愿景。

A.①因为   ②如果   ③就   ④才         B. ①由于   ②如果   ③因此   ④就

C.①因为   ②假如   ③因此   ④就       D. ①所以   ②因为   ③就     ④才

5.对下列材料的理解,不合理的一项(3分)(       )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2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万人死于因臭氧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有近200万的过早死亡病例与颗粒物污染有关。《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研究报告中称,人类的平均寿命因为空气污染很可能已经缩短了5年半。

A.PM2.5即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

B.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C.据科学家研究,PM2.5业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D.可通过限制大型燃煤发电厂和工业设备等措施来缓解污染,城市应大力提倡绿色公交出行。

二 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秦兴师临周而求中华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

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东周一》

6.下列句中的“之”与“昔周之伐殷”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怅恨久之                 B.辍耕之垄上

C.汝心之固                 D.何陋之有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的威胁,颜率想出的对策是去齐国搬救兵,用献出九鼎给齐国为条件,齐王高兴地答应了。

B.齐国发兵救助东周,才使东周幸免于丧失九鼎的灾难,然而东周丧失九鼎的潜在危险依然存在。

C.颜率在与齐王对话中,设身处地为齐王着想,强调齐王提出的搬运九鼎路线的不可取及搬运之艰辛等客观因素,致使齐王心悦诚服,自动放弃了谋取九鼎的念头。

D.颜率两度出使齐国,凭三寸不烂之舌与齐王周旋,保住了东周的国宝,表现了非凡的智慧与谋略。

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夫存危国                            ② 愿大王图之           

 ③ 窃为大王患之                         ④ 疾定所从出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2)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二)浣溪沙(4分)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0.(1)词的上片中“出”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作简要分析。(2分)

                                                                                        

(2)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4分)

快递与电子商务

①从山东来京打工的阴法勇20##年刚当上快递员那会儿,每天只能送三四个快件,但如今,阴法勇每天都要发七八十个快件。

②从20##年起,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其对快递业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等速递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高峰时,圆通70%的业务量都来自淘宝,快递业务收入每年都有20%的增长。

③然而,“成也电子商务,败也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给快递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④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使快递业打起了价格战。七八年前,无锡同城快递起价为10元左右,后来一度降至5元,这种情况导致快递企业利润积累缓慢,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渐弱,去年11月11日淘宝大促销,一天就产生了1000多万件快递量,让快递企业也招架不住,由此造成混乱局面。

⑤近两年来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成为一根绳上的两只蚱蜢,电子商务跳得太快,而快递业被拽得踉踉跄跄,在管理上出现脱节情况。快递企业来不及兴建仓库,购置车辆和培训人员,往往采用特许加盟的方式扩大规模。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扩大企业的派送范围,却难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快件延误、损毁或丢失的现象时常发生。

⑥如今,快递服务质量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将触角伸至快递业:有的入股快递企业,有的开始自建物流。今年初,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也宣称将通过“物流宝”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投入上百亿元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专家预计,该平台一旦建成,对快递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快递业将重新“洗牌”。

11.请你说说选文第①段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答:                                        ▲                                              

12.请根据选文④⑤段内容简要说明快递业“败也电子商务”的原因。(2分)

答:                                        ▲                                             

                                                                                            

(四)(5分)

“风气”是怎么一回事?《风赋》一文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注:青萍,浮萍)无论哪一种风气,都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有它的始发期。当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都是微弱的,或是出现在于某个地方、某个单位,甚至表现在某个公民身上。因其微弱,是浊风,是邪气,就得采取措施予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以至于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其微弱,是清风,是正气,就应该适时予以扶正,予以彰扬,使之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此所谓“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这两方面的工作。

然而,仅仅这么说,仍不免空泛虚茫。这两方面的工作靠谁去做?人人有责,自然绝对正确,但老百姓应负的责任和领导者应负的责任毕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有些地方交警坐出租车不付钱习以为常,不仅自己不付钱,连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也一起沾光,这当然是浊风邪气。对此老百姓可以反映,可以举报,也可以当场站出来说:“你不能怎样!”但毕竟还不能针对这种浊风邪气制订某种制度,采取某种措施,并直接对有关人员予以处罚,他们已经把这种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公仆。因而,掌握某种权力的领导者理应对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负有相应的责任。

当然,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并非是轻而易举的。

“风气”这个东西,本来就几乎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要区别它的清浊正邪,先得有一点敏感的嗅觉,尤其是在它刚刚起于“青萍之末”时,就要对它的发展趋势及其后果有足够的认识。浊风邪气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气,一种公害,其中必有某种利益使人处之若鹜;清风正气之所以在某些地方难以伸展,其中必有某种利益需要人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旗帜鲜明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还得有点“忘身殉国,秉道疾邪”的政治品格。

群众中并不乏正气,缺乏的是对于这种正气的扶持;社会上并不缺乏抵御浊风邪气的力量,缺乏的是对于这种力量的的组织。而这一发,正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去做的。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是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上梁”与“下梁”的关系,而且也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思。所以这样说:哪个地方、部门、单位的风气不正,不是那里的领导自身不正,就是那里的领导没尽到自己

的责任。

13.第二自然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14.社会风气的好转离不开“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这两个方面的工作,读了本文,你对此有怎样的深刻认识?请作简要分析。(3分)

                                                                                         

                                                                                           

                                                                                          

(五)(14分)

秋天的心

林清玄

    ①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②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③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④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⑤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⑥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⑦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⑧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⑨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5.本文开篇《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和结尾第⑧段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16.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7.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可以从句式、表达方式等角度赏析)(2分)

                                                                                        

                                                                                          

18.作者结尾说“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根据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六)(10分)

19.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     ,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③曲径通幽处,      ▲    。      (常  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恨别鸟惊心。     (杜  甫《春望》)

⑤移舟水溅差差绿,      ▲     。 (郑  谷《莲叶》)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

      ▲     ,鬓微霜,又何妨! (苏  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⑩伤心秦汉经行处,      ▲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如今,随着各种获取信息渠道的拓展,许多人不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分布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如煎饼一样薄而大。这样的人被称为“煎饼人”。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题客调查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多是一知半解的“煎饼人”。有人认为,“煎饼人”就是谚语中所说的“门门通,门门松”的人。也有人认为,是社会在默默地驯化年轻人成为“煎饼人”,现在“什么都知道一点儿”的人才吃得开。

请谈谈你对“煎饼人”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简要分析,字数100字左右。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种情感,让我们刻骨铭心:包蕴在《社戏》里的友情,流淌在《春水》里的亲情,彰显在《土地的誓言》中的爱国情。有一种精神,让我们追慕不已: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的执著,闻一多拍案而起怒斥黑暗的无畏,邓稼先埋首戈壁鞠躬尽瘁的奉献。有一种思想,让我们高山仰止: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的博爱,物我同一道法自然的睿智,忠义孝悌推己及人的仁厚。曾几何时,这些珍贵的东西却在某些人心中渐行渐远。那一个远去的背影、那一段美好的时光、那一种坚定的信仰……都值得我们去追寻,使之成为我

们的珍宝,润泽我们的人生。

请你以“追寻那渐远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学校名、人名等,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