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栖霞市官道镇中心小学 郭建勇

教学反思就是在教学中进行思考、反省、探索从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更先进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但这种理念早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落伍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大家也可能都忽略了教师更是教学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反思的过程,是将“学会教”与“学会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后,并能不断的进行反思,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经常问一问自己,哪些教学行为及其观念是正确的,为什么;哪些是不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应该怎么办。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在理论与实践当中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教学反思应当充满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只在一堂课结束后简单地想一想写一写。

一、首先教学设计的反思

许多教育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教学理念教师教学如何使用教材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之一,但不能否定教材的编排具有逻辑的意义,因此,如何内化学生成为自己的认识,是要教师在课堂中如何使用教法进行加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素材,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最后概括为

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教学设计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条件与学习心理,钻研数学学科本身的内容,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并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例如:在设计小学三年级中的“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知道了“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有了这个基础可以更好的学习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

我开始写教案时,就简单的按教材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和以往的经验一气呵成,完成以后,我认真看了一遍,才发现缺乏新意,设计还是沿用了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程式化的过程,没有体现出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可见,像这样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只是凭借经验来完成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当中是肯定不行的了。经过思考后,便开始进行修改。我参阅了很多的有关资料,吸取他人在授课时的经验,如:在导课、准备和练习上加了功,并且把每个环节又重新安排了一下,自己再看自己的教案设计感觉比前面的设计要好多了,实用多了,这

样,我的教学设计才算完成了。

二、其次教学实施的反思

完成了教学设计并不等于这一堂课就能成功,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只有通过教学实施的过程来检验。上课的铃声敲响了,我按照之前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开始上课。前几个环节都顺利完成了,可是,时间不够了,到要练习的时候下课了。课结束后,我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之后,我明白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只是考虑到了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每个环节都在强调要教的新课的概念,反复不断地分析给学生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问题,最终还是把自己当成了整堂课的主角。老师教的很累,但学生理解了知识,却不能练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看来,教学设计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教学设计中更应体现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怎么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设计的再修改与再实施

经过课堂的实践,我针对课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设计的修改是非常必要的。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整堂课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成关键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去解决这些问题,比老师反复讲解的效果要好。课后,我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重新修改。我把原来授课内容以纯文字呈现的方式改为采用图文的形式把信息呈现出来,把老师的提问改为学生观察发现数学信息,再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很多,

可能有:小萍6分钟走了多少米?小明6分钟走了多少米?小萍和小明每分钟一共行多少米?小萍家和小明家相距多少米?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萍家到学校的距离少多少米?等等,在解决提出的一步计算的题目时,学生可以口答,从而也达到了复习: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这样也许就能改变枯燥的文字出现方式和我问你答式的课堂教学策略,也便于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特征。对本课出现的几个“相遇问题”的关键词: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相距等等,为了让学生明确,采用课堂模拟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这样让学生动起来,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将像列表、画图这些策略,教师不直接出示而是让学生去尝试,让学生完成,老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经过一系列的修改,一篇暂新的教学设计又呈现在眼前。

经过这次修改后,我对“相遇问题”的认识又深了一步。于是,拿着新的教案,我又一次的走进课堂,并邀请了学校的数学老师们来听课。这一次的课比第一次大有进步了。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教学环节紧凑,过度自然,学生思维活跃,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每个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去解决,并且学会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看来,教案是要经过反复修改、精心设计才可以将教学过程实施的更好。

新课程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只要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上以全新的思路进行改革,进行设计,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而一个教师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新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基于

实践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提高,新的教学思想也必然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步确立。从有经验的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一个条件是教师进行研究与反思,教学反思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到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过程要不断地反思,并在反思中修正。总之,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最好经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