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2011—2012学年上学期 砚山县第二小学 陈聪勤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 1 -

第一单元

1、《杠杆的科学》

本学期新接手的这5个班级,由于上学期测评成绩很不理想,所以在经过了两堂课的课前交流后,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习惯入手安排教学,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首先,因为杠杆的发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课堂上简单提一提阿基米德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动地球的“大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在于杠杆上的三个位置的教学,分析这三个点的位置关系,结合平时学生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别将用力点放在杠杆前后不同的几个位置,那我们的用力情况会费力一点还是省力一点。如此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力的体验过程,在这同时也分析一下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关系是近了还是远了。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那些距离关系。

等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后再让学生在杠杆尺上挂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把全班同学的省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再把全班同学挂的费力杠杆拿出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费力杠杆。最后总结科学概念。这一环节让全班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相当于把每位同学自己挂的钩码平衡状态的情况让大家一起来记录,并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再体验挂不同省力情况的钩码。这样的操作时间上会比较节约,汇报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同类型的情况,有助学生仔细分辨。

尝试的发现:第一个班是让学生随意挂一个平衡杠杆,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杆是属于费力的还是省力的,这样的教学有阻碍教学概念的混淆,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所以,从第二个班起我改为让学生先分析省力杠杆的情况和费力杠杆的情况,然后再来挂杠杆尺上的钩码。

2、《杠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作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确应用。

在杠杆应用的探索这部分,教学参考中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实验,不改变重点到支点距离和物重,只改变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判断拉力的大小,从而判断是否省力,学生也能很容易看出两个距离的大小关系,但是这样学生参与的很少;二是像课本那样不给任何数据,学生自己填,又感觉太难,学生会无从下手。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情况,出示多种数据,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课堂实践,发现还是没有找准学生的位置,致使这个环节实验速度缓慢,时间被耽误了,草草结束,学生还不是很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随时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案,使课堂变的灵活,本节课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我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在应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为省力何为费力,再进行实验探索,效果会更好,考虑的也不够全面。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忽略了学具的使用,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不规则的杠杆工具研究,关键要让学生体验典型几种杠杆的情况。经过我的课堂教学感受除了让学生动手体验,更要用视频播放来分析 - 2 -

杠杆的三个点会更好,原因:第一,学生自己在操作的时候,自己虽有体验,但有时自己不太容易找到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直观的一种感受。第二,其余同学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学生一般不去注意。所以,我觉得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还要让学生看视频,这个视频当然是重复做开瓶或者撬开奶粉罐的动作。

杠杆类的工具的寻找在书本上有10个例子,这些例子有些比较简单,有些比较难,对于像切纸刀、筷子、核桃夹、订书机这些要做具体的分析。

本课的拓展知识点就是费力杠杆作用,生活中有省力杠杆,为什么还要造一些费力杠杆呢?这一点的分析对于学生深入杠杆概念很有好处,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范畴。

4、《轮轴的秘密》

本课教学“轮轴”的秘密,对学生而言,轮轴虽是一个新的简单机械知识,但生活中的应用却相当广泛,在教学中,要努力唤起学生的潜意识,当他学完这课后,他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并会去关注生活中更多蕴含着科学道理的事物和现象。

为了让学生能有切身体会,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龙头和一把螺丝刀。水龙头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学校可没有,最好找那种“轮”可以卸下的水龙头,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轴上用力扭水龙头那费力的感觉,就对“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最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应用了轮轴的现象,学生能说出很多很多,除了书中五种,还提到了:自行车的龙头、钥匙、电扇开关等等,开红酒的开瓶器等等。充分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机械应用无处不在,机械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课教学,也更使我感觉到科学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课前教师自己的操作体会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准备,上课时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

5、《定滑轮和动滑轮》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相对比较简单,课堂中着重让学生理解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否则学生会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相互混淆。

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相关的结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学生能从实验数据中很快就发现,只是这里教师要提醒孩子去分析用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明了改变力的方向问题。学生在写结论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喜欢把“改变用力的方向”简写成“改变方向”虽然只相差几个字,但这几个字在这句话里的含量还是很高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最后要强调这点。

从课的深度来看,本课挖深一层就可以从杠杆的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省力情况,这让学生在理解滑轮的概念的时候又增加印象了。

6、《滑轮组》

滑轮组一课的教学我在课堂上还是有所欠缺,唯一的遗憾是实验材料不够,没能做多组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实验。

如果放弃了多组滑轮组的实验操作,那势必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一组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盒内的材料要装一个滑轮组是能完成,但是跟书本上的装置略有一点不一样,为了看看检测学生的能力,我让学生自己看着书本 - 3 -

上的装置,然后从实验盒内选取相应的材料来进行操作,通过课堂实践有一半的学生能完成这个装置,这一过程花费的时间稍长一些,近10分钟,但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是有所提高的。

7、《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一课的实验不难,根据六年级孩子的水平应该可以很轻松通过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

我在选择材料上得到集体备课时大家的建议,最后选择用塑料盒加钩码当做重物来进行实验,斜面则采用《光学实验盒》的盒盖当做斜面。选择材料的意图:第一,选择斜面与重物之间的摩擦力要尽量缩小。第二,重物方便直接提升和加钩码。第三,大小要适宜。材料的选择跟实验的成功以及上课时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实践,这样的材料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研究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大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外,我还重点设定让学生理解到达同一高度,选择不同斜面坡度的方法,分析选择不同坡度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学习坡度大与坡度小的利弊关系,这跟生活实际是紧密相关的。

通过课堂教学25分钟时间完成斜面的作用和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剩下的15分钟探讨斜面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以及分析斜面坡度大小的利弊关系。这样的课堂结构安排时间紧密,效率提高,内容落实到位。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对于这一课的教学自然要把自行车搬到教室里了。

通过教学发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些难度。难度一:学生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的部件只能找到几处地方;难度二:这些部件利用的简单机械比较难把握。这样的两个难点让学生来发现,有些勉为其难了,经过调整,我将自行车上的部件告诉学生,让学生来分析这些部件利用了什么简单机械来工作,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有信心。

以后的教学建议:1、这一课中有几个部件比较难判断它属于什么简单机械的类型,我们可以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再次分析他们的类型,有:手刹、制动架、后座夹,视频的效果应该会很不错。2、踏脚用力带动后轮转动的整个过程是由链条和齿轮来完成的。建议拆卸挡板,把齿轮和链条全部露出来,这样会更加清楚观察到里面的结构。

第二单元

1、《抵抗弯曲》

本节课,我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柱子和横梁;第二部分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即探究横梁的宽度与厚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第三部分则是综合运用研究横梁平放与竖放。课后,经过自己的思考,我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上好这节课,我认为在实验中要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控制变量法。因此,在实验之前,我让学生讨论为使实验公平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垫纸桥的高度都要统一即桥的高度相同”,有的也提出“桥架空的长度要保持一致”,有的学生补充“垫圈要放在中间,并且要轻放”。在我的引导之下,又得到了统一的弯曲标准——纸梁中间接触桌面。这些回答,很好地 - 4 -

解决了如何控制变量法。为了使学生更清楚明白这几点,我综合概括后以课件的形式放映。但是,由于我的仓促,学生看的时间过于短。经过这次实验,我发现在今后实验素材的准备上,我要更加地仔细,清楚讲明要求。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了“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变形状对增强抗弯曲能力的作用。本课的实验操作仍比较简单,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上。在教学安排上,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实验,应用结论再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事物。

上课初,让学生看看生活中将各种钢材、铝材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图片,最好是生活场景图,如屋顶雨篷、铁路铁轨等,这样学生更能明白这些形状的材料应用在哪里,而书本中的插图是堆放着的材料比较抽象。如果能找些这样的材料给学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钢窗的边角料、角铁等,丰富学生的认识。由此引入思考:为何要加工成各种形状?解决这个问题,开展验证性实验。实验的操作很简单,实验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设计出各种形状,不要仅局限于书本中的几种形状。这个实验,只能改变纸的形状,其他各项条件均不能变化,所以给学生提供数张大小、材质一样的纸,同时,考虑到某些形状上面无法摆放垫圈测试承重力,我给学生提供回形针,可以将回形针折好挂在纸桥上挂垫圈测试。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纸,改变形状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哪种形状的抗弯曲能力会更大,这并不是本课所追求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让他们课后再开展这方面的探究,不应再课堂上深究。为何改变形状就能大大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还是比较容易能够解决的,改变形状后,虽然因为减少了宽度而损失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纸的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拱形这一形状,学生还是认识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学生却没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但要认识到拱形承重的力量,还需要知道拱形为何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必须借助于实验,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数据,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本课实验在操作上并没有什么难度,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推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搭一个西瓜拱的活动,有必要稍作改动。第一,这个季节,西瓜是挺贵的,教学成本太高;第二,西瓜拱的效果也不见的最好;第三,课堂上操作存在一定难度。我的处理是:1、教师用冬瓜演示搭一个冬瓜拱,然后压重物,如钩码盒,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也去尝试一下。之所以选用冬瓜,是因为其即便宜易得,而且操作也方便。教师演示指导时,要特别说明冬瓜块的切法:刀口指向圆心。2、课外要求学生回家用冬瓜也搭个冬瓜拱试试,做完后冬瓜仍可烧菜吃不会浪费。

- 5 -

4、《找拱形》

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拱形承重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拱形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生活中的拱形,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拱形,演变成了更多复杂的形状,主要表现为圆顶形和球形,要使学生理解这两个形状受力的特点,教师应准备相应材料,让学生更更多的体验活动,从中亲身感受到科学的奥秘。

借助乒乓球研究圆顶形结构比较简便。将一个乒乓球对半剪开,在剪的时候,不要沿乒乓球结缝剪,按垂直于接缝的方向剪开,这样剪出来的半个乒乓球就能看到一条明显的拱形,对启发学生思维会有一定帮助。并且,剪出来的半个乒乓球的边不要有破口,不然会影响后继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半个乒乓球,摸摸它的厚度,单手按压感觉它的承重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了解到乒乓球虽然很薄,但却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演示在三个扣在桌面上的半个乒乓球壳上压重物,三十多斤重物压着都安然无恙,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但活动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分析圆顶形结构为何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学生的回答大多停留于:圆顶形是由很多拱形组成的。这个知识点,可以给学生打个比方:几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往外退,因为手拉住了,怎么也退不开去了,这一圈就是圆顶形的边,也就是拱形的拱足了。这样,变抽象为形象,学生更好理解了。介绍球形物体,有了圆顶形的基础,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学生理解也容易了。为了证明球形有更大的承重能力,可以在三个乒乓球上施加更大的压力,哪怕站上一个学生都不成问题,学生又一次为此而惊叹。

观察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通过观察,用手感知。学生仔细对塑料瓶各部分进行了研究,他们也从没如此专注地探究过一只塑料瓶。通过活动,了解了塑料瓶各部分的形状特点及最硬最软的部分,其中,瓶子底部要特别强调是内凹的圆顶形结构。此项活动的重点是要学生分析塑料瓶的形状设计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引导学生从超市中饮料的堆放上进行思考,明白塑料瓶的上下两面是受力点,所以要用厚的材料,要加工成圆顶形同,而瓶身不会受压,可以做的薄些,也节省了材料。

5、《做框架》

框架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极其普遍,但学生对其的关注与了解并不多。本课通过动手制作体会,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对框架结构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本课,我安排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讲解分析,完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当堂制作,没做完的课后继续完成,以保证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完成作品;第三课时评比分析,记录成绩。花费如此多的课时,一是因为六年级的课时相对宽松,二是希望能使学生更充分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并有所收获。

“制作正方体框架”这个活动,由于教学时间和制作材料的限制,不便于学生分组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我采用先演示分析,再安排学生利用自带材料下节课在课堂上进行制作。正方体框架,是在前一个分析三角形和正方形框架的基础上开展的一个由平面到立体的活动,看似简单,只要分割成三角形就能牢固,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不少问题出现。材料的长短处理,用于捆扎的材料,如何捆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正方体框架的牢固程度。通过对比分析,边演示操作、测量,使学生一步一步意识到使正方体框架更牢固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框架结构倒塌时的情况,从而分析哪儿需要改进加固。对于学生分组的制作活动,我提了几个要求,材料要求用竹筷,限定20根,目的即是为了环保,也是为了公平;捆扎材料可以用橡皮筋,也可以用毛线,但各有优缺点,橡皮筋易于捆扎, - 6 -

但牢固程度不够,毛线费时捆扎不便,但较牢固;结构形状上,可以防照正方体框架制作,也可以自行设计框架结构。测量标准:看承重能力。学生在整整一堂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2-4人为一组,制作一个框架结构,但只有一半学生能当堂完成制作,但是我还是高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没做完的,要求课后完成。第三课时测试打分,并分析各个框架制作的优点、不足。结构合理的框架很牢固,能承受二三十斤的压力,甚至坐上去都不塌倒,引来了同学们的一片惊呼。相信此次活动,能够给大多数同学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6、《搭高塔》

本课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高塔不倒的原因,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实验的方法比较简单,学生操作也不难,实验过程中,重在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观察艾菲尔铁塔、输电塔等建造很高的铁塔,思考它们不容易倒的原因。学生依据直观的图片,比较容易得出“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因素,结合上一课的框架结构知识,学生也能说出“应用了框架结构使塔更稳固”的道理,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分析,如框架结构还有什么作用?――塔体空心,风阻小。还有一个塔基座的问题,塔基陷于地面越深越不容易倒。详细分析这些因素,目的是为了后续教学中,使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有据可依,而不是盲目地简单操作,失去活动的科学价值。

有了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但这个实验,一直让我觉着有些遗憾。虽然学生操作了,经历了,但并不圆满,不能很好地和前面的一些猜想紧密结合起来,使活动的效果打了不少折扣。学生仅能用塑料瓶简单地搭起高塔,也就利用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知识,有的小组,由于所带瓶子大小一样,连“上小下大”也无法体现,自然就搭不高不稳了。而对于其他科学原理的应用就更少了,无法体现框架的优点,体现塔基的优点。虽然有的小组,想到把瓶体割开弄空心,希望减少风阻,但实际效果还是不加工的好,因为在割空做成框架结构时不科学,反而增大了风阻。而加固塔基,效果更不明显,学生用吸管,甚至用筷子,模仿加固树苗的方法,在塔底做支架,虽然想法可行,但效果不好。因此,学生搭高塔的活动,总体效果并不理想。看着那些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新意,也没有太多科学知识的应用,流于形式了,感觉不是一个很成功的活动。

7、《桥的形状和结构》

本课教学,将在前几课教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认识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桥。而了解生活中各种桥的形状和结构,以及这些结构的优点,也是为了下一课“造桥”打基础的。本课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桥。

教材中的三幅图,分别是石拱桥,高架桥,跨江钢架桥,在分析这三种桥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如它们分别应用了拱形、增加厚度抵抗弯曲、框架结构等科学原理。当分析这么三个是不够的,让学生看更多的桥的图片,最好是家乡的桥,学生熟悉,有亲切感,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更多图片的介绍,认识到桥的各种形状和结构,再从多种多样的桥结构中,引申出拱桥和钢索桥两大类。

对于拱桥,受到前情知识的影响,学生较熟悉的是桥面在拱上方的桥,也明白拱桥承重的原理,对于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学生在生活中虽然也常见,但却无法很好地解释这种桥的受力特点。我们可以借助钢锯条或竹条,两端绑上绳子 - 7 -

使之成为拱形,那绳子就是在拱下方的桥面。让学生亲自体验感知一下钢锯条、绳子受到的力,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种拱桥的受力特点,再让学生阅读一下书本中对它的介绍,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阅读,对其受力特点就印象深刻了。

讲解钢索桥时,通过大量图片的介绍,有本地区的,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看着一座座壮观的跨江、跨海钢索桥,首先使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击,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同时也认识到钢索桥都有一个或两个高高耸力的桥塔。桥塔什么用?为什么要建那么高?这是学生们自然产生的思考与疑问。对于这个问题,让学生在模拟实验操作中感知一下,印象会很深刻。按照教材中的图示,让学生模拟建造一座“钢缆桥”,随着桥面与桥塔顶端距离的变化(也就是桥塔高度的变化)感受到承载桥面的钢缆所受拉力的大小,会发现桥塔越矮小,钢缆需要承受的拉力就越大,从而很好地理解了为何钢索桥都有高高耸力的桥塔。

本课教学后,我给了学生一个桥文化网站的网址,让他们在课后上网查阅资料,丰富他们对桥的认识和了解,相信会是个不错的课外延续活动。

8、《用纸造一座“桥”》

让学生用纸造一座“桥”,是对单元学习活动的一个综合应用,希望学生在桥作品中,能体现出拱形原理、改变形状增加抗弯曲能力、框架结构、拉索桥原理等知识,但是,教材中对制作纸桥的材料限定似乎有些苛刻,而不适合广大学生,担心学生在有限的材料要求下拿不出好作品,或者作品的形式简单划一(也许是我过于担心,过于低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最终,我选择了放宽对材料的限制,允许学生利用多张纸设计制作一座美观、结实、有一定跨度和宽度的纸桥。

课堂上,重点在于学生分组的讨论,讨论如何建造符合要求的“纸桥”,美观是造型和工艺上的,而要在节省材料前提下做到结实,就需要应用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好好动一番脑筋。在学生分组设计建桥方案时,教师应在各组间参与讨论设计,并给予某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使设计方案更合理可行。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具体的制作活动就放在课外了,给学生相对宽松的一段时间来完成这份作品。一段时间后,评价学生的作品非常重要。这个评价即是对学生作品的肯定,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的肯定,也能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造桥所蕴含着的科学知识。在交流评价中,应让学生重点介绍“怎么改变纸的形状和结构,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这些方面,这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重要的智慧的闪光点,是非常值得分享与记录的。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首先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分析纸桥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些改进建议,使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不应就简单打个作品分了事了。

纵观学生的作品,虽然大多数比较平淡,但每个班都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使我不得不让佩服学生们的能力和想法。也许有些作品,可能是在家长的参与下制作完成的,但至少说明学生认真对待此次活动了,认真思考,努力参与了。学生的作品中,对于桥面的加工,多应用了“改变形状提高抗弯曲能力”的知识,有模仿瓦楞纸的,有圈成纸圈铺桥面的;桥的结构中,多应用了拉索桥、框架结构原理,使桥结实牢固。为了表彰这些学生,我将各班制作比较好的学生集中到了一起,利用更多的废旧报纸制作一些桥的模型,准备本学期的劳技活动展示的作品,相信这样的活动,会给他们的小学生活留下一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 8 -

第三单元

1、《电和磁》

本课作为能量单元的起始课,目的在于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电和磁的关系,了解电能生磁的科学概念,为后续教学作好铺垫。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组装一个小电路,并回忆电流的路径是很必要的,这即能在接下去的活动中,通过观察灯泡发光来证明电路通畅从而保证有电流经过指南针上方,又能认识到电流的路径方向对指南针偏转方向的影响。同时还应回忆的知识是“指南针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偏转”,这对指导学生自行分析“电能生磁”是有帮助的。

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示方向一致”这一条,可以借助实物投影仪或板画一下,帮助学生明确此操作要求,这样在实验中才能比较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在活动中,还要强调观察断开电流时指导针的变化,通过反复通、断,对比指南针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对现象的思考与分析。在利用短路增大电流活动前,要再三强调只能短暂接通,可以让学生三秒倒计时,以此保证电池不会被过于损耗。通过这两项活动,让学生思考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因为有了前提知识的铺垫,学生比较容易能分析得出:通电的电路中,流过的电流产生了磁性,导致了指南针的偏转。

2、《电磁铁》

本课在上一课了解了电和磁的关系基础上,制作电磁铁,了解研究电磁铁的相关知识。本课活动的前提是要制作电磁铁,给学生分组使用制作电磁铁的材料应仔细考虑,做线圈的线可以选用网线的内芯,长1米为好。

本课的重点活动是了解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学生制作的电磁铁能像磁铁一样有磁性能吸起大头针,自然也会想到电磁铁是否也如磁铁一般有南北极?如何证实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这个验证方法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有的学生会想到吊起电磁铁,待其静止后观察钉尖钉头的指向来判断它的南北极,也有学生想到将两个电磁铁接近,依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原理来判断它的南北极,表面上这些都有道理,但深入分析后这些方法都不切实际无法实施。最糟糕的就是昨天下午六

(2)班的同学的表现,当出示指南针以后,我问:“指南针的指针哪端指示北,哪端指示?”学生说:“不知道!”又问:“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太阳是从哪边升起的?用手指一指方位。”有学生说:“西边。”有学生指学校大门的方向、有学生指墨山公园方向、也有学生指进修学校方向,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引得前来听课的者腊中心校教师们哈哈大笑。所以,在引导学生借助指南针来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前,首先应确认指南针的红、白两端磁针的指向,然后用通电后的电磁铁去接近指南针,观察指南针的偏转现象依此分析电磁铁的南北极。在分析过程中,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引导分析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再依据分析去做实验来验证假设。这样,学生接下去的活动带着目的性,使活动更有指向性,效果也更明显。通过对比实验,学生比较容易能发现电池的连接方向及线圈的缠绕方向均会影响到电磁铁的南北极方向,其实归根到底就是电流流动的方向产生的影响。

- 9 -

3、《电磁铁的磁力》

在上节课制作、研究电磁铁活动中,学生已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产生过研究兴趣。从这节课开始,就将通过实验,通过一系列数据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这是一项很有意义又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充分而深入地开展这项探究性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好处。

本课第一个活动,讨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此项活动前,应复习上节课电磁铁的组成和工作前提等相关知识,为讨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作下铺垫,引导学生从线圈、铁芯、电池(电流)三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在每一个方面又会有不同的细节问题,如线圈,学生提到了线圈的粗细、长短、缠绕圈数、缠绕的疏密度等因素,对于铁芯,提到了铁芯的长短、粗细等因素,这些想法都应予以肯定。在学生作出这些假设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说明“作出假设的理由”,避免无根据地说法。并要求学生仿照P52表格中的方法,将自己作出的假设及理由填写在表格中,这也是为下节课,研究其他的因素而作好准备。

作出了假设之后,讨论确定本节课研究的重点——线圈的圈数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关系。作为一个对比实验,学生在五年级时已接触过不少,知道为了实验的公平公正,数据的准确,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只能改变其中一个变量,也就是要进行实验探究的变量。在活动前,让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是必要的,这样能明确实验中的要求,使各组在实验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开展实验,所取得的数据才有可比性,才能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来说明一些问题。书中的研究计划这张表格还是简单的,学生能够快速完成,在汇报交流时,应重点就“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进行讨论补充,越详细越好,越详细越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对于线圈的圈数,在学生讨论的前提下,我做了个统一,20圈、50圈、80圈为宜,因为圈数太少,效果不明显,圈数相差不多对比数据不明显,圈数太多又太费时间。此外,还应强调时间中的注意事项,如多做几次,取平均数以此来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接触电池的时间不能太长且要一致等。在全班交流中完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探究。探究后,对全班12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全了板书在黑板上,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这个规律。这个规律还是比较明显的,全班能达成一致意见,这个规律也是这节课需要达成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得来的结论印象更深刻。再让学生对比相同圈数时各组的数据的差异,自然产生疑问:圈数相同而磁力不同,还有什么因素影响着电磁铁磁力的大小?自然引入下一节课的探究活动。

4、《电磁铁的磁力(二)》

本课是上一课探究活动的延伸,在了解了线圈和电磁铁磁力的关系之后,在分析各组数据时,自然会想到电流大小、铁芯等也会影响到电磁铁磁力大小。但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怎么影响着磁力的大小,这是通过本课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开展此项探究活动,我安排了两节课时间,让每一组学生分别研究了至少三项其他因素,得到了许多组数据,通过众多数据的分析比较,能够得出较为详实的结论。本课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研究电流大小、线圈管粗细、铁芯长短、铁芯粗细这四个因素,对于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个因素,研究的数据基本一致,能够说明问题,证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大这个关系。而对于另三个因素的研究,学生的实验数据差异较大,原因在于材料及操 - 10 -

作上诸多问题。为了这些材料,如相同粗细不同长短的铁芯,相同长短不同粗细的铁芯很难找,在五金店里总算找到了些勉强能符合要求的材料,如果配套工具箱中能提供相应的研究材料就好了。

在活动前,让学生仿照前一课的研究计划制订本课要探究内容的研究计划,而且这份研究计划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制订的,体现着“从扶到放”的探究过程。有着充分讨论的基础,这份研究计划的制订并不难,在制订计划过程中,不要忽视了假设这个环节,因为本课实验前的假设将会与实验结果产生冲突,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在交流过程中,应重点讨论需要改变的条件,要控制不变的条件,通过各组的补充交流,逐步完善计划,并要求学生按计划实施。学生完成实验后,将各组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进行汇总,以便进行分析。实验后,分析数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学生需要寻找各组数据间的规律来得出结论。分析各组的数据,很有意思。对于电流大小,学生的研究数据均表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力越强;对于铁芯长短的研究,大多数小组的数据表明,铁芯长,电磁铁磁力强(仅限于我所提供的长短不同的铁芯研究);线圈管的粗细研究,大多数小组的数据表明线圈管细,电磁铁的磁力强;铁芯粗细的研究,各组数据差异较大,较细的铁芯和中等粗细的铁芯均能数据支持,显示磁力较强,综合五个班45组数据的分析,大多数小组的数据表明,铁芯细一些的电磁铁磁力强一些(仅限于我所提供的粗细铁芯)。在个别班级学生的数据中,显示不粗不细的铁芯磁力较强,与原先的假设均不符,这也是向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良好时机。告诉学生,任何事物都不能想极端,并不是越细越好,也不是越粗越好,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的。这个分析是建立在我所提供的那些材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如果某些材料所作研究得出的数据并没有什么规律,也要让学生分析懂得,有些数据能说明些问题,有些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在活动后,小结三节课来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收获,了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有怎么样的关系,形成科学概念,这是很重要的。最后将这些因素综合利用,一起制作一个强磁力电磁铁,利用十来节电池,用漆包线绕上三百圈,然后让学生来体会一下磁力有多大,学生很是兴奋。这样,三节课的探究活动也就圆满收场了。总体感言,学生对于此次探究活动的兴趣还是相当浓厚的,也有了不少收获,包括我自己也有不少收获。

5、《神奇的小电动机》

本课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平时常见的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有全新的认识。不过本课也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材料,学校没有那么多可供学生分组探究的电动机,让学生带来拆开也有困难;二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两极分化,男生对电动机接触、了解多,女生几乎一无所知。这是需要我们在教学前有所准备的。

对于小电动机,生活中应用也不少,尤其是男孩子喜欢玩的玩具赛车里,甚至个别好动的男生还动手拆过。上课初,我出示一个电动机,学生都认识,让他们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了解小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让拆过、了解电动机的同学介绍一下电动机的结构,不需要讲的很详细,也不管他讲的对与错,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小电动的了解有多少,也可以引起更多学生对小电动机更广泛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我当场拆开一只小电动机,借助实物展台,一一介绍电动机的各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组成,尤其要重点说清电刷和换向器部分。转 - 11 -

子部分,线圈和铁芯,其实就是一个电磁铁,结合前几课知识,学生能够理解。讲清每一部分的组成,也是为了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作铺垫。

本课的难点就是讲清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这不是靠简单的讲述所能表述清楚的,一定要借助实物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才能使学生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由于没有足够的小电动机,再加上考虑学生课堂上操作有困难,我将此活动改为演示了。依照书中图示,用塑料杯、电线、橡皮筋完成了支架、电路的安装,然后将转子装上,然后将电动机上拆下来的磁铁靠进转子,观察转子的转动情况。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在小动机轴上装上个小小的螺旋桨,使效果更明显一些。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一块磁铁能否使转子转动?磁铁与转子距离对转子转动的速度有何影响?转子转动的方向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几组对比实验,结合电磁铁的知识,结合电动机各部分的作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电动机转动,是因为转子通过后产生了磁性(电磁铁的性质),这个磁性与磁铁的磁性相互作用,推动了转子的转动。这样讲解之后,将电动机的工作过程有形化,学生也较好地理解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课的遗憾就在于没有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亲自拆开电动机探究一下,安装个支架电路来试试使转子转起来。在集体议课的时候也为下一年将要上到这部分知识的周老师作了提醒:希望今后能准备更多的小电动机,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探究的机会。所以这次课就只能将这个活动安排在课外,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外进行了。

6、《电能和能量》

本单元叫《能量》单元,前五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明白了电和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电和磁这两种能量的相互转换,不过一直没有提到“能量”二字。本课,通过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能量——电能,使学生了解到电能、能量,以及各种能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于电能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学生还是能够较好地掌握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关键是多举些实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对于机械能和化学能的概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这个在作业中能够看出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而结合各种家用电器来说明电能的转化,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和掌握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各种家用电器中,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不是单一的,往往会同时转化成多种能量表现形式。在交流中,学生提到“冰箱”,说是电能转化成了“冷能”,虽然是有“冷能”,但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我向学生解释为:电能转化成压缩机工作的“动力能(机械能)”,从而使压缩机工作而制冷,同时压缩机工作时又产生一定的热量,消耗部分能量。

最后一部分的两幅图和一幅漫画,是结合实例了解其他能量的转化关系。学生有了前几个例子的训练,说起来倒也不难,但在介绍鞭炮的能量转化时,应先介绍一下做鞭炮(火药)的原料,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是化学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最后一幅漫画,蛮有意思,学生也比较感兴趣,通过讨论交流,能较好掌握各种能量的转换过程。老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再找些例子,来说明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总之,本课教学中应较多地结合实例进行讲述分析,让学生在联系日常生活 - 12 -

的各种事物、现象的过程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科学概念。

7、《电能从哪里来》

本课既与上一课知识有联系,也是上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上一课讲电能可以转化成各种能量,这一课要探究这些电能是从哪儿来的,其实也是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从而懂得能量的相互转化。教学的第一部分希望通过介绍各种电池使学生懂得生活中使用的电从哪儿来。这个环节的编排其实是不合理。生活中的电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这个知识在《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有所关联,生活中所用的各种电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储存于电池中的交流电,一种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需要向学生介绍说明的,不能只介绍各种电池,这样是片面的。在介绍电池时,学生都能认识各种电池,教师关键在于使学生懂得这些电池的不同之处,也就是“把什么能量转化成电能”,尤其是充电电池和蓄电池的介绍,要使学生懂得电能――化学能――电能的转化过程。

本课的一个难点是使学生懂是“电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电,是一个虚幻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借助器材,使学生能“看”到电的产生。“手摇发电机”是个不错的工具。我找了两个手摇发电机,一个做演示给学生看,一个拆开让学生看里面的结构。演示过程中,学生看着手摇后小灯泡亮了,还能过两根导线将产生的电流引出,使灯座上的灯亮了,小电扇转了,学生看着这些蛮新奇,也急于想了解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拆开手摇发电机外壳放在实物展台观察,里面是没有电池的,但有个类似于小电动机一样的东西,通过转动摇柄,通过齿轮的变速,使电动机的轴快速转了起来,然后就有电,灯就亮了。其实,这里的电动机准确的称呼应该叫“发电机”了,它的工作过程和电动机是相反的。电动机是“由电生磁”,而发电机是“由磁生电”。为了更有说服力,演示了P63页中的实验,将漆包线缠绕在指南针上,用手指一捻,转动小电动机的轴,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明显的偏转,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对于“转动电动机的轴就能产生电流”深信不疑了。这个实验为了使效果明显,一定要用漆包线,多绕上几圈,然后放在实物展台上演示,效果不错的。

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发电机”转动是能够产生电流的,自然联系到生活中大型的发电机是不可能靠人力驱动的,那靠什么?靠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对于这些力量,学生的举例说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从而了解到人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能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最后,给学生看了些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的路灯图片(东钱湖边有条路都是这种路灯),看了段水力发电的片断,那么庞大的发电机组在水流的冲击下转起来,使学生更有感性认识了。也希望通过这些资料,使学生明白人类要利用风力、水力、太阳能这些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来发电,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8、《能量与太阳》教学反思

《能量与太阳》是《能量》单元中最后一课的教学,在总结前段时间的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的情感态度,教师直接讲授的道理学生都懂,但未必能深入的体会道理,只有让学生自己从能源的来源、能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能源的紧缺、新能源的开发等环节的安排上体会出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才是最 - 13 -

深刻的思考。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太注重知识的讲授,自己说的太多。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样很重要,还有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即使说不完整也要注重让他自己组织语句。

2、提问不够谨慎,学生回答完问题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要多表扬。

3、讨论不够充分,突法发事件处理不够妥当。

4、重点环节安排可以再详细一点。

第四单元

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通过回忆三年级时曾观察过的动植物,并结合图片,认识、了解一些校园中,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然后问学生:在学校生活了快六年了,能说说校园中有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吗?学生一个个摇头,因为从没有去尝试过,当然也就无从回答。引入本课的活动任务:校园生物大搜索。为后面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作好调查准备工作。

那么本课的重点,就在于调查前的指导、分工、准备工作。如何开展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重点在:如何记录(画草图,分类记,通过画图、手机拍照等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准备些工具;注意安全和保护环境等方面。这么大一个校园,让每人学生都独立完成,难度太大,我采取了“明确分工,层层合作”的方法。将整个校园分成四大块区域,全班学生分成四大组,分别负责调查了解一块区域。每一大组又有三个小组,三个小组都调查同一区域,调查时各自独立完成,在汇报时进行补充、修正。每一小组的成员,可以自己安排时间,独立进行调查了解,在汇报之前,小组内先汇总,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这样,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合作,大组间的合作,就完成了对整个校园角角落落的调查。即减轻了负担,又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的精神。

本课教学已经安排了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校园中调查,可惜时间还是不够。想想应该还是课堂上有些事项讲的详细些吧,调查活动主要还是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必尽上课时间有限,短短十来分钟也无法完成的。就让学生零敲有碎打,化整为零,反而更灵活些,对最终汇报的效果会更好些吧。

2、《校园生物分布图》教学反思

本课花了很多精力去准备,现分析如下:

一、罗列事实方面

1、学生基本能够完成“校园生物分布图”,并采用多种方法,如注解法、序号法、照片法、箭头法、标本法;

2、四个班级完成的分布图各有特色;

3、只有少数孩子能够到大的分布图前进行分布图的制作,其他孩子只能在座位上看或者在座位上完成区域分布图;

二、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况

1、部分学生学会了多种方式来建立分布图,并能亲自尝试;

2、校园生物分布图较好的展现了校园生物的多样性,学生对此能有一定的 - 14 -

认识,并拓展到全镇、全市、全国、全球,分布图很形象生动;

3、部分学生带来了辅助学习材料,如课外书资料等,尽管翻查较少;

4、摘花的孩子其实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标本资料;

5、无聊的孩子,如果能给他们安排适当的活动,多数学生仍旧会专注于课堂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参与学习方式,以前较少接触,需要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

三、概括与收获

1、教师需要进行二次备课,考虑更多孩子的课堂活动的开展;

2、学生需要更多参与分工合作;

3、学生开始意识到要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自律重于他律;

4、因为老师对于摘花的批评,他们会比以前更重视保护植物的问题;

5、关于分布图的完善活动可以长期进行。

3、《多种多样的植物》教学反思

很简单的给学生们上了这一堂课,从网上找了一个小课件下来,让班里的同学看各种各样的有关于植物的图片,给了学生许多熟知的植物图片,让他们对植物进行自主的分类。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分析能力出奇的高,竟然被他们想出了很多植物分类的方法:光合作用的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开花的和不开花的、水生和陆生??看来,这帮小家伙知道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但是,这里我对书本教材的表格设计一点看法,他这样分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比如有一个孩子提出来植物还可以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还有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多孩子都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观点,我感觉这里可以改革一下。

4、《种类繁多的动物》教学反思

本课与前一课《多种多样的植物》一样,以学生已知的动物为研究基础,让学生通过分类活动感受植物的多种多样,从而进一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动物分成不同的类别。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类别,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动物种类繁多的感性认识。

三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研究过周围的动物,再加上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积累的对于动物的认识,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许许多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因此本课一开始学生都恨兴奋,列举了大量的动物。但是这些动物到底如何表现为多种多样,学生们并不清楚。

由于学生所认知的动物太多,因此我从本单元第一节课《校园生物大搜索》入手,从常见的动物入手,再介绍身边熟悉的动物,等交流到一定程度后,再让学生讨论分类的标准,然后依据不同标准进行排列分组,大家都能较直观地发现: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对于动物的分类标准,基于前一课的学习,学生的想法还是很多的。提出了诸如按生殖方式、按食性不同、按生活环境、按饲养方式等等各种不同的标准。在这样的分类过程中,学生自然体会到了动物的种类繁杂。借助几种动物骨骼照片,结合平时生活中吃鱼、吃鸡时的感受,学生对脊椎 - 15 -

动物的特征能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通过比较,学生对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就比较清楚了。在找昆虫、鸟、鱼、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时,我也设计成让学生在对比中找他们的共同之处,几乎没有什么挑战和悬念,学生很快把这几类动物的特征全找出来了。但在给昆虫、鸟、鱼、哺乳动物添加成员时,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鸡、鸭、鹅不当鸟类;蜘蛛、蜈蚣当昆虫;章鱼当鱼类等,可能是学生受平时生活经验的影响才会有这种低级错误。只好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这四类动物的概念特征,终于改正过来。

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反思

本课从对动植物的研究,推演到对我们人类自己的分类观察研究。

教学时,先举例各种相貌特征,说说有哪些不同,按照学生的说法,教师板画,以此来确定分类的方法,并指导学生了解一种相貌特征的不同类型,指导学生该如何描绘不同的相貌特征,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组内的观察活动,描绘同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

全班的相貌调查、统计活动,课内让学生自行面向全班开展调查活动,有一定难度,纪律不好控制也浪费大量时间,课后调查,又无法保证学生是否会去完全。所以,我安排了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带来小镜子,观察自己各方面的相貌特征,然后教师进行统计,学生记录数据。

相貌是唯一的吗?这项活动是分类统计的应用。多种相貌的组合排列结果有几种?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应该可以利用数学的方法得出结论,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这个问题居然难以理解应用。教材中举例了两种特征分四种,可三种、四种特征分几种学生不能理解,可能太抽象了。本有个想法,将全班同学依据相貌特征进行现场分组,多一种特征就会产生两倍的结果,这样有几种相貌特征能分成了几大类别就一目了然了。但是考虑到纪律难以控制,最终改为了现场画圆形性状图,使学生了解到每增加一种相貌特征,分类结果就多一倍。最终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一编号的相貌特征,班级中哪一种相貌特征的同学较多,哪一种较少,也比较直观。不过,还是很想试试将学生现场分组。

本课中有学生说3班和4班的高源高野这对双胞胎兄弟的相貌特征是一样的,我在让他们亲自叙述自己相貌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况再进行分析,事实上,就算孪生兄弟也有部分相貌特征是有差异的,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可以说说“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这个道理。

6、《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教学反思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是在前几课了解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动植的结构特征与环境的联系。

不同环境中的植物,从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不同地区的植物两方面,对植物的根、叶两部分进行研究。教师应准备些植物样品,便于学生更直观的进行观察、分析。教学前,让学生联系四年级时学的植物知识,说一说根、叶对于植物的作用,再结合浮萍、草的根的结构特征加以区别,说说为何会这样?这样学生对于水生植物、陆生植物的根的特点,为何会长成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讲解植物叶的特征,过程方法同上,先说说叶的作用,然后说说仙人掌、松树、香 - 16 -

蕉树三种植物叶的特征,再结合各自的生长环境分析植物的叶与环境的联系。最后,再让学生举例类似的植物结构特征与环境相适应的例子,以此来拓展巩固学到的知识。

不同环境中的动物。鸽子和金鱼这两种动物的特征较明显,生活的环境也完全不同。对于体形,纺锤形,学生不理解,只会说是流线体,教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纺锤。其他的特征及功能,学生还是能说的很好的。教师重在引导他们分析。 实验证明部分功能的作用,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用保鲜膜包住鲫鱼的身体,使鳍无法运动就能了解鳍的作用了。不能把鱼鳍剪了,这样伤害小动物,有违情感教育的目标要求。体形的研究,用泡沫块割成不同形状,进行适当配重,使其略没入水中,然后用大小相同的力推动,可以看出鱼的纺锤体体形在水中有利于减少水流的阻力。

最后一部分,讨论生物的器官特点,分析它们的作用及生活的环境,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难,均能结合实例很好地说明。

7、《谁选择了它们》教学反思

这课的教学主要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最有意思的是,讲授北极熊的演变故事(我把课本中的北极狐的情况改了一下),让学生欣赏北极熊和普通棕熊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你能发现多少它们身体的不同之处,学生找了很多,但我定位到四个方面:北极熊毛色雪白,身体肥大,眼、鼻、耳、尾等裸露在外的器官很小,四肢短小、熊掌肥大、更有力。让学生讨论北极熊和棕熊是同一个祖先,为什么北极熊的身体构造与棕熊相比有如此大区别。

学生在前面青蛙的学习基础上,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自己思考的猜想与假设,我把它整理了一下,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为什么北极熊毛色雪白?学生提出,为适应北极自然界的色彩,在北极对于北极熊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霸者,几乎没有什么天敌,但是它要捕捉到食物,为了有更好隐藏色来捕捉猎物,在常时间的适应中,北极熊的毛色越来越浅,慢慢地变成了雪白色。

为什么身体会比其它的棕熊要肥大?学生提出:就像人一样,胖一点的人不容易冷,北极熊生活在北极,瘦弱的熊因为适应不了北极恶劣的环境,而纷纷淘汰了,留下来的往往是比较脂肪比较厚,毛比较浓密的熊,在漫长的过程中,北极熊的个子越来越大了,就有别去其他的棕熊了。

为什么眼、鼻、耳、尾等裸露在外的器官会很小?学生提出:也许北极熊本来的器官也是很其它棕熊差不多的,因为北极非常寒冷,一些裸露在外的器官长时间经受风吹雨打,在繁衍的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变小了,再加上厚厚的毛盖着,就看起来更小了。

为什么四肢短小、熊掌肥大而有力呢?学生提出:在北极冰天雪地,而北极熊长时间在冰面上行走和捕食,为了增大与冰面的摩擦,渐渐变得很大,因为海豹喜欢吃冰面下的小雨和小虾,而北极熊又很喜欢吃海豹,所以要吃到海豹,北极熊必须用其熊掌敲开冰面,渐渐地,有些熊因为捕捉不到海豹而逐渐地淘汰了,所以留下的往往都是有着强壮熊掌、力气超大的北极熊。

这不禁让我感叹:学生的思考还是很严密的。

- 17 -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教学反思

生物多样性与我们,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梳理,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几方面说说一天的生活中,都要和哪些动植物发生联系。通过小组这样的交流活动,学生更能明显体会到多种多样的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忆填写“人与动物的关系”汽泡图,这样学生就充分了解了动物与人的生活关系。在交流“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结合学生的讨论,结合课文中资料的阅读,再回忆填写“人与植物的关系”汽泡图,在充分讨论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基础上,设想:如果缺少了生物多样性,人类生活会怎样?引导学生从“生态平衡”“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等角度进行考虑,意识到:虽然地球生物种类多样,但如果部分缺少,会引起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从而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活、生存。

“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自然明白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也自然懂得应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该如何保护?这是本课的最终要求?让学生通过网络、看课外书等渠道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情况,联系生活,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破坏、伤害动植物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倡议,尤其要强调“人类是生物家族中平等的一员,不可任意主宰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否”这一思想。本课结束后,我布置了一份作业:以“校园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结合“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对校园动植物的了解,结合本课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说说自己的感想。我想,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应该更有话说吧。

- 1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