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 1

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 2

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3

 

第二篇: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初探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初探

经过一年的实践及探索,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并查找了相关高效美术教学的书籍资料,我对美术课堂的高效性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要做到小学美术课高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高效教学的保障。

新课程实施以来,预设与生成充满我们的课堂,使得课堂生机盎然。预设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教学过程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生成是在师生与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

况、新思路。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缺一不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教学预设设计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现实的结合点,它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但同时又是明确指向教学实践的。在成型的教学预设中,各类教学目标被分解成了具体的、操作性的目标,教学预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环境的调适、教学评价手段的实施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一系列的安排都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抽象的理论在这里已变成了具体的操作规范,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可行依据。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在预设时,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如可以在教学方案中突出某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述,一种新教学环境的设计,从而使教学活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富有层次感。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中更强调在人的交往中的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而互动中生成的有效互动就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各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体现学生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行为。

(1)课前的充分准备是高效的预设与生成的前提。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预设和动态生成,没有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

(2) 老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预设与生成的保证。

新课程下的老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老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在精心的预设后,课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转变成引导、合作探究的角色。

(3)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家》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和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活跃思维,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

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添画、组画、记忆画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

四、引导学生高效的主体性实践

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道出了动手体验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发掘创造的灵感。

五、 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

美术教学中,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儿童的童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

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

对于学生绘画不好的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绘画不好的学生作出富于鼓励的语言,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如“画得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可以画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画得不好的学生能够有自信,而不因为学生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绘画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自由绘画,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绘画学习的起点。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高效课堂的纽带。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

《构建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三阶段前期研究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沿革

20xx年5月,我校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构建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立项审批,在高中部高一年级展开研究,现已扩大到高二年级。本研究共四个步骤,先分各学科组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制定实施改进策略的方案;再由参与实验

的教师和课题组成员进行实验――反馈――调整――再实验——总结;最后形成终结性报告(研究成果)。具体时间表如下:

1、20xx年5月~20xx年8月,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 2、20xx年9月~20xx年9月,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采用调查法,对全校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近两年有关教案和教学设计,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

3、20xx年9月~20xx年7月,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提出案例。

4、20xx年8~10形成结题报告。

各小组20xx年5月开始课题实验,市县教研室、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亲临第一线,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第一、二阶段的目标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现已进入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这是研究的实质性阶段,非常关键。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课堂实践为主。

二、研究力量的安排

课题组成员都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的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实践者。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四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若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思总结,及时开展交流;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深入理论提升,认真撰写论文。

课题组组长:戴华

副组长:吕俊松

成 员:董昭威 陈淑娟 卢云 任飞 秦庆伟 李胜 游国普 何正军

课题组分工安排:

1、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方式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2、数理学科(数学、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方式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3、外语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方式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4 5、综合学科(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等):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方式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三、课题组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一).理论学习的情况

课题组成员围绕如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如何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构建有实效的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如何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如何提高教师课改形势下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务实型的研究性的教师;如何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使学校成为务实型的研究性的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问题,用集体学习法和资料查阅法系统的学习了以下理论著作: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育观

布鲁纳(J.S.Brun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非常重视人类课堂情境中的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他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发现学习教学方法,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使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发现学习是指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教师或教师提供的材料去发现事物,探索未知。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叙述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部分。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和帮助学生的意义建构。

3、多元智能理论。(简称MI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多元智能观点的核心在于认真地看待人的差异。MI理论的核心概念:“通过多元智能而教”让每个孩子都自信地“动”起来,使学习真正实现个性化。

4、现代具有影响的教学流派:①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②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育能力。③刘京海的成功教育,他的着眼点是,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提出“自主成功”、“尝试成功”的教学模式。④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改作业,充分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学习。⑤江苏“洋思经验”,以三流的师资、硬件、生源,却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成为教育上的奇迹。洋思经验的重要内容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所有这些,都为开展“构建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提供成功经验借鉴。

5、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I)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6、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经验总结,研讨情况。

1.研讨的主要问题:

A .当前各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方式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分语文组、数理组、外语组、体艺组、综合组);

B.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模式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策略;

C.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查及指导策略;

D.学校的教学资源现状及改进策略。

研究重点: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进行展开。在分析影响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达成、主体、知识建构、师生互动、学生发展等作表征分析,重点探讨提高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提出兴趣激发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境创设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收集并整理课堂教学实例,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做法,以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通过实施务实、创新教学,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 2.研讨的名称,参与的人数

本课题研究的第一(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第二(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 阶段的研究已基本结束,现进入第三阶段的前期(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工作,参与人员已从课题组成员扩大到各学科任课教师,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并赴宁达中学等学校实地考查,学习,并在前期高一二班,高一五班,高二二班,高二七班试点的基础上,在高一、高二年段全面铺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经验总结材料,论文撰稿与发表情况。

现阶段的研究工作正处于初始阶段,各学科组尚处于实验和摸索阶段,个别教师有些心得与论文的写作,尚处于个人“一家之言” 阶段,没有在课题组的会议上交流,还不很成熟,相关经验没有大面积推广。

四、课题研究情况与分析

20xx年9月~20xx年7月是《构建务实、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此阶段的研究方向为:定期实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

现正处于前期研究工作阶段,试点工作业已结束,正转向全面铺开的过程, ㈠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的全面转变。

1、语文组在对子课题的研究中提出了具体的实验目标,将务实与高效相结合,从二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①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确立“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终极目标的观念;

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全面发展”的理念,把构建语文学科情境教学作为核心内容。

语文学科将立足有效性的实验目标,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实施。

2、数理学科提出研究的目标:通过收集实践材料,加强动手操作,开展模拟教学活动,上好数理实验课,开展小课题研究等,将子课题与教与学的实效有机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发散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入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模式,激发学生的热情。

数理组在本阶段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正在有步骤的对本子课题进行有序的组织研究。

3、其他小组综述:已进入子课题的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在第三阶段前期的研究工作中,课题组将进一步完成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对各学科的教案和教学设计进行初步的模式探究与实践。

㈡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发展策略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应该是单纯传授知识的人,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者。教,是为了不教。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变化递增快,教师想在几年时间里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早已多样化,有些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老师懂得多、懂得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呼唤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成为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形成的 引导者。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促进学生的“学”上,以实现“不教”为目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个积极地旁观者,直接参与学生学习,但参与却不是干涉。所谓旁观者清,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引导,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处理好课堂上“活”而“不乱”的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潜移默化者。有人说:一个人在青少年求学时,没有遇上一个他心目中的好老师,那么他就是一个潜在的犯罪分子,如果他遇上心目中的好老师,那么他即使坏也坏不到哪里。我们应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呵护他们的心灵。 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园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角色的转变”。在一度考成为老师的法宝,分,成为学生的命根的“传统教育”下,老师变成了只管教和考,学生只管学和分,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诱发出紧张的师生关系。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是“一根粉笔一张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 机械地执行课程计划,一是一,二是二,成了教材知识的传声筒,成了按部就班的“教书匠”教师往往把课本里的答案当圣旨,忽视或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谈不上什么创新和创造。

教师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新课程则认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才能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才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

反思、研究和改进,最终成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科研型的教师。实现由“传统教学思维向现代教学思维转变”。教师这种转变体现在: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单向信息输出向师生信息互动转变。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能提出许多让老师措所不及的问题来,作为教师不能独断专行,把学生的“奇思妙想”一棍子打死。应以发展的眼光、多元的思维来审视学生,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有个作家曾经说过,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的人。教学中多以发散的思维看来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尽可能地少一些纯科学性的、系统性的术语。

2、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已经结束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从中找出成功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这种方法有利于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从而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进行反思的结果,表现在文字上,就是学校要求大家书写的教学反思。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文字性的东西,真正起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的作用。

“文无定法”,一篇好的教学反思,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它的基本原则是有感而发,可以就某一细节谈自己的深刻见解,也可以纵观全局论证个人的创意和设想。一般而言,大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概述

这里应该说明本节课的授课类型(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本节课的内容(章、课时及授课的题目)、教学目的(不必过多叙述,但它对以后查阅有重要作用)。这是反思的重要内容。

②对教学成功之处的总结和积累

有利于今后教学过程中借鉴和运用。

要总结教学过程中突发的灵感和针对某一问题的巧妙做法。这些东西日积月累,就会使我们逐渐地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

要总结教学过程中师生配合默契的环节,记下教学双方的各自闪光之点。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双方配合默契,说明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对学生了解的透彻,底码摸得清楚。记下这些,有利于今后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继续发扬。 ③要找出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完美无缺的课是不存在的。尽管我们花费了心血,进行了努力,缺陷与不足仍然在所难免。比如课堂的引入是否达到理想的效果,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或者是前紧后松,不能留下回味;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有无遗漏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表情看出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通过巩固练习发现哪些问题还要进一步深化和充实等等。关键是我们要发现它、认识它、改变它。我们的教学能力就是在弥补缺陷和纠正失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

④要提出今后的改进目标与方向

这是反思的目的与落脚点,针对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误,提出今后应该发扬哪些长处,避免哪些问题的出现,不需要过多的文字,但应该是一篇反思的点睛之笔。

五、问题与思考

1、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虽然在备课时都写下了三维目标,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忘了教学目标,随意性比较大。目的是你要达到的地方,是终极点,目标则是这中间的一个一个的站点。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你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我们有些老师的教学目标叙写用在哪节课都行,可谓“放之四海皆真理”。

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老师讲得多,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3、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调动不爱发表意见学生的积极性等,不能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合作,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无效。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力度。

4、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了解不够,过多的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上不厌其烦,造成了教师辛苦而无效。

5、对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差异,缺乏研究,缺少有效的方法。如学生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如何体现层次性;如何在课堂中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6、课堂教学组织不佳。部分教师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智慧不够,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把握不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六、下阶段研究工作的设想与改进策略

主要完成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指导策略及教学课堂策略的改进。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具体内容如下:

1、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策略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训练。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尽可能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音响语言的接受能力为4.4比特/秒,而对画面构图中信息接受能力为46比特/秒(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利用挂图、漫画、投影、录像、电视等教学媒体,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和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教学已广泛进入课堂,教育信息的传递不再是单一的。

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多彩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必受时间的限制,教学信息可反复的播放或有选择的存储,古代的、异域的、细微的事物都可以变成具体可感的有声画面,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把信息的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能把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体现在媒体之中。而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便于或展示效果不好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要挖掘教材活性因子,组织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如实验探究、演讲、讨论、小导师、网上查阅等形式,尽量少用讲授式进行教学。

2、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指导策略

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而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强调学生主体化和个性化,只有主体化、个性化才能使知识、能力、人格三有活动,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灌,可能这节课你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 作为“导演”的教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使得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状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在下列情况时容易达到此项目标,它们分别是:有兴趣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对自己有更高期待时、对教师充满热爱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关注差异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行动指南,以提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为目标,通过有效的行为养成,充分重视感情交流,营造平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教师备课原则的指导策略

①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求切合实际。因此每课时、每单元都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好比野外锻炼,老师只带着学生走,还要他们走快点,加油走,学生还是走不快的。而你如果说:同学们还有500米就到我们可以休息的地方了,学生肯定一下子走快了。一节课上我们如果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主要有三个问题要解决,学生就明白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他们会重点关注这三个问题,教学也就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没有 明确的教学目标还具有反馈评价的功能,在目标的指向下,进行有效的反馈、矫正、查漏补缺,不放过一个知识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切不可像某些电影一样以倒叙的形式组织教学,那样会使学生不知所措,不得要领。

②学习方法的指导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的,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于渔”,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除了对教法的研究外更重要的要注重对学生方法的指导,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要重视这一点,既要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包括识记、理解、运用的具体方法),又要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真正使学生从“学会”知识变成“会学”知识。

③教学内容的选择性。老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讲课过多、过细,挤掉了学生大量自己的这样既加重了学生学业负担,又效果低微,抄作业的现象从此滋生。针对这种情况,专家提出了:“三讲三不讲”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会的、不讲老师讲了还不会的。当然这要求我们老师了解学生实情,更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难易度。

④教学结构的合理性。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其互相关系。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一篇好的文章,起要美丽,中要跌荡,结要回味,因此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既要绵绵有序,又起伏有致,这样才能紧扣学生心弦,拨动学生思维。

“虎头”—教学导入设计。讲究先声夺人,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在学生心中荡起层层涟旖,像磁铁把学生吸引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撩人心弦的情境中或悬念于怀,或徘徊在新旧知识的交织矛盾中,自然而然进入了学习状态,如设疑导入,故事导入,讨论导入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导课形式。

“驼峰“—教学高潮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重点和难点,教师应精心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策略,使师生的双边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更要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创造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望。如巧布疑阵的悬念式、紧张激烈的辩证式、似是非是的讨论式等都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情境,从而使学生学习活动达到高潮。

“凤尾”—教学结课的设计。好的结尾如品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点点睛,教学结课应力求首尾呼应,蕴藉隽永要给学生“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之感,我们的教学才能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结课的设计可有多种方式,如总结升华式,余犹未尽式等。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导入、高潮、结课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实效性。

⑤现阶段各学科组将主要的精力用在学案的撰写与研究上,力求用简明扼要的学案来引领课堂。

总之,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课题搞下去,力争早出成果,早见成效!

江西省西山学校课题组

20xx年12月25日

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12-07-10 08:29:00 ]阅读:86作者:马静编辑:studa090420

摘 要: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美术学科如何适应课改需要,这是许多美术同行正在困惑和思索的问题。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使高效课堂的实施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学美术 高效课堂 构建

高效课堂因符合学生主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在单纯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一、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

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自主参与状况。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自主参与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不主动,都算不上“主体”。看学生的参与状况,主要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

2.合作习惯状况。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我们看一节课,应看学生是否已把“合作”成为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不是一次两次或者十次八次的练习形成的,而是因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主观形成的共同学习的一种合作模式,在自主的状态下或老师的提示下,有组织地分组合作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更高要求的合作习惯体现的不单单是学生三五成群地看书、学习、交流的情景,更要求合作组的成员个体具有这样的习惯素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参与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履行组员职责的习惯。

3.探究交流状况。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实现教学相长。

4.知识掌握状况。在45分钟内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是课改的宗旨。课堂中,根据知识容量,通过练习、检测、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一堂课一味地追求学生活动参与的热闹,是不符合新课改本意的,我们要看大部分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量的多少,能不能完成课堂的计划任务,这一点在学生交流、练习和检测中都能够了解。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设计新颖、独特、合理,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得以解决。

1.欣赏激趣。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技能,增强自信,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机。

研究结论与分析

(一)明确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战略意义

把课程改革和减负增效落到高效课堂教学的实处,解决本校减负增效过程中课堂教学出现的具体问题,通过务实的研究,形成“高效课堂”的一系列教学模式,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心理等负担,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受益,与此同时,让本校的教师和学校一同受益。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对教师的减负增效,更是对学生的减负增效。

(二)构建了一系列符合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这就是说,研究教育问题要应用系统科学,进行立体思维,开辟多元思路,兼顾各种因素,并将它们构成系统,视为整体。课题组各子课题,既各自冒尖,又联成一体,追求整体效益。各子课题是并列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先导、基础、保障、关键、目的。它们是语文组的激情课堂模式;数学组的双案互动数学教学模式;英语组高效课堂教学隐性拓展的教学模式;物理课堂“学案+互动”的教学模式;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模式;政治组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艺术组的快乐教学策略;地理组的地理组的学习空间拓展模式;历史组的 “学案+中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等等

(三)理解了“高效课堂”具体内涵。

在各子课题的研究和综合的过程中, 逐渐明白高效课堂绝对也不可能是时下有人从字面理解的“高效益”课堂,真正高效课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超市”,突显出对学生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

高效课堂有“四维目标”,即学会、会学、乐学、创学,立足学会,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形成智慧。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四)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1、评价原则

完整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价可以概括为“二二六”评价原则,即促进“两个发展”,落实“两个转变”,体现“六个维度”。

2、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达标测评、开放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和自主性反思评价。这些评价方式主要团队评价为主,个体评价为辅。尤其是注重研究发挥年级组、学科组、班主任三大组织的作用。

3、高效课堂评价系统叫“以学评教”系统

高效课堂依托“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个灵魂建构评价体系。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当然相信学生是把学习交付学生的前提,敢于交付。不仅交付“学权”,还要交付“评价”,即以学评教。

评价有个“六字真言”:即时、公开、公正。

(五)探索高效课堂的运行机制

1、高效课堂如何操作

高效课堂其实是一个“大课堂”概念,它既包括45分钟构成的“课中”、“课前”和“课后”,而具体到一节45分钟的课,还可以分为小课前、小课中、小课后三段。

高效课堂中教师要学会重新分配时间精力,即在课中用减法,而课前、课后用加法,或者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课前做什么?编制导学案,课后做什么?修补导学案。

导学案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学习能力的源头,因而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而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

课后呢,教师通过课上反馈,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课代表或者小组长实施帮扶,然后教师根据课堂经历,对导学案予以修补完善即备好课后课。 2、教师在课堂上如何“主导”

教师的主导,可以理解成“主要是引导”,与其说“引导”,不如说“点燃激励”如果把教书比喻成开汽车,那需要抓好四大步骤:点火启动、握紧方向盘、踩着离合换挡,关键时候要踩住刹车。点燃激励是点火,方向盘就是导学案,课堂环节流程是离合器,刹车就像达标测评。

教师在课堂上的“盯、观、跟”是依据学情的需要来确定的,现在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即一切教学的起点是什么?是进度、计划、还是教案?不对,是学情!脱离了学情的教学,要么是自说自语,要么是浪费时间。教师怎样

参悟“盯、观、跟”?所谓“盯”,盯的首先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观,观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跟踪进度、跟踪效益、跟踪发展。

(六) 分析高效课堂真伪的必备条件

仅仅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但高效课堂一定高效。 高效课堂的真伪并不复杂,它必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 看黑板多少

第二, 看学生动的如何。

第三, 教师讲些什么

第四, 是否使用模式

第五, 导学案是不是能“制导”

第六, 测评不是考试

第七、课堂评价几个标准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反响

(一)研究理论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1、研究成果主要有《学案集》、《中心问题集》、《教案集》、《教学实录》、《论文集》、《学案之课堂管理》、《集智备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之问答》等。

2、课题组成员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公开发表论文余六十篇,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二)研究实践成果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课题研究发挥了良好的导向功能。

学生的兴趣由“消极”走向“期待”,学生的行为表现由“表象”走向“内在”,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印证”走向“探究”。自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各学科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课题研究发挥了增力功能。

高效课堂是一种目标激励,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增大了师生的内动力,涌现了许多奋勇拼搏、创优争先的典型。葛明洪老师20xx年9月被评为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xx年10月被评为金坛市优秀教研组长,20xx年9月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辅导教师,20xx年10月所带班级被评为金坛市先进班集体,并于20xx年晋升为高级中学教师。李雅琴老师于20xx年9月被

评为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xx年先后荣获金坛市、常州市、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奖赛一等奖;王晓军老师在课题研究期间负责设计问卷调查表,撰写分析报告等等。

(三)建构了全方位展示课题研究成果的平台,并在学校推广。

1、课堂平台。这个课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密切联系课堂。课题组将能充分体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的优质课展现出来,对内对外开设的示范课若干,还编制了各模块的学案集、教案集、中心问题集以及自主学习笔记本等,从而为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2、网络平台。把在课题研究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网站。网站设有理论前沿、课题文件、基本材料、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特色材料等栏目,并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更新教学资源,使之成为我校高中历史课教师交流的重要平台。

务实求精打造健康有效的美术课堂

齐柏龄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开展了10余年,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显著变化,美术课堂呈现了崭新气象。比较以往,当前的美术教学正试图实现这样的转变:由关注模仿向关注创新转变;由关注已知向探索未知转变;由关注知识、技能向关注能力、智慧转变,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而全面的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想让学生获得的东西太多,想让他们发展得更好,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学生该掌握的并未很好掌握,该发展的并未很好发展。中学生和小学生的美术作业并无明显差异,就是最好的例证。

【作者单位】: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

【关键词】: 美术课堂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 美术教学 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美术教育 美术教科书

【分类号】:G633.955

【正文快照】:

我们的教育理念先进,想法也是好的,问题出在做法上。对此如不认真审视和妥善处理,必将影响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思考谈些看法,以期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一、主要问题聚焦一节课只有实现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施教活动各自的、整

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陈莹

【摘要】:受美术传统课程理念的影响,迄今为止,中学美术教学的研究与实施在我国都还处在初级阶段,美术高效课堂不但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而且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国内外中学美术教学实践证明必须重视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美术高效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具有独特价值,是传统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为了开展好美术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开展美术高效课堂教学内容和设计的研究。本文从初中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含义、功能、项目选择过程与结论以及相关教学设计等方面加以研究,并用试验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论证。衷心希望广大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重视美术高效课堂教学,对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效课堂 初中美术 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33.955 【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要4-5 ABSTRACT5-6 目录6-9 前言9-10 第一章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概述10-11 1.1 初中美术教学10 1.1.1 初中美术教学的基本含义10 1.1.2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10 1.2 我国当前美术教学的现状10-11 1.3 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当前美术教学的要求11 第二章 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11-16 2.1 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11-13 2.1.1 心理学基础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元认知理论11-12 2.1.2 美术学习理论与美术教学理论12-13 2.2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13-15 2.2.1 教育改革背景13 2.2.2 选择课堂高效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13 2.2.3 现实问题13 2.2.4 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13-14 2.2.5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14-15 2.3 高效课堂的核心概念15-16 2.3.1 高效课堂的定义15

?

?

?

?

?

?

?

?

?

?

?

?

?

?

?

?

?

?

?

? 2.3.2 高效课堂的要素15-16 2.3.3 “高效课堂”主要研究两大方面16 第三章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16-27 3.1 把准教学起点演绎高效课堂16-19 3.1.1 新旧知识结合,促进学习迁移16-18 3.1.2 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诱发兴趣18-19 3.2 巧妙组织引导构建高效课堂19-22 3.2.1 注重联想教学,激发创造力19-20 3.2.2 课中直观教学,激发学习热情20-21 3.2.3 实物操作,快乐学习21-22 3.3 搞好师生互动营造探究氛围22-24 3.3.1 抓住课堂兴奋点,提高课堂实效22-24 3.4 坚持优差并重保证主体地位24-25 3.4.1 通过提示点拨,循序渐进24-25 3.5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实效25-26 3.5.1 巧设情境铺垫,激发课堂活力25-26 3.6 注重主体参与优化课堂教学26-27 3.6.1 激励性赞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26-27 第四章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7-43 4.1 以导学案《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欣赏·评述)》为例,具体分析说明实施

1、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29

2、教学过程29-31

3、本节课效果分析31-32

4.2 以课例《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为例,具体说明高效课堂教学的实

1、教情分析32-33

2、学情分析33

3、“高效课堂六环节模式”实施理念及应用33-34

4、教学过程34-38

5、授课教师反思38-39

6、指导教师点评39-40

4.3 科学检测40-43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普通班48人试验班49人)41-43

第五章 普通美术教学与高效课堂教学分析比较43-50

5.1 教学法比较分析43-47

5.1.1 案例1:石膏几何体写生43

5.1.2 案例2:中国画——虾43-44 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步骤29-32 ? ? ? ? 施32-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3 案例3:《标志设计》一课的对比44-47 5.2 教学效果比较分析47-50 5.2.1 案例1:学生作业《海绵纸相框》47-48 5.2.2 案例2:学生作业《袜子娃娃》48-50 结束语50-51 注释51-52 参考文献52-53 附录53-64 附录1 学生作品《袜子娃娃》53-54 附录2 学生作品《室内小装饰品》54-55 附录3 学生作品《汽车设计》55-56 附录4 学生作品《海绵纸作品》56-57 附录5 学生作品《民间艺术》57-58 附录6 学生作品《粘贴画》58-59 附录7 学生作品《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陈设物设计》59-60 附录8 学生作品《粘贴画》60-61 附录9 学生作品《变废为宝小制作----风铃》61-62 附录10 学生作品《居室装饰品----纸艺玫瑰花》62-63 附录11 学生作品《线材动物造型》63-64

.cn/Article/CDMD-10065-1012479473.htm

求真务实,打造高效课堂

2010-11-30 19:26:49| 分类: 教有所思 | 标签:学生 课堂 高效 教学 教师 |举报|字号 订阅 求真务实,打造高效课堂

濮城镇中学---苏丽艳

厚厚的一本《高效课堂22条》,经过我数日的日夜奋战终于看完了。合上书本再细细的品味,感觉自己读的还不够深,还不够细。现在想想自己到底读了些什么:1.高效的内涵: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2.高效课堂评价的基本思想:“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论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物,评价课堂教学效益。3.实施高效课堂的手段:自主,合作,探究。这是“高效”精髓所在的表现。“取其精华,去之糟粕”,这也许是在经过不同的“大家们”在课改中折磨之后唯

一的相同点吧。4.教学的基调: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前 言

“高效课堂”又是一个课改的衍生品,这本书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开篇,介绍了许多在传统教育下出现的那一幕幕令人震惊乃至毛骨悚然的场景,它就像一把尖锐的箭一般直插教育的靶心!而我不禁给咱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捏了把汗,同时我也为敢说真话的李炳亭老师大声喝彩!“教师”,这个一直在我心中具有着神圣色彩的字眼,突然间在我眼前幻化成一个丑恶的刽子手。而我,也许已经充当这个角色已经很久很久,只是不自知罢了!我们可爱的园丁,辛勤的花匠,别再做着徒劳的事情了,或许我们的“好意”,可能会让孩子牺牲更多!

而就当我的愧怍的情感达到崩溃寻求帮助时,李炳亭老师应势而升,提出他的“高效课堂”的方法论,犹如给我们一线教师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我们悬浮着的心安定下来。文中,李老师有理有据的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对此联系我的实际有以下体会:

1. 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改变。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两个转变”,即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要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变”的深度就决定了“改”的高度。我校领导强制性要求教师讲课不能超过10分钟,就是在促化教师理念的改变,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放生”。虽然“难生”,但我相信,只要能坚持不放弃,最终会诞下“新生儿”的。因此,我们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成引导者,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学生就会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课堂真正的主人。

2. 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主要有: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教学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也是种思想的深入。还记得我县教研室人员来我校听评我校的“六环节”,我很幸运的是能得到校领导的信任让我来讲语文这一科的课,可是我又很不幸的是由于我并没有提前准备,我原想用“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上课,却上成了刚刚所述的旧模式,结果被批的一塌糊涂!其实,归根结底最主要的是我平时上课采用这种旧模式已经形成习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被打出原形。此后,我就结合着我校的“六环节”对我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分配时间,精讲精练,讲练结合,争取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现在,《高效课堂22条》中又多次提到“导学案”运用的好处,并且例举了山东很多名校的“导学案”运用的方法。我感觉结合我校现今的硬件设备把“导学案”引入课堂也是非常可行的,这足以体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更有利于课堂以下环节有效的进行。

3. 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当前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华而不实。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出现作秀的现象。包括评课教师评课也以学生的“叫喊”为评课的标准。上礼拜五时,我凑巧听了我们班吴丽娟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吴老师在没让学生预

习的前提下上了节“原生态”的课,单纯,简约,朴实无华的课堂,冷静,稳重的教师,沉着应战的小战士,起初这些都没引起听课教师的注意,只是听课而已!随着环节一步步的展开,内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小战士仍游刃有余的解决面临的种种难题,虽然没有要掀起屋顶的那种活跃的气氛,也没有战场上那种杀敌的嘶喊声,但他们就是显得那么轻松。我们听课的老师再也按耐不住了,开始议论起来,“看起来平平常常的课,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我想他们在评吴老师的课时,就能找到满意的答案了吧。这的确很神奇!其实“高效”也可以是:平实,真实,丰实,扎实的呀。

4. 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要有充分的学情分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也许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备学生”吧,我把它定为上课的前提。

5. 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如: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暗示完成作业,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便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6. 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高效课堂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体验自己的成功,无疑也是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得开,才能积极的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才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他们在享受课堂的快乐,也是在享受生命的快乐!

总之,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可能很多,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我们的主战场;在我们做好后防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智慧留在我们的课堂上,可爱的同仁,我们大家一起向“高效课堂”进军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