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识字8教学反思

一下识字8教学反思

一下识字8>教学反思(一)

教师要特别重视每篇识字课文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让看似孤立的图像、文字、歌谣、图表等紧密联系起来,按照识字规律,创设一个有情有趣的识字环境,让识字、写字、诵读同步推进,提高识字效率。“识字“8”教学时,我让这几个偏旁和青手拉手,组成了新字:出示 清、晴、睛、请、情、蜻,然后请学生自己读一读,从读音中能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仔细比较,发现都有一个韵母ing,只是有的声调不一样,还有一个声母和大家也不相同,老师再提示,这6个字音相近,甚至相同,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认识它,分清它们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后,老师总结在识字4中,小朋友就是借助偏旁来理解字的意思,记忆字形的,现在,你们就用这个方法自己学学吧,还可以和同座交流一下,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由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最先记住了哪个字。

此时,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课文后的池塘图,并分别利用图中的太阳、池水、蜻蜓演变成日字旁、三点水、虫字旁,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记忆生字晴、清、蜻,帮助初步建立形、音、义的联系。然后教师点拨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认识字还让学生自制学具,动手操作,在游戏中识字,增加学习乐趣,进一步明白形声表意的规律,加深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一下识字8教学反思(二)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第三册《识字8》一课,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也注重体现这一点。例如:一、在教识字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儿歌中两个相近的生字“苞”和“泡” ,学生一下就说出了他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的是他们两个字中,都有一个“包”字,两个字的读音与“包”字的读音相近;不同的是它们的偏旁不一样,所表示的字意也不同。接着我又出示了“炮”和“饱”,让学生朗读、观察、说一说字意,使他们深深地记下了以上四个字,从而认识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将有关形声字的知识转化为了能力,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快乐多识字”。二、“饱满”一词对学生理解有难度,为了让学生理解“饱满”一词的解释,我先是创设“挑豆荚”这一情景,让他们亲手摸一摸、比一比,从而体会“饱满”就是“丰满”的意思。接着又通过表扬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做什么事情精神饱满,以此加深印象,使他们了解“饱满”的另一种含义,让学生就深刻地理解了“饱满”一词的不同用法。

这节课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在交流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节课我觉得唯一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在课堂教学时,我把识字教学停留在了让学生认识文中出现的五个生字上,没有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规律。如果让学生运

用这些规律再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带包的形声字?课后请再找一找带包的字,并查字典认识它们。这样我想能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一下识字8教学反思(三)

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识字8》是由谚语组成的韵文,读来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学生非常喜欢。

在识字教学时,我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音形义结合,牢牢地记住“眉”字下面是个“目”,同时出示“眉毛”“娥眉”两个词来加深记忆。学“初”字的时候,告诉学生“初”字最早的意思就是指裁缝裁衣服的开始。知道了“初”的本义后,我问学生一个冬天的开始可以叫什么?一个夏天的开始呢?于是拓展了“初冬”“初夏”这些词语。学习“团圆”一词,我让学生看圆满的月亮,理解“团圆”的本义,又让学生在背诵《静夜思》之后,感悟人“团圆”的含义。形象生动的识字方法,反复出现在词语中的生字,相信学生会留下教深刻的记忆。朗读教学重视学生自身的感悟,让孩子真情实感地朗读,而不是简单地讲解朗读技巧。通过不同层次朗读,从一开始的读准字音,到后来有感而发地朗读,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和文本交流、对话,从而感受文本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然后我让学生交流自己认为理解的句子,我也相机对重点难点的字词进行指导理解。比如,“朝看太阳辨西东”中“朝”的读音与意思,我提示大家:“朝”读zhao时意思指早晨,可以组哪些词?(朝霞、朝阳)还有“蜻蜓低飞江湖畔”对“畔”的理解,我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畔”原为“地界”此为“边”的意思,然后引导理解“江畔”就是江边,“湖畔”就是湖边的意思。

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了人人会背,人人理解的效果。

可是我认为课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天文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因此在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收集谚语。

 

第二篇:识字8.反思

《识字8》课后反思

335班 马学婷 关于识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如何真正落实这些要求呢?本课例在教学中既紧密结合教材,又独辟蹊径,别俱特色。

1、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带有偏旁的卡片、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一幅情境图、一首儿歌。大多数教师教学时都采用由偏旁组成字,由字到词,再到句子和文段的做法,本课例教者反其道而行,依据人认识事物“浪漫-精确-综合”的规律,让学生先在一定的有意义的语言背景下认识字类,再对需要教学的字词进行重点教学,然后,再设法将之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对于由基本字“包”构成的这组形声字,我编了如下语段:“一撇横折钩,小巳藏里头。草上花含苞,水边鱼吐泡。有食吃个饱,有火放花炮。”这段话将字形结构中因含有同一个母体字(包)而形似的一组字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了识字的语境,简化了儿童识记汉字字形的心理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求同与辩形求异加深对字形、字义的理解、掌握。这就是“浪漫的、整体感知的、有意义的背景下整体归类性识字”。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这一教学原则。

2、 变“教符号”为“教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文字,它凝聚了先人的灵感和智慧。过去,老师们只是把汉字当作死板的符号,一味的告诉学生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怎么读,这个字不能多一点,那个字不能少一撇,忽视了汉字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其实,我们的方块字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本课例中的“包”小篆的写法为“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是“裹”的意思。编者将 “苞 饱 泡 炮”选入教材,是因为“包”在这几个字中具有兼表音义的功能。教者深刻把握了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揭示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变“教符号”为“教文化”,使学生知晓汉字的来龙去脉,知晓汉字背后的信息,让学生在新奇、兴奋、快乐和崇拜中学习汉字,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认同感,使汉字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展示了汉字独特的魅力。在孩子们的眼里,汉字是一幅画、一个故事,一个小小的世界。他们猜谜语、编故事,在语境中认识字,在实践中运用字,学得兴趣盎然。他们在识记汉字的同时,感受到了祖国文字一笔一划的合理和绝妙,更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和深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