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课教学反思

识字课教学反思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这学期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教《识字三》时,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画画这一兴趣,带着孩子们画出小船、竹叶、石头、泉水、燕子,因为本课是象形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联系,使学生将自己的画和课本上的字相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将这些学前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

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当学完一个单元的识字课,我便领着学生一起玩玩猜字谜的游戏,让他们从本单元中找出相应的汉字;带着他们将本单元出现的偏旁列出,归类找朋友,找出所列偏旁的字,以比赛的形式,谁找的又快又多便给予相应的奖励。

3.抓住儿童的活泼好动,使动与静相结合。

低年级学生好动,很多字词学生会读,会认,但让他们解释和实记就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动作,只要能做出动作就表示他们已经理解了字词的意思,比如说在教学《1 春笋》这一课,里面有一个生词是“冒出来”,就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让同学们想象自己是小春笋,躲到桌子底下,慢慢冒出来,这样比教师单纯在那解释“冒”的意思会更好。 再如教学《识字8》一课,里面那首小诗中“小蜻蜓,大眼睛,飞来飞去捉蚊虫。”一句,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背诵,记忆会更加深刻。

4.抓住儿童的语言特点,注重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低年级,用的就是儿童语言,要尽可能地轻松幽默,态度要大方,亲切,给孩子们一种信赖感。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让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低年级的教育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未来的路还很长,工作中的失误还很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一定会碰到很多难题。务必以积极乐观的心理,稳重求实的态度去面对难题,解决困难。

20xx年4月19日16:00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识字课)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由一堂失败的识字课想到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服务的,是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内容,非常关键。在上了一节《静夜思》后,经过王校长的点拨和自己的反思,由这一节失败的识字课我想到了,在我的识字教学中,主要存在这样一些误区:识字教学不被重视,流于形式,而且教学方式枯燥,不少学生自我识字的能力不强,生字的回生率较高,学生的错别字多,影响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效果,也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不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过于强调阅读 。

课堂表现:识字写字教学不被重视,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烦琐地分析课文,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原因分析:

1.没有充分把握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觉得识字教学比较传统,没有吃透《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识字的表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没有及时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生字的回生率较高。

2.教学理念滞后,传统的教学思想仍起着一定的作用。

矫正策略:以识字写字活动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上要落实,时间上要保证,每节课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学习生字、词语、写字,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识字写字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及时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新课前五分钟为复习旧知时间,保证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旧知。注意把识字写字教学与朗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不要深挖课文内容,杜绝烦琐的分析。

二、不注意联系学生生活积累。教学效率低下

课堂表现:我对每一个字都详细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无论学生对该课生字认识多少,统统不加理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学效率低下。

原因分析:不重视生活是识字的舞台,没有牢固树立“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理念,教学封闭,没有打通课内外的联系。

矫正策略:要沟通课堂内外的联系,应当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家中、街上识字,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的识字空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已经认识的字,不需要再教,可以让已经掌握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认识它们的,提

醒其他学生注意些什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牢固地记忆这个字,又为其他学生提示了识字的途径。

三、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包办代替一切

课堂表现:几乎每个生字都是由老师分析字音、字形和字义,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表面看来老师什么都讲到了,其实学生识字写字的效果却很小。

原因分析:

1.教师越俎代庖,包办代替,不注意调动学生在识字写字学习中的主动性。

2.教师不注意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注意培养学生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矫正策略: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如,加—加、减—减、换—换、编<故事、编儿歌、编顺口溜、猜谜语等,引导学生自己说一说应当怎样记这个字,尊重学生的理解,尽量用学生自己的方法来记忆生字;写字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生字容易被忽略和写错的地方,老师再做提示。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识字写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为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说,低年级语文教学时既陌生又新奇的。虽然拼音,识字教学离我已经很远了,依稀记得我小学时的一些教学片断。可是现在课程改革,教法和学法都和以前不同了。加之实习期间一直担任的是中高年级语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很自然地习惯了这样一个模式:钻研教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提高——总结拓展。并为之磨课,得到启发。

现在身为二年级语文老师,对于识字教学,我是个门外汉。面对一张张渴望的脸,我心中是焦急万分的,不知道在我眼中很简单的字该怎么让学生吸收,运用。就在这样的无知中,我上了第一节识字课。果然漏洞百出。

其一,我设计的导入有问题。识字4重点是形声字的教学。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只想着把“苗”这个字导出,结果设计了大堆偏旁让他们认,然后由草字头引出“苗”这个字。内容和过程都太繁琐,而且浪费时间。后来经过指导老师点拨,才豁然开朗。低年级教学不必拐弯抹角,而应该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这样学生就更容易识记了。

其二,课文中有“瞄准”这样一个词,在解释什么是“瞄”时,我一再强调是指视力集中在一点上,注意看。结果好多学生就无法用语言表述这个意思。后来想想,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能力去领悟字典里的释义。他们更多的是直观的,画面的理解。在实施这样一个还环节上,大可(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不必这样咬文

嚼字,只要让学生理解“瞄”就是看在一条直线上,做动作解释“瞄”效果反而更好,这样就轻松解释这个“瞄”字了。

其三,我设计的环节虽然紧凑,但是重复,无效劳动。比如,开始运用识字转盘,认识了五个形声字。后来五个字逐个讲解后,又总结了一次五个字的规律,这样内容就重复了。其实这两个环节可以合并,节省时间又方便。

其四,整堂课上,我一直注重怎样让课堂气氛活跃,重在理解,发展语言上。结果,下课时间到,识字课最重要的写字环节落下了。忽略了课堂的合理安排。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每堂课,教师必须空出十分钟的时间来教学生字,这是以后应当加强重视的。

其五,习惯了中高年级的教学模式后,面对那些小孩子,一时半会儿还不能适应那种对于我来说是幼儿般的语言交流,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就开始咬文嚼字起来,后来才发现孩子们根本不理解,顿悟了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低年级,用的就是儿童语言,要尽可能地轻松幽默,态度要大方,亲切,给孩子们一种信赖感。并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让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低年级的教育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未来的路还很长,工作中的失误还很多,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一定会碰到很多难题。务必以积极乐观的心理,稳重求实的态度去面对难题,解决困难。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查看更多与本文《识字课的教学反思》相关的文章。

关于识字课的教学反思

最近在区里的教学年会上听了几节识字课,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受益匪浅。经过一至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洗礼,在教了3种教材的基础上,虽然是第三次任教二年级语文,但此次年会活动的开展对我又是一个促进,作,又一次促使我重温新课标,更深一层次研讨课标和低年段的教材,逐渐提高自己的反思及评课的能力,从而促使自己更有效实施教学。

听课反思及评课资料: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识字量是比较大的,为了取得好的识字效果,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我们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开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游戏来使学生识字更多的生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策略(方法)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

分散识字以课文为生字的载体,利用课文情境随文识字,生字新词的讲解也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文识字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识中有读,读中有悟,字就不是孤立的,从另外的角度看,字、词、句(段、篇)相互联系,把识字放在文章的整体之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观,

集体识字离文识字,它是加深学生记忆,检测学生识字情况的必要环节,同时,它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如抽读,开火车读,轮流读,男女声读,小老师领读,游戏法等。只要形式多样,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样很高。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在平常的识字课里,我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己学习知识。

在掌握基本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自主识字与合作识字。

在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的基础上,因字而宜。

确定生字教学,因人而宜。适当调整学习的教学思路,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给学生以足够的自主权,样既符合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不但积极性高,而且效果也会好很多。识字要求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要认识到汉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字也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复现中巩固的过程。

识字教学因地而宜。我们的学生城乡结合部的学生,除了学生悬殊大,还有我们的地域性,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要复习、巩固拼音。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开放课堂,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识字。并注意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

所学知识的运用重新回到学生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去,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操作,从而激发创新能力。

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相结合。写字教学,除了习惯的三个一,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引导观察间架,写好点睛之笔尤为重要。

反思一:

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奠基工程,识字教学又离不开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值得重视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上好小学识字、写字课,始终是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对识字、写字教学不够重视,认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在自己的阅读中就能解决识字、写字的问

题。我不否认有些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识字的,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讲,还是先把识字、写字的基础打牢,才会加快阅读的效率。否则会直接影响到阅读结果。另外随着计算机在社会上的广泛应用,减少了人们的书写分量,很多人产生了写字的好坏无所谓,只要能识字,打印出的材料是同样的效果的错误想法。有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上下的功夫不够,导致学生写字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一些老师不理解上级测检的目的,把测检中用田字格书写汉字的题降低了标准,认为只要学生把字写对就给分,忽视了学生写的质量,这样就很难完成我们的识字教学任务。

新的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自识字的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分析一下课标的要求,不难看出,课程标准不仅在数量上规定了识字的任务,在方法和情感态度上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并在写字方面也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理解课标,对自己的识字、写字教学重新定位,用新的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使自己识字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建议我们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视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

合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我在教学识字时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效果比较显著。

1、利用生活情境,把识字同感悟生活结合起来。本课中,我不急于告诉学生两点水和三点水的不同,引导学生亲历“找一找,说一说三点水两点水的字——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字义(联系旧知)——比一比悟一悟两者的不同(寻找相似)”的过程,让孩子自己去感知、感受、感悟汉字的造字特点,然后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忆,“两点水是三点水‘冻’了起来变成的,所以少了一点!”如此生动富于童趣的诠释恐怕不是所有的“告诉”都能达成的。

2、注意体现集中识字的课程特点,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识字。在教学“识字一”一组“月”字旁的字时,我就组织学生探究这些字的构字规律,总结出带有“月”字旁的字与人体的各个部分有关,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月”字旁的字来验证这一规律,这样一来,一节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却上得生龙活现,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反思二:

识字教学的另一半任务是指导学生书写。有些教师往往把这一环节的比例分得太小,造成学生写字不认真,没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正确使用田字格。

一些学生写字时不管是否是田字格,随意乱写,写出来的字有的东倒西歪,有的顶天立地,原来就是不熟悉字的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因此,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我总是帮其找准每个笔画及每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对字的结构形成稳定的框架,这样就有了一定的格式,字也就写成形了。

二、写好基本笔画。

学生写不好字很大的原因是基本笔画写得不准确,有的学生撇点不分,有的横提不分等等,这样要想写好字的确很难。写字之前我一直坚持先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个字每一笔的正确写法和所处的位置,然后指导学生掌握运笔的方法,注重“点、折、提、撇”的运笔指导,指导这些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否则就不能长期坚持,那样也就会前功尽弃。

三、指导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

现在大多数学生写字笔顺不准,这与教师平时要求不严有直接关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认真指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而写好间架结构是使字体端正、美观的重要前提,尤其在写合体字时,必须指导学生把间架结构写匀称,我认为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各部分的比例,第一笔应落在什么位置上,这些在指导写字时都很重要。

总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认真研究识字、写字教学的方法,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欢乐、愉悦的课堂中掌握知识,形成习惯,陶冶情操,提升鉴赏能力,解决未来人生中的问题。

高凯的《村小:识字课》大巧若拙,满满充溢在诗歌里的那引人遐思、无限丰厚的韵味,竟是通过这样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熟悉的词语,熟悉的形式,却透着不同寻常的韵味。这样的一首诗该怎样教学?在鼓励和帮助面前我决定试一试。有了杨老师、张老师和我们教研组老师的指导,我对这堂课有了初步的认识。

认识一:整体教学是基本

《村小:识字课》文路非常清晰,诗歌中前三节“蛋”、“花”、“黑”充分表现了乡村孩子特有的面貌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素朴的基调,“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脸蛋的蛋”具体写出了乡村孩子的个性和天性,“花 花 花骨朵的花 桃花的花 杏花的花 花蝴蝶的花 花衫衫的花”具体写出了农村孩子身边的实物。“黑板的黑 黑毛笔的黑黑手手的黑 黑窑洞的 黑黑眼睛的黑”,则让人感受到了乡村孩子周遭的生活环境。后面的“外”和“飞”两个字则更侧重表现了乡村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透过简单的“外”字和“飞”字,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热烈的渴望,一种发自内心的向上的力量,一种在任何环境中都不放弃追求的精神。于是,我就顺着作者的文路来设计诗歌教学的教路,从而确定学生学习诗歌的学路,使文路、教路、学路三

路合一。在教学板块设计上就做这样的安排:首先从农村小学为切入点引入,让学生走近农村,了解农村,再走近农村的孩子,走近农村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最后走出农村,回归整体,提升感悟。第二板块是重点,由感受农村孩子生活的天真烂漫转到感受村小孩子生活条件的艰苦,再到感受村小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梦想,依然执著追求。

认识二:激发兴趣是关键

儿童诗歌的阅读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指导的关键。这也是摆在首位的目标。 首先通过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这首诗独特的形式和节奏本身就深深地吸引着孩子,连我读幼儿园的女儿乐此不疲地读着。孩子面对这首形式极其简单,极有韵味的,读来琅琅上口的,富有节奏和乐感的儿童诗,会情不自禁地读着读着。读着,不正是孩子阅读的最好状态吗?爱读,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诗中的情感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在指导朗读的时候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更好地唤起学生读的欲望。

其次,通过想象诗歌来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儿童诗的特点就是富于想象,所以想象诗歌贯穿课堂始终。在教学第一、二节时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谁在哪里干什么?通过想象让学生初步感受农村孩子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教学“黑”一节时,借助极具视觉冲击的图片,加以学生的想象,初步感受村小孩子学习环境的恶劣。村小孩子学习环境与我们学生的生活有距离,如何体会他们生活条件的艰苦是难点。出示那里孩子生活的一组照片,让学生对那里孩子的生活有了感性的认识,让抽象的文字形象起来。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读着后面两节的诗歌就不难理解。最后两个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读诗歌中猜想村小的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由诗歌想象到村小的孩子生活是贫困的,黑手手、黑窑洞,黑色是泥土的颜色,黑色是贫困的颜色,但他们并没有生活在黑色的精神世界里,虽然远在山村,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向往。另外,诗中许多地方是无需引导就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如“调皮蛋、乖蛋蛋、红脸蛋、谁在门外喊报告的外”等诗

句怎能不勾起学生的无限遐想?这些场面似乎在学生的生活中上演过,引起学生的共鸣,读着读着不禁会心笑了。这样的诗怎能不吸引学生?

认识三:体验情感要无痕

老师们对“感悟诗歌情感的度该如何把握”这一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听听来自她们真诚的声音:

声音1:儿童诗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如闻童声笑语。同时,在这天真而精粹的语言中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声音2:杨老师的建议是再选一首同样土得掉渣的诗,一堂课把两首诗读好,不要剖析诗歌的内涵。但是诗歌的内涵就是诗歌的价值所在,如果都不涉及内涵,这首诗独特的韵味肯定会大大打折。所以如何渗透内涵,或者是如何做到无痕地渗透,是要好好磨一磨。

声音3:儿童诗的阅读整体基调还是能轻松一些,内涵的挖掘不宜过深,适度渗透,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有这样的一个现实存在即可吧。

声音4:读着这首诗,更是看了课件,我心情轻松不起来,我的理解是这是一位西部的教师本真地教着生字,他们那里没有多媒体,以这样最原始的方式操作着。几乎平直的叙述看不到半点多余的修辞,但却琅琅上口,过目难忘。高凯以其令人赞叹的笔底功力再次显示了西部诗歌的厚重和沉郁。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作者向我们真实的诉说他自己那年代或现在西部教育的状况,只不过是向我们传达这种事实的存在。如果把它拿来当课例研究儿童诗的教学,怎样让学生有所感悟,是否比较难。如果我是孩子,最多只能体会到我很幸福,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

是的,看似简单的词句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这是诗歌的独特魅力,诗歌教学中在不破坏孩子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氛围中,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不知不觉感受、发现,适当地渗透内涵,隐隐约约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力求在无痕中给孩子留下

点积淀,让它陪伴终生。在教学中做到花落无痕,这是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我需要不懈努力的方向。

讨论:“黑”的仿写用意何在?

有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学中一个给“黑”仿写的片段,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这个仿写没有任何要求,说白了,其实就是给“黑”组词,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这样的训练有效吗?既然是仿写了,是不是对孩子要有所提高呢?前面两节诗歌,粗看是组词,但是每行诗的词语都是同一类的词语,这个要不要让三年级的孩子发现呢?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不是为了写而写。给“黑”的这个仿写看起来就是给“黑”组词。是的,让孩子学会写诗,似乎孩子写不出味道来。如果让三年级的孩子像诗人一样写“黑”,用最简单的语言,最独特的角度表达深刻的含义,那就太拔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仿写“黑”目的是多元的,让孩子在比较中发现西部山区孩子的学习环境,进而引发思考与情感体验。从尝试填写诗歌开始,再到作者笔下诗歌的学习。为什么写这些黑?及时地出现图片,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大师王崧舟老师所说的“举象”,让抽象的文字形象起来。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形式、写法。

这一切都是尝试!试试也无妨,因为经历便是一种成长。

扎扎实实上好识字课——听课有感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为了提前阅读,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方法。

今天听了倪老师的一堂课,深有感触。

一、培养识字兴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晰、亲切的教学语言

低年级儿童,特别是初入学的儿童上枯燥的识字课容易注意力分散,假如一味地让学生机械识记,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此项学习中保持积极、乐学的态度,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倪老师用她清晰、明确又极富亲和力的教学语言,轻松自然地引着孩子一步一步跟她学本领。学生受她的情绪感染,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活泼轻松,秩序井然。能做到这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真是难能可贵的。

如:教学开始,老师说:请小朋友打开书本到100页,先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里的生字,再读准课文中的词语。(说这些要求的时候,倪老师语速放慢,句子都是短句,声音是甜美的、轻轻的,孩子们听得认真,听得明白,都愿意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再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观察”一词时,老师出示画面,然后说:这个小男孩为了看清楚地上爬的小虫子,整个身子都趴到了地上,他拿着放大镜,眼睛睁的圆溜溜,看的多么仔细,多么认真呀!这么仔细、认真地看,就叫——观察(出示词语) (很多词语你没法跟一年级的孩子说明白,倪老师用自己清晰、形象的表述解决了这一难题,帮助孩子理解了“观察”这个词语。)

2.形象直观的媒体

低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单凭教师的讲述很难对某个词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具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词语正音的时候,老师采用给词语配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准词语的同时对昆虫们有初步的了解。教学蝴蝶、天牛、螳螂、蜻蜓、蟋蟀、蚂蚁时老师配上了富有特点的插图,同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蝴蝶:蝴蝶的翅膀很大,身上的颜色很多,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等,很漂亮。 天牛:头上有一对长长的触角,而且还是一节一节的,天牛越大,触角就越长,节也就越多。

螳螂:螳螂的全身都是绿色的,就像穿了一件绿色的外套,两条前腿特别大,像两把大刀。

蜻蜓:蜻蜓的眼睛很大。

蟋蟀:蟋蟀又叫“蛐蛐”,叫起来特别的悦耳。

蚂蚁:很团结,总是成群结队搬家。

一张张图片让静态的词语动了起来,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在轻松的看图中增加了对昆虫的了解。

二、教给识字方法

1.初读环节,严把读音关

对于生字,学生往往先入为主,有些容易出现问题的生字,如果一开始得不到及时纠正,一旦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以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倪老师扎扎实实地把好了识字的第一关——读音关:开始先让孩子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里的生字,再读准课文中的词语。学生自读词语后,老师检查自学情况:说说你学会了哪个词?小朋友纷纷起来读时,老师又说“你有什么要提醒的吗?”,引导孩子读准“虫、蟀”是翘舌音;“采”是平舌音;“螳螂、蜻蜓”都是后鼻音。对学生读错的音节,老师及时纠正。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倪老师带领学生踏踏实实走好了识字的第一步——读准字音。

2.指导诵读,理解字义

倪老师指导诵读时先是一行一行来的,第一行朗读时老师做了示范,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词语和词语之间要注意停顿,然后再进行模仿读。老师还引导孩子读词语时边读边想象,脑子里要出现画面,避免低年级孩子有口无心,不动脑筋地读。分行读好了12个词语后,老师又指导学生读好整篇韵文,说:这些词语看起来一个一个,但串起来组成一篇很美的韵文,现在我们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这样一步一步引导下来,学生对怎样读韵文已经心中有数了。

理解字义时,老师逐行击破,重点突出。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观察”和“采集”老师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用时相对教多。对“田野、树林、花丛”老师就说“昆虫们的家在哪里呢?我们来读一读”。其实老师在开头已经做了巧妙地渗透,开始出示图片时,老师说:看,大自然中的景色是多么美丽呀!远处的田野里,庄稼长得绿油油;近处有一片树林,树林里长着许多枝叶茂盛的大树。路边的花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有红的、有黄的、还有浅蓝色的,一朵朵,一丛丛,好看极了。对于那些昆虫,前面已经照过面,但孩子们不一定全都能图文对应,所以老师采用认识几号昆虫的方法,让学生起来介绍,加深印象。倪老师的教学过程巧妙、细致,让人佩服!

3.在游戏中巩固生字

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主要问题在于他们学得快、忘得也快,学完韵文后,倪老师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巩固生字。

(1)下面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哦,瞧,拼音宝宝都躲起来了,你还能读出它们吗?

(2) 现在这些词语要和我们做游戏了,跑出来哪个,你就读哪个,看谁得反应最快。

(3)这些红色的字都是这篇韵文的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能读准它们吗?

(4)生字们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累了,想出去玩玩,只要你认出它了它就能出去玩了。(读出一个飞走一个)

(5)现在生字们都藏起来了,能把它们认出来吗?

孩子们在游戏、竞赛中巩固生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指导书写,把好写字关

写字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倪老师指导学生写字做到了细致全面。

第一,认真示范,做好表率。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写字水平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按教师的教导去做。

倪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的时候,不仅字写得美,一笔一画指导得特别细。

第二,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特征,引导学生说出生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通过说使每一位学生对生字有进一步的感知。

第三,书空练习。通过书空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生字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轮廓。 第四,临摹范字。让学生临摹书上“田字格”中的范例,使之在写字之前对每个字如何下笔,怎样设置,用多大力度等基本要领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倪老师这堂课上得扎实、细致,可惜的是来不及在《习字册》上写字了,原因可能是一年级孩子上课时要关照的事情太多。我想,孩子们长期在这样的引导下自然会掌握识字的方法、喜欢上识字课,

《识字2》是以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这一中心内容,将一组组词语组成韵语歌,读起来押韵上口,便于诵读记忆,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图文对照,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结合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我将这节识字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会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能将画面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健康生活常规的意识。而识字和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识字起

步的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龄儿童来说,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形的联系,我充分发挥教材看图识字的优势,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结合平日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边看画面边识字、学词,并相机进行说话训练,力求识用结合。同时还鼓励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通过想象,补充和扩展词串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带来的快乐,

提高识字的效率。

由于《识字2》是学生书写汉字的起步阶段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坚持手、口、脑并用,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记忆字形,掌握常见的基本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让学生在描红、读帖和临写的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教学生字时我用了多种方法,比如在教学“太”时我先找出孩子们熟悉的字“大”然后告诉他们“太”是“大”加了一点形成的,他们一下子就记住了。在教学“鸟”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那一撇是小鸟头上地羽毛,横折钩是小鸟的头,点是小鸟的眼睛,竖折折钩是小鸟的身子,最后一横是小鸟长长地尾巴,用这样形象

的方法,他们很快就记住了,效果不错。

课堂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想象力极其丰富,甚至有时异想天开,自己却“收不住了”,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恰如其分的给予引导和小结。

2、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些孩子过于内向,很少举手回答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的优点所在,不失时机的给他们与表扬和鼓励。例如:有些学生不爱举手回答问

题,可是他坐的笔直,听讲认真,我们就可以鼓励他:你坐的真好,老师相信回答问题也会很棒的,勇敢一点,试试看!有的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偏离了答题方向,我们可以说: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试试看,

根据老师的提示,会不会答的再好些呢?

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但仔细地想一想,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可以收获的经验更多。我们老师的心中应该有学生、有教材、有目标,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发现、积累……为孩子们营造出

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名师点评】

这节课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节课。首先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和“闯关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由浅入深,步步落实。第二,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融合。第三,教学中,既重视独立学习又恰当地安排合作学习,还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第四,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不断地鼓励他们获得成功。(张化万)

这是一节难得的好课。1、教学以学生喜欢的“哪吒”邀请小朋友去做客为线索贯穿全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2、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内容的呈现,由字──词──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地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很高,且学得轻松愉快。3、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得相当不错。(

一、重学习习惯养成

众所周知,杭州运河学校是一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城里的孩子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从今天几堂公开课来看,杭州运河学校的孩子是最好的,这与冯老师的平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

着密切的关系。良好学习习惯影响着课堂品质。何谓课堂品质?课堂品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从课一开始,冯老师就说:“你的小眼睛???”学生马上说:“看着冯老师!”这样的语言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见到了!久违了!随着《新课标》的实行,我们有些教师对《新课标》有些误解,认为只要自由,不要秩序,一些必要的课堂常规没有了。冯老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握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上,为老师们做了很好的典范。例如,在分四大组读课文时,冯老师提醒道:“读书时拿起课本,书拿起人坐正。”冯老师又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马上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这样点点滴滴、春风化雨似地养成的。怎么听,怎么读,怎么做,怎么写??课堂品质若没有课堂秩序作为保证,是要落空的。

二、重识字情趣体验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非常注重情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课逐渐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情趣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重视学生体验。冯老师在学生体验性的朗读中安排得非常好。现在,有许多学生在朗读时,读得干枯的,索然无味,是空洞的,我们暂且称之为“干读”;而在冯老师这一节识字课中,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读出了情趣,这样的读是“湿读”。我们来看课堂中的几个环节吧!“小朋友,谁来了?”随着冯老师的导语,一头大大的黄牛和一只小小的花猫从讲台下出现在学生面前,“从个头来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冯老师让学生抱抱、亲亲这两个小动物,这一举动,把学生的情感钩了起来,我们把这种情感的钩起称为“钩沉”。冯老师随即进行了换位,“它们都是好朋友,你想做做它们的好朋友吗?”这样一换位,充分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课堂活起来,美起来了。我们说,注重孩子的体验情感是低年级语文课的方向。

三、重课程资源开掘

冯老师还巧妙地从生活中开掘出语文资源,课上到后来越来越宽、越来越活。“冯老师带你们到我的房间里去看一下,喜欢吗?你能用上‘一( )什么’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大屏幕中马上出现了冯老师的房间,房间布置充满了童趣,摆设品是学生生活中见到的,让学生用‘一( )什么’来说一说冯老师房间里的物品,让我们看到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再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再生也就是再创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早上好!低年级的识字量非常大,而识字教学本身又是枯燥无味的。今天,我听了二年级《识字2》的教学,总的感觉:这是一节成功课例。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

这是一节识字课,在教学中,教者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本次的教学目标:1、认识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3、留心观察校园,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教者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字。

二、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

本课的词语,表现的是学生课余生活。如:教者在第一环节中以谈话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课余生活中活动,再引入课题。这样,采用联系实际方式,从学生的喜好出发,带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激发兴趣,为识字教学打下情感铺垫。第二个环节中,是整节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先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意,并从中引出生字。让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词语。这样,让学生通过图理解词语的意思突破难点,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新知识。在分析字形时,教者提出识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去分析字形,教师给予适当总结。这样能培(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自学能力。在学习词语时,教者通过举例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动作词,同时出示巩固练习,这样不仅能检测学生对动作词掌握情况,还让学生积累许多课外词语。

在第三个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了捉迷藏,扩词,认读词语卡片这三种方式进行教学,在捉迷藏的活动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效的巩固了识字效果。

在第四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玩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这一活动,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气氛。除此以外,教师还用课文的词语偏了一首儿歌,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特别感兴趣,再一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生字。第五个环节教师进行了写字指导,我觉得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教师选取了一个学生容易写错的字,通过示范、指导让学生记住“琴”字下面是个“今”,而不是个“令”。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最后,进行了总结、交流,这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谢老师的整堂课始终用微笑和学生亲密接触,使学生在很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上完这节课。

四、朗读形式多样化。

在整一节课中,不管是学习生字还是学习词语,教者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小组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掌握。

五、补充(随堂)。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查看更多与本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评课稿》相关的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3》评课稿

嘉积中心学校 山叶小学 李选玲

第二批(24)班 学号:21A234

今天下行,我们听了一堂识字教学的录。感谢领导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老师们认真的听,认真做好记录。我听了这一课后,浅淡我一些想法。这堂课具有几个特点。

一、教师教态新切,极具亲和力。在老师的微笑中充满了甜蜜,正是这种自始至终的甜蜜,让孩子们把执教的老师当作最好的合作伙伴,只有建立了这种亲密的的师生关系后,课堂氛围才会变得轻松而愉悦,老师尊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很好的把握住了低年级的孩子容易疲劳的特点,在教学时语言简练。

二、教学目标明确

这是一堂识字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这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字。

三、教学思想清晰,教学过程完整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教师在联系大自然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识字教学打情感铺垫。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先让学生自学课文,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图意,并从中引出生字。让学生图文对照,自读生字,如教“雾”、“霜”字时,利用图片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突破难点,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新知识。在分析字形时,教师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木—杨,禾—秀,指名读生字卡片,齐读生字。教师准确抓住低段目标,细致进行写字指导,明晰教定位教师角色,规范进行书写示范。教师的书写示范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教师示范,学生临蓦)并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进行书写,有了书写时间和书写质量的保证,老师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评价,把握好了教学的重点(识字和写字)。

四、朗读形式多样

在这堂课中,不管是学习生字还是词语,教师都采取多种分式进行朗读,如小组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

当我们还在为怎样才能有效的上好识字课而思考时研讨课给了我们一些正面启示,从多种角度形象地诠释演绎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切入和铺呈。

11月11日,我参加了永嘉县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研讨会,有幸聆听了胡丹老师上的二年级《识字7》,现将本人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变字为图,形象生动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变枯燥为生动,胡丹老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多媒体等,搭起了文字与事物之间的桥梁,出示黄鹂、锦鸡、雄鹰等图片,将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结合。像“翱翔”等这样难理解的词语,彩雄鹰展翅飞翔的形象、直观的课件来展示“翱翔”的情形,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了词语。

二、读书声绕耳,效果良好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该论述既是对语文朗读提出的要求,也是方法的指导。胡丹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层层深入,形式多样,自由读、开火车分段读、男女赛读、同桌展示读,并适时指导,使学生融情入境,学生读着读着,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与文本有了更直接的接触,读的水平明显提高了。

三、情境贯穿始终,深层挖掘文本

识字课仅仅停留在认字的层面上,那是远远不够的,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胡丹老师在教授识字7时,在教学设计上创设了完整的教学情境,先让学生当小小宣传员认识动物,接着如何保护动物,最后向社会宣传爱护动物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情境,并始终贯穿整堂课,学生不仅仅认识了生字,并懂得爱护动物,深刻地挖掘了文本的丰富内涵。最后一首打油诗:“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一家,

保护动物是大事,保护动物要牢记,要牢记。”升华了整深堂课的主诣,爱护动物的意识在学生心中慢慢地荡漾开,久久不能散去甚至终身。

四、重视识字教学

语文教学应该听、说、读、写并重,让学生手、耳、口、脑并用,不能光说不写,让学生练就一张巧嘴,却留下一双笨手,写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胡丹老师自身写得珠算漂亮规范的好字,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示范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写字示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五、探讨的地方

多媒体的教学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但过多过杂的设计,很容易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胡丹老师在出示生字、词语的课件中画面上出现了过多的小动物,以至于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本来该有的效果。评价语言也并没有落实到实处,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比如说“你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你真厉害”等等。评价形式也比较单一,并没有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