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反思日志

研修反思日志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那么,在邱老师提出的《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评价》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

一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只是把事先编好的现成的题目出示给学生,学生只是根据几个必需的条件套用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却不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哪些信息和数据,更没有领悟到数学对于这一问题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其具体做法是:

1.利用生活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

比如教课件展示《人与自然》一课关于水资源节约问题,就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洗澡、饮用、烧饭等,让学生有环保意识。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

2.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孩子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二. 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是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试想如果学生不会寻找数学问题,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数学问题呢?

如在四年级数学广角中沏茶问题,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汇报结果。最后让学生计算沏茶时间。得出哪种比较方案合理。

三.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

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是这些实际问题已经经过数学处理,

各种条件与问题都比较明显,然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如此容易,因此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遇到的疑惑、矛盾入手,引出新知识的实际问题或情境。

例如,春天到了,如何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设计布置校园方案,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科学规划,拿出方案,向学校提议。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始终,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二篇:小学数学网络学习日志

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里,学生收获了哪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直白地说,老师和学生在这一节课40分钟里,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时一节课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而有时却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这样日积月累下去,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所以,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每一个负责任的老师都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如何提高呢?我认为:

1.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本课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本课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本课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师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感觉对教学很有帮助。 5、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使课前、课堂和课后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们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节课要把握的三个“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宽度”,要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这需要我们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因为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提问虽然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但是提问并非越多越好,主要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能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如果提问过多,学生会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不耐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如果提问过少,会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适时适度,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

二、“深度”,要挖掘课堂的深度。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增加课堂的容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深度,它决定一个容器大小的是它的容积,容积的大小跟它的深度成正比。一节课是否有效,也与知识的深度成正比。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如果老师像传声筒一样,只传授课本知识,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适当的挖掘知识的深度,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学习活动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于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复杂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降低问题难度.另外,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堂提问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学记》日:“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课堂中来。

三、“长度”,要延伸课堂的长度。这需要我们老师在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课堂的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决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

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

20xx年10月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其次,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再者, 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学习的主动权

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可以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

最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进行大胆尝试,提出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作为老师的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多利用这些原有的素材,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一、巧用生活实例,使数学更贴近生活;

比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感受学习的乐趣,使数学更贴近生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学中我有意把数学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动手等活动中学习。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学生能利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拼出有趣的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各种鸟兽,人型等,再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密铺”后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学校的小花园修好了,我们要为花园的走道上铺上漂亮的地砖,要供选择的材料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的地砖。请问我们应怎样选择材料,才能将走道地面无缝隙地铺好,达到美观大方的要求?请至少画出两个方案草图,

并说明所供材料是否都能用上?再如:学习到全等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时,可具体运用到测量河的宽度,烟囱及大树、楼房等日常生活中

小学数学网络学习日志

实际应用的高度。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观察去探究,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拓展教学环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都能找到数学的原形。正如新课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中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为什么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的?有比0小的数吗?数字有什么用途?等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数学不再是那么抽象的、乏味的,学生真正的感到学数学是很有意思的事,这样,既达到了让学生利用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也有效地增强了教学效果,为让学生在数学上登上一个更高的平台,仍需我们不断探索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也使学生自然地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我们身边数学充满无限生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