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捉迷藏》

小班阅读活动:捉迷藏

活动背景:

《捉迷藏》是北师大版“分享阅读”中班年龄段的教材。我尝试把这个内容放在小班上学期实施,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小班孩子特别喜欢玩捉迷藏游戏,图画书内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能激起孩子们参与阅读的兴趣,而幼儿已有相关经验的积累,这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故事。二是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班孩子已初步掌握阅读单页单幅图书的技能,他们对图画书的欣赏和表达能力正在慢慢发展,应该能够阅读《捉迷藏》这样画面主体非常清晰突出的图画书。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利用画面线索和已有经验来理解故事。

2.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学说“大象藏在××里吗?”的疑问句式。

3.积极参与故事讲述和游戏,感受捉迷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玩过“捉迷藏”游戏;对大象的身体特征有所认识;了解家中不同房间的名称(浴室、卧室、厨房)。

2.材料准备:《捉迷藏》PPT;麦兜布偶一个;《捉迷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谁来了?麦兜和我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呢?

2.师:玩“捉迷藏”游戏时,要有人藏起来,有人去找。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图画书,里面讲的就是大象和小老鼠捉迷藏的故事。

二、观察图书封面

1.师:这是书的封面,看,谁在藏,藏在哪里?谁在找?

2.师:大象这么大,要藏起来可真不容易。如果你是大象,除了藏在窗帘后面,还会藏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三、共读理解图书前半部分

1.师:大象要藏啦!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3、2、1睁开!(点击PPT)我们来找找大象藏在了哪里?(浴缸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看到它的身子)

师:大象藏的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房间?(这里有镜子、洗手池、浴缸,是洗澡的地方,叫浴室)

师:小朋友在浴室里找到了大象,那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大象呢?我们来问问小老鼠:大象藏在浴室里吗?(请幼儿一起说)小老鼠找到了大象,开心地说:是的!(请幼儿模仿)

2.师:大象又要藏啦!小朋友再把眼睛闭起,3、2、1睁开!大象又藏到了哪里?你从哪里看出是大象的?(我看到它的长鼻子)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房间,有床,还有什么?(这里有床头柜、台灯、衣柜,是睡觉的地方,叫做卧室)

师:小老鼠找到大象了吗?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大象藏在卧室里吗?谁做小老鼠来回答?不错,小老鼠高兴地说:是的!

3.师:这次,还得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一下,3、2、1睁开!你们发现了什么?(大象又藏到桌子下面了)你看到了大象的什么?(我看到它的尾巴)

师:那这是什么房间?(这里有桌子、椅子、盆、碗和橱柜,是做饭的地方,叫厨房)

师:这次,小老鼠找到大象了吗?谁来问问它?(个别回答)我们一起问问:大象藏在厨房里吗?小老鼠会怎么说?对,小老鼠响亮地说:是的!

四、幼儿看书

1.集体讲述图书前半部分。

师:大象藏了这几次,有没有都被小老鼠找到?那现在请小朋友轻轻从空椅子上拿起图书,我们一边看书,一边来问问小老鼠,好吗?(教师带领幼儿边看书边讲述)

2.自主阅读图书后半部分。

师:刚才大象藏的地方,都很快被小老鼠找到了。于是大象这次啊,不在房间里藏了,它藏到了哪里去了呢?请小朋友自己把这本书看完,仔细看看,大象后来又藏到了哪里?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它?记住,要小心地翻页,轻轻地说话。

3.放好图书。

(播放鸟鸣音效)师:小鸟提醒大家把书放回空椅子上。谁来说说大象走出房间后,藏到了哪里?

四、分享交流图书后半部分

教师根据幼儿交流时的回答点击PPT展示相应的画面,并引导幼儿讲述。

1.师:小屋在哪里呀?哦,是树上的小屋。那我们可以怎么问小老鼠?我们一起来问:大象藏在树上的小屋里吗?小老鼠得意地回答:是的!

2.师:大象又躲到了哪里?你怎么看出来呀?

师:谁来问问小老鼠?对,大象藏在汽车里吗?是的!小老鼠又一下子找到了大象。 师:为什么小老鼠总能很快找到大象呢?(因为大象很大,它藏的地方总是很小,不能把它遮住)这次,大象你可得藏得好些啊,千万不能让小老鼠找到哦。

3.师:于是,大象藏到哪里去了?对,这个地方啊,有池塘、有花、有树,是个花园。我们可以怎么问小老鼠?那我们一起来问:大象藏在花园里吗?这次,小老鼠回答了什么?小老鼠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好很没劲地说:没有。

4.师:可是这时候,它忽然听见粗粗的一声:是的!发生了什么事?

师:大象从水里钻出来啦!它鼻子吸满了水,往小老鼠身上喷去,两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五、梳理故事内容

师:捉迷藏的游戏有趣吗?大象藏了哪些地方?你觉得大象藏在哪里最有趣?(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句子说出大象藏的地方)

六.延伸活动

师:麦兜看见大象和小老鼠玩得真开心,她也好想玩捉迷藏的游戏,那我们带她回教室去玩,好吗?

活动反思:

1.活动设计时的思考。

《捉迷藏》这个教学内容在网上和书上都有现成的活动设计可供参考,但我并没有机械照搬。我按照我的思路,根据我班孩子的实际水平和期望孩子获得的发展来设计过程、预设提问,并对一些困惑我的问题进行了仔细斟酌。比如,是否需要向幼儿提供人手一本图书?故事有现成的PPT,如果只用PPT引导幼儿观察讲述也是可行的,但我还是提供了图书供幼儿翻阅。因为我觉得,只有让幼儿跟书接触,他们才能真正在翻页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这和观察PPT画面带给幼儿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图书在哪个环节阅读,怎样安排才能不至于让这些小班孩子手忙脚乱呢?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图书前半部分我点击PPT画面引导幼儿一起观察理解,然后请幼儿拿起图书跟老师一起讲述前半部分。之后抛出问题,请幼儿自主阅读图书后半部分。声效提示幼儿放下图书后,我仍然点击PPT画面,引导幼儿分享交流图书后半部分。这样安排幼儿只用拿

起一次书,但在看书时,却有了两次不同的要求:前半部分是看书复述,后半部分是自主阅读,幼儿阅读的能力得到了逐步提升。还有,在引导幼儿观察时,提问该循着怎样的线索?结合预设目标,我在出示画面时基本这样提问:大象藏在了哪里?(观察发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象藏的这个地方是什么房间?(利用画面线索和已有经验来观察)→我们来问问小老鼠:大象藏在××里吗?(学说疑问句式)这样引导使幼儿的观察和讲述有目的有重点,做到了提问的有效性。

2.实际教学后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却遇到了设计教案时没考虑到的问题。因为是展示课,在多功能室上,孩子们的座位排成双马蹄形,中间还多一张空椅子用来放图书。没想到,这样的座位间距拉得太大,而我要操作电脑,坐得很靠前,使得幼儿与我距离很远。又因为活动室很大,我的声音发散出去就变得很轻,不能很好地传达给幼儿,很多孩子东张西望,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像“大象要藏啦!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3、2、1睁开!”这样充满神秘感的环节幼儿是特别乐于参与的,可是那天却没有激发他们太多的热情。而穿着新鞋的明明发现用脚能在地板上跺出很响的声音,他就得意地跺起脚来,这下好了,好多孩子都跟着跺起脚来。我的活动刚刚开始,我想不作理会,但孩子们越跺越响,我只好停下干预。回想这个让人发囧的插曲,我非常遗憾我错失了一次展示随机应变的机会。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喜欢跟风模仿,这就是小班孩子的特点,我又怎么能怪他们呢?如果我能以大象的口吻轻“嘘”一声说:“我在躲时喜欢周围很安静??”这样趣味化的引导一定会更加有效。我在备课时考虑了很多方面,却忽视了幼儿是好动的,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怎么抓住孩子心理特点,对一些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化解,使之成为教育契机,这依然是我需要不断学习的。

 

第二篇:语言 捉迷藏

语言捉迷藏

用爱与智慧共创美好未来

语言捉迷藏

梦想+信念+创新+行动

语言捉迷藏

用爱与智慧共创美好未来

梦想+信念+创新+行动

语言捉迷藏

语言捉迷藏

用爱与智慧共创美好未来

梦想+信念+创新+行动

语言捉迷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