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学会赞美反思:“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练习二的口语交际主题是“向家人介绍来家做客的朋友”。这个口语交际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许多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我们的课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复制生活,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在互动和反馈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信息交流。通过训练,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培养其基础口语交际能力和基本正确的交际态度与语言习惯。

本次口语交际“向家人介绍来家做客的朋友”,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蕴含着丰富内容的口语交际主题。是通过陈述自己对熟悉对象的感受、了解以说服或影响他人的交际行为。陈述的对象是熟悉的朋友,必须先对要陈述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或理解,而后才能组织、运用语言和表达方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一项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人文素质的综合训练。这一次的话题《学会赞美》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进步,能发自内心、真诚的赞美别人,以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健全的人格。

对于当今的孩子我认为这次安排必要。现在的孩子在家中娇惯、至上,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尤其在学校,相信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两个孩子发生矛盾,人人在老师面前都是振振有词——我做的就是对的,所有的错事都是别人的。赞美别人,更是很少。这一次,我先把从一年级开始,给孩子照的一些学校生活照片找出来,再一次展示给他们看——埋小鸟、跳绳、踢毽子、跑步、时装秀等时的情景,让孩子先说说自己在其中的心情如何,听到别人的掌声又是如何?再次感悟得到认可的喜悦,这实在让同学们说说,你看到他们这样做,不想说些什么吗?以引导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点滴进步应该真诚的给予鼓励、赞美,那么别人高兴、自己也高兴。现实生活与学习两者结合一起,愉快的结束了这堂课,更让本班学生学会了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言——让我们每天快快乐乐。

式进行具体生动的介绍和说明。

学会感谢的反思: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回忆生活中需要感谢的人,想想生活中有谁帮助过你,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说出感谢的话语。

课前我准备了“洗脚”公益广告的视频。播放“洗脚”公益广告让学生感受,让学生讲古代令人感动的故事、讲自己身边的令人感动的事来训练说话;再以音乐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听音乐并思考:通过音乐你了解了一件什么事进行听、说训练;让学生感受“感动”后,学会感恩,同时欣赏音乐《感恩的心》引起内心的情感共鸣。为长辈洗

一次脚,体验感动,升华感恩。这样设计的目的:从学生的生活和同学、从学生身边的和自己的事谈起,让学生有素材可说,有情感可说;从目之能及的电视广告、耳熟能详的音乐欣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多感观来感受“感动”,体验感恩。

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学会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许多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要感谢父母,有的要感谢老师,有的要感谢同学,但是最多的还是感谢父母,感谢父母给自己生命,感谢父母在生病中照顾自己等等。或许,孩子们心中觉得只有父母的爱最深,所以,都是感谢父母的。班级里有些孩子说的不错,通过一件事来表达自己的感谢,比如班级的燕青 ,他讲了一次和爷爷一起探亲路上发生了以外,爷爷为他揉脚,背着他去亲戚家直到脚伤好了为止,爷爷当时背着他满头大汗,所以他觉得爷爷对他非常爱护。说到情深处,燕青被自己说得动容了,从表情上看得出他深深沉浸在爷爷对他的疼爱之中。但是有的孩子说得还不够好,只是一两句随意说说,没有通过具体事件说明感谢的原因。还有的说了一些感恩父母的平淡的生活照顾的事,没有说出心中的想法,也没有表明自己今后如何对待他们。所以,很多学生的口语交际还不能表达完整。还有个别学生口语交际时,带上方言,不能用交际用语表达,让别人听起来费解。所以我觉得口语交际是一件不简单也非常重要的练习。只有说好,才能写好文章。 介绍我的朋友反思: 要学习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了,不由得想起一位老师在网上谈到的教学这一内容的情景:

在导入新课、揭示任务后,我先让同学们讨论可以向父母介绍朋友的哪些情况,再板书于黑板,接下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座位上模拟表演,一人演“我”,一人演“我的朋友”,剩下演“爸爸妈妈”;也可以两人都演“朋友”,一人演父或母。

15分钟后,我请大家到讲台前表演,可是全班无人举手。这是口语交际课常见的一幕,在下面人人说得唾沫星子飞溅,脸上表情生动,教室人声鼎沸,对话、争辩、商讨声不绝于耳,但一旦到当众表演环节,集体噤声,嘴巴仿佛不约而同地都贴上了封条。然而,既然是口语交际,不真刀实枪地操练,不点评赏析,不交流互动,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何提高呢?

我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不厌其烦鼓励大家勇敢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指出小学生不是专业演员,演得不好没关系。

终于,有个小组犹犹豫豫举手了,我立即带头鼓掌,把四个小朋友请到讲台前。他们先自我介绍演谁,而后进入了情境之中。演爸爸的同学拿一张纸举在眼前,坐在椅子上,还没开口,班级已经有窃窃的笑声传出,大概觉得

他戴一副眼镜,看着“报纸”,很像一个当父亲的。演儿子和演朋友的两位同学从教室外面进来,模拟生活场景的口语交际开始了。

在这一过程中,“儿子”不断地瞟黑板上的板书,机械地介绍“朋友”的一些情况;而“朋友”僵硬地站立一旁;“爸爸”只是不停点头; “妈妈”假装拿一块抹布,背对大伙,在黑板上摇来摇去,也不知道在擦什么。

这样的交际自然是不真实的,表演是拙劣的,观众里屡次有人举手,似乎想发表什么意见,但都被我的手势阻止了。因为我不想打断表演过程,更不想给小演员们泼冷水。

待表演结束后,我高度赞扬了最先上台的四个同学的勇气,并略微夸张地找出了一些优点予以夸奖;等他们走上座位后,我再请全班同学找一找表演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或者谈一谈你认为有待改进的地方。

口语交际课上的表演仅是手段,所以动作酷似与否不很重要,关键在于口语表达技巧与水平如何,譬如是否讲了普通话,语言是否流畅,遣词是否恰当,语音是否洪亮,口齿是否清晰,是否注意到了交际的礼貌等等。

后来,我又陆续请了四组来表演,毛病依然不少:有的是“我”介绍极少,“父母”喋喋不休,紧锣密鼓,盘问不止,好似在审问犯人;有的是“朋友”强出风头,呱啦呱啦一口气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大堆,“我”却抱着沉默是金的态度,少言寡语;还有的是“我”携朋友刚进家门,介绍完朋友,朋友立即告辞,这也与生活情理不符合。

只有一个小组演得不错,“我”介绍为主,“朋友”偶尔补充,且语气谦恭,彬彬有礼,“父母”是长辈关切、疼爱的口吻,四人配合默契,口头语言简洁准确,应答及时,很好地完成了交际任务,人物表情、动作设计也颇到位,因此在最后评比“最佳交际奖”的时候,毫无悬念地摘得桂冠。

上阅读课难,上作文课更难,上好口语交际课是难上加难!口语交际课难上,难在交际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参与;难在要让人人参与,且有主动登台表演的欲望;难在评点赏析环节,懂得如何评价他人的模拟交际的效果。但口语交际课堂气氛容易活跃,交际表演经过是很多孩子喜欢写的日记题材,如果有教师参加表演,还会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共同品尝语文学习的乐趣,所以,这次我要努力上好。

学会拒绝的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所在。

本节课上得成功的表现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还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站在讲台上施展自己才能,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讨论中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允许保留不同于同学的差点,允许随时向老师质疑。这样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对一节课成功了,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失败了我们也要认真总结,找准症结所在,以便于弥补不足。在教学展示之前,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议一议看看题中所给的三种情况该不该拒绝,怎样拒绝等。同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几分钟后,全班许多同学举手,我点名两位平时爱上网吧的同学上台表演,结果效果相当差。两位同学用非常生硬的动作、语言,断断续续地说完整个过程,引得全班同学议论纷纷,我也觉得十分尴尬。课后我自我反思:学生表演时没有道具,凭空想象,加上也没有对话描写,只能通过动作、表情等来表达;同时,题中所给的上网吧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同学根本就接受,没有拒绝。因此,这些学生表演起来违心,困难。所以以后还要多联系实际,给学生以指导,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小新闻发布会的教学反思:古人尚且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何况今人呢?反思这节课,全是“无准备惹的祸”。如果课前查找一些关于“新闻”的知识,就能在这节课个学生准确的界定“新闻”的概念,也不致于学生把一些“陈年旧帐”搬来当作新闻滔滔不绝的讲;如果课前我也能勤快点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对就近发生的战争新闻有所了解,那么在课堂上我可以理直气壮的与学生一起讨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战争的憎恶、对和平的向往。这不正是本单元所要的?

成功往往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多付出一点,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可我们往往在这一步前停留了下来,只为了一时的轻松,而误了许多许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今后,我将努力珍惜我的每一分钟,珍惜我的每一节课,只为了我的每一个孩子。

《健康小顾问》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几经改革的小

学语文课本,也应运而生了 “口语交际”这一新课型。在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一方面,部分教师因为考试要求不高又要占用整整一节课为由,草草将其带过,使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寡言,毫无生气;可下了课,他东奔西跑,能说能跳,富有活力、充满朝气。

口语交际课到底有没有必要上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表达、应变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强,而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特殊的竞技场。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孩子充满了自信,越说越好;反之,不善言辞的孩子日趋封闭,即使勉强张嘴,说话不简洁、不规范、词不达意,缺乏条理性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通过“口语交际课”给学生提供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让学生的语言散发应有的迷人魅力。基于这样一种想法,我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话——《健康小顾问》为切入点,力争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经过同学们一段时间的努力,《健康小顾问》的口语交际活动终于告一段落。看着同学们那种或兴奋,或自信,或遗憾,或期待的神情,我仿佛看见一个小顾问正成长起来。新教材确实编的不错,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让同学们锻炼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等,更不用说在活动中他们所经历的兴奋,激动,第一次咨询时的胆怯,惊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等等一些成长所必须的,而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东西了。以至于现在回望整个过程,作为引导者的我仍有许多感触。

感悟于课前准备

曾记得有这样一则广告语:“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成功的课堂,需要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去俯瞰教材,彰显课堂厚度;需要从多维的角度去切入课堂,引领课堂的走向;需要收放自如的尺度去调控课堂,把握更多的动态生成。

当初接到这个任务以后,我也曾查阅了那些经优秀教师所反复演绎过的经典课,我想即使让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难以做到“另辟蹊径、再行突破”。那么,到底怎样的课才能上得有把握呢?我想起有这么一段评价课堂的话:成功课堂,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把复杂的知识教得简单;一种是把简单的知识教得有厚度。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我决定选择后者,于是在交际话题的选择上,我确定了《健康小顾问》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愿意关注,愿意敞开心扉的话题。同时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增加了他的厚度。

《健康小顾问》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能够初步参与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口语交际由过去的“听话”、“说话”整合发展而来,并加进了新的元素,既不是“听话”、“说话”的简单相加,也不全是对语文教学空白的填补。它的不同之处就在与它更强调互动,强调沟通和交往,强调文明交往的素养及合作的精神。“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最根本特征。所以,我们培养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不仅要让他们会听、会说,而且要让他们在交际互动过程中对自己认为对的意见敢于发表和坚持,在发表

意见时,有准备,有中心,有条理,有一定的质量。这些想法都是在前期准备阶段,我通过不断学习领悟到的。

感动于课堂教学

口语交际其实是把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技能的培养之中。一节课的40分钟是探索的40分钟,也是尽情演绎尽情展示的时刻。上课之前,对于设计思路,把握课堂时间,过程问题都是预设的。而且学生的状态、摄像机的聚焦以及现场的布置等都有可能成为制约课堂展开的因素。那如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尽早地消除怯场心理呢?如何调整自己能在课堂上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呢?说真的,我心里没底。上课前,我设计了一段“巧舌如簧”的游戏环节,表面上是在给学生减压,其实也是我在给自己减压。那时,我感觉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播者,机械地进入预设的环节。当课程进行到出示图片《烦恼的亮亮》时,当我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期待眼神的时,我突然感觉着一切是多么地熟悉,于是顿时进入了状态……语言不再刻意,动作也不再修饰,探究、交流、提问、思考,一切都是自然的。学生们在面对他们所熟悉的话题时,也纷纷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独立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全班互动,层层递进的形式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而从学生整堂课上所表现出的轻松状态来看,他们自己也应该是愉悦的吧!40分钟,可能有漏洞,也可能有罗嗦,但更多的是自然与真实。孩子是真实的,老师也是真实的,我们的交流、我们的活动、我们的课堂是真实的,以至于我上着上着忘却了现场的摄像机,也忘却了这是一节“精品课”。

感谢整个过程

从开始准备这节课到今天让它成为一系列的成果,我收获了太多东西,本节课带给我的深远影响也许是现在的我无法预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影响都是积极的。在口语交际这条路上,我还在摸索的前进,感谢一路上经历过的种种,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感谢一路走来帮助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他们陪伴和见证了我的成长。

活动总会结束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带来的影响可能有限,但我想编者们制定《新课标》的初衷应该是要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把这样的活动有效开展下去。交际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具体的实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学生才能形成得体大方的举止,应对自如的能力。让我们自己在反复实践中感悟,通过反思和积淀,增强可持续教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不断成长,与时俱进,永不落后。

为了今天的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我要求同学们回家做好准备,先写下发言稿。今天批阅,发现全班49人,1人病假,1人未交,其他47人,只有1人士自我推荐的,其他都是推荐别人。我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孩子缺乏自信心。这在当今社会是不行的。于是我给他们讲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和“毛遂自荐”的典故。学生听了若有所思。我说:“同学们,现代社会你不仅要有才,还要学会自我推荐,主动将自己的亮点展示出来。比如两个同样有才华的人,一个敢于自我推荐,而另外一个等着别人来发现

他。于是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已经在大公司里锻炼了好久了,而另外一个却还在那里等待着??”

接着,我讲到我们班的情况。“你们不敢推荐自己,那就是你们缺乏自信的表现,你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记得以前我们班的学生(我没有将现在的孩子贬低的意思)经常缠绕在老师的身边,让老师借书,让老师帮他修改日记,让老师帮他??可想想你们呢,反过来了,是等着我们来找你。比如啊老师给你们念的《夏洛的网》,都提示大家几次了,老师念着嗓子疼,可竟然没有一个同学主动提出让‘老师,把书借给我先看,然后我来讲。”讲到这,好几个学生轰动了,“老师,我想的呀,我不敢呀。”“就是呀,借给我吧。”我笑了:“呵呵,老师说了,你才想到啊。晚了!”“唉。”大家在叹气。

我话虽这么说,但我却是真的盼望着有学生在放晚学的时候向我主动提出,把书借回去,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看完。我等待着??

附:酒香不怕巷子深

在泸州老窖国宝窖池所在地泸州南城营沟头,在明清时代有着一条很深很长的酒巷。酒巷附近有8家手工作坊,据说泸州最好的酒就出自这八家。其中,酒巷尽头的那家作坊因为其窖池建造得最早,所以,在8家手工酿酒作坊中最为有名。人们为了喝上好酒,都要到巷子最里面那一家去买。传说在1873年的时候,中国洋务运动的代表张之洞出任四川的学政,他沿途饮酒做诗来到了泸州,刚上船,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酒香。他心旷神怡,就请仆人给他打酒来。谁知仆人一去就是一个上午,日到中午,张之洞等得又饥又渴,才看见仆人慌慌张张抬着一坛酒一阵小跑。正在生气之间,仆人打开酒坛,顿时酒香沁人心脾,张之洞连说好酒,好酒,于是猛饮一口,顿觉甘甜清爽,于是气也消了,问道,你是从那里打来的酒?仆人连忙回答,小人听说营沟头温永盛作坊里的酒最好,所以,小人倒拐拐,走弯弯,穿过长长的酒巷到了最后一家温永盛作坊里买酒。张之洞点头微笑:真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啊。

推荐或自我推荐的教学反思:毛遂自荐

有一句俗话说“是金子总会闪光”。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毛遂自荐”,指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中国古代战国时候,赵国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国军队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为解救邯郸,赵王想联合另一个区域大国楚国共同抗秦。为此,他派亲王平原君到楚国游说。

平原君打算从自己数千名家臣中挑选出有勇有谋的20人随同前往,可挑来选去,只挑选出19名。就在这时,有一位宾客不请自到,自荐补缺。他就是毛遂。

平原君上下打量了一番毛遂,问道:“你是什么人?找我何事?”

毛遂说:“我叫毛遂。听说为了救邯郸你将到楚国去游说,我愿随你前往。” 平原君又问:“你到我这里,有多长时间了?”

毛遂道:“三年了。”

平原君说:“三年时间不算短了。一个人如果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就好像锥子装在囊中会立刻把它的尖刺显露出来那样,他的才能也会很快地显露出来。可你在我府上已住了三年,我还没听说你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这次去楚国,肩负着求援兵救社稷的重任,没有什么才能的人是不能同去的。你就留下来好了。”

平原君的话,说得很坦诚。但毛遂却充满自信地回答道:“你说得不对,不是我没有特殊才能,而是你没把我装在囊中。若早把我装在囊中,我的特殊才能就像锥子那样脱颖而出了。”

从谈话中,平原君似乎觉得毛遂确有才能,于是接受了毛遂的自荐,凑足20名随从,前往楚国。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平原君详尽地讲了联合抗秦的必要性之后,要求楚王尽快地派出援兵去解救邯郸,可楚王不出声。他俩的谈判,是从清晨谈到了中午,还没有谈判出个结果来。等在外面的20名随员,焦急起来了。

毛遂此来,因是自荐,所以那19名随员内心里看不起他,总觉得他有些自吹自擂。这时候,他们想看看毛遂到底有什么才能,于是怂恿他道:

“毛先生,谈判久久没有结果。你进去问问究竟怎么样?”

毛遂立即答应了。他紧紧地按着腰中的剑,来到楚王的跟前说:

“大王,楚赵联合抗秦,事在必行。这只是两句话便可以议定的事情。可是,从早晨到现在总也商议不出个结果来,这是为什么呢?”

毛遂的出现与责问使楚王很不高兴。他不理睬毛遂,转身气愤地问平原君: “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他是我的随员。”

楚王气愤了,转身斥责毛遂道:

“寡人正与你的主君议事,你算是什么人,竟也上来插言!”

楚王的话,激起了毛遂的满腔愤怒。他抽剑出鞘,然后向楚王逼近两步,大声道:

“尊贵的楚王,你所以敢斥责我,不就是仗着你们楚国是个大国吗?不就是仗着这时候围在你身边的侍卫人多吗?不过,我现在告诉你,眼下在这十步之内,你国大没有用,你人多也没有用。你的性命就在我的手里,你叫嚷什么?”

经毛遂这么一说,楚王吓得满头是汗,不作声了。

毛遂又道:“楚国是大国,应该称霸于天下。然而,你骨子里怕秦国怕得要死。秦国多次侵略楚国,占领了你们许多地盘,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呀!想起这些来,连我们赵国人都感到害羞。现在,我们来联合你们抗秦,说是为着解救邯郸,同时也是为你们楚国报仇雪恨。可是,你却这般怯懦。你这叫什么大王!难道你就不感到惭愧吗?” 在毛遂激昂的一席话面前,楚王惭愧得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毛遂于是又说道:

“尊贵的楚王,怎么样?愿不愿意与我们赵国一齐抗秦呀?”

“愿意!愿意!”

楚王满口应充。

楚赵两国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之后,平原君一行人很快地回到了邯郸。见了赵王,平原君说:

“我这一回出使楚国,多亏了毛遂先生。他那三寸不兰之舌,致使得咱们赵国重过九鼎大吕。他真比百万雄兵还要强啊!”

没过三天,毛遂的名字在赵都邯郸便家喻户晓了。现在这句成语常用来一个有才能的人勇于向别人推荐自己。

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班级公约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实用性的文件。班级是学生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多么快乐!每一个学生都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大家共同来实现,集体的荣誉靠大家共同来维护。所以班级公约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同一种强制约束的工具。讨论商定班级公约的过程,既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又是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过程。

一切都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学生思想的原态中进行的,学生能说真话、吐真情。安排学生四人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学生根据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取长补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通过班级公约的制定,学生不但学会了有关应用文的知识,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沟通了同学之间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求实的品质。 《练习5 口语交际》学做节目主持人的教学反思:

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前提。《学做节目主持人》,我创设情境导入: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组织一次庆祝活动,要表演的节目已经准备好了(出示节目单),现在要招聘节目主持人,你们知道主持人应具备什么条件吗?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主持人态度要大方,声音要洪亮,语言要流畅。有的说,主持人要有幽默感,能用语言激发观众的热情。还有的说,主持人要把开场白说得精彩,这样才吸引人。接下来,有几名学生实践了主持人的任务。

生1:“六一”是属于我们的日子,是一个充满幻想、充满快乐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我们也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瞧我们的才艺小能手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马上就要闪亮登场了。

生2:一年一次的“六一”儿童节到了,今天没有考试,没有作业,只有我们的一片欢

声笑语。联欢会的帷幕已经拉开,让我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笑起来吧! 生3:大家见过会跳舞的小鱼吗?估计你们没有见过,今天我们班来了几条会跳舞的小鱼。请欣赏舞蹈《快乐的小鱼》。

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交际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感受。

口语交际课《学会鼓励》教学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顺心的事。那么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是退缩?还是迎难直上?挫折的经验是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重要的是面对挫折、失败时要有一颗爱心鼓励他人,有一颗信心激励自己。《学会鼓励》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本节课我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产生“如入其境”的亲历感、现场感,尽可能地回归常态、还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鼓励别人,掌握鼓励别人的技巧,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本节课我多次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小组讨论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往、互动的机会。教学实践证明,课堂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景,学会鼓励

设计理念在互动交际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在情景中讨论、交流。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环节来 “自觉地”去关心鼓励他人。课件播放飞人刘翔因脚伤退赛的痛苦视频,唤醒学生鼓励这一体育明星的欲望。先展示社会各界对这位明星的鼓励,如刘德华画漫画鼓励,姚明发短信鼓励。在这样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鼓励,才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从而初步了解鼓励的技巧,师生共同总结礼貌真诚、树立信心、讲讲故事、找找优点、引用名言、给予帮助。

二、情境对话,掌握方法

课前我让两位学生排好小品,在课堂中展示,让学生评价鼓励者的优点与不足。在直观的展示中,学生的评价更好地了解方法。接着用教材中的的两个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他们可以更放松更好地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有条理地说,从容地讲。我巡走于各小组中,他们谈笑风生,自信、快乐地分享着自己的看法,享受学习。

三、链接生活,真情体验

课前我让学生将自己的烦恼写在纸条上,投入“烦恼投递箱”。课上我安排一个名为“快乐驿站”的环节,让同学们在小组中将自己的烦恼说出来,大家打开心窗,互励互勉。我穿巡在他们中间,倾听着、感动着,细细品味着来自于学生个人世界的美好情感和他们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

当然在这堂课上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表面热热闹闹的讨论下,难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的参与,可能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浑水摸鱼者,有“离题太远者”,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同学“随波逐流”,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非常重要。这也学要我们教者走近小组,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好学、乐学。

请你帮个忙的教学反思: 实践前反思:

《请你帮个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十册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部分的内容,这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通过《请你帮个忙》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麻烦、碰到困难时,就需要请别人帮忙,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这就是培养学生交际时学会说话,注意文明礼貌,把话说清楚,说得体的内容。首先要营造开放的“语场”,让学生毫无拘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在此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敞开心扉,把自己遇到的困难真实地说出来,并且引导学生评讲如何把困难或问题说清楚。然后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有效地安排学生“请教”。最后就是向课外(生活)延伸,让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经验讨论。

实践后反思:

一开始的导入,我没有做到开放,放不开的教学模式,以至于学生后面的发言,都有点望而生却。口语交际课的主导是学生,老师应该是辅助作用,而这节课,我却变成喧宾夺主了。尤其是归纳出“请人帮忙需要注意什么”时,我过早地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通过具体的事例,让他们体会这三个要求的意思,所以,课的后面有学生不理解什么是说话得体,跟礼貌是不是一样的呢?

板书出现的问题,我没有及时纠正。通常板书是列式的方法把要点列举出来,而我却打横来写,既不明了,也不规范。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很好地带动学生的热情,幻灯片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口语交际最重要的就是情境的创设,本身五年级的课就比较难,加上文中的事例也比较远离我校实际情况,所以,让四年级的学生难以理解和发挥。

小小即兴演讲会教学反思教学了练习5的口语交际《小小即兴演讲会》后,经反思获得的启示主要有: 1、探究“即兴演讲”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出“即兴演讲”式口语交际的5条基本要求:①双方有共同的交谈话题;②兴致高、表达快、感染人;③体态自然大方,用姿势辅助说话;④倾听耐心、专注,应答及时、切题;⑤相互促进话题的继续。这较好地把“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即兴演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整合为一体。这既是本课特定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本课教学实践的创新性探

索。 2、发挥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由于学生在新课开始后经充分探讨,清楚地明确了“即兴演讲”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即兴演讲”前又安排了分小组讨论演讲的话题、内容、方法等,所以在举行班级“小小即兴演讲会”的口语交际时,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较好地处理了“训”和“练”的关系。 本课教学做到了先“训”后“练”,“训”“练”结合,“训”中有“练”,“练”中有“训”,以“练”为主。在学生明确了

“即兴演讲”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后,即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每两人自选一个话题进行自主独立构思并练说,然后先在小组交流、评议、修改,最后每组推荐一个即兴演讲得最好的学生到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在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评议、修改,并对修改好的部分进行再次展示、评议、演说。这样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口语交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我最喜爱的电视栏目》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次的交际内容是说自己喜爱的电视栏目,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说什么不成问题,难的是怎么说。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了预习,想一想自己最喜爱的电视栏目是什么,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期节目。在课堂上,我先让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栏目,大家众说纷纭:《动物世界》、《百家讲坛》……接着我要大家说说为什么喜欢。一开始,有些学生说得比较笼统,比如:这个节目给我带来了快乐;这个节目让我获得了很多知识……我就要求他们说得具体一些:获得了哪些知识?不妨列举两三点。他们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最后是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这一点也是最难的。有些学生说不清楚,有些学生说得太简单,而有些学生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没有概括的能力。于是,我就叫了几个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先说,通过他们的示范,大部分孩子渐渐地明白怎样说清楚了。

这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在分步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连贯说话,遵循了从扶到放、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一点看来是可行的。但是总觉得交际的氛围还不够,基本上都是生与师的交流,或者是一个孩子讲,别的孩子听,缺少生生交流。现在想想,还应该让喜欢同一栏目的学生组成临时小组,坐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话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说的又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气氛一定会更热烈的。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教学反思

我上了《我喜欢的一句名言》这堂口语交际课,深刻体会到口语交际是新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有以下的几点反思:

一、收集资料,丰富语言

课前先让学生收集各类名言的资料,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背诵。结果,学生从网上、课外读物中找到了许多的名言,还找到了有关名言的故事等,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时就丰富多彩了。

二、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教材中,每一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都配有插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生动材料,有了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正确的表达。还要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明白口语交际的要求及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明白题意再进行交际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抓住重点进行交际的习惯。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中。

(1)给予充足的时间,先想后说。学生的特点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善于思考说的顺序,东一句,西一句,杂乱无章。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先想后说的习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理清顺序,使学生交际时按一定的顺序说,做到说话有条有理,以理服人。

(2)联系生活,丰富交际内容。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在介绍学生喜欢的名言及喜欢的原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举例说明名言的来历,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

(3)小组合作交流,为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合作方式的引导,教育学生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确保在小组交流时有组织、有成效。教育学生就某一问题要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讨论能达成共识或仍保留不同意见。通过交流评议,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明白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交际活动中改进。

四、 合理评价,提倡鼓励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往往想表现却又怕出错,怕出错即是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说的话有合理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多采用鼓励性原则,即便有的学生说的确实不好,也要通过纵向比较发现他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如当我让一个同学讲讲自己喜欢的名言及喜欢的原因时,而他却讲得乱七八糟,没有顺序也没有重点时,我就对他说: “你的故事很精彩,不过讲的时候还要有重点有顺序些,那就更棒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萌发一种让自己讲得更好的愿望,对自己今后的说话也可能更有信心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也会有胆量把自己的话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即使说错了,也不会受到责怪。

课后我让学生根据这堂课写一篇习作,有的写《一堂有趣的口语交际课》,有的写《我喜欢的一句名言》,还有的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总而言之,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做到想说、敢说、爱说和会说,还为学生习作提供很好的素材,使学生下笔如有神。

口语交际:《我来当导游》教学反思

新来的陈老师很好学,说想听我上口语交际课。我说:“过几天就上《练习1》了,到时你来吧。”

于是,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上就来了三位客人,一位是小陈老师,另外两位是我的同伴互助结对子对象严老师和肖老师。

课是昨晚刚备的。网络上找不到什么资料,既没有现成的教学设计,也找不到相关的课堂实录,能找到的只有短短几行字的简案。于是,我带着上一节自然朴实的家常课的心态,根据自己对口语交际的理解,设计了一份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设计。

从这节课的课堂实施效果和听课老师反馈的意见来看,这节课的设计是好的,我对口语交际课型的把握是对的。但从课堂呈现的状态来看,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时间安排失当,前松后紧。

一是一味追求朴实、自然的低调常态风格,有意不用课件,结果因板书评议标准浪费了时间。看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该出手时就出手,这节课如果将评议标准直接打在屏幕上,就能节省5分钟左右的时间。(不过,那种和学生边商议边写评议标准的过程,是一个学生集体参与制订标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慢慢融入标准的过程,板书虽然费时,但与课件直接出示标准,让学生一下子被动地全盘接受相比,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我个人更喜欢前者人性化的过程。) 二是预设不足费时间。今天第一位上台的小导游介绍的是自己的老家安溪的臭豆腐。当第二位上台的小导游说自己要介绍的是家乡清流的老鼠干时,我知道自己犯了个错误。一节课时间那么宝贵,怎么可以只局限于一个方面内容的介绍呢?而两个小导游都介绍美食,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于是,我临时调整了教学安排,原定请两名小导游上台展示后,就让学生们在小组交流的。现在因为前两位都是介绍美食的,所以只好再请一位介绍自然风光的小导游上台介绍,这样又耽误了大约6分钟时间(包括小导游介绍及组织评议)。改进的方法是:在第一位小导游介绍后,即自然地过渡引导:“刚才黄导给大家介绍的是家乡的美食,客人们品尝完美食,想去游览一下风景名胜,谁来介绍一下家乡的景点?”这样,既避免学生重复话题耽误时间,又保证了在有限时间内交流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三是因为时间不足,设计中最后一个“总结成功经验”的环节给删掉了。本来的意图是想通过组织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被评为“五星级导游”?怎样才能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游客”?通过回顾、总结,从而揭示本次口语交际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并将经验和方法运用于四人小组交流中,并继续指导自己今后的言语实践。

二、评议有待进一步完善。

今天的评价总体来说注重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有欠缺的部分是在最后组织评选“最受欢迎的游客”时。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至尾声时才统一组织评选“最受欢迎的游客”,学生提名最多的是发言最多、最精彩的两位同学,这样当然没有错,但我觉得鼓励面太窄了些,就提名补充表扬了其他几位参与交流的同学。当然,这样处理并不自然。改进的方法是:在每一个导游与游客交流完毕后,及时评选“星级导游”,和“最受欢迎的游客”,这样学生刚刚发言完,印象深刻,易于评选,同时也能发挥评议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到下一轮的交流中。

三、错失一个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第三位导游上台介绍的时候,我发现后排的徐强用自己的左手托住右手的手肘,推动右手向上举,这样的动作他重复了几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走到他的身边,悄悄询问,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想举手,又不敢。”我低头看他的本子,他已经做了满满的笔记,显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一向很少发言的他,今天也跃跃欲试了。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但是我遗憾地认识到:快下课了,尽管我很想,但是我不能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了。所以,我只好怜惜地摸摸他的头,并打算等第三个导游介绍完,趁组织评议的机会,好好表扬一下徐强。因为我觉得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能产生想说的欲望非常重要,是应该珍惜和保护的。另外,我也知道,表扬了徐强,也能激励其他一大批和他一样胆怯的孩子,点亮那些处于灰色地带的孩子的心。但是铃声突然响了,我在匆匆组织“星级导游”和“最受欢迎的游客”的评选之后,竟然忘记了表扬徐强,错失了这个很好的生成资源。(下午讲评时,我特

意表扬了徐强,因为他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我鼓励他下次再勇敢些,争取得到展示的机会。)

不过,在今天这节平凡的家常课上,也出现了几个令我高兴的亮点:

一、学生的应变能力出乎我的意料,令我佩服。

在交流“你准备向客人介绍哪些内容?”的时候,书城说他想介绍宁德太姥山的美景。我问他:“你是宁德人吗?”“不是。”“那你认为你选择介绍太姥山合适吗?”他愣住了。其他同学说:“不合适。因为这次是要求我们介绍家乡的。”“是呀,看来审题很重要啊。它决定我们努力的方向。”我意味深长地说。

书城坐下后,我注意到他的情绪很低落,他是那种把什么都写在脸上的男孩子。我意识到他课前一定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因为上课之前他还说要把他带来的照片拷到电脑去。可现在他用不上了,精心准备的资料在瞬间变成肥皂泡,他一定傻眼了。于是,在各自准备的时间里,我来到他的身边,悄悄鼓励他:“没关系,你现在还可以换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来介绍。”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提醒,或者是一种安慰。

可没想到,当我邀请同学上台来当小导游的时候,书城竟第一个举了手。看着他大模大样地走上讲台,我心里还真为他捏了把汗。只见他在讲台稍稍站定,便开始侃侃而谈:“大家好,我是四季旅行社的黄书城,大家可以叫我小黄,也可以叫我黄导。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我的老家安溪有名的臭豆腐??”他的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态度落落大方,令人赞赏。更绝的是,当他介绍完后,一位“游客”向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臭豆腐闻起来是臭的,吃起来是香的呢?”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我立刻想他肯定要被难住了。我该怎么来解围呢?

可是,几乎不需要迟疑,书城镇定自若地回答:“我想,可能是因为臭豆腐是在卤水中泡着的,所以闻起来就有那种臭卤水的味道。可是呢,它的制作过程中添加了香菇、虾米、大蒜、辣椒、葱、肉末等浸入,所以吃起来自然是香喷喷又非常可口了。”他的回答令所有人鼓掌,我也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书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思路,改变题材,并有条理地介绍家乡的美食,已经很不简单,再加上他能这样随机应变地回答“游客”提出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真叫人佩服!作为老师的我,都自叹不如啊。

(后来,我引导学生将这件事作为作文素材写下来,因为这件事蕴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生哲理:出现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我们要善于将问题转化为机会。就像今天书城那样,将出现问题的境况迅速转变成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二、学生具备较强的评价能力。

课改以来,我认为学生在自评、他评、互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态度和能力。比如在今天的课堂上,学生对“星级导游”的评议和“最受欢迎游客”的评选都非常客观,意见也比较一致,并能根据评议标准,说得有理有据,令人心服口服。特别是当评议第三位导游的表现时,一位同学说:“他介绍的桃源洞内容比较充实,但是他的眼睛不敢平视大家,表情也比较呆板,不够生动。”罗懿芯站起来说:“我想他可能是因为快下课了,担心时间来不及,一紧张才会这样的。”虽然我也认同那位小导游的面部表情与听众的交流不够,但是那一刻我却更愿意相信罗懿芯的理由,因为这样的交流反映出了孩子的善解人意,这样的语言是善

良开出的花朵。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对任何人都怀有善意,这也是口语交际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学生是可塑之才。

当一位“游客”向“导游”咨询完问题后,我提示他应该向“导游”道谢。他记住了。

下一次,当他再举手,被“导游”请起来发言时,他很有礼貌地先说了一声“谢谢!”,然后再提出自己的问题。看着孩子那么彬彬有礼的样子,我突然想到:教育的作用和责任真是太大了!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

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了六年级十二册的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在教学的时候,我本来的教学思路就是想充分调动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乐于动口,并且在相互交流中,以达到训练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在教学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最后就还剩余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没讲呢,于是,我就布置学生课后预习。于是我对学生说:“今天的口语交际,你们每11个人为一个小组,正好五个小组(我们班正好是55个学生),你们回家好好地准备,等到下节课时,我们再来请每组同学上来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成功。同学们愿意去准备吗?”在这时下课铃声已经响了,于是我宣布下课,在刚下课的瞬间,我就看到同学们都在积极地商量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这就让我感觉到孩子们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浓厚了。

等到下午上课时,我专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来表演。学生的积极性,真的是很高。但是同学们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还有在说的时候也是断断续续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针对方的回答而展开辩驳,找不到正确的要害,抓住进行反驳。但在说的过程中,也有表现得好的,如:李孟云和李丹,刘扬和王刚,汤妍等同学,他们在辩论时,也确实有点让我感受到同学们的那种精彩,就像是大学生辩论会的雏形,有点意思哟!我说:“我们以后在选出一些同学,给一个论题,让学生准备,也充分地表演!好吗?”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好!”那种激动与兴奋,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所以,我想:我们的口语交际确实应该好好地来上,这样对孩子的口语交际是大有益处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慢慢地提高了!

口语交际课依依惜别《临别赠言》教学反思

情景设置不当,情感激发不起

今天下午第二节,我在在六(1)班上《临别赠言》,这是面向我校全体语文老师的试教课。

课后自己反思这一节课,发现这节课我上得很辛苦,原因是借班上课,而我采用的图片等等都是针对我自己的班级六(3)班的,所以这些图片并不能激发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情感激发不起来,学生就不能投入到课堂中,所以一节课下来,我感到自己好像拉着老牛上树一样,很累很累。其实我觉得学生也是很累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情景的设置多重要。课后可能我还有多搜集些有关我班的资料,那样在我班上课可能就容易多了。 课后听课的老师们也给了我很多的建议,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具体要改进的地方有:

1.拖堂有10分钟之久,原因是前松后紧。前面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部分所用的时间太长了。可以不要关于离别的成语的这个环节。

2.部分学生的贺卡制作水平不高,缺少老师的指导,所用老师可以再美术课中多加指导。

3.在自评自改的部分,提议学生可以用红笔修改,这样就对于那些错误的地方可以一目了然。

4.老师的语言表达不够精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的表达要精炼,能不说的不说,能短说的不要长说,能一次表达清楚的绝对不要说第二次。所以下一次集体备课我们要重点备备这一方面。

细节修改 有了改进

这次上课,我在我任教的另一个班级六(2)班上课,对于语言的组织进行了一些改进,把原本导入环节里的搜集交流关于离别的成语的环节放到了课前诵读里完成。由于这个班是我教的班级,对于学生的情况比较熟悉,而我对教案的熟悉程度也在加深,所以这节课比上一节课时间的控制比较好,没有拖堂。但由于同样的图片的问题,学生虽然比较感兴趣,但同样的由于没有相同的感受,不太能激起共鸣。也许在下一节课,图片的内容是我们班级的,学生的情感共鸣会激发得好一些。

一节课下来,感觉对于学生写赠言的格式指导还要加强。因为通过两节课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于赠言格式掌握不太好,有些学生格式是错的,出现错误的原因肯定就是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没有重点强调。所以下一节课这将成为一个教学的重点来抓。

满满的疑问

在5月29日下午第六节课,我在六(3)班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是面向全镇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上的一节教研课。其实在上这一节课前,我一直想尝试着上一节课外阅读课,但当我着手准备时才发现我校图书室并没有相同的一本书有50本,所以这节课就没办法上了。从这里也反思我们的镇里各学校的图书室,书虽然多,但真正那些值得一读的书却不能满足一个班级同时读同一本书的要求,也许在以后学校为图书室购买图书时可以同一本值得推广去读的书购买50本以上,这样有利于语文老师开展课外阅读课的指导。后来与张玉云主任商量后才决定上《毕业赠言》这一节口语交际课。

说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其实在备课时我也是很迷惘的,因为这并不是单纯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当时备课时是把它当做一节综合实践课来准备的。例如课前我利用我上美术课的时间让学生制作了一张贺卡,到上课时把赠言写在贺卡上互相赠送;例如我在课前就让学生搜集关于离别的成语和古诗等,以便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课如期地上了,所有的过程也在我的预料中完成,只是觉得这样的口语交际课,对于我们

的学生来说,可能由于农村的孩子吧,感情比较含蓄,不善于表达,所以课堂显得有点沉闷。但我却能从孩子专注的眼神中领会到孩子们是非常专注于上这节课的,也从孩子们的眼神里看出他们是在我的情景设置下是很投入的,并且深受感动的。更从孩子们展示的赠言里看出孩子们掌握了写赠言的方法,而孩子们也是带着深情带着爱去写这份赠言的。因为我熟悉我的这班孩子,我从他们的眼神里就知道这些。

结果在课后评课,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节课是不是口语交际课。部分的老师认为这样的课让学生交流的时间不足,说的时间不够,所以以一节口语交际的课来看,这是一节失败的课。而我个人和部分老师认为,口语交际的课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说上,而更应该让学生全方位地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针对这样的一个焦点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也在这激烈的讨论中双方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火花点燃双方的认知,也在讨论中达成了一些共识,例如口语交际课的着力点应该是学生的说,大力训练学生的说的能力;例如口语交际课除了说外,还要把学生的说转化成写,从而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上完这节课,我心中的一些疑问解决了,但同时我心中又重新冒出了很多的疑问。我知道这些疑问都要在我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慢慢实践慢慢探索慢慢解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