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反思doc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古诗,在平日教学中是我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诗句,不感兴趣。每当上古诗时,不是我侃侃而谈,就是一问一答。但是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后,却没有这种感觉,心反而里备感轻松。

在备《望天门山》这节课时,我反反复复钻研教材,自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同时又要带动学生的兴趣呢?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以学生为主,我为辅,现场演示法。 教学初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李白的诗我们学过很多,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并引导学生随口背诵了许多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我趁势说道:“没想到你们对于李白了解得这么多。 接着让孩子们齐读《望天门山》这首诗,然后指名读,并思考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我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

怎么让这个“出”字活起来,使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呢?我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采取模拟现场的方法: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我让一名学生坐在凳子上(凳子当作小船),

手摇扫帚(扫帚当小船的橹),顺江水(过道)缓缓而下,往两岸山峦重张(高高的桌子),长江波澜壮阔。小船由远及近驶向两山,学生亲身体会“相对出”的意境。

演示另一画面,一组是人站在一处观两山,船不动的静止画面;一组是活动画面,让学生体会出诗人描写诗句的妙处。引导学生联想,你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起来啦!讨论的相当热烈,你一言,我一语,讲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波涛汹涌。轻轻松松学懂了这首诗。

反思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教学步骤教学这首诗,而是从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口,以演示法展开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是这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既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看来学习古诗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挺好的!

张海峰 2009.12

 

第二篇: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驻操营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教完古诗《望天门山》后,对此我有了一些体会。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本节展示课让学生展示自己作品时,感受学习古诗的快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先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组,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这首古诗理解和喜爱,从而更加喜爱古诗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在表演组表演时,学生和老师的配合不好,音乐放的快,学生表演不稳,歌唱组的形式过少,应该用更多的形式唱唐诗。

不过,不管是得还是失,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郝俏俏

20xx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