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分析及个人反思

学校现状分析及个人教学反思

翻身实验学校李阳阳

一、学校现状分析

(一)、办学情况

翻身实验学校创建于20xx年8月,隶属于深圳市崛起教育集团,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国有民办学校,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学校在把质量视为生命线的同时,不是只狭隘地重视教学成绩和中考升学率,而是更看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全面发展。目前学校积极践行“全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已形成了小学部、初中部、国际部一校三部的办学格局,共有67个教学班,在校师生达3400余人,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九年教育体系,是一所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

(二)、办学特色

学校办学十三年来,坚持“放眼于长远发展,社会效益为第一”的办学宗旨。坚持“教育既要对社会负责,又要对历史负责,更要对孩子负责”的大质量观,在执行“文化立校”的同时,还坚持“科研兴校”。

特别是近二年学校开展的“全人教育”改革实验,通过“一年一学”活动,使学生的各种潜能得到发挥,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做到了惠及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校遵循“教育起点突出爱心教育,教育过程奉行愉快教育,教育终点坚持全人教育,教育内容渗透国际教育”的办学特色,让学生在语言、艺术和人品三个方面形成特长,努力使学生在全面和个性上获得统一和谐的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人少年”。

“一年一学”活动的具体内容是:一年级男拳女舞,即男同学习武,培养阳刚之气;女同学学舞,培养阴柔之美。二年级学一门乐器。三年级学声乐和音乐欣赏。四年级学游泳。五年级学素描。六年级爱好一项球类活动。与此同时,每个年级每学年诵读一部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弟子规》、《论语选编》,六本蒙学经典助学校本教材,一个年级读一本,六年下来排进课程,所有学生都琅琅上口。

(三)、取得成绩

学校坚持用爱拥抱每个孩子,用心滋润每颗心灵,用情激活每节课堂,坚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特色服务和多元化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办

学十三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办学成绩,20xx年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又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20xx年被“中国关爱成长行动组委会”授予“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同年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xx年被评为宝安区“卓越绩效”示范学校,20xx年又成为深圳市“卓越绩效”的试点学校。同年还获得深圳市首批“毒品教育示范学校”;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目前是深圳市首批卓越绩效管理试点单位,不久前又获评2011—2013学年度“宝安区民办教育质量奖”。

现在学校已经把“实施高端办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下一步的办学方向,翻身实验学校的校花是紫薇,校树是细榕,我们向往的境界是:心学紫薇红百日,情系巨榕荫万代。

(四)、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分析

1、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及评价制度均已实现了规范化,已经形成良好的循环程序。

2、学校硬件设施齐全。近几年,集团在我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为每个班级完善了电子教学设施。

3、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多,但由于培训性质等问题,不能覆盖全体教师。

4、有一支德能兼备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我校强化师德师风与提升师能的“品牌名师建设”的实施,我校的教师德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不仅涌现出了一批铜牌教师,每个学科都产生了金牌、首席骨干教师,而且全体教师在驾驭课堂、教育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学校现状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由于我校属于国有公办制,基本小学部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的学生属于深户生,这部分学生从小各方面基础较好并多才多艺。其他班级学生都是外来打工子女,流动性较大。并且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为我们开展教学带来了不少压力。

2、学校进行每期四考,紧抓教学能力测试,从而分出优班级、优教师,相应的也就出现了弱班级、弱教师。而到底优不优、弱不弱这里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及评判标准。但学校不考虑这些客观原因,对部分老师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教师产生

教学懈怠。

3、民办教师工资待遇:翻身实验学校是宝安区的民办之星,也因此教师的各项任务都较繁重,但民办学校的工资待遇不能满足教师的付出回报,导致教师流动性较大,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和学校工作开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个人现状分析

20xx年参加工作以来,抱着理想与希望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为尽快成长成为学校骨干教师而努力着。现在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服务。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每一次的教学公开课中收获经验及方法。但自己毕竟是一名教龄不算长的老师,有时候在工作中自觉缺乏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缺乏创新,课堂上语言不够精炼,不够数学化。在各种压力之下导致教学时看重的是学生学会了,而非学生学懂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分数的要求强于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多了问答,少了交流。多了对差生的辅导,少了对优生的提升培养。对自己教授课程的反思深度不够,在探索自己教学风格中还需名师指导。

未来的两年里,逐渐提升师德修养,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向学校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结合师资培训,将个人学历进一步提高,成为教育教学有自己特色的合格教师。

(1)刻苦钻研,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2)进一步领会“课改”精神,并付诸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自己能灵活驾驭新教材。

(3)重反思,坚持写教学札记和教学随笔。同时要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争取在有关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

(4)努力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积极参加学校课题研究。

(5)经过努力,争取能被评为高级教师。

(6)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更加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

最后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再加上不断地学习、培训,我将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翻身实验学校

李阳阳

2013-11-27

 

第二篇:20xx 12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反思

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反思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现就我校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分析:

一、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有偏大的现象。我校教师21人,30—35岁9人,35—40岁3人,45—50岁5人,50岁以上4人,年轻教师比较少,大龄教师占一定比例。

2、学历水平:本科(含大专)14人,中师7人,整体素质比较高,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专业基础扎实,但面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科综合、综合学科的出现,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教师进一步发展提高的任务艰巨。教师成长的速度较慢。同时,现有的教师队伍,由于工作任务重,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受限,因而,观念、知识更新的任务繁重而艰巨。

3、从专业与现从教学科的关系来看,教师情况差异明显,利弊皆有。总体上,教师在大学(大专)时期所学专业与现在所从事的学科教学一致的比例偏低,不一致的比例较高;,虽说跨专业(学科),综合性提高,但专业领域的深度欠佳,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利。因此,现有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引起关注和深思。

二、业务水平及思想状况

1、我校高级教师21人,对被确定为高级教师培训对象后,最突出成绩的调查显示:获得了县级以上的各种奖励的占29%;热爱本职工作并大胆地创新工作的仅占17%;教育教学、教改科研的能力

提高的占24%。充分说明教师的工作目标、工作追求侧重于个人价值的体现,工作的创新意识、工作态度、关注学生的程度还不够,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还没有真正被教师理解和接受。

2、在教师应当具有的业务素质中,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强(占47%),教学方法新占20%,知识结构合理占17%,教学机智强占14%,理论水平较高仅3%,数据表明:对现实、实践能力关注多,对理论水平的重视和提高明显不足,思考的层次太低。

3、41%的教师“最希望脱术交流会议”产学习”,36%的教师希望“参加教学研究活动”,9%的教师希望“在网络环境下自学”,说明:教师对自己的继续教育方式仍然寄托于他人,对自己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认识不够,对新生事物接受比较差。

4、52%的教师认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标是“学生的能力培养”,37%的教师认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标是“学生的个性发展”,6%的教师认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标是“学习动机增强”,这反映出教师仍然以追求能力提高为目的,对学生的个性、学习动机等关注不够,对“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5、对优秀教师作用发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调查显示:49%的教师认为“激励政策导向不够,付出与收入差距大,缺少内在动力”;21%的教师认为“评价机制不合理,评价结果使用欠当”;说明在发挥优秀教师作用上需要“激励、正确评价”政策的支撑,需要管理、培训机构认真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27%的教师认为所在单位的教育教学管理“合理但不科学”,说明学校的管理工作需要增强科学性,需要增加“人文关怀”。

7、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认为“崇高而伟大的职业”占36%,认为“清贫而辛苦的职业”占51%,认为“稳定而实惠的职业”占1%,认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占3%,认为“其它”的占8%。说明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不太高,对教师职业的艰巨性认识到位,有危机意识。同时也反映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职业价值的社会认同感程度较低。

三、教师的心声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加速,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广大教师对职业的责任感增强,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她)们殷切希望:

1、进一步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培养力度。

2、注重和加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系统培训,注重短期、中期、长期培训的有机结合。

3、尽快建立“骨干教师示范制”;广泛对话,多沟通,多激励,激发原动力。

4、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提供时代信息。

5、实施对骨干教师的科学管理,分层次、分阶段定目标,实施阶段考核与年度考核的结合。

6、加强培养机制的研究,求真务实,不断创新。

7、安排固定的指导、帮助教师,跟踪指导,分类指导。

8、实施专题研讨,扩大交流,广泛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9、把握机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反思,自我鞭策,融入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洪流中,站高看远,自我促进,主动适应环境、形势的发展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