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思优秀教案及反思

《桥之思》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桥之思》是北师大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首散文诗,作者樊发稼。本文阐述了人们对桥直观上的认识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全诗语言优美,凝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心桥”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全诗共三节,分别写桥的功能、材料及样式,描述造型优美的桥,联想以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构建的心桥。本课以“桥之思”为题引发人的思考,让人们领悟到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可贵。课文内涵丰富,从桥的要素写到桥与人的关系,联系到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

教学前测:

这篇课文对桥直观上的认识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全诗语言优美,凝练。学生对桥比较熟悉,难点在于理解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概括总结的能力和基本的审美意识,但是表达能力还不足,如何对这种美进行描述,把自已的感受准确的融入文字中还需要老师引导。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2.通过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广泛查阅资料,拓展知识。

能力培养:

1.认识桥,体会桥的神奇、美丽。激发创造美的意识。

2.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重.难点:

1.诗歌的第三小节是理解的重点,抓其重点词句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

2.第二小节描写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关于桥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幽静 魅力 繁华 造型 构筑 和谐

碧波粼粼 回旋别致 巍峨雄伟 浩然坦荡

2.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桥之思》这篇

课文,在掌握生字的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各小节的主要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生:反馈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3.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品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生:默读,圈点。

(一) 学习第一小节。

1.默读。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圈画得很仔细,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体会到什么。

2.学生汇报,师相机点拨并板书“沟通”“交流”“路桥”。

生:桥是路的连接和延伸。

师:找得好!潺潺流水阻断了路,我们在上面架起桥,桥就连接了路和路,使路得到延伸,使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简笔画板书)

师:有同学跟他一样吗?引发你体会的句子画下来了吗?

生:圈画,读一读。

师:我还看到有同学画到其他句子。

生:桥也是路,是没有路的地方的路。

生:他们的基本的功能都是沟通、交流,使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

3.小结。

师:是呀,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现在把你们的体会带入句子,一起把这三句话读一读。

4.读句子。

(二) 学习第二小节

1.导入读文:

师: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 一起去感受一下。

生:欣赏各种桥。

师:除了感受到方便,还感受到什么呢?

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请同学快快走进课文第二节读一读。

2.自由轻声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还有哪些作用?

生:指名回答,然后齐读最后一句。

3.生交流汇报,深入体会,师相机点拨:第二部分介绍了两种桥。

A.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了桥的美?

生:“幽静的公园里,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因为有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更显出湖光水色的迷人魅力。”(课件出示句子)

师:你是从哪个词上体会到的?

生:回答“碧波粼粼”“回旋别致”“湖光水色”“迷人魅力”“幽静”

师:大家把这几个好词读几遍,记住这几个好词

生:读词

师:我们的语言文字是很美的,透过每个词都可以看到一个画面(师随意指词),透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任意选一个你看到的情境说给大家听听 。 生:互动、交流、指名回答

师:大家说得真好,老师带你们去欣赏一下美丽的九曲桥

生:观赏课件

师:九曲桥美吗?把你们的体会带入句子,自己美美读一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请同学评点——生齐读

B.师:你还从哪些句子读出了桥的美?

生:大都会的闹市区,在繁华的街道交叉处,巍峨雄伟的立交桥,更给整个城市平添了一份浩然坦荡的现代化气势……

师:你们见过立交桥吗?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

生:欣赏课件

师:你想说什么?

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把这种感受带到这句话中,读一读

生:自由读——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师:多么巍峨雄伟的大桥啊!我请男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

男生:指名读

师:女同学,怎么样?感受到立交桥的非凡气势了吗?我们也让男同学体会一下九曲桥的美,请女同学一起读读第一句。

师:真是美的享受。我仿佛看到各种造型优美的桥,装点着城市和乡村。老师这时也特别想读,你们愿意和我合作吗?——好,女同学仍然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我来读最后一句。

C.师生共同读读

通过第二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充分、积极地发展自身语感。让学生潜心会文,研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领悟其表达的意蕴,感受桥的美。“幽静的”“碧波粼粼的”“回旋别致的”“湖光水色”“迷人魅力”由这些语言的意境如何让学生领悟?首先用一连串造型各异的桥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然后教师启发(看到这些词语,我想起苏教版“我们的语言文字是很美的,透过每个词都可以看到一个画面(师随意指词),透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任意选一个你看到的情境说给大家听听” 。再让学生选择一个词语描述仿佛看到的画面。 教师通过结合图片、体验,朗读指导,对比朗读等方法,让学生感悟到课文语言给自己带来的美感,在欣欣然中自觉接收了这些语言。

(三)学习第三小节:

1. 带着问题读文

师:从课文一、二小节我们知道了桥是路的连接和延伸,桥装点着城市和乡村,这是生活中的桥,是看得见的,还有一种桥是看不见的,那是什么桥? 生:无形的桥。

师:这种桥有什么特点?请同学读读第三小节,你想到些什么?

生:(课件出示第三小节有关句子)指名回答——齐读

2. 交流:

师:在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有这种桥吗?

生:讲述(老师相机点出“这是尊重的桥”“这是信任的桥”“这是谅解的桥”……) 师:是的,我们的心与心之间需要这种桥,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更需要——(这种桥)

师:你们看报纸、电视、听新闻、广播吗?民族、国家之间哪里还存在这种无形的桥?

老师相机点出尊重、信任、谅解、关注的图片。

师:假设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缺乏心桥又会怎样

生:(美国攻打伊拉克、日本侵略中国……)老师相机点出不尊重、不信任、不谅解

师:这种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桥越多,越普遍,我们的世界——

(板书:和谐 美好)

3.朗读:

师: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一起读读第三小节。

第三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说说在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有这种桥吗?通过身边具体事例来理解“心桥越多越普遍,我们的世界越和谐越美好”这个主题思想。

三.拓展升华

1.延伸表达,抒发情感。桥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呢?跟伙伴说说你的“奇思妙想”。

2.句式练习:我设计的是一座用搭起______。

四.小结

同学们,中国的桥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更多的桥,更希望架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这节课就上到这,课后请同学们:

五.作业

1.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在自己的摘记本上,选择喜欢的句段背诵。

2.完成共学单。

 

第二篇: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1

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

标题:高中英语必修4 Unit4 Body language

高中英语必修4 Unit4 Body language教学案例

一、课程分析

“Body language”这一课我根据新课标教学理念,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与补充,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身势语”,单元各项活动的设计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身势语是一种传递交际信息的非语言手段,它通过无声的语言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身势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并正确的加以运用,经常会在交际场合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授本课时,提醒、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和他人在日常交际中的体态、姿势、面部表情等等,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身势语,防止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误解,甚至冲突。

二、设计理念

1、“Body language”是一堂英语新课标理念下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尝试。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用英语去思维,去交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课占的课时最多,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新课程理念的探索,教材处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由学生共同努力来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所学语言来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思维、交流,真正地体现了“学中用,做中学”的原则。

2、指导、鼓励学生课前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对身势语有初步的了解,使师生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课上指导学生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习相整合。

三、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为艺术特长生,学生们层次差异大,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但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热情、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表现良好。同时,他们基本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和网上搜索和查阅知识的能力。(我指导、鼓励学生课前、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对身势语进行了解,使师生、生生实现资源共享。)根据这些特点,教师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的教学法,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四、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差异和身势语的变化;

2、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学习使用有关预测、猜测的技巧;

3、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身势语,达到用英语交流、培养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目的。

五.具体教学设计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辅助以多媒体,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StepⅠ warming-up

采用影像资料导入,让学生欣赏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学生会不时地爆发出笑声,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此时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导入主题。

1、Do you understand the film, how?

2、What kind of ways can you us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3.What do you think “Body Language” means?

学生讨论后回答(Body Language is a form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t uses movements or positions of our body to show other people what we are thinking or feeling. It includes body movements, facial expressions, gestures, posture , speaking distance and other non-verbal signals.)

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的第一环节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着身势语给人们带来的欢乐。这也是教师期盼中的效果。

StepⅡ Act out

为了启发学生对身势语进一步了解的兴趣,老师带领大家做游戏。如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分开向上伸直,问学生这个手势表示的意义。(答案:In America it means OK. In Japan it’s the sign for money )然后,咬紧牙关,告诉学生I'm an Arabian.看看学生有没有知道这表示什么意思。(答案:In Arab, it means dislike.)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的陈述,做动作。

Rea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hoose a phrase and act it out without speaking. Can your partner guess what you are trying to communicate?

“Hello!” “Goodbye!” “OK!” “Come here!” “I’m upset!”“I’m puzzled.” “Good Luck!” “You are great!” “Wave hand” “Shake hands” “Expensive!” “I’m full!” …

让学生就给出的意思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会发现有许多的学生在下面做着各种动作。就让学生到讲台前充分展示一下自己。接着采用游戏的形式,找学生用自己的身势语让大家猜其所想表达的意思或据同学的描述表演动作,看哪个能胜出。这时教师应照顾那些学困生,因为他们在语言表述上可能有困难,但他们可以很好地展示身势语。此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调动起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多种感官协调动作,学生学到了除了语言交际以外的体态交际语言。在游戏的过程中,顺便教学了表示动作的单词,学生们的学习兴致很高。

StepⅢ Reading

使学生学习身势语同时,理解身势语的不同文化涵义并正确加以运用。

1、让学生解释文章的标题(communication: No problem?)

2、谈论图片,根据标题和所给的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3、阅读后学生完成表格(大部分学生能找到答案)

4、在了解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skimming)。概括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3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小组活动)

1) Is the author of this passage male or female? How do you know?

2) What were the two mistakes that the author noticed?

3)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What do you think this famous saying means?

4) Do you agree with the author’s statement that body language is not good or bad? Why or

why not?

“阅读”部分以机场接客人为场景,讲述了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初次见面时互相问候的方式迥然不同,而造成一些小误会,形象地表明了身势语与文化背景的密切关系。

“理解”部分设计了三个练习。1、要求学生根据阅读课文填写表格。表格的内容主要是课文中提到的不同国家、不同身份和性别的人在初次见面时互相问候的情景,特别是身势语的使用细节。2、要求学生阅读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3、学生回答4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所隐含的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如要求学生运用细节推断作者的性别,对“入乡随俗”的认识等,引发学生对身势语的文化差异进行积极的、深入的思考,如身势语无优劣的观点。

StepⅣ Homework:

1、 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第3题。2、小组活动:利用网络或图书查找一些国家的身势语和习俗,并用英语表达。

六、课后反思

1. 明确任务目标,站在学生角度,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英语交际环境。学生显得乐学,善学,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积极开展英语思维活动。在这堂课中,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 整堂课师生,生生互动性强,在自主、互动、探究的方式中展开课堂教学。以任务型为教学原则,本案例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围绕学习者“学”的角度设计的。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如:预测、读图、如何归纳段意等。教授本课时,注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身势语,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的“学中用、做中学”的原则。在阅读后回答问题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有两个是半开放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此模式中的“任务”就是教师所设计的各项课堂活动。如果能使活动的中心内容来自生活,有一定的真实性,活动者就乐于参与;精心组织的课堂活动就会摆脱松散,连贯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虽然学生的基础较弱,但是这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们的发言和表演展示了学生们的闪光点。笔者认为,合理把握课堂活动的难度,难易结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机会是授课前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有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甘愿把自己臵身事外。有梯度的变化的活动,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 学生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老师引领下的自我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教师应该

更多地思考:怎样培养高中阶段的自学能力即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英语,重在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笔者认为仅凭一堂课不可能解决问题,但可以启发并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与发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我思考和探究的学习习惯才让学生终生受益。这一学习模式也最大地体现课改对英语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共同的语言能力基础应成为普通高中教育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所创设的平台和机会。

附件:

20xx年唐海县“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设

计、教学论文”评比汇总表

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1

备注:单位请写全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