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案例反思

时间:2013-07-01 15: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阅读:334次 栏目关注: 2013高考分数线 2013高考作文 2013大学排名 答疑网教师招募 阳光导师 摘要:一、《再别康桥》一课教材地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

一、《再别康桥》一课教材地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这个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个单元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新诗鉴赏的开始,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二、《再别康桥》一课教学难点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已经在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是抵御物化世界的利器。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解读,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多种途径、方法。如:知人论世的方法,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背景与内容也不可、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及文学鉴赏的初级阶段的开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二首诗《再别康桥》则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

因此,《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1、借助导语,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已经在学生的兴趣——求知、探索的兴趣,而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了评价课堂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兴趣是什么呢?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已经在刻苦钻研,勇已经在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为如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发挥,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便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段导语,以提问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听完这段话后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象)。品位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这小小的一段导语,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用下面的导语,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们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和无目标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中。学习者有目标,常常会根据目标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而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即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地学习。有人曾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弗罗斯对此做了这样的回答:“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知识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知识与欲望。有了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加之以相应的欲望——在学习上便称之为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而有了这种积极进取的动力,便会鞭策学习者勇往直前、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明确,往往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大大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创新学习的理念、原则、方法,推动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以上便是通过恰当、巧妙的导语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家都应归功已经在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已经在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而我则要说,学习的智慧更在已经在遇事都问为什么。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 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

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和进行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已经在无“问题”状态,说明思考者思考不够,这样只会荒废学业。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创新的关键。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呢?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不断有“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便是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我便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根据“两名同学介绍的背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大家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这种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能不能举例说明?”通过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欣赏了本诗美的情感,离突破本文难点又前进了一步。在把握这首诗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继续设疑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首诗‘美’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还美在它的语言它的富已经在音乐性上。请同学们就这两点做简要分析。”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的回答,更突显出学生对这节课的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结构反复;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比喻新鲜、准确生动——的掌握更进一步。

教师的设疑犹如溪水中的踏脚石,但想要真正度过溪水,就必须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这就是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的自主探究意味着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也意味着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教参的依赖,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变得独立和有所创造,这正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具体表现和创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如这节课,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诗中,诗人特意选择了一些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那么,这些独特的意象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再次朗读,体会、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问题的答案,也进一步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之一:独具特色的意象(意境美)。至此,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全部被学生掌握,而距离突破难点则只有一步之遥。

3、 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把握了《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风格特色。那么,作为徐志摩诗歌代表作品的《再别康桥》,其风格特色能否代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呢?其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呢?

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当然也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惟有实践,才有创新,脱离实践,就会扼杀创新。所以,这节课突破难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的创新教学的设计便是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这节课学到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去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较有代表性的诗歌,举一反三。

这两首诗分别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沙扬那拉一首》。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鉴赏这两首诗,得出如下结论:这两首诗无论是从表达情感上,还是从诗歌的节奏、韵律、结构来看,其风格特点与《再别康桥》大致相同,由此可推断:“《再别康桥》的风格可以代表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至此,本课难点彻底解决。

为了进一步强化这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真正理解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还可采用课后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了解,因此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比较徐志摩诗与毛泽东词的风

格有何不同,并能阐述其不同的原因。”这样,理论进一步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比较鉴赏,使学生触类旁通,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教学效果

这节课由已经在采用了这种创新教学设计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极大地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好。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了解并具体实施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变得独立、自主,勇已经在探索,勇已经在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又通过对徐志摩另外两首诗的比较鉴赏,训练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加之课后作业的布置,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篇: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今天上课的格局不同于往常,喜欢吗?(学生四人一组,面对面坐。) 生:喜欢。

师:这叫小组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们听老师讲,主要是小组之间交流学

习,有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吗?

喜欢语文课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有举手的)

师:这说明你们老师语文教得好。

师:

生:(举手)

师:

生1:师:那是在什么时候?

生1: 一年以前。

师:你呢?

生2:我接触过几次。

师:(惊讶的)几次呀!最早呢?

生2:最早是小学,是一个同学在广播站朗读了这首诗。

师:以前知道这作者是徐志摩的举手。

生3:(举手)

师:请你将他的名字写一遍。知道为什么要写一遍吗?这个“摩”字要注意是吗? 生3:(板演)

师:好。记住了,徐志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诗歌朗读一遍。

生:(读)

师:有不认识的字举手。

生:(没人举手)

师:没有不认识的字,是吗?下面请同学们推荐一个同学来读一遍。

生4:(举手)

师:你推荐谁?

生4:我推荐***

师:你为什么推荐他?

生4:因为他读得还可以?

师:你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4:嗯??

师:那你推荐谁?

生4:推荐我自己。

师:有勇气,同学们为她鼓掌。

生4:(读课文)

师:好。谢谢你。读得不错吧?

生:(全体鼓掌)

师:有读错的吗?

生5:第五段“满载一船星辉”,

师:嗯。还有吗

生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师:嗯。还有一个地方,,我们看应该读“似(shì)的”,还是“似(sì)的”?

生6:是“似(shì)的”。

师:对,彩虹似(shì)的。什么时候读“似”?

生6:相似(sì)。

师: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

生:(小组交流)

师: 好。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们简单地交流一下。喜欢这首诗的举手。 生:(举手)

师:不喜欢的举手

生:(没举手的)

师:没有不喜欢的。为什么喜欢?

生7:首先我喜欢是因为是抒情的诗,更喜欢二三四段,把景物写活了。 生8:我觉得这首诗给人一种做梦的感觉。

师:做梦的感觉,很好。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9:我觉得有音乐感。

师:还有这种感觉的同学举手

生10:我喜欢这首诗,前后呼应,中间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

生11:这首诗很缓慢,读的时候很享受,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师:我们读了这首诗的初步感受很好。接下来要做什么呢?你读了这首诗,有什

么问题要问吗?小组交流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好,同学们都写了很多问题,有的同学写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问题 生1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星辉斑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境? 师:你是不理解“星辉斑斓”的意思,还是不理解这个意境?

生13:意境。

师: 生14:吗?

师:哦,矛盾,问得好。

生15:什么这里说是柔波?

师: 生16:为什么说余阴下不是清辉,又是清辉?

生17:为什么是再别康桥?

师:以前来过,离开了;这次又来了,又要离开了。

生18:第五段的“寻梦”,寻的什么梦?

生:第六段的最后一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懂。

生19:我想提两个问题,一个是,徐志摩写这首诗的背景;第二个是,第一段

和最后一段为什么要重复地用“轻轻的、悄悄的”?

生20:青草为什么是柔柔的,应该是光亮的?

师:还有新问题吗?

生21:为什么用荡漾?

生22:前面是“轻轻的”,为什么后面用“悄悄的”?

生23:第四段为什么要用“揉碎”这个词?

师:我现在要调查一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提出问题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有问题吗?

生24:有。二三四段,为什么分别讲“金柳”、“青荇”、“余阴”,为什么讲这么多景物?

师:还有吗?

生25:题目是康桥,文章应该重点写康桥,可文章为什么重点写康桥边的景物? 师:同学应该知道,学习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家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公。

还有谁没有提过问题呢?

生26:为什么在康河的波光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

生27:为什么在六段中要用“沉默”?

师: 生28:

师:你知道 “金柳”是什么吗?

生28:我知道。

师:

生29:夕阳。

师:夕阳下,柳树一片金色。“那河畔的金柳”用了一个“那”,就是要往远处

看。你看到了吗?

生30:没有。

师:那么在什么地方?

生30:心里。

师:对。“新娘”知道吧?为什么看到金柳诗人就想到“新娘”,你们会想到新娘吗?

生:不会。(笑)

师:诗人看到金柳,就想到了新娘,为什么?

生31:应该是寄托思乡的感情。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思乡?

生31:因为我想家乡。

师:与你的情感有关吧,那诗人为什么想到新娘?与什么有关?

生32:情感。

师:对,肯定有一段感情在里面。诗歌与一般的文章不同,要你去猜。“艳影”是什么意思?

生33:美丽的影子。

师:谁美丽的影子?

生33:新娘的美丽的影子。

师:“我在心头荡漾”,“荡漾”是什么意思?

生34:水波动荡的意思。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35:在我心里面来回想,徘徊。

生36:不停地在我心头出现。

师:就是在你心头萦绕。

生37:不可以忘记。

师:

生:师: 生:(读)

师:(老师范读最后一句)“在我的心头——荡——漾——”

生:(再读)

师:你们是不是觉得小诗写得很有趣。现在学习第三节,请你读一读。 生38:(生读)

师:从感情的发展来说,你觉得这小节与前面相比是变得强烈了还是减弱了? 生38:强烈。

师:你怎么说是强烈?

生38:因为后面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

生38:甘心。

师:你说诗歌一开始,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38:天空。

师:天空没有什么意思。然后看到什么?

生38:金柳。

师:金柳好像下垂了,在看什么?

生38:水草。

师:金柳与水草你看着我,我看着我,好像人在交流感情呀。我们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如果是我,我也甘心做一条水草。

生:(笑)

师:你们愿意做水草吗?

生:不愿意。

师:你们还小。

生:(笑)

师:读第四段。

生:(读)

师:单位讨论。

生:(讨论)

师:好,下面交流。

生39:我们这小组是这样理解的:天上虹是康桥在水中的倒影,因为水面反射

出夕阳的光,柔波荡漾,那桥好像睡了一样,自己的梦想也像彩虹。 生40:揉碎的应该是内心的思想,要离别,很悲伤。彩虹是内心的追求。 生41:夕阳余光照射在湖面,湖面形成波光粼粼的样子。

师:理解这一小节很难吧。

师:“余阴下的一潭,那不是清泉”那明明就是清泉,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是什么呢?

生41:应该代表他的梦。

师:徐志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这里上学,有一些让他追求一生而无法实现

的梦想。这康桥就是剑桥,剑桥大学,老师去过那地方,没有彩虹桥,只有一座很小的桥。剑桥大学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去那儿读书。

那余阴下的一潭,就是清泉,可作者偏偏说不是清泉,那意思是要提醒我们读者,你可千万不要把它看成是——

生:(无人举手)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这种情况,比如你到商店里看到一种你非常喜欢的笔,但

是,这种笔很贵,你回家问爸爸妈妈要钱去买,可你爸爸妈妈说你不是有很多笔吗,不买!但是,有一天,你爷爷给你买来了这支笔,你非常高兴。以后你每次看到这支笔,你就认为这不是一支笔,而是——

生:爷爷的爱。

师:本来是一支笔,在你心里那不是笔,成了爷爷的爱。那么,这里作者说不是

清泉,那是什么呢?

生42:象征着梦

师:什么梦?

生42:是??是??

师:象征着爱情,知道吗?

师:天上的虹,怎么揉碎了呢? 就不完整了,但这是表面的。

破碎的是什么呢?

生43:爱情。

生44:希望,梦。

师:是消失了吗?

生45:没有,埋在心里。

师: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种写作手法,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在宋代苏东坡写了一首《水龙吟——次

韵章质夫杨花词》,“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呀,同学们看过吧,我们看来,那就是杨花,可苏东坡却说不是杨花,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了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直接写太直白,没有意思,这样写,让我们去猜,越猜越有意思。以后同学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46:快一点。

师:但不是轻快,而是什么感觉?

生47:忧伤。

师:为什么忧伤?

生47:因为美好的梦想破碎了。

师:而他又没有忘记,他埋在心里,心应该荡漾一下,对吗? 生:嗯。

师:荡漾了多少下才合适?你们荡漾过吗?

生:(笑)

师:你们太小了。把前面的连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出现了梦,下面的小节应该写什么?

生:寻梦。

师:请你读下这小节。

生48:(读)

师: 生48:问号。

师:问谁?

生48:问自己。

师:生48:寻找彩虹般的梦。

师:那是什么样的梦?下面有没有描述?

生48:星辉斑斓的梦。

师:那个梦好像与什么行动有关?

生48:划船。

师:我问你,划船,一个人好,还是两个人好?

生49:两个人。

师:同性的好还是异性的好?说心里话。

生49:同性。

师:哇,我好失望呀!

生:(笑)

师:划着划着,划到哪儿去了?

生:青草更深处。

师:没人的地方吧。划着划着天怎么样啦?

生:天黑了。

师:应该怎么样了?

生:回家。

师:回家了吗?

生:不想回家。

师:不想回家怎么样?感情加深了吧?干什么?

生:放歌。

师:齐读这小节。

生:(读)

师: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能体会的举手。 生:(举手)

师:你说,你通过那几个字体会的?

生50:放歌。

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

生50:愉快,特别高兴。

师:那你说,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应该怎么读?

生50: 师:宣泄出来,那手可以怎么放?

生50:(张开双手)

师:头应该怎么样?

生50:扬起来。

师:好,你这样读一读。

生50:(读)

师:请你也来读一读。

生51:(读,其余同学鼓掌)

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范读,很陶醉)

生:(鼓掌)

师:寻梦,诗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这个情景,诗人想到这个场景,心都醉了。多好

呀,这个场景。可是诗人放歌了吗?

生52: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放歌?读下面一小节。

生:(读)

师:但我不能放歌,与上节相比,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而

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内心还轻快吗?不能轻快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

生53:乐器。

师:你会吗?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那么

说,笙箫现在却沉默。下面一句是什么?

生54:夏虫也为我沉默。

师:夏天的虫子,蝉、蟋蟀呀,也沉默了。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55: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师:生:徐志摩。

师:

生:(读)

师 还没有沉默。你来读。

生:(读)

师 好。这说明我们的同学深入到诗歌的境界了。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你们自己再读读。

生:(自由读。)

师:(老师在黑板上板书2、3、4、5、6,并画上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这是我们

刚才研读的几个小节,这个箭头是表示感情,但是诗人的感情不是一条直线,想一想,应该怎么画。

生:(小组内讨论)

师:每一小组派代表板演。

生:(板演)

师:(老师逐个评判学生的板演)最后诗人说,说什么呢?我留一个问题,诗的

最后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到底是带走还是不带走?这个问题我留作同学们的作业。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

生56:(面对全体听课老师读,读完后全场鼓掌)

师:好。老师很高兴,这节课看出了大家的进步,从开始的时候对诗的不理解,

到现在的基本上理解了,这就是进步。当然这个同学在读的时候还有个地方似乎处理得不是很好,就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高上去了,但是,后面没有下得来。(老师范读)几乎都是气声。

生:(练读)

师: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