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认识米 米和厘米

第三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

主备人:郑榴慧 参与人:郑榴慧 宁金香 毛惠丽 付佐英 使用班级:二(7)(8) 使用时间:2014/9/5 使用人:郑榴慧: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5.学生比划1米的长度,加深印象。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4.1米厘米有几个10厘米?有几个20厘米?

(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

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四.扩展练习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最成功之处是导入“米的认识”。 在上节课认识厘米的基础上,本节课教学“认识米”。

 

第二篇:“厘米和米的认识”两种教法的比较研究

“厘米和米的认识”两种教法的比较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对于学生探究新知,要求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动与静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着眼于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新教材的编排:突出了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活动、小组合作活动中,自主地探究和学习知识,而不同于传统的老师讲授灌输知识。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和思考探索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教学规律,主动参与学习,不光做学习的接受者,而且做学习的参与者和研究者,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里从两个教例,对新旧教材和教法作一个对比分析:

厘米和米的认识两种教法的比较研究

通过以上两个教例,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给学生多一些活动的机会

在A教法中,教师讲的时间多,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少;教师包办代替 1

的时间多,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时间少。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标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教法B中,教师讲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的教学在导入时,学生用手掌、书、橡皮等常用的物体测量课桌的长。在发现问题后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监督,发现测量中的错误,及时改正。在反复运用手中的风去测量身边物体的过程中,自主地认识长度单位,体验长度的概念,建立长度的表象。 二、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在B教法中,学生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小组合作商量解决。学生学会了观察、对比、测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测量黑板的长度时,由于黑板比较长,有的学生把卷尺量得一边高一边低,结果测量的结果出现了偏差。这时小组的其他同学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纠正。有的同学卷尺不够长,小组同学协作在几米处作上记号,再将几次测量的结果相加。有的将两把尺子合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的结果相加。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注重知识联系实际

在教例A中,学生虽然也有一些操作的时间,然而所测量的都是纸条、绳子之类的物体,学生不感兴趣,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生动的联系。在教例B中,教师大多让学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如课桌、黑板、门、步长、手臂长等,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米的认识,由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因此教师注重了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联 2

系了学生的实际,省出学习活动的时间,效果明显。 四、动静结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在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应该多留一些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是否积极地思考,通过对操作的结果作系统的分析、整理,获取知识。在教例B中,出现了很多的估算过程。学生在测量之前,首先要结合自己现有的知识对所测量的物体作一个估计。而随着测量时不断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越是后面的估算就越准确。学生不光要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动脑筋想问题。在“动”之前的“静”,为学生后面的“动”指明了方向和目的。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