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反思

甲午战争的反思

读《沉没的甲午》有感

一百多年前,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却发动甲午海战,而且以绝对的优势打败大清帝国,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我相信,这次战争,这个条约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伤疤,而且,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持续到现在,即使现在让我们焦头烂额的台湾问题,也与这场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中国为这场战争的失败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赔款割地都让清王朝元气大伤,正如姜铎在《甲午战争百年祭》中说的“一蹶不振大帝国,从此坠入深渊里”①,而且,这场战争让各国列强看到了清王朝的衰微,看到日本成为战争暴发户,纷纷争相将侵略的魔掌伸向中国,瓜分危机摆在了中国面前,总之,甲午战争为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浩劫,但是,换个角度看待,他也像一根刺,深深的扎在了中华民族的背上,虽然痛,但是让中华民族清醒了!正如梁启超所说:唤醒吾国死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②

这场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主动挑起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而且光绪皇帝以及清政府的大部分官员也是积极迎战的,甚至还有很多官员主动请缨赴敌,在海军大战和陆军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爱国将领,或奋勇拼搏,领军杀敌,或以身殉国,宁死不降,只有少数成为逃兵,而且日军所到之处,当地的群众也积极参与抗争。③尤其是台湾,虽然最后刘永福独自一人逃离台湾,但这也是被日军逼迫的没有生路之后的选择,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让几乎所有人大跌眼镜,甚至连帝国主义也看好中国,但是,泱泱大国却着实败给了日本这个弹丸之地,一败涂地!很多人会问,究竟是什么让中国沦落到这步田地?这曾经引发无数的专家、学者的反思。客观的说来,失败的原因是中国近代化改革不够彻底,在军事、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都输给了日本。的确,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世界在以一种赤裸裸的近乎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只有彻底近代化才能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找到一条生路!

但是,可能甲午战争真的沉没的太久吧,当我们仔细分析当时中日在各方面的实力对比,中国几乎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

首先,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中国并不是我们普遍意义上认为的那么强大,虽然李鸿章倾尽毕生心血组建了北洋舰队,配置上在北洋舰队创立的时候确实很先进,在1888年北洋舰队甚至排名亚洲第一,但是,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的时候,北洋舰队的装备并未更新,还是最初的军舰,可能清政府认为海军建设已经一劳永逸,不懂海军是一个需要连续投入、不断更新的军种,更有甚者,清政府紧缩开支,在翁同龢的主张下,严令禁止再添购新的舰、炮、军火。当时,铁甲舰“定远”、“镇远”和巡洋舰“济远”的舰龄已经超过十年,巡洋舰“经远”、“来远”、“致远”、“靖远”的舰龄接近七年,最新的加入的“平远”舰龄也已五年,但是,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弹药奇缺,由于缺少更新,旧有的装备不再适合新形势下的海战,甚至还不得不以几近报废的锅炉,烧着质量低劣,几乎无人问津的燃煤冲向战场。而且,中国所造的炸弹,大小有的不合炮膛,有的铁质不佳,弹面皆孔,很难保证他还没发出去就先炸了,还有,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主要使用的开花弹和实心弹,开花弹击中目标会爆炸,而

实心弹主要靠击中目标破坏舰体,显然,开花弹破坏效果远远优于实心弹,但是,这种开花弹正是北洋舰队所非常缺乏的。还有燃煤,燃煤犹如是蒸汽时代军舰队粮食,优质的块状煤燃值高,有利于军舰的快速航行,但是,开平煤矿的总办张翼,却将五槽(优质煤)用于营利,而将八槽(劣质煤)用于供应北洋舰队,这一做法荒唐之极,为人和蔼的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也多次位置大动肝火。但是,张翼在官场如鱼得水,根本不将不懂官场之道的丁汝昌放在眼里,就算是在大战爆发之际,在清王朝中有这种蛀虫,怎么可能不败!这些事海军的“硬件”配置,至于北洋舰队的官兵,这是我们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唯一比日本强的地方,北洋海军几乎都接受过彻底的近代化职业军人教育,而且,海军人员的配置几乎是当时英国海军的翻版,学员须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专业的海军学院,还要派上专门的练习舰实习,要想进入中国唯一一支国家海军,,需经过层层选拔,为造就海军人才,海军学校的优秀学员以及现役军官还会被抽选送往欧洲留学深造,这与日本对海军的培养基本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的北洋海军官兵对自己的军舰极为熟悉,操作也相对熟练,相比较而言,日本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才大量购入新式军舰,有的军舰甚至是19xx年刚刚服役的新锐,水兵的操作熟练程度显然低于我们,总的来说,海军官兵整体的素质比日本高一些,但是,无奈我们“硬件配置”远远不切实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结局!与海军相比,清王朝虽然号称有百万雄师,即使总理中国海关的英国人赫德也认为中国陆军将以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战胜日本,这可能是很多外国人预测中日战争中国会胜利的缘由,但是,清王朝的“雄狮”早已雄风不再,清代入关以来,武器装备缺乏更新,而且吏制的腐化和训练的废弛陆军的战斗力每况愈下,再加上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对陆军的消耗,已经基本上丧失了与日本战斗的能力,但是,就是这样一支腐烂到极点的军队,清政府每年都要为之拨付2000万两以上的粮饷开支,这相当于北洋海军建军购舰的全部费用!如果说海军虽然“硬件”战力不如日本,至少还在官兵上有优势,而陆军则连这个优势也不具备,白白背负了百万雄狮的虚名,充其量不过是装备了西式武器,但仍然停留在中古状态的军队。这也就解释了,在海军失败,日本进入中国领土后,陆军为什么节节败退,不堪一击,日本的现代化陆军在中国犹如进入无人之地,为什么旅顺轻易沦陷,还有后来的旅顺大屠杀!

其次,在光绪帝的朝堂之上,官员并不是一致对外,甚至清流派领袖翁同龢与李鸿章有着父死兄徙的大仇,所以清流派视李鸿章为眼中钉,就算是在国家危亡之秋,翁同龢仍不愿与李鸿章合作,甚至搅局,一心要根除李鸿章的淮系势力,而淮系将领卫汝贵、叶志超和丁汝昌等成为清流派攻击的对象,在平壤战败后,清末言官扭曲事实,他们不在乎参劾事件是否属实,只在意自己的参劾是否惊世骇俗,是否可以在朝议中引发轰动,这种以耻为荣,不负责任的现象也暴露了清王朝统治的破败!于是,卫汝贵这个在平壤一战中身先士卒、作战勇敢的将领在战败后却因为莫须有的罪名押至菜市口斩首,含恨而终,成为淮系兵败的替罪羊,死在了清流派的流言之下,北洋舰队管带丁汝昌,这位性情温和、任事勤勉的水军老将,从大战开始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困守刘公岛的时候,内无弹药,外无援军,但他仍率领上下士卒击退日军十次进攻,宁死也不背叛自己的国家,但又不忍心让全岛军兵随自己赴死,在这种艰难的时刻,他选择成其大义,救其大众,在2月12日,吞下鸦片,凄凉的死去,但是,在丰岛海战之前,他已经遭受到了一场如暴雷般的拔丁风暴,状元张骞也像他的老师翁同龢递密信,提

出拔丁的构想,于是,丁汝昌也已经注定了这样凄惨的结局,而此时,李鸿章也已被逼至墙角,自顾不暇,但是由于海战在前,再加上威海海陆将领与刘步蟾等北洋海军各舰管带联名为他做保,这才让清流派借诛杀丁汝昌以削弱李鸿章的内讧举动破产,从这些人为他作保的举动我们也应该看出丁汝昌的为人,但是在朝廷的争斗中,这些根本算不得什么。丁汝昌也深知在刘公岛投降之后,自己也终将难逃一死,所以,他选择了自杀。朝廷的势力争夺,不同势力的官员心根本不在一块,他们不可能做到配合这使得前方无数官兵白白牺牲,个人恩怨,集团利益在他们眼中已经超越了国家的利益,深感心寒!!这也在一个层面上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

另外,在清王朝失败的原因还有许多,开战之前,清王朝以及他的官员盲目自大,对近代化的了解基本为零,对近代化了解较深的就那么几个人,这导致对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当最后清王朝一心求和,但是这场战争说实话,日本大的也着实辛苦,在国力上来说中国相比较日本有优势,而战争不仅是军力的竞赛,也是国力的竞赛,我们的优势在于人口,国土面积,以及资源,这些都是日本所不如的,从这个方面看,我们适合持久战,把日本拖垮,不应该着急议和。④但是,如果我们不团结一致,消除彼此之间的恩怨,战争的结果依然会是这个结局,可能,从某种角度,毛主席在八年抗战的时候才坚持持久战,并且也讲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有生力量,在我看来,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甲午战争与八年抗战为什么是同样的对手,不同的结局。

以上是我所能想到的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可能在甲午战争中,太多次提到了一个人——李鸿章,的确,说到甲午战争,不得不说李鸿章,梁启超在他传记中写道:“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尔。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⑤的确,甲午中日战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李鸿章或者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淮系集团与整个日本的战争,虽然注定了失败,但是,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责任要李鸿章一人来承担吗?

很长一段时间来,大家一直痛骂李鸿章,说他卖国贼,而说他卖国贼的原因,无不是三场战争和四个条约,分别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中法条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让中国割地赔款,使得百姓生活更加贫苦。

可在我看来,代表清廷签订条约,尤其是签订马关条约的李鸿章,并不是千夫所指的卖国贼。 “秋风宝剑孤臣泪”,李鸿章,其实只是一支签字的笔,人们把一个王朝犯的错误怪在他身上,一场战争的失败归咎于他,这样真的不公平。试问,把骂人的放在他的位置,会有更好的结果?我想是不会的,翁同龢也不会做的更好!所以,这样对李鸿章不公平,用梁启超的话来说,“而或者因是而丛诟于里一身,以为是秦桧也,张邦昌也。则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将何如矣?要之李之此役,无功焉,亦无罪焉。其外交手段,亦亦复英雄无用武之地。”⑥

甲午战争打到又有谁知道在这位年已古稀的清代外交家在马关春帆楼中所遭遇的怎样一番“讨价还价”,在谈判之前,光绪帝的底线在通过电报告诉李鸿章的时候早已经被对手伊藤博文所掌握,这本来就是一场不会有结果的谈判,若不是李鸿章在日所受的那一枪,或许日本根本不会做出任何让步,面对一点都不肯让步的伊藤博文,李鸿章近乎乞求的谈判足见这位清王朝德高望重的在马关条约上所受的心酸。也许光绪二十年,在清廷求和的时候,日本以人微言轻拒绝尚书衔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萌桓和兵部右侍郎、署湖南巡抚邵友濂的和谈

请求,并且通过美国驻华公使田贝提出:“无论何时可以再行开商和议,总须中国改派从前能办大事、位望甚尊、声名素著之员、给予十足责任。仍可开办。” ⑦的时候,李鸿章就已经注定了要承担和谈的担子,我相信日本的这番话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是点名要李鸿章去去和谈。但是,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谈判。从一开始,日本漫天要价,而且丝毫不肯松口,一点不愿让步。的确,这场战争中国已经不能再打下去了,急求和平,除了割地赔款,别无选择。在第三次谈判之后,李鸿章遭到日本浪人行刺,面部中弹,刺客小山丰太郎在审判的时候说:日本的战果还不充分??如果实现和平,那么当清国再度兴起的时候,迟早必将反对日本,为了破坏和谈,他决定暗杀李鸿章。也正是应为这次暗杀行动,三月二十八日日方在停战问题上做出让步,除台湾,澎湖外,其他各战场日均一律无条件休战。之后经过了两次谈判,尽管李鸿章就赔款的数额与日方反复争论,但这不会有结果,诚然,我相信李鸿章也知道中国此时没有任何砝码去和日本讨价还价,在经过五次谈判之后。伊藤博文要中方在三天之内作出答复,就算这时候李鸿章在一次次的乞求伊藤,乞求日方,也无济于事,当李鸿章把最后的结果电报光绪帝的时候,虽然结果让谁都无法接受,但是,光绪帝也深知战局,默认日方的条件,我相信,李鸿章在签字前也知道,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对他意味着身败名裂,但是,清廷中没有一个人愿意扮演签约的角色,或者是没有资格扮演,也只有李鸿章有,即便是在签约前,李鸿章又一次乞求伊藤博文,只希望能够将日本提出的条约要求,能减少一点是一点,足以看出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每一份努力,可是,伊藤博文已经知道光绪帝的底牌,对此,又怎么可能退让,最终《马关条约》1895年加盖国玺生效。

不管怎么说,甲午战争的失败不应该归咎于某一个人,这种结果是很多客观主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然这已经成为既定的现实,我们除了不断的分析它,更重要的是反思我们自己,就像麓所说的:“甲午大败,‘成中国百年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鲜明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使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⑧我也相信,在甲午战争之后,在北洋舰队之后,所有清王朝的统治者以及各种官员都已经清醒,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施行新政,但是,我认为,这已今晚了!但是,对于我们这还不晚,我们应该从甲午战争中汲取教训,为我所用,时刻保持清醒,不让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

参考文献:

文章中很多地方是参考的陈越的《沉没的甲午》,其他地方的参考如下

①《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 戚其章 王如绘主编

②《戊戌政变记》 梁启超

③《甲午战争史》 戚其章

④《从国情、国力、军力的对比看中日甲午战争》 迟云飞

⑤《李鸿章传》 梁启超

⑥《李鸿章传》 梁启超

⑦《李鸿章[糊裱匠]的慷慨与悲凉》李金山著

⑧《甲午战争史》 戚其章

 

第二篇:001百年隐痛甲午战争再反思目录

百年隐痛—甲午战争再反思目录

一、庙算篇

1、 鞭辟入里,日本评估清国战力

2、 盲人摸象,清廷高层对日评估

3、 战争爆发,清日高层决策模式对比

4、 痛定思痛,中堂国内难吐真言

5、 战后补救,日本再造亲日新局

二、战备篇

1、 陆军无能,竟被八颗子弹打败

2、 武器对比,双方差距并不致命

3、 海军惨败,岂能呵责弹药不足

4、 留洋将领,素质低下不可回避

5、 最要命者,二元体制祸患无穷

三、识见篇

1、 滥杀俘虐,不知国际法为何物

2、 一味仿造,毫无武器独立意识

3、 荒唐昏庸,海军教育只重技工

4、 狂妄自恋,知识分子祸害革新

5、 犹可痛者,当局恒以防民为先

四、革新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