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有效教学学习反思

作文有效教学学习反思

龙门镇中心小学 李箫音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眼前闪烁

对于语文教师,特别是教启蒙作文的老师来说,切忌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习作入门课上,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忧愁;写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写和同学做的小游戏;写考试得到100分;写你犯的错误??。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现场示范,以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动笔,将自己的的身边时说出来。至于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理解、体会。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素材

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何入门呢?练写“观察日记”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少年儿童热情敏感,充满活力,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而光观察不记录,那么有多少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难免会忘记,即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所以,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

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生活周围的人和物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三、多做游戏,在玩中写,培养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写作,写中再现玩趣,使作文成为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要引导学生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只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可以课外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之外,还应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积累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等等。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兴趣也就更高了。

五、要写好作文批语

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因而强烈地期待得到老师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或热情地赞扬、鼓励,或诚心地帮助、指点。老师在作文批语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因此,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并通过作文批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同时,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在生活中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视写作为难事,无话说可以变成有话说,不会写可以变成会写,用词干巴可以变成行文流畅,千篇一律可以变成百花齐放

 

第二篇:课堂作文“四个一”——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东莞市20xx年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课堂作文“四个一”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写作教学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无本”、“无序”、“无效”的“三无”状态,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都是“三无”产品:无内容、无章法、无自我。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课堂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及体会,认为课堂教学中,做到“四个一”,能有效促进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让学生早日进入写作的堂奥。本文详述了“四个一“的缘由、实操过程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写作教学 有效性 “四个一”

写作课,怎么教,这是一个老问题,颇令人头疼;写作课,这是一部无字的剧本,各位语文老师还得入戏。

通过对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作文教学改革的理性反思,我们痛心地看到,写作教学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无本”、“无序”、“无效”的“三无”状态,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都还是“三无”产品:无内容、无章法、无自我。

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及体会,认为课堂上,师生扎扎实实开展好“四个一”教学活动, 能有效促进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早日进入写作的堂奥。本文主要详述“四个一”的缘由、实操过程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就教于方家。

一、思一思,碰碰撞撞思想。

学生为什么不想写作文,畏惧作文,甚至走入作文的烂泥潭?

前面说到,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文教学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诸多问题, 我们认为根源在于学生的思维不清,不善思维,懒于思维。课堂作文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也仅是蜻蜓点水,作文创造性心理训练更为鲜见。

1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没有思维就没有作文。思维品质是作文的核心竞争力,一篇作文是不是独特、新颖、丰富、深刻,都取决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创造思维的结果是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这是一般思维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我们作文中所必须具备的” [1],《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作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写作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特点和创造性思维的迁移性,写作教学中,我们构想并设计了课堂第一个大环节:思一思。

课堂实战:

教学目标:思一思。(课前5分钟设计一道益智测试题,供学生训练。)

设计原则:①启发性;②趣味性;③针对性;④语文味。

主要题型:①脑筋急转弯;②谜语;③巧对对联;④成语接龙;⑤词语发射;⑥咬文嚼字;

11名人名言(配对)12心理训⑦句式仿写;⑧推理猜想;⑨病文指症;⑩名人书画(配对);○;○

练等。

教学案例:

例1:词语发射:请说出“看”的词语有哪些?

例2:咬文嚼字:“僧敲月下门”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

例3:仿写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例4:推理迷题:巧克力盒。这里有A、B、C三个盒子。美香说:?如果A或者B盒里放了巧克力,那么B和C盒里都会有。?美香肯定没撒谎。现在只让你选择1个盒子。如果希望吃到巧克力,那么,聪明的你会选择哪一个呢?(答案:C)[2]

例5:心理训练:神秘的盒子。取盒子一只,一端封闭,一端能使手伸进去。里面藏样东西,把手伸进去,感觉它的形状、颜色、质地、用途等,进行形象性描述。[3]

……

收效与反思:

1、“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5分钟思维体操,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尽快地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

2、打破思维定势,益智测试题碰撞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如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造想象、逻辑思维等。例5属于心理训练,可以提高触觉和改进学生的形象思维。

3、“思考是一件痛苦的事,但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没有吃苦精神,这个国家就会丧失创新 2

的能力,逐步走向衰退,终无立锥之地。”[4]“思一思”不仅培养了思考力,开发学生潜能,还积累语文知识,巧妙地培养了学生坚强的创造意志和毅力。

4、益智测试题资源丰富,耗时少,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作文课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思维,作文课给学生带来惊喜与期盼。

6、这个环节设计实施的关键是:难易适度,有梯度,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即可,力避学生出现挫败感。

二、写一写,简简单单写作。

写作真的很难吗?

首先,我们一起来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还原作文的本真面目。

根据现代系统学、心理学、教育学、写作原理等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写作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作文过程与规律可以概括为:物—意—文,即生活—思维—作品,是一个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过程。学生作文,就是通过对外界的 “视、听、嗅、品、触”感受,然后围绕思维目标,经过多次扬弃、加工、改造,最后借助思维的外衣——语言文字和适当的结构输出信息,最终呈现为作品。

因此,离开学生的生活、情感去谈技巧,教作文,无异于“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作文和作文课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又因为思维过程隐蔽性的特点,就有人说大脑里发生的一切是一个不可探知的黑箱,作家本人也不得而知,只有悟性高的有灵感的才子才能把作文写得好。这种“天才论”把作文说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客观上导致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学生远离了平平常常的表达自我的作文。

一些教师信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的传统思想,认为通过传授知识,增长阅历,不断实践,作文就自然而然的形成的,于是“好作文不是靠教出来的”宏论一出,很受教师欢迎,教师们似乎解放了,于是乎,放手让学习的主体——学生自由作文,潜行修炼,自己坐地等花开。教师不作为或盲目施教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大量套作、袭作、流水账作文、“四不像”作文横空出世;诸多大话、空话、套话,苍白的话,伪情的话,故作深沉的话跃然纸上。显然,这种“坐地等花开”的思想误解了新课标“作文是个性化的创造活动”的精神,忽视了从“厚积”到“薄发”之间的过渡环节,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催化作用,要想教师像解数学题一样透析和还原作文的思维过程,进行作文过程化教学,简直是一种妄想或奢求。

其次,社会、舆论要发挥好正确的导向作用,不要用作家、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考场作文。

3

考场作文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杨永祥在《应试作文军规十六条》[5]一文总结为几个特征,即:①应试性质;②遵命文学;③急就章;④读者唯一;⑤大概率的雷同。因此,社会、舆论用作家、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校学生的考场作文,对学校作文教学大加挞伐,纯属偏激、苛刻。另外也要指出,我们的改卷老师,要吃透评分标准,不能凭个人喜好,忽高忽低,草菅“文”命。 黄玉峰在《重批高考满分作文》一书中,对满分作文进行重新审查,进行详细的解说,有理有据地指出了多篇作文“满分作文,其实难副”、“分数偏差,应予纠正”。 [6]

第三,千万不要迷信满分作文。

放眼书市,“满分作文”、“新概念作文”、“创新作文”、“状元作文”等标签作文真是琳琅满目,夺人眼球。加上舆论盲目跟风,大势宣传,有的教师便当作宝典,学生家长更是奉为圭臬。然而,据新浪网消息:

据《中学生》杂志副主编据刘加民了解,6月9日,《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集》已开始编辑。负责为该书提供高考满分作文的一位老师向他透露,6月12日即可拿到满分作文。而此时高考阅卷还刚开始,根本不可能有20xx年的高考作文。据这位几年来总是全国第一个编出当年《高考满分作文集》的中学语文教师透露,他编的满分作文没有一篇是来自考场。这不光时间赶不上,也没必要。他说:?我卖的就是‘满分作文’4个字!?[7]

考场“满分作文” 与读者见面时,很多都是已经加工润色,并非学生原文模样,这本应该是一个常识。然后社会、舆论、教师拿着这样那样炮制出来的“满分作文”来衡量、评价、要求我们学生作文,这是有悖写作规律的,这是不切实际的。新浪网披露的假冒的“满分作文”内幕,更加印证了“满分作文”的欺骗性。因此,大家千万不要迷信“满分作文”,让更多的学生少一点自己为什么老是写不出“满分作文”的慨叹。

第四,写作是一次心灵之旅,我们期待的是学生真实的写作状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写作所以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原在表白内心,与他人相沟通。”“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本身。”倡导“我手写我心”,作文要“说真话,说自己的话”。要求自己和告诫别人“不论质料,不论方式,总须是我们自己的。”[8]也就是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是在培养作家,不是在刻意发掘作文菁英,而是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像拉家常一样,写出平平常常的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是一次心灵之旅,我们期待的是学生真实的写作状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九洲说了:“我不喜欢那种开口闭口就拿‘三皇’、‘五帝’、‘老子’、‘孔子’说事的高考作文,我欣赏那种写身边事、说平常理的高考作文。”“我始终认为,做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身边事,平常理,顺手拈来,皆可入文。”[9]

4

基于上述,我们老师应该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创新作文课堂,科学指导学生作文,扎扎实实抓好每一堂写作课的训练,特别是要让学生简简单单地写平平常常的好作文,不要再胡编乱凑,为文造情,无病呻吟。为此,进入写作教学的第二大环节“写一写”,我们作了如下尝试与探索。

课堂实战:

教学流程: 1、定标(第一节课5-10分钟);2、写作(第一节课15-45分钟)。

设计原则:①立足课堂;②贴近学生;③有针对性;④简单易行;⑤允许差异化。

主要课型:①作文专项训练(文体写作);②作文片段训练(微型写作);③活动式作文训练(全文写作)。

操作简介:

(一) 作文专项训练。

作文专项训练,即对学生作文最有实际影响的一些板块、知识点所进行的训练,如“人地事时物”专项训练、审题专项训练、选材专项训练、构思专项训练、修辞专项训练等。下面介绍一下“人地事时物”专项训练。

“人地事时物”专项训练,是为了重点解决学生不能完整、清晰地叙述一件事的“硬伤”的专项训练。美籍台湾作家、画家刘墉就介绍过这种思想方法,即学生在即席演讲和作文中,把“人、地、事、时、物”全放进去,“再加上动态、声音或色彩,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有好的地基和建材,再加上漂亮的装潢设计,就一切妥帖了。”[10]

以下是刘墉训练例子,值得借鉴:

好!让我再考你一个稀奇的题目吧——《传真机》。

请你以《传真机》为题,说一段话。

想想,?人?是谁?是你!是爸爸!是妈妈!

?地?是放的地方!传真的地方!

?事?是传真。

?时?是什么时候传!何时买的机器!

?物?是传真机!文件、图片!

现在,你先别往下看,想想自己能不能构思一段?

如果仍有困难,就让我举个例子——

我们家很早就有了传真机。爸爸说,有传真机,许多事情都变得方便了,文件、图片,以前都要邮寄的,现在即使隔着太平洋,也能一两分钟就传到手上。

传真机放在爸爸书房,因为跟我的房间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我常可以听到传真机嗒嗒嗒嗒 5

的声音。爸爸在中国台湾的时候,总在夜里传送信件给我,我躺在床上,一听见传真机响,就会想:那不是传真,而是爸爸在说话;就会想:明早醒来,又会有一封爸爸给我的信躺在书桌上……[11]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写一件事。

写作方法:“人地事时物”专项训练法。

写作类型:①家庭;②学校;③社会;④成长;⑤自然;⑥人生⑦感悟等。

教学模式:出题——点拨——口头表达——书面完成——评改。

收效与反思:

1、强化了记叙文的文体意识。

2、增强了记叙文的“中心”、“条理”、“具体”的感性认识。

3、克服学生作文畏难情绪和恐慌心理。

4、要求简明,操作性强,有针对性。

(二) 作文片段训练。

作文片段训练,属于作文的局部训练,又称“微型作文”,主要解决学生作文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让学生在作文课上有事可做,有路可行,有话可写,有情可诉。作文片段训练分点写作,内容少,练点明,较易操作。

在指导初中生写记叙文的作文课中,我们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分点系列训练,作文片段训练的确对学生的作文起到了“连筋”, “丰肚”, “活血”的作用,特别是学生作文不生动、不形象、不具体的问题,大为改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随文写作。

写作类型:①写开头;②写结尾;③写过渡;④写事例;⑤写情景;⑥写细节(如对话);⑦写感悟;⑧换角度写;⑨换修辞写;⑩换人称写等。

教学模式:定标—听写—分写—评改。

教学内容:见下表。

课堂作文四个一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6

课堂作文四个一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7

课堂作文四个一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学生换写结尾摘录:

生1:一块神奇的黑板,给我带来欢乐,给我带来幸福,给我带来无尽的美好回忆。 生2:这块小黑板,虽然在别人的眼中可能分文不值,可是对于我来说,它却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不可或缺的老朋友,最难忘的故事书。

生3:家里的那块神奇的黑板,同爸爸妈妈一起,一直伴随着我,引领着我开启幸福的大门,收获着无尽的知识。

生4:因为家里有一块神奇的黑板,现在我的生命中我的生活才得以完美,我的苦恼才得以解决,我那忘记的往事才得以重现。我爱你,小黑板!

……

收效与反思:

1、听写原文,一般为近年的学生考场佳作,学生心神集中,很快走进原文情景。

2、分点突破,化整为零,趣味性浓,学生较易走进自我内心世界。

3、对比分析,取长补短,个性化表达得以突显。

4、全文点评,透析全文思维过程,使得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避免“一叶障目”。

5、听、说、读、写、思结合,写、评、改、展推进,环环相扣,安排缜密。

6、要求简明,操作性强,有针对性。

8

三、评一评,快快乐乐评改。

大家知道,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作文效果的重要反馈。那么,我们怎样评改作文?

在作文评改中,我们提倡快乐评改的理念:即要多激励学生,说“你只要写出来就是一种成功”;唤醒学生的个性,说“你的心灵最美,你是唯一的”;唤醒学生的情感,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唤醒学生的生活,说“你的故事我们都想听”;唤醒学生的语言,说“你是中学生,就说中学生说的话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评改这个环节做了新的构想与设计:

课堂实战:

教学目标:评一评(评改写可延伸到第二节课)。

设计原则:①有针对性;②贴近学生;③简单性;④鼓励性。

评改方式:课堂上①学生自评;②同学互评;③师生共评;课后④教师评改。

课堂模式:①写——评;②评——写;③写——评——写。

教学案例:(见前作文片段训练案例。)

学生评语摘录:

生1:看完《黑板上的记忆》我心情十分激动,不得不让我对这位小作者佩服起来。瞧,这篇作文写得详略得当,层次分明。从全文来看,这篇作文选材典型,(把老师上课点评的文学术语给用上了。)把自己为妈妈的生日礼物而苦恼的心理写得特别细腻,写出了我对妈妈的爱。

生2:文中运用了大量比喻、排比修辞手法,语言优美,饱含深情。

生3:读完全文,让人如尝甜美的糖浆。( 师批:“琼浆”更好些?)

生4:作文开篇点题,直入主题,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家中的温暖,从而引出下文。在举例子时,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叙述具体,过程清楚,让读者们看完不禁发笑。(师批:我也笑了。)

生5:这篇课文的段首中心句值得我学习。(师批:一课一得,意义非凡;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

收效与反思:

写作评改观念的改变,必然会带来评改方式的变化,如前所述案例也有提到,我们的写作教学正在改变过去“写—评—改”相互脱节、各自独立、老师“一言堂”的传统模式,作文评改有了根本的转变:①作文评改以生为本,赏识为主;②评改方式多样化,评讲灵活,如写与 9

评结合;口头评改与书面评改结合;教师评与小组评结合;③评改及时到位;④侧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⑤构建民主化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的“双主体”体现较好。经过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们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改作文,课堂上能讲的要讲清,能练的要熟练。

评改作文这一环节,既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正错误,巩固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评改作文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与学生的知识阅历、写作功底,另一方面与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修改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课堂上,教师能讲的要讲清,学生能练的要熟练,比如修改作文的方法有哪些要讲清楚,修改的方向往哪走要讲清楚,修改符号怎么用要扎实训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堂上扎扎实实训练,教会学生会改作文,绝不是在做无用功,我们教师要有所作为。

2、“精批细改”、“全批全改”不可丢。

一提到“精批细改”、“全批全改”,大家认为很是辛苦,劳而无功,不是很招人喜欢,一些学校的硬性规定也慢慢松了口。“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是不是就不要了呢?否。

如果我们冷静思考一下,“精批细改”、“全批全改”其实自有它的作用和价值。第一,“精批细改”、“全批全改”能有利于教师摸清学生的作文底子,全面了解学生的作文问题,让写作指导有的放矢。第二,“精批细改”、“全批全改”,能给学生留下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良好印象,促使学生认真对待今后的作文。

教学实践中我们是这样操作的:①学生第一、二次作文,我们都要“精批细改”、“全批全改”,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归类整理。②面批个别学生的作文时,教师最好采用“精批细改”、“全批全改”,让学生有一个全局观,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③每一次作文评改过后,教师即使不用详改,也要收来全查一遍,看看写作、修改质量,做一个务实的老师。

3、评改作文坚持以鼓励为主。

我比较认同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的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写作教学中,我们都要坚持鼓励肯定的原则,这是保证写作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为学生作文能力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生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有学者就说了“鼓励是‘自由作文’的催化剂。”[12] 我们要把鼓励赏识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始终,多赏识学生美好的心灵、率真的品质;多鼓励学生作文时所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可塑点,做一个好“伯乐”。

四、展一展,羞羞答答绽放。

“成功教育”的观点认为,成功的体验是每个所人渴求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 10

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

写作是一次心灵之旅,写作是一项极富情感色彩的活动,因此,为学生的写作搭建一个尝试成功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毕淑敏的老师读她的作文,对毕淑敏的影响就很大。[13]

评改好作文以后,除了课堂上宣读展示外,我们还作了如下处理:

1、评为班上优秀习作的,还有学校文学社、校报发表的作品,在班上公告栏张贴展出。

2、五人小组合作自办的优秀作文电脑小报,在班上墙报栏展出。

3、学生每期自编一本文集(周记),推荐参与学校图书馆学生优秀文集展评活动。

收效与反思:

1、“展一展”如羞羞答答的玫瑰悄然绽放,学生作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

2、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搭建体验写作成功的平台,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写作氛围和文化氛围。

3、通过自编文集和自办电脑校报等活动,一方面巩固了学生习作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培育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4、构建“大语文”教学场,加强写作课课内与课外的衔接,有利于课内与课外的互补。

5、家长会上,学生家长目睹了子女展出的作品,对学校的教学工作非常满意。

综述,“思一思”、“写一写”、“评一评”、“展一展”,我们简称课堂作文“四个一”,其特点是简明、实用、有效,为学生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

【注释】

[1][3]周宏,高长梅. 创造教育全书(上)[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第131页;第715页.

[2] [日]小野田博一著,龚裕译.《推理论辩迷题精选:逻辑思维训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第1-2页.

[4]许骥.我们越来越懒于思考[N].洛阳日报:20xx年1月13日.

[5]/news/44523.htm

[6] 黄玉峰.重批高考满分作文,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7].cn/c/edu/2006-06-13/11479192890s.shtml

[8]张在军,李建龙.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第146页

[9][序号]刘九洲.我所欣赏的高考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0):第4-5页

11

[10] [11] [13]刘英俊.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写作[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第7-10;第70-73

页.

[12]欧阳芬,彭隆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第92页.

【参考文献】

[1]魏国良.现代语文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在军,李建龙.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3]周宏,高长梅. 创造教育全书(上)[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欧阳芬,彭隆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