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反思

《燕子》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1、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进教学的形象性。我在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明媚春光的录相。学生观看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后来我又播放了燕子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悠闲。2、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3、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如:课文结尾,作者由燕子停在电线上展开了富有诗意的联想,生活中你看到过或联想到过这样的画面吗?学生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小燕子停歇时具有一种音乐美的感觉。我还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已看到的场景而联想到事情,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第二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与反思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在瑞士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小燕子,人们纷纷行动起来,用空调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爱心。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和对比的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骤”“涉”等生字。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难点是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㈠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跟老师写课题:燕子专列。

2.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舒适 启程 疲劳 料峭 覆盖 救护 车厢 濒临 死亡

欧洲 瑞士 特殊 长途 跋涉 气温 骤降

2.指导书写生字。

⑴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

⑵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

骤:让学生明白笔画较多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同时,如果一个字有两个捺,书写时其中一个一般要变成点。然后复习学过的字“送、这、迟、欢、食”等进一步巩固。

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这个字书写时不要多加一点。

⑶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

㈢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合作探究,自主解疑,感悟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⑴学生读文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⑵在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同桌讨论。

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用简洁的语言解疑。 ⑷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⑹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⑴体会气候的恶劣。

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名读。

③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理解“料峭”的意思。

④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气候的恶劣。 ⑵体会瑞士居民们的爱心。

①默读,画出描写瑞士居民们动作的词语。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③指导朗读。

④教师引读: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

⑤再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体会到了居民们的热情?(学生读文,抓重点词语“纷纷”“四处”。)

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⑶体会贝蒂的爱心。

①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静静地体会,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③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④朗读第四自然段。

⑤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读激情。

⑥学生思考,写下想对贝蒂说的话。

贝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总结全课。

2.布置作业,推荐读物。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能够正确写出“舒适、空调、启程、疲劳、救护”等词语,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舒、载、疲”等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搜集、交流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㈠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

2.制作爱心卡。

㈡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㈠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识记字形,指导辨析容易混淆的字。

⑴出示生字,认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辨析形近字,组词。

洲(亚洲)—州(神州) 瑞(瑞气)—端(端正) 殊(特殊)—珠(珍珠)跋(跋涉)—拔(拔草)步(步行)—涉(跋涉)厢(厢房)—箱(木箱)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㈡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载”。

⑴用多音字“载”组词。

⑵指导书写,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载”的笔顺。

2.再读课文,想一想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会说些什么呢?

3.在爱心卡上为燕子写出祝福的话。

4.指名读所写的祝福的话语,请部分同学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

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㈢感悟写法,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倒叙的写法。

2.回想自己昨天读到的老师推荐的几篇文章,结合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

3.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人类保护动物的资料。

㈣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教师有重点地指导书写。

“舒”:右边不要少写一点。

“疲”:指导病字头的书写。

“救”:指导几个点的书写。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改进书写。

六、作业

1.抄写词句,积累语言。

2.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教学反思:

本文这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增强孩子们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在课堂设计中,我以爱作为主线来贯穿课文。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表现在:

一、深入研读文本,走进语言深处。针对三年级教材特点,着重借助对“气温骤降”、“纷纷”、“冒着”、“顶着”“踏着”等重点词语的理解组织教学。通过多种理解词语方法的渗透,经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训练,包孕着丰厚的情感、丰富的内涵,实现语言训练立体化,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二、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故事,把孩子们带进文中。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也正是《新课标》要求。在学生理解政府号召居民拯救燕子时,让学生当电台主持人、记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呼吁居民救助燕子;在感受小贝蒂一心救燕子时,让学生看图说说贝蒂的动作、神情她好象在说些什么?在送燕子的站台上,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车厢里的一只幸福的小燕子,你想对送行的人说些什么?如果你是送行的居民,你又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这些情境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文中,感受到人和动物间的美好情意,充分理解了课文。感受着主人翁的感受,这样少了一些生硬的剖析,增加了一些艺术情感。

三、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书,画重点句子、圈重点词。

四、组织运用多种方式读故事,让学生在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每一次读都有目的性,每一次读都有收获,每一次读都能使自己与文章的情感更贴近。这样多种形式的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围绕“爱”展开层层深入地理解,情感步步升华。处理教材既新颖又简洁做到了详略得当。

不足之处是:教学密度稍大,引导学生感悟、朗读落实不够到位,尚犹待及时调控好。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钻研教材,整合课程资源,更好地落实教学的实效性。加油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