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周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周教学反思

打造高效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预习课本,对课堂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有所思考,使学生对历史的线索更加清晰,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课后的小测有利于在学生拓展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学方法是好的,课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将从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好的方面:

1、在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作为起始课,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历史朝代歌,通过提问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2、这两节课都利用视频辅助教学,通过大运河、和武则天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3、通过预习题纲导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不足之处一:

1、在第一课设计了三个合作探究题有点多,时间不够用,而且

有些影响重点的突出。

2、在预习导学时让学生按所有的提纲的顺序通览全书有些浪费

时间。

3、上了两节课了都感到课堂练习时间不够充分,巩固不到位。

4、学生在发言方面,7.1班较好,其他班级学生不愿举手,课

堂气氛不够活跃。

5、通过课前默写检测发现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对第一课知识大

运河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好。

三、采取的措施:

1、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再精炼,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讨论问

题要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能有感而发。

2、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保证学生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

3、督促学生利用好小组互帮互学,发挥小组的作用。

4、对学生发言好的及时加分鼓励,激励其他同学参与进来。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下)第三课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开元盛世》教学案例及反思

马松群

教学设计:

1、设计思想:由于现今多种媒介的介入,学生对唐朝的了解并不为零,但也非常不系统,甚至是影视作品中艺术处理后并不真实的历史。本次合作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自己参与了解的情况下真正地了解开元盛世的那段历史,让其了解开元盛世的出现不是由皇帝单方面廉政所造就。

2、合作学习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让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甚至多角度地全面分析看待问题,同时让学生分辨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文献材料的真实性。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的新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能力与方法:通过课前让学生分组搜集资料, 进行信息加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图片、史料展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对比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难点:盛世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分析。

分组方式:将全班按座位分成三大组,每组24人。再把每大组分成三小组(分别收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资料),每组八人,每小组选派一个组长,并由每大组中的第一小组组长担任大组代表展示本组收集的资料。

(各组间注意事项:每组成员间要亲密合作,要善于提炼和《开元盛世》相关的知识点。明确老师的要求,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开元盛世是谁的统治下 的经济盛世?他的盛世经济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课程新授:

a、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的关于开元盛世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繁荣的具体表现。

b、展示幻灯片,教师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并最后总结。

c、引导学生分析盛世经济繁荣的原因。

d、展示幻灯片,教师总结。

e、启后学习:教师稍微介绍玄宗后期政治腐败以及安史之乱那段历史,让学生了解盛唐转衰的历程。

3、课堂小结:盛唐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

教学反思:这次合作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问题积极踊跃。但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种学习方式,稍显无措,条理性没有那么好,需要更多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评价作用。同时因为对学生能力估计不到位,优差生搭配不是很合理,这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需要改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