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海滨中学20xx年初中科学教学论文 浅谈情境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浅谈情境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科学是一门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自然科学,它与生活联系密切,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具有知识性的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这值得我们科学教师深思。而且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境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所以,在课堂中创造积极良好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本人结合多年的科学教学实践,浅谈几种科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虚拟情境设计和生活经验情境设计相结合

科学来源于生活,新课标也要求“从生活走向科学”。根据学生日常接触到或已积累的生活经验来创设科学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思考;也能很好地体现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在上“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时,就以下面的情境为设:医生给病人测体温之前,通常要拿着体温计作一个什么动作(向下甩一甩)?为什么?夏天吃冰棒时,冰棒刚从冰柜里面拿出来,包装纸外面有‘粉’,而剥开之后冰棒又会冒‘烟’,再把它放在茶杯里,茶杯过一会就会出‘汗’,为什么?如果你生病发烧,父母会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帮助退烧,这又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洗澡的时候不冷,刚洗完澡还没穿衣服的时候感到很冷?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不见了,是谁“偷”走了它?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甚至是经历过的现象,学生很熟悉,会感到很亲切,教师要启发他们进行比较,结合所学知识悟出其中的道理。但有时,有些科学知识从正面理解较为抽象,若以虚拟法从反面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迅速地去理解科学知识。所谓虚拟法,就是虚设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反的科学条件,由此推出一系列想象性的、荒谬的结果,从而证明虚设条件不成立,从反面证实并强化真实的科学结论。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起到发展其思维能力的作用。例如,在讲“重力”概念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没有重力,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这个虚拟的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兴趣大增,他们给出了很多有趣的回答:泰山压顶腰不弯,人轻轻一跳就离开了地球??在讲 1

“摩擦”概念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说出几个合理的生活场景。学生们畅所欲言,积极的讨论出:人无法走路,无法握住物体,无法戴上手套、穿上袜子??在讲“电流的磁场”时,引导学生讨论:假如没有了电流的磁场,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不便?有的说:“就不会有电磁起重机了。”有的说:“就不会有电铃、电话了。”??这一个个虚拟情境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一些科学概念,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印象深刻。

二、有效利用实验活动与探究相结合创设情境

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而学生是充满心理活动的有机个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全部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投入。且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奇,乐于动手动脑的特点,故课堂教学中可尽可能多的创设实验探究情境,在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有必要作好课本上的所有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不能以说代之,或黑板上做实验。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投身其中。如在学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可以用两手“搓一搓”使手发热和用“哈一哈”使手暖和来体会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等效性,不可因为这些实验似乎“早已知道”而不“动动手”。学生在实验中大都表现非常活跃,通过实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样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简单、有启发性的实验,能让学生围绕某个专题展开实验探究,在实验活动的情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如:在“压强”的教学中,可让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分别用两把刀进行切萝卜比赛。比赛中故意让男同学用很钝的刀,让女同学用锋利的刀,结果,男同学输给女同学,很不服气地抱怨说,刀太钝,切不动。由于采取的是实验加比赛的方式,学生积极性特别的高,参与性也高,争先恐后地帮助他分析原因。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并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橡皮泥、细绳、绸带、钩码。也可以多准备一些,如,再同时提供一个塑料瓶盖,一个装有细沙的牛奶盒,一个小桌子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发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出不同的实 2

验方案,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巧妙运用故事和诗词相结合创设情境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中都含有有关的科学知识,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挖掘故事中的科学知识,探究科学规律,能为学生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时,讲刻舟求剑的故事;在进行“速度”教学时,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在进行“浮力”教学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讲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的故事;在进行“重力”教学时,讲牛顿思考“苹果落地”的故事,讲比萨斜塔不倒之谜;在进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时,讲苹果变成炮弹的故事;在进行“惯性”教学时,讲太空行走为什么不掉下来的故事;在进行“磁场”教学时,讲指南针的故事;在进行“电流的磁场”教学时,讲科学家奥斯特的故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使学生处于典型的科学情境中,出现疑惑,产生冲突,激发动机,从而为发挥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另外诗词也是历代文人广泛接触自然,细致观察自然的产物,名诗名句中也常常包含着科学知识。恰当地将诗词引入教学,便于设悬立疑。在诗情画意中,也能激起学生强烈求的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用苏轼诗“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成语“立竿见影”、“一叶障目”等可顺理成章地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讲“参照物”时可引入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的诗句;用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卷我屋上三重茅”设疑,让学生来分析“三人”是哪三个?是谁卷我三重茅,怎样卷走的?学生就很有兴趣,不同观点之间的小组讨论得十分热烈,使学生自然进入最佳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因此 有目的地、恰当地设置科学故事则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同时,对启发学生思维、调节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记忆、陶冶学生情操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有能体会如此深刻的科学道理。

四、运用设置问题和小组竞争相结合创设情境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不可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适时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持久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3

且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乐不知疲。若利用这一心理,在教学情境中设计一些竞争情境,给小组计分的形式参与竞争,可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进行“浮力”教学时,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如在复习“物态变化”时,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吃冰棒解热?②北方冬天菜窖里为什么通常放几桶水?③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浇在燃烧的物体上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④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茶叶能否立即打开包装?⑤如何辨别规格、型号相同的两只新旧白炽灯泡?这些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学完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之后,我曾经设计了有程序的课堂提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②做功花时间少的机械,功率一定大?③功率大的机械,一定省力?④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⑤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⑥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等等。由于教师连续不断的启发,促使学生探索性思维连续不断,从而主动学习,同时回答问题的方式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又如讲一道习题,一组学生想出了一种解法,看二组同学能想出几种解题方法?为了比别人多一种解题方法,各组学生们会立刻投入到积极地思索和讨论中;也可在自己所教的不同班中创设竞争情境,还可以在男女生之间开展。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一节的教学中,先让学生仔细的从平面镜的结构、材料、成像大小、远近上自我观察,然后让一个同学说出一个自己的观察结论,后边同学仔细倾听,不能重复等;如此情境设计,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都得以调动起来。多创设学生人人能参与表现自我的情境,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激情,从而达到学生主体参与的目的。

五、让艺术与幽默巧妙结合创设情境

科学中的物理一向以严谨、抽象、刻板著称,但也需要增加一些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够恰当地设计一些幽默笑话情境,会活跃课堂气氛,不仅让学习变得轻松,还极其巧妙地掌握了知识。如在“压强的单位”教学时,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物理学家天堂躲 4

猫猫的笑话:一次,天堂的所有科学家一起玩躲猫猫。很不幸,论到爱因斯坦找人。所有科学家都躲了起来,但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的面前画了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了中见。爱因斯坦数完数,就看见了牛顿,马上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却死不承认。结果其他科学家都出来了并帮牛顿证明牛顿没出局。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牛顿胸有成竹地说:我是站在了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中间,也就是说,我是牛顿每平方米,所以我是帕斯卡。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掌握了压强的单位。把这样的笑话搬到课堂上,可以增加幽默的效果,给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弥补物理老师往往严肃有余、幽默不足的缺点。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奇异的动画,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如水银有毒,课堂上不能演示托里拆利实验,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全过程,通过音、形、声、像等多元信息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体现了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的魅力。

总之,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发师生主体的发展,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5

 

第二篇:20xx年初中科学教学论文 有关寒暑假作业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反思

有关寒暑假作业的改革与实践教学反思 社会在改革,社会在进步;教育也跟着时代的步伐在改革,在进步。在教育战线中奋战了几十年的我,发现寒暑假作业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实践中。 在我读书的时候,寒暑假作业是配套的一本作业本,大家只要认真完成就可以了。在我的印象中,大家基本上都会安排好时间将作业完成,有的同学在寒暑假的前期尽快将作业做完,然后放心愉快的休息和娱乐;有的同学放了寒暑假,就痛痛快快的休息和玩一段时间,然后在寒暑假的后期腾出足够的时间将作业做完。然而在我走上讲台之后,尤其是在教改之风席卷全国的这几年,学生作业的完成的情况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业经常空白,有的学生只是回校之后抄抄他人的选择题答案,所以关于作业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成了教师经常讨论的问题。我校的作业改革就经历了如下几次: 第一次:假期回来之后进行测验,测验的题目来自学生的假期作业中,前面几次学生还比较重视,但后来是越来越不起作用了,因此有的第二次的改革。

第二次: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复习得有针对性,我们老师自己动手编辑作业,所以一到假期,就忙坏了教师和印刷资料的职工,然而同样好景不长,学生作业状况又回到了原点。因此有了第三次的改革。

第三次:作业既要减负,又要有针对性,还要有趣味性。但不知最终结果会如何。有了想法就要付之行动,让事实说话。所以在今后的几个寒暑假中我将按下面的方法给学生设置作业——制作科学画报。

1

科学书每册都是四章,学生每人发五张纸,第一张是关于科学画报制作的要求,四张是白纸(为A3),这样可以控制作业的总量,从而满足作业的减负、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要求:

1、每一章制作一张科学画报,可以是A3的一面,也可以是两面。

2、每张报纸的内容要求是:紧扣本章内容,出5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1道计算或探究题。一个篇科学发展史的文章,一个科学家的小故事,还可以有谜语、谚语、趣味性的小故事、如何学好本章内容的方法介绍等,同时要做好答案。

目的:

1、 对各章的基础知识起复习巩固作用。

2、 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培养他们合理的布局观念。

4、 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5、 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6、 学习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法和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精神。

评价:

假期结束后,将全班(52人)分成8个小组,每2个小组负责一章的评审,选出5张好的参加复评,再从10份中评出前6名进行表扬,发给奖状等,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览。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