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反思:让“仿写”成为作文教学的支点

语文教学反思:让“仿写”成为作文教学的支点

语文教学反思:让"仿写"成为作文教学的支点

笔者今年教两个班语文,但是两个班学生的作文反馈过来截然不同。A班学生的作文语言精彩,个性篇章居多,班中数位学生的文章刊登在省市级刊物上,出了两位校小文学家,但是不足有五六个孩子的习作语言不通。B班学生总体作文较"稳",但让笔者批改难以挑刺,缺少个性作文,以考试作文打分来说,失分不多,没有出现写不出文章的孩子。后来,笔者反思:前四年我与那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出发点就不同,从一年级开始我注重学生的个性创造,每次范文引领,希望学生能捕捉语言的精彩之处,到了中段,没有进行特别规范的训练,让学生随意发挥,但是造成了优生吃饱,而后进生不够吃的局面,他们连基础没打好,结果文章中都是出现拼搭的精彩语句。而B班之前的老师则每次作文都是给了一定的作文模式,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怎么过渡,开头结尾的常用方法,取题目的常用方法之类,等,因此常年累月的训练学生能写出完整的作文,可是语言就显得单薄。

有得必有失,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的作文大部分已定型。如果时光倒流,我们老师是否对作文教学要再反思。一二年级时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此时是语言创造的最佳时光,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写童趣的语言,培养语言的感觉,学会用语言文字。到三年级开始片段练习时,此时进行谋篇布局的作文训练方可,但是我们的训练模式不是让学生照搬照抄别人的习作,而是创造性地运用。教师心中一定要有一个"作文训练体系",笔者认为"仿写"是个可行的手段。

所谓仿写就是指在写作形式、思路上、语言组织或表达方式上等有相似之处,而且要表达的语言和词语运用等方面还需学生自己思考。也就是说仿写既要给学生一个写作的阶梯,又要他们用力"攀登"。因此,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好的模仿,就是创作。

对于小学生,提起笔来总不知如何下手,尽管老师常说要写身边发生的事,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可是动笔就难住了。不知该如何写,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内容不具体,创造性的写作训练是将课文与眼前想要表达的内容发生碰撞,从而进行摹仿。摹仿过程中,只是把个别词语进行了替换而已。所以,我认为,应当把模仿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或语言表达方式作为模仿的重点,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中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而一切表达是可以训练的。如这册学习了老舍的《草原》,学生就创造性地活用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仿写"再见了,亲人"时,结尾这样写到:中朝情深忍别,天涯火车话斜阳。林海音的窃读记,则在学生的窃读习作中被活学活用,我想这样的习作是有生命的,是与作者的对话交流。

作文的教学不是靠一节作文课的训练,让学生有收获,更多的是平时的课堂上"润物细无声",而学生的大量阅读仍然是习作的前提。

 

第二篇:写人作文教学反思

写人作文教学反思

这次作文指导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备课时高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这次讲授的内容是指导写人。备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联系所学课文,多媒体出示高尔基、李四光、列宁、宋庆龄的填空题让学生复习旧知;接着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然后出示一篇经典的写人范文,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互相启发,明确写一个人要通过写一件事,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写,突出人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参照范文来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完后请一两个学生读习作,集体来评讲。结果上课,学习范文时,体会不出写人的方法,和预设的效果相差甚远。评讲习作时,学生读出来的习作记流水账,语言干瘪,人物特点突不出来。

2、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学习习作,总觉得太难太难了,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如果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学生就更不乐意上习作课了。这次习作研讨课,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也就体现了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不能产生共鸣。因此,多数学生写的习作,写事的过程不够具体,写人的人物的特点不够突出。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认为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备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一、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

在备课时,在备学生中,特别要关注每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个核心目标。我们要根据所教内容,找出新旧内容之间的关联,寻找学生的现实水平,明确未来要达到的水平,以便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制定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学法。

事实上,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

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和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主动发展。对于学困生应采取补救措施,对优秀生采取特殊的额外措施。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情意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要有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此时,再反思和进行教案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

总之,在备课活动中,认真做好“备学生”的工作,对于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认真地备课,教师可以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