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

实验附小 数学组

第一信息窗;

[反思]

本节课从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出发,我选择了教材中的活动编排。在教学中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先创设分桃子的情境,让学生迫切地感到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的问题,产生学新知识的必要性。但在这节课中,我所设计的情境没有发挥作用,因为学生已有分东西的经验,感觉这个情境没有出现的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分数这一数学符号产生的必要性没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

通过上色,折纸等活动,学生对分数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表示简单分数。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滞后,没从低级向高级提升,要适时给学生示范一下语言上的陈述,让学生进行模仿。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跟进没有把握好,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中生成资源。

本节课的小组活动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能有序的进行,并达到了活动的目标。学生在活动中能相互交流,做到人人参与。在活动中给学生“活动小秘决”让学生都能明确自己活动目的与步骤,我认为这个方式是小组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小组长在本次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说明我们班采用不频繁换组长,让每个组长都以半个学期为一任,并

进行小组长培训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对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我们课题实验的下一个试点。

第二信息窗;

教学反思 :

本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两道题。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叙述分数的意义和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练习,可以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第二篇: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反思

第一单元单元反思

克、千克、吨

开始于8月28日的双对接远程研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通过这次研修,感觉数学教学并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需要老师真正俯下身子,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在教学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专题三:《如何促进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通过专题学习,已经对概念教学有了一些与以前不同的认识,下面简要总结一下我的这节课:

考虑到克、千克和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前,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课前调查活动:我让孩子们到商店里看一看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我更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感性材料,如花生米、2分硬币、各种袋装食品、袋装食用盐家用体重计等物品,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充分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学生总结出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一步猜测:1吨有多重?因为吨这个单位离孩子们更遥远,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100袋净重10千克的大米重1吨;40个这样孩子(找个班级体重适合的孩子做标准)体重大约是1吨,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单位的大小,从而得出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由此一步一步,学生逐步达到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目标。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孩子暂时放下课本,走进生活,通过亲身体验充分感知克、千克、吨,才能真正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才能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注重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要求。

1

第二单元单元反思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这一单元在本周终于结束了,本单元我在课堂上,我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反复向孩子们强调在乘的时候要记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得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要求,但是在练习中部分学生仍然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1.漏进位。在计算时孩子们常会出现贪快不进位的情况,一旦漏掉进位,在下一个数位的计算上就容易遗忘出错。

2.忘记了要“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在计算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时,加法也“依次加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了。

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必须严格按照计算顺序一步一步去乘,碰到有进位时,要先对准前一位下面进几,千万不要漏掉把进位的数与乘积相加。为了减少计算上的错误,需要多练习乘加混合式题的口算(如:6×8+7等),这类口算的熟练可以大大提高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正确率。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适时地多补充些相关练习,以强化学生计算技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以上这些如果只是讲给是不行的,我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操作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我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个别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是外热而内冷。我想今后的教学要注意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都活跃起来。

2

第三单元单元反思

辨认方向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充分的挖掘教材,根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整节课我都努力地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接触过方向,知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本单元后面部分主要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东南等其余的四个方向,并要求学生能用这些方向的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材中只是给出了一个情境图,根据情境图填写问题,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上给出的步骤教学,则比较单调,与生活实际联系也体现的不强。因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教室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索认识八个方向,在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四面八方”、“东拉西扯”、“南辕北辙”等成语的意义,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和记住新知。通过自己制作方向板,完成课本的情境练习巩固知识,通过看地图,说说各省份之间的位置关系拓展知识,最后设计“找座位”的游戏,让学生将知识用于生活的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让本节课达到高潮。这样让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充实、丰富、生动、有趣,学生思维活跃,情趣高涨。

3

第四单元单元反思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开始备课时,我觉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学生应不是太难。但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学得确实很吃力,做题时耗时费力,为此教学进度不得不放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让我满意,面对学生的练习、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没有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本单元我通过实践与反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时,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图,引出“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这一问题后,先让学生试着用图示的方式给树分捆(每捆10棵),然后平均分开,这样学就知道了答案是21棵。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42÷2,并进行估算42÷2≈20,再利用竖式进行准确地计算,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并正确计算,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习中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有一部分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习时用两道练习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导致学生在竖式计算时屡屡出错。

三是课后练习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而那些学习处于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此时我应该抓住学生的好胜心,采用小组竞赛、个别表扬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有待于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4

第六单元单元反思

年、月、日

《年月日》的教学内容教多,课时又少,学生掌握较困难。特别是判别闰年,课本上介绍的基本方法是“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则这一年是闰年,反之是平年;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因此,学生应该掌握“四位数除以4”及“整百数除以400”计算方法,但这又超出了三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课前测试的统计数据表明,学生掌握“四位数除以4”及“整百数除以400”计算方法的仅有12%,且计算速度极慢。通过分析,可以找到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判断某一公历年份是否是闰年,只要看公历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有没有余数就可以了。例如1836年,只要计算36除以4就可知道这一年是闰年了。

在这个单元中,计算经过时间是一个难点。分析学生最近所做的经过时间的计算练习,我感到相比较两种计时法互化,难度更是上了一个层次。原因在于计算经过时间时,当分钟减分钟不够减向小时借时,借一不是当十,而是当60。 分钟加分钟不是满十进一,而是满60进一。这些都是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

这部分内容以下几类题型也比较难:1、计算一天的营业时间,难度在于,给出的营业时间分为几个时间段,并且某个时间段的跨度刚好是上午几时至下午几时。3、计算两天中的经过时间,如睡眠时间或火车运行时间,难度在于,睡眠时间一般都由两天的部分时间组成,学生分不清,只会机械地将起床时间与睡觉时间相减。

计算一天的营业时间这类题,步骤较多。比如一天的营业时间分为两个时间段的:11:00—14:30,17:30—22:00,计算营业时间就要先算出两个经过时间,然后再把两个经过时间相加。学生在完成这类题时,既有步骤不全的,还有分钟减分钟不够减算错的。针对学生出现的错题,我让学生辨析错因,明确错在何处和如何改正。同时加强了此类题的练习,学生的完成情况有所好转。

计算两天中的经过时间,分段计算的方法比较适合。如教材55页第6题T21车次出发时刻是18:00,到达时刻是第二天8:00。本题可分两次想,从18:00到当天24:00经过时间是6小时,从24:00(0:00)到次日8:00经过了8小时,所以总共经过时间是14小时。这类题只要分段正确,学生对计算方法还是能够掌握的。关键是计算第一天的经过时间时,要用结束时刻24时减开始时刻。少数学生忽视了这点,只用题中给的数字计算导致出错。如:小兰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几个小时?有的学生把晚上8时先换成20时,再用20时去减6时,求出她晚上一共睡了14小时。这时候我拿了一个时钟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对这道题进行了反复的讲解,提醒学生这类题目应分两段时间来计算,一段是第一天的20时到24时,另一段是第二天的0时到早晨6时,再把两个时间段合起来。

经过时间的教学是一个应用性、科学性很强的知识点。教学时,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可行的方法,还要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

5

第七单元单元反思

周长

《周长》是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和孩子们学完这个内容后,有几点想法请教于同仁。

1、教学标高的把握。

教材中只是简单的几幅图,通过围一围,描一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后,以一个生活情境引入,给一幅画装边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求法,并以此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长方形的周长小节教学中,情景图中呈现了三种方法,一直接把四条边相加,二两条长加两条宽,三是长与宽的和再乘2。和原来教材不同的是,没有出现明确的计算公式,随后的习题里只出现了几道简单的练习,稍拔高的就是菜园篱笆有一边靠墙,篱笆长多少米?我的困惑是:对于类似已知周长,求长和宽,或边长的变式题,或已知长,需根据数量关系求宽这类题,学生需不需要掌握?还有巧求周长一类,需要通过平移等方法把不规则的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这类知识是否需要重点讲解?

2、教材编排的顺序。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三种方法,在实际运用时,学生不约而同选择了第2种和第3种方法,无疑,第3种方法,长和宽的和再乘2是最简便的一种方法。我的困惑是:

(1) 三种周长的算法是否需要优化?

(2) 计算困难,教材的编排是否合理?

学生目前为止,只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尚未涉及两位数乘除一位数,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只要长和宽的和超过10,学生就会出现不会算的困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诸如绕运动场跑3圈,学生的计算难度都很大。教材此处的编排是否合理?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后,在学生周长这一单元的内容,效果是否会更好?

6

第八单元单元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分数的需求,

1.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教学时,从同桌两人分学习材料,有的材料不够分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然后“半个”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

二、从1/2入手,到几分之一,步步深入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先从1/2,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充分感知1/2,再判断能不能用1/2来表示,在学生充分建立1/2的表象基础上再来估一估1/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再折出长方形的1/4,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教师追问:都能用1/4来表示吗?为什么?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几分之一,然后让他来介绍自己的分数。反馈时注重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自己评析,说说理由,对几分之一一定平均分理解的更加深刻。

1.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本节课打破常规,重新组合教材,灵活地处理例题,通过"分类整理--讨论探究--抽象概括"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2.坚持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无论从探究方法的运用上,还是对问题和练习的设计上,都力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由于本节课运用了讨论式、辩论式方法进行教学,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

4.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等,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优化了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7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