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与眼球_视力的矫正》教学反思(扬州沈健)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教后反思

扬州市梅岭中学 沈健

这次能有幸参加20xx年的江苏省初中物理优课比赛,实在是收获很多。不仅是在自己教学设计不断修改过程中教学理念更新的收获,也有在现场观摩了许多老师的精彩课堂留下的思考收获,更有对现场专家点评的感悟收获。

现将参赛前后的过程反思如下: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我上的这节课是《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根据对教参的阅读理解,认为这节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用成像规律来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研究的一节课。 经过与我校的物理组老师共同商议研究,本课的教学着力解决两个问题:

1. 视力有缺陷的同学为什么看不清近处或远处的物体?

2. 怎么办才能帮助他们看得清?

所以我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进行设计,围绕以“看不清与看得清”为主线,展开探究。具体是先从测视力的活动开始,近视的同学不戴眼镜看不清楚,戴上眼镜就能看清,引出戴眼镜怎么会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知道看清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清晰地落在了视网膜上,看不清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没有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并通过对人眼晶状体的了解,知道虽然形状不同,但是都成像,那么像去哪儿了?让学生分组探究。接着以怎么办才能将清晰的像移到视网膜上,针对像在视网膜的前的情况去分组研究,让学生对比方案的可行性,并在激光治疗眼睛的方案中渗透保护眼睛的意识。再让学生类比分析远视眼的原因及矫正。最后以让学生设计照相机来了解照相机的原理。让学生感受到眼睛与照相机都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对于整个过程的设计,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按照学生的思维,去激发学生认知的矛盾点,从而让学生能自主探究,研究问题,最终能解决问题。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全组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这节课经过了“设计——说课——试教——修改——试教——修改——正式授课”的过程。历时一个月,在正式授课时,基本完成了上述的设计方案,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当时上这节课时,感觉还是有点紧张,好在营造的课堂氛围较好,学生很放得开,回答问题也比较踊跃,这样一来,缓解了我的紧张状态。在接下的课中,就以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解决,一个学生说完,其它同学能否同意,并能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让学生去说服学生,既能理清问题的核心,又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环节中,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小组经过我的确认,再让他们去帮助、指导其它小组。这样,通过兵教兵的方式使课堂活起来了。

在比赛前一天的晚上,我们乘坐苏州地铁时发现了治疗近视的广告,便拍成了图片,应用到课件中,这一创设情境也接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当然,在课堂中教学语言尤其是有效提问技能需要进一步训练。因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持续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我还需要进一步修炼。具体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时表现为问题引领不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地方有时还是被我代替,这一点应当引起反思。

这一节是规律应用课,还要加强学生的体验。一个班级中,肯定有不近视的同学,他是很难体验戴眼镜的痛苦,也不一定知道近视眼镜就是凹透镜,所以还应增加一些活动让学生来体验。在创设情境上,有时需要能创设一些产生思维冲突的,即与学生想的不一样的情境,

而且要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一看就了解,陌生在深入知道原因不容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自主、自觉地参加探究。

三、对课堂教学的感悟

根据个人教学设计前后的修改及课堂的实施,本人的感悟如下:

1、课堂上学生的话少了,原来是老师的话多了

学生能不能讲,敢不敢讲,能不能讲好,我想这不完全取决于学生的能力,关键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敢不敢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其实课堂上如果能放手机会给学生,学生能将真实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教师才能更清楚知道学生的困惑,更能组织下面的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

2、课堂上要顺应学生的原生态思维

教学作为一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通常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学生在独立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特别这一节课,内在的逻辑还是很强的,因此在课堂上要顺应学生的原生态思维规律,自始至终把握学生心态,积极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应顺应学生思维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这样便于激发学生自主、有效、深刻的学习。但是在课堂中一旦学生的思维跑偏了,即课堂中卡住了,如果此时顺着思维,将会越来越偏。可是生硬牵扯学生的思维,去背教案,按照教师的思维去走,也会导致课堂流程的不顺畅,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的充分预设。

3、教学设计时要理清设计意图

从接到课题开始,就需要思考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这节课为什么要安排在教材中的这一章节,有什么意图。弄清这些,才能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才能设计出一个较好的导入情境。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中,任何一个活动,必须要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有没有最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果弄清了这些意图,那么安排的这些活动才是有效的。要尽可能减少无效的环节,那么剩余的就是有用的,课堂自然就是高效的。

通过参加这次优质课的教学活动,对自身的教学能力的提高很大,进步很大。准备整个教学的过程,受益是最大的。

最后感谢学校对我方方面面的支持,感谢物理组的全体老师对我的帮助指导,感谢专家王瑜、张丹彤、杨汉春、薛义荣等认真、直接和独到的点评,在打磨这节课的过程中,他们对我付出了最大的耐心、最多的期待和最辛勤的劳动,深表谢意。同时感谢苏州草桥中学的庄鸿老师和二(8)班的全体同学,庄老师的帮助和全体同学出色的表现为我的教学增色不少,他们是最优秀的学生。

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

 

第二篇:照相机和眼睛 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照相机和眼睛视力的矫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