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思品教案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2013-02-28 15:31:29)转载▼

分类: 思品教案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邻里之间

第一课 认识周围的邻居

教学目标:

情感:帮助学生认识周围的邻居,了解邻居家的基本情况。

能力: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及相处的能力。

知识:在与邻里交往中,养成学生文明礼貌的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及相处的能力。

教学难点: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预习提纲:

学生了解自己邻居的基本情况。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邻居,邻居之间相处首先要从认识开始。你认识你家周围的邻居吗?是怎样认识的?你了解他家的情况吗?今天学习第一课认识周围的邻居(板书课题)

二、走进生活找问题

1、比一比

2、赛一赛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时会存在什么问题。以用这个问题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和参与热情。)

三、展示:

1、填写调查表并让学生互评。

2、小组内交换调查表,在小组内评比。

3、各小组评比,选出最佳调查员。

四、反馈总结: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感想?

2、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尤其和左邻右舍接触更多,所以,邻居之间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很多同学认识了自己的邻居,很多学生能把自己邻居家的基本情况清晰的

说给小组成员,说给班级同学听,但也有个别的学生有邻居却并未认识自己的邻居,可

以看出这些学生与人沟通交际能力这方面还需要多多鼓励他。课堂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

预习提纲:

1、学生设计表演自己与邻居相识的过程。

2、搜集邻里之间相处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你认识哪些邻居?把你了解的情况写下来吧!

二、表演:

1、根据教材两幅图表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2、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表演。

3、学生讨论、交流:认识邻居还有哪些办法?

然后,根据讨论结果表演。

三、讲故事

搜集邻里之间相处的故事。

四、反馈总结

五、搜集邻居之间互相关心帮助的小故事(古、现)

板书设计:

1、认识周围的邻居

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点帮助,都会拉近我们和邻居间的距离。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本课很多学生认识了自己的邻居。利用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重新了解到对于不

认识的人要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小组配合的还不够融洽,学生到台前表演时还有些放不

开,需要以后多练习。

第二课 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教学目标:

情感: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且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谦让。

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与邻居的相处,培养沟通的能力。

知识:初步学习解决邻里矛盾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解决邻里矛盾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预习提纲:

1、搜集正反两方面对邻里关系进行处理的资料。

2、了解邻里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讲故事《深夜电话》

二、出示: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讨论,各小组发表意见。

三、召开一个故事会。

《夸夸好邻居》

(讲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可以是听来的、看到的。)

四、身同感受,出点子

1、各小组成员结合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谈一谈邻居之间相处得好的做法。

2、各小组成员交流。

3、各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4、归纳总结。

(让学生结合实际给邻居和睦相处出点子,他们不但不觉得生疏,还会体验到快乐。)

五、反馈总结

六、搜集邻里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邻居有困难要主动帮助,知道了平时要多和周围的邻居

交往,才能不断的增进与邻里之间的感情。课上学生讲述自己帮助人会给自己带来的一

些快乐。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

预习提纲

看图编故事

阅读《让他三尺又何妨》

一、导入: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许多同学都搬进了楼房,在生活中我们与住楼房的邻居之间怎样和睦相处呢?

二、联系实际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替邻居着想?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

三、活动展示图例

装修房子场景

讨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小组汇报

四、看图编故事

(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你家对邻居有哪些不满的事情?是怎样解决的?)

五、读故事《让他三尺又何妨》谈谈感想:

六、反馈总结

七、搜集故事

板书设计:

2、邻居之间怎样相处

遇事互相谅解,可以化解邻居之间的矛盾。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知道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正含义,再通过书中的小故事

让学生感受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懂得如何替他人着

想。

第三课 共建邻里好环境

教学目标:

情感: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原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

能力: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生活环境、懂得怎样保护、创建美好的邻里环境。

知识:通过调查、访问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和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生活环境、懂得怎样保护、创建美好的邻里环境。 教学难点:

关心、爱护自己生活区的环境,原意为居住环境做有益的事情。

第一课时

预习提纲:

搜集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结合教材第12页中的三幅图,看图说图意。

(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对人们生活环境的优劣形成初步的认识。)

二、出示图:

你喜欢哪一幅图中的环境?为什么?

(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的状况。)

三、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以学校为中心调查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

(学生分成两组,可以多种形式进行调查。教材提供了两种形式实地考察发现问题、访问居民。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其他的调查形式。)

四、交流、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五、填写表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把调查中形成的对生活环境满意的地方、不满意的地方及自己的建议填写在书中。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为居住的地方环境做过哪些事情,有什么感受?)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共建邻里好环境

互相理解

互相帮助

互相谦让

课后反思:利用课件和在与学生交流中,学生能感受出好的环境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优势,

不好的生活环境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有哪些危害,从而能够知道怎样去做能让周围的

生活环境变得更好,课堂氛围很好。

第二课时

预习提纲:

制定《邻里公约》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分析教材第14页中的三幅图,结合图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为居住的地方环境做过哪些事情,有什么感受。

2、自己周围有没有为居住环境做贡献的人?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为了维护身边的环境,你准备怎么做呢?

二、小组交流 、讨论:

1、怎样让人们能够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分组制订以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为主题的《邻里公约》。(制订《邻里公约》的方法,可以根据学生们提供的更好的方式解决人们自觉维护生活环境的问题。)

3、怎样在维护现有的环境的基础上,创建更好的环境。

(可以把自己的创意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如绘画、口语表达、写改建方案等。)

三、故事明理

谈话:今天的课上,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1、一起阅读《孟母三迁》

2、讨论:你赞同孟母的做法吗?

3、自由发表意见

4、师小结:出示: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释:孔子认为,只有邻里是一些仁人君子,那才是上佳的居住环境。要学会选择居住环境,选择邻里,那才算是智人。)

四、我为邻里添欢乐

1、生活有你有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邻里对你那样关心,你也应该为邻里做点贡献,添点欢乐。

2、活动:设计快乐活动

要求:如果大家都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邻里生活就会充满欢乐,让我们一起为邻居设计几个有意义的活动吧。

五、反馈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总结:美好环境靠大家,让我们共同努力,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

板书设计:

3、共建邻里好环境

课后反思:课堂上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自己要怎么去做才能改变

身边这些不好的环境,懂得如何去与身边的人一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课堂

内容设计还有些不足,以后会尽量改正,并从多角度思考如何去上。

 

第二篇:三年级思品教案 (1)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自己成长所需的花费和表演从床上掉下来时父母的反应,引导学生感受来自亲人的爱,让学生体验父母或其他长辈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

2.通过观看三毛的录像片段,开展我与三毛比童年活动,使学生懂得家庭的珍贵。

3.通过收集记录自己和家人之间幸福往事的照片、衣物,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来自亲人的爱,体验父母或其他长辈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家庭的珍贵,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制作调查表:“算算这笔成长账”,课前发给学生去调查。

⑵了解学生中不同家庭的大致情况。

2.学生准备:

⑴填好调查表。

⑵收集自己与家人之间有过的幸福往事的合影或画一画自己的全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引出话题:

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板贴课题),你的家是什么样的?你愿意把你的家人像老师这样介绍给同学吗?你愿意讲一讲你和家人之间快乐的事、有趣的事、难忘的事吗?下面拿出你的照片或自己画的画,给小组同学讲讲吧。

(二)活动体验,感悟亲情

活动1:介绍我的家人,体会来自家人的温暖

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家人向小组同学介绍。

让学生利用照片向大家介绍,教师注意引生说出对家的感受。(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快乐、幸福、温暖等)

通过介绍,我们感到家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温暖的,我们每个人的家都不一样,但是不同的家却充满着同样的爱(板:爱)。

活动2: 创设情境,感受父母之爱。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或用动作表演自己父母遇到这件事后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当我们遇到危险,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家人总会献出他们无私的爱。家人这么关爱我们,我们感到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啊!

活动3:算一笔成长账,感受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的心血。

算一笔成长账。

三年级思品教案1

因为每家的经济状况不同,所以不管花了多少钱,我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我们的成长需求。算完这笔成长账,你有什么想法?

为了让我们吃得更有营养,长得更加健壮,穿得更加得体,住得更加舒适,将来更有前途,父母的经济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花在了我们的身上。

提问:此时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一个快乐的家、一个幸福的家,一个温暖的家,不管我们的家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能在家人的关爱下,幸福、快乐地成长。然而,在旧中国,有许多从小失去亲人的孩子——孤儿,他们的家在哪呢?他们生活得怎样?

(三)总结课文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家人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幸福,家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因此,对家的感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我们人人都爱自己的家。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二)

(一)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三)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五)教法:引导法、谈话法

(六)学法:观察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讲讲我家的小故事

1、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

向大家做介绍

2、。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3、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六、画画家庭树

爸爸的爸爸和妈妈,是我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爸爸和妈妈,是我的姥爷和姥姥。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的。

想一想大树生长的样子,家庭树又该是什么样子呢?请根据你的家庭情况,画一棵家庭树。

《我爱我的家》(一)

教学目标:

1、画画我的家,知道每个人都有家,培养孩子们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说说我的家,通过讲述家庭的故事,体验家庭生活的快乐,激发爱家的情感。

3、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加深对家的认识,对爸爸妈妈的爱,进而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

2、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

3、按照调查表的内容,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询问。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画画我的家

师:有一首歌流传了很久很久,很温馨,很亲切,大家都很喜欢,老师听了一次就爱上了它,孩子们想不想听呀?我们静静地来听听吧!

1、歌曲引入,

“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

姐妹兄弟都和气,父亲母亲都健康。

虽然没有好花园,月季凤仙常飘香。

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

可爱的家庭呀!

我不能没有你,你的恩惠比天长。”

2、绘出卡通房子,出示部分课题:“我的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出示板书)

3、介绍我的家人和住家环境

(1)老师先介绍自己的家

老师先来说说我的家。(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

同学们,你们家周围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去?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去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待会儿再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画自己家周围景物,师巡视)

(2)学生介绍自己的家,指名汇报

二、说说我的家,分享其乐融融的“我的家”

1、展示书上的家庭生活的范例

2、引导学生说自己家的生活片段和难忘的故事

三、调查“我的家”,用行动表达爱

(1)汇报家庭调查

孩子们都很爱自己的家,那你们了解家里人吗?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吗?

小组交流

了解了爸爸妈妈的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2)用小诗表达爱

孩子们对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们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家。那么就让我们用这首小诗来表达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对家的爱!(边读边加上贴切的动作)

爸爸是树,妈妈是叶,我是花,

树给花营养,叶养花开放。

爸爸是海,妈妈是风,我是船,

海让船行驶,风扬帆远行。

爸爸是光,妈妈是泉,我是苗,

光给苗温暖,泉给苗滋养。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的家》(二)

教学目的:

1、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

2、懂得孝敬长辈,用不同方式,不同内容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理解家人也是爱家人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它是一支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欣赏,想一想,给歌曲取个什么名字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爱我的家人》。

二、介绍家人,回味亲情。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都有哪些人,请同学们拿出全家福或者与家人的合影。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大家。(先向同桌介绍,然后上台介绍。)

2、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你们觉得他们爱你吗?

3、他们是怎么爱你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

4、同学们,家人对我们的爱无处不在,它或许是一句轻轻的叮咛,或许是一碗热腾腾的饭,或许是一个鼓励的微笑……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不需要大声地去喧传,但它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我们在享受着家人关爱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用我们的行动去爱家人呢?

三、联系生活,回报亲情。

1、说说平时,你为家人做了什么?

2、教育学生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

3、书上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关爱家人的?(指导看书)

4、引导学生说说伟人孝敬父母故事。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家人爱我们,我们也爱家人,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的?(爱是一句贴心话,爱是一个

小小的举动,爱是理解的微笑。)爱还是什么?

2、爱让家充满了欢笑,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幸福。你还想把爱送给身边 的哪些人呢?

3、这是一张爱心卡,你最想送给谁,就在上面对他(她)写几句心理话,还要说说你要怎么关爱他(她)。

4、小结

爱是一股涓涓细流,给心田带来甜甜的滋润,爱是一缕缕柔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溶化。爱的力量多么神奇,多么伟大,就让爱住进你家、我爱,住进学校,住进社会这个大家庭吧!

板书设计:

我爱我的爱

捶背 成绩差

送水 不听话

问候 晚回家

贴心话 举动 理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大家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你什么时候最想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

板书课题:1、我爱我的家

二、学习新课

1、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1)让学生认真看课本第2页插图,想一想图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2)问:你有一个什么样的家?用一句话说。

(3)想一想: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4)学生动手画画自己的家,然后介绍家的位置,家里的样子,以及在家里的生活情况。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给我们带来温暖安全,家里有我们最亲的亲人,我们在这里出生,长大。

2、我的一家人

(1)教师介绍自己的一家人。

(2)学生分组交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家庭。

(3)展示家庭照片。

交流:①你长得像谁?为什么?

②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小结: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平凡普通的家。全家人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病了,大家都着急、担心,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不管怎么样,全家人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

三、课后调查

1、问问家里人,他们出差或外出做事,想不想家。想一想他们为什么想家。

2、完成课后“我的家庭小调查”

板书设计:

我爱我的家

《我们的学校》(一)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情况。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校园文化

讨论学校校园文化。

(四)学校历史

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

畅想学校的未来。

(五)学习研究活动

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亲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我们的学校》(二)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的眼睛观察,动手收集,开口交流来展现学校的风貌,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

教学重点:作为每个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校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作用。

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生参观校园,学生画出校园的平面图,学生讨论学校的常规管理条款有哪些地方不尽人意。本课设计上体现了知识性与实际性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既不完全依赖书本,又不完全脱离书本,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是本教案设计的重点目标。

教学准备:

1.教师事先准备好校园平面图一幅,作为讲解本学校的布局和设施的道具.

2.课前学生准备:学生分成四组参观校园设施,每组同学画出一张详细的校园平面图;学生搜集学校颁发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学生搜集学校的校训等能代表本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教学步骤:

一.我们的学校

大家说说你了解的我们的学校的基本情况

二.学校的设施和主体

学校是大家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场所,也是大家学会人际交往,培养集体协作精神的场所。

三.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训的内容

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校训指的是学校对学生提出的期望。 同学们,你们在学校里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 ?

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

四.总结:

《我们的学校》(三)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学校。

2.知识目标:①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了解、体会桂岭小学周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知道家乡的特产。

②感受学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桂岭小学的热爱之情。

3.能力目标:①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②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学会查资料的学习方法。

(二)课前准备:

学生:①调查了解校园里的风貌、动态,学校周边有哪些好的景点,搜集相关图片、资料,准备介绍给别人。

②假如有外地的小伙伴到学校中去,你想用什么家乡特色小吃招待客人。 ③你想向小伙伴送一些什么特产。

教师: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今你对我们学校了解多少呢?

二、学校的基本状况

同学们说说学校的基本状况。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们能健康茁壮地成长,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三、学校周边的环境

我们在这么美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你们有什么想法?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四、总结

1、你们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吗?

2、同学们,我们的学校学风浓厚,成绩突出,同学可以写一篇优美的作文,让其他人也能了解我们学校,让我们更为我们学校学习而自豪。

《我们的学校》(四)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了解学校的特色,感受学校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获得的荣誉,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产生“我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搜集学校开展活动的照片、学生的绘画作品、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学校。

2、谈一谈,你对学校有什么印象?

3、揭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学校。

二、汇报交流、了解学校

汇报一下你们了解的学校

三、总结

《我生活的社区》(一)

一 、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的调查活动和实际生活体会,知道社区里的公共设施。

2、体验社区里的公共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懂的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公共设施,了解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并做好调查记录。

2

三年级思品教案1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

联系自身实际说说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什么设施?(联系课本P28)

(二)导学:

1、调查活动汇报:

交流调查记录,并说一说设施与人的生活的关系。

2

三年级思品教案1

4、课堂汇报:

(1)谈谈自己居住的社区在哪里?社区里的人们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2)学生归纳自己的社区属于那种类型?(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或其他类型。)

(三)导行:

结合实际,研讨如何使用和保护公共设施。

(四)拓展:联系课本P32,了解社区变化,完成P33练习题。 教师准备:不同社区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我生活的社区》(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教学重点: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调查访问的方法,会运用考察的方法进行社会研究。 教学准备:收集社区的照片 。

教法:引导法、谈话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

二 、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你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

五、归纳总结

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

3、比一比: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

4、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

六、小结

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不断改善,这里共同的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电脑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再展开谈话,引入话题

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对于自己居住的社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社区的一切都需要大家来共同维护。要尊重社区里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劳动。通过对比,也认识到了社区之间的差别。

《我生活的社区》(三)

1、 认知目标:

通过调查活动和实际生活体会,让学生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的情况。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的所在位置,了解它们的作用。

2、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体会他们劳动的辛苦,增强尊重和感谢之情,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思想感情。

3、 行为目标:

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搜集自己社区变化的资料,感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概况,认识各种设施,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热爱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习卡等。

学生准备:

1、 搜集有关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图片或资料。

2、 父辈小时候和自己以社区为背景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的社区吗?

二、走进我生活的社区——我的大“家”

[活动一] 认识 我生活的社区

[活动二] 考察社区的公用设施

[活动三]新旧社区对比

三、看看你周围的劳动者

我们能够在社区方便、愉快地生活,离不开那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们。他们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呢?让我们去看看他们的苦与乐。

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方面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所以说哪一行业的劳动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都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

四、爱在行动

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就要从现在做起,你打算怎样做?

小结:

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在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

五、社区小考察

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四、作为社区的一员,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结:心动不如行动,赶快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的社区——我们的大家。

我成长 我快乐

教学目标:

1、知道在生活中成长,有哪些成功的感受和体会。

2、学会怎样当生活的主人。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和平时生活中学到了哪些东西?

二、成果交流展示:

1、生:我能读还会写很多字了。

我学会拌凉菜了。

我会用学过的数学帮家里记帐了。

我会收拾书架了。

三、交流成长过程中的失败与烦恼;快乐与收获:

1、小组交流。

2、交流学生写的成长手记。

四、说一说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是从哪儿学到的?

1、通过旅游。

2、父母、长辈、老师教的。

五、交流课前观察:

1、家里和周围的人都在学什么?

2、他们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习?

六、总结:同学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不过,大人们在抓紧时间学习,我们要和他们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做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欣赏、游戏、实践等活动了解学习时间、家居整理的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学会学习时间、欣赏居室整理,丰富视觉与记忆,并从中获得生活乐趣,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综合实践技能,学会适者生存的本能,完善学生人格。

过程与方法 观察、回忆、讨论、思考、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此课教学让学生关心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 教学重点

学会学习时间安排,欣赏居室及房间的布置,学习一些简单的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

突破学科本位,建立与思品、生活课之间的彼此联系,完成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多媒体课件评价

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

二、欣赏居室

切入主题 提问:

昨天发给大家的问题都写了吗?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写的内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比如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自己的手帕等等。我们要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出示课题)

a小朋友们,在家里,你们有自己的房间吗?

B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房间是什么样

你知道怎么收拾自己的房间吗?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个小朋友的房间,怎么乱糟糟的?谁能帮他整理一下?

同桌交流,请一部分同学说一说同桌的房间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说一说,房间里的物品应该摆放在什么地方

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房间才是整洁的,怎样的小主人才是合格的

二、展现本领

三、1、小朋友,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作为家庭中的一员,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我们还要主动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播放背景音乐flash动画 学生的作业效果是否更加理性、美观,操作是否更加流利。

五、总结:参与活动拓展延伸 品德教育:

同学们,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生活的小主人,才能真正做到:胸怀天下抱负,作未来的主人。 课后作业:

1、回家以后,帮爸爸妈妈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写一篇学习《我是生活小主人》这一课的感想,交给你们的语文老师,谈一谈你对学习这一课的的想法。

规则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道理,人人要自觉遵守,能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2、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情感目标: 明确规则的重要性,积极探索规则的奥秘。

行为目标: 自己遵守规则,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二、教学重点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小学生相关的规则。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的关键: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确规则的意义及重要性。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收集有关遵守规则的图片。

(3)设计一个小故事,内容为小学生到公园或某一公共场所活动。如:大部分同学按规则的要求去做,一些同学有违反行为,把冰棍纸扔在地上。或做游戏的时候不排队,爬到文物上照相或在文物上乱写乱画。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要求我们要讲规则的,遵守规则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启发。

(二)、板书课题: 规则在哪里

(三)、学文理:

1、找一、两个学生做自己比较熟悉的游戏。

2、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同学们在做游戏,一边看,一边想想这个游戏有什么规则。

3、看后提出问题:

(1)、游戏中有什么规则?

(2)、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

(3)、同学们做游戏时有没有遵守规则?

(4)、如果不按规则做会怎么样?

4、教师小结:

做游戏要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

5 、同学们除了做游戏要有规则之外,哪儿还可以找到规则呢?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说他们是怎样找到规则的。

6、让学生讲讲大家是怎样遵守规则的。

7、认识和遵守规则。

(三)、教学延伸

1、出示有关规则的图片,让学生加深理解规则的意义,明白到社会中,家庭生活中,学校中都要有规则。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遵守规则的,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不遵守规则有什么害处?

(四)、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齐声朗读课文中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规则有什么用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3、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二、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规则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教学关键点

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三、课程准备

a)教学课件

b)搜集有关规则作用的典型正面反面事例

c)课堂游戏所需的三个小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a)介绍一位新朋友扬扬,并和他一起唱《文明用语》这首儿歌。

b)这首歌告诉我们对待客人要怎么样呢?(有礼貌)对客人有礼也是规则,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规则有什么用?

c)同学们,我们知道,交通有规则,待人接物有规则;游戏有游戏的规则,比赛有比赛的规则,规则无处不在,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d)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定这么多规则干什么?真烦人,玩要被管,吃要被管,买东西也要被管,一点自由也没有!”我们的新朋友扬扬现在心里头也正这么想呢!

(二)活动一(没有规则行不行)

a)引导学生看图,说说没有规则行不行?

b)小结:古人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可见规则由来已久,我们的工作、生活是离不开规则的,没有规则,这世界就乱套啦!

(三)活动二(给规则分分类)

a)规则多种多样,指导同学们看图,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

b)看图,参与讨论学校有哪些规则,完成表格,评讲。

(四)活动三(规则有什么用)

a)看图说说规则的作用,重点指导观察图的对比,体会遵守规则的好处。 b)现场采访:

指名分角色读50页小同学的话,按要求进行现场的讨论采访,完成51页表格 c)各抒己见

提要求,让学生积极发言,向学校提意见。

小结:老师会把你们的意见收集起来向学校反映,学校也会把合理的建议作为参考,完善我们的校园规则,你们说好吗?

(五)游戏“击鼓传球”

a)先说游戏规则,再开始游戏。

b)在游戏过程中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适时点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规则的作用。

c)游戏结束,出示小扬扬语录2:以前我讨厌规则,现在我觉得规则是帮助我们的好朋友!

(六)小结延伸

a)讲故事《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教育学生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b)结合学校的一次防火演练加以举证自觉遵守规则的可贵。

c)现身说规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违规带来的恶果,谈谈感想。

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一、教学目标

1.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或是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制定的。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来共同遵守。

2.懂得遵守规则靠自觉。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从中知道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懂得假如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教学难点

明白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进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a)教学课件

b)搜集有关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a)出示教材插图

b)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们知道什么意思?你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这时,你想到什么方法?板书课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二)学文明理

1.出示教材插图,想:同学们怎样制定规则?制定了什么规则?

2.结合教材上的事例,让学生总结规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定规则?(出现矛盾,要协商解决矛盾,需要定规则。)

(2)在规则中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要公平,还要易于操作等。)

(3)规则需要得到谁的认可?(大多数人的同意。)

3.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班,我们会怎样定规则

4.举出本班看图书情况汇报混乱的现象的例子。

(1) 让学生讨论,制定看图书的规则。

5.小结: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定一个大多数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大检查都要遵守。

(三)活动天地

1.提出:什么是“我理想的班集体”?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果。

2.根据刚才的讨论,找找班里哪些地方还不够理想。(让学生从改进自己班集体的角度查找班里的问题)

3.针对班里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定个班级公约。

(1)学生自由提出班级公约。

(2)共同讨论提出的公约符合不符合班里的实际。

(3)选取符合班里实际,大多数人拥护的,作为班中的公约。

(4)把公约抄写好,贴在墙报上,说一说自己是否能做到。

4.教师小结:

(四)深化导行

1.出示一些学生不遵守规则的图片,提问:为什么有些时候,明明知道规则要求,但没能自觉遵守,是什么原因?

2.引导学生讨论图中几个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3.想一想生活周围有没有这种情况?当别人没有按规则做,影响到你,你是怎样想的?

4.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因违反规则而影响别人的情况?

5.教师小结

(五)教学延伸

1.看图片:违规造成的恶果。

2.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六)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快乐,还有考虑到做事的后果,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有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