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反思

程 琴

摘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有效的课堂提问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感觉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喜欢学习。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需要教师们更新自己的提问理念,掌握有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关键字:有效提问 技巧 策略 案列反思

正文: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教师特殊的教学语言。有效的

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教学中,教师采用一定的提问技巧和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提问要有指向性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目标要准确而集中。因为问题的明确程度关系着孩子们的思维方向。

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物体分类”时,课件上出示了:墨水盒、粉笔盒、字典、篮球、皮球、魔方、笔筒、茶叶盒、纸巾盒。“孩子们,这些东西你们都认识吗?”“认识”,孩子们答到。我又问道:谁能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呢?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我让他们试着分一分。孩子们都按照物品的功能进行了分类,还针对魔方是归类于学习用具还是玩具,讨论得热热闹闹,弄得我在台上焦头烂额,手足无措。经过思索,我又提问:刚才大家是根据他们的功能就行分类的,能不能根据他们的形状再分一分?孩子们的思绪总算被我拉扯了回来,之前的讨论也没个结果。假如,在开始的时候,我提的问题能直接指向“谁能将这些物体按形状分一分?”的话,也不至于出现没有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情况。

有效的提问,要弄清楚提问要到达的目地是什么,提问的语言要精练,要注意关键字和词的运用。不要问一些低级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笔者前面的情况,学生离题万里,教师焦头烂额,手足无措,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想要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要抓住关键,及时追问

所谓关键,是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出,在

难点处提问,难点就容易突破。如:我在教学北师大三年级教材“淘气的猴子”一课中,当学生们通过探究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时,我指导学生看书,“为什么书上说的是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呢?’”通过看书和我的提问,学生发现了自己总结的结论和书上的结论有出入,开始陷入思考。我趁时追问:0能做除数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0不能做除数。根据除法的两个意义,①表示平均分,把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理论上至少都是一份,不存在分成0份的情况;②表示一个整体里面有几个几,当整体为0时,0÷0商是不确定的;当整体不为0时,除数为0没有意义。有效的提问要准确把握发问时机,当学生回答正确却不充分时,我补充了另外的信息“0能做除数吗?”;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难点知识也迎刃而解了。

三、 提问要有层次性

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体现两方面的原则: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才能拾级而上;二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不是少数孩子表演的舞台,应该给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记得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我让每个孩子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然后提问: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没想到下面的孩子拿着拼好的图形手足无措,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该从何下手。这时,我赶紧调整自己的思路,将问题进行了重新设计:①原来三角形的边和拼好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联系?②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孩子们茅塞顿开,终于在我的引导下找到了思维的方向:从三角形的边和长方形的长宽入手,三角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三角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两个完全一样三角形面积又相等,所以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又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 “比大小”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先观察并说说图中画的有什么?学生观察了一下,很快就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图上画有猴子和一些水果。”还有的说:“图上2个香蕉,有3只猴子和3个桃,4个梨。”对于孩子们的回答,我都给予肯定。然后我再单独出示3个猴子和3个桃,我问:“谁多谁少?”孩子们齐口说:“一样多”。 “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生答:“猴子和桃子一样多。”这时,我又出示3个猴

子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说:“猴子多,香蕉少。”最后,我出示3个猴子和4个梨,学生马上说:“猴子少,梨多。”这时,我追问:“刚才你们说猴子多,现在又说猴子少,到底猴子是多还是少呢?猴子、香蕉、梨这三种水果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最多?谁最少?这句话怎样说合适?请你们同桌讨论一下。”这样,我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讨论时各自都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各组代表汇报:“猴子比香蕉多,香蕉比猴子少;猴子比梨少,梨比猴子多;梨最多,香蕉最少。”学生发言很热烈,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很高。

上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对课堂提问进行了一些反思。课堂提

问的技巧还有很多。比如:课堂提问要关注全体学生,难易适中,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思索答案时能感觉到有趣而愉快,在快乐中学习;课堂提问要有思考性,不是整堂课时时都在问,也不是什么都要问,使问题失去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

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激荡学生的心灵,彰显教师的魅力。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把课堂提问作为研究的课题,只有我们不断学习,不段总结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流畅,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达到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徐江新.反思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技巧

时晨虹.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

夹江县三洞小学 张建江

一、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生提问题,教师要先会提问题。

教师提问的方向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学生的提问是深入思考问题中发现的要不太理解的问题。

如果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有一些不同的话,我想主要是不是在下面的说法,就是老师提问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方向是为了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这时候比如说一堂课,一开始通过教师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数学课堂里头,先让学生入课,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时候,把学生引向深入的思考,去思考这些问题,思考关键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然后再课后的时候,让学生有一个概括提升,有很多时候也是 通过 老师的提问而达到的。

2 .教师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里头,教师在提问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 1 )提问过于频繁。 有的老师会在一节课上提问过于的频繁,一堂课,一共才 40 分钟,有的老师提问非常多,也是做过一些统计,有的老师一堂课上能问 100 多个问题。这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那肯定学生他都是回答问题的时候,都是蜻蜓点水,过一下就过去了,学生没有很好的空间,没有很好的机会来思考问题。

( 2 )问题过于空泛,指向不清晰。 提问的这个问题过于的空泛,指向不清晰,就是有时候问的这个问题太空了,孩子他就不明白,很多孩子不会回答。 ( 3 )提问只针对少量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 4 )提问只求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想法一时不好处理。

( 6 )提问没有精心设计。 有的教师的提问没有精心的设计,随便的,很随意的就把一个问题抛出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他就不太明白了,这个问题答出来之后,学生对关键的问题,他可能就失去的了一个机会,他就没有办法去回答那个关键问题了。

二、教学过程中的提问

数学课堂基本上都是有数学活动的,课堂上首先就是活动之前的提问,然后就会和大家交流活动之中的提问,还会有活动快要结束时候的提问。 1 .入课时的提问。

( 1 )为了解学生而问。 活动之前的提问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 2 )将学生的兴致引入课堂。 还有的老师就是把学生的性质引入课堂的时候,活动之前提问的时候,就结合着孩子很熟悉的很多事件,学生很熟悉的问题,引入的了这堂课。

2 .数学活动之中的提问。

活动已经开始了,这 时候 老师提问有很多学问在里头。

( 1 )问题具体些,结合学生的做法走向重要之处。 老师提问要具体一些,而且要结合着学生的做法,走向重要之处。

( 2 )问题具有挑战性,引领学生由具体走向抽象概括

( 3 )问题指向背后的道理

活动之中的提问:

( 1 )问题要具体,结合学生的话来问,让学生由表及里剖析问题; ( 2 )问题要有挑战性,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 3 )问题指向方法,指向道理,让学生更有意义地答,在答中将道理理解得更清晰。

3 .活动将结束时的提问

活动快要结束时候的提问,给学生概括提升的机会。

三、关注情感目标的提问

课堂上要聚焦问题,老师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思考范围,不要突然地跳转问题,说着这事呢,马上就跳到下一个问题了,如果跳的话,也是为了推出下一个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大家已经完全解决的问题,不跳转问题,让问题继续去发展,有时候需要做的是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

我们还要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提问,让孩子去多提问题。

(二)反思

课堂上要提问,有很多很多的策略,我们说包括提问这件事,也需要去进行反思,反思之后会有很多的,你的想法出现,你的提问会更加地有效。

一、具体材料很重要,反思要有基础

反思的时候,具体材料很重要。反思是要有基础的,也就是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材料,学生才能反思,然后我们老师有一些具体的材料,老师才能反思。

1 .在比较中反思。

有了具体材料之后,我们可以在比较中反思,比如说一位老师反思了,三角形分类,干吗都按角来分类,不按边分啊。然后查了大量资料,做了很多的思考,

最后自己认识到,为什么三角形分类,重要的是按角分类,还划了那个圈出来,那个图出来。

2 .延伸性反思

然后在反思的时候还要注意,有一种方法是延伸性反思,也就是干吗呀?向这个课的前和后进行反思。我站在这个地方,我往前走一走,我往后走一走,就比如说加减法的计算,我今天要学的是小数加减法,前面我学的是什么呀?学的是整数加减法;后面要学什么,要学分数加减法,把这三个放在一起,它们有什么共通之处,这时候进行反思,会去看它们的算理,如果找它们共通的算理是什么呢?单独看小数加减法时,会觉得小数点对齐很重要,把整数、小数、分数放到一起看时,这时候就变成了计数单位是很重要的,对这三个都是很重要的。这时候这种延伸性的反思,会给老师带来一个什么效果,把问题看得更通透,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二、立足自身情况进行反思

1 .通过学生的调研进行反思。

2 .通过他人的启发进行反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以通过他人的启发进行反思。除了学生的启发,还可以有同事的启发,专家的启发,很多其他行业的人的到启发。比如说曾经有一位学教育的专家,和我们一起听了“鸡兔同笼”这么一节课,听课之后,专家说什么呀,这节课为什么上得好啊,它好在哪啊,用这么简单的方式来处理了过去教学里这么困难的问题。

现在很多老师都是通过让孩子画图的方式,画一个小圈既可以代表鸡,又可以代表兔,上边画两个小道,这时候就代表鸡;下边再画俩小道,这时候就可以代表兔,通过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实我们内行去看的时候,不容易看到上一个层面的问题,专家去看,尤其专家又不是搞数学的,去看的时候,更容易看到我们数学课的特点。

3 .通过阅读受到的启发进行反思。

除了通过那么多具体材料,通过学生的启发,同事的启发,专家的启发,还有的时候,我们是通过阅读受到的启发来进行反思。

反思时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积累碎片,提供反思之目的地,目的物,咱们说不得是有地方使吗,你得有东西,有材料,你有你的课堂教学,然后你要把这个课堂教学努力做好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每一堂课的教学就是一个碎片,然后把碎片积累好,就是多做实事,把碎片积累得很丰富,然后要多读书,多和同事,学生,专家,以及其他行业的人交流,提供反思之导

火索,反思之线路,也就是从那么多地方可以受到启发,然后反过来思考自己的碎片,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咱们说重要的是要经常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经常反思,让学生也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